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2节
    一家十几亩田,对于大家来说,基本够一家子大小的嚼用了。而且他们这些人,今年光开地,也就能开这么多田出来而已。至于今年的嚼用,阿信和阿志两家,有存粮手头上也宽松些,自然不用大郎他们操心。因此,大郎就一家给了十五两银子。另外的两户,真是穷,什么也没有,就各家分了三百斤粮,又给了十五两银子。
    两家人喜的是千谢万谢,干起活来自然更加卖力。
    在大家的努力下,不出一个月,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村落。房舍整齐,整条村子还整出了干净结实的路。
    四户人家都是和家搬来的,家里的鸡鸭猪羊等家禽牲畜全都带来了,鸡鸣羊叫的,小孩子的打闹哭笑声,大人的呵斥声等等,倒是热闹的紧,一下子就打破了这里的寂静与荒芜,构成了一副热闹自在的田园风光图。
    作者有话要说:  打个广告,开了个预收新坑,《男友画风突变》,只有方案,正在存稿中,欢迎大家收藏。
    第210章 幸福村
    眼看着新的小村子有模有样了, 辛湖说:“咱们也该给村子取个名字了。”
    “就是, 就是。”大家纷纷附和。
    “大家都想想, 叫什么名字又容易记又有好意头?”大郎说。
    基本上人人都贡献了一两个名字出来,但大多数都很土气, 也没任何新意, 大郎与辛湖都不满意。以前的芦苇村是因为那大片的芦苇林,很容易就让记住了。可是这周围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 杂树也野草纵横, 着实取不出什么特色名字来。
    考虑了几天, 辛湖灵机一动, 说:“不如就叫幸福村,如何?”
    “幸福村,咦, 还别说这名字真的好。”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好。
    于是, 才只有五户人家的小村子就有了个响亮的村名, 叫幸福村。
    大郎与阿信阿志三个大男人,还特特的去找了块大石头来, 花了几天的功夫刻了个石碑, 当村碑用。上面就写了幸福村三个大字, 再涂上鲜艳的红漆,立在村头那条才整理出来的小路上, 还很象那么回事呢。
    因为这个季节不能种什么庄稼,大家的精力基本上花在挖田与修整村子四周的路上面了。
    大郎也辛湖则以幸福村为中心,四处挑选地方, 他们得挑一块够大,土地肥沃,而且离村子不近不远的地方,并且附近还要有块可以当祖坟的风水宝地,想办法买下来。当成他们的永业田与祖产。
    “这是不是要请风水先生来探啊?”辛湖半开玩笑的问。
    “咱们家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哪里讲究得了这么多。不过是看着都合适就差不多了。”大郎笑道。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他常年走南闯北,见识多了,自然也懂些基本的风水。所以最后,他看中了一块地方。这里远处背靠高山,前面是开阔的平地,一条大河蜿蜒伸展,有山有水有田,就连辛湖这个完全不懂的人都觉得这里想必会是个好地方。
    “就这里了。我看还成,你觉得呢?”大郎说。
    “恩,我也觉得很好。就不知道这里有多大?”辛湖说。
    大郎心里有了个大概数,“我粗粗估算了一下,这里大约有三百亩大小。”
    “三百亩是不是小了点?”辛湖问。
    “不打紧,我们再靠近挑几块亩就成了。”大郎不以为然的说。
    现在这里方圆十几二十里完全是荒的,人口又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给自己多弄个百八十亩真不算是个事。最大的困难就是得去多弄些人过来干活,然后把村子慢慢扩大。
    “其实现在最大的缺口是劳动力,就靠他们四户人,这大半年专门开田恐怕也开不出多少来。这四户人加起来的劳动力也还不到十口,其余的都是小孩子。”辛湖有些担心的说。
    “你说咱们去哪里弄人来?去买?还是怎么着?”大郎问。
    “买?暂时肯定不行,总得等这里弄得差不多了,才能买人吧?”辛湖反对。连主人都没有,买些下人来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这样好了,我去翠竹村看看,看能不能说动几户人搬过来。”大郎想了半天,说。
    翠竹村靠着他销竹器,整个村子的日子着实好过了很多。正是因为竹器,大郎想起了一件事,他打算弄些竹子过来栽种。如果本地产竹子,一些日常用和竹器,就不用大老远的去买了。比如竹篮子竹筐子,篓子等等。这些东西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家家户户要用到的。所以,他就打上了翠竹村的主意。
    这个想法和辛湖一说,辛湖也赞成。翠竹村的竹器虽然好,但交通这么不方便,肯定不如幸福村有自己的竹子与竹器来的方便,况且他们也不是不管翠竹村了。只不过是想多发展出一条竹器运输路,减轻运输的成本而已。
    “这里去翠竹村,路上一去一回少说也得二十天了,如果还能直接带人过来,只怕得花一个月时间了。”大郎说,他不想带辛湖去,想让她在这里歇着,而且这里也需要有人震场子。
    辛湖倒是很明白他的顾虑,说:“那你带上阿志或者阿信去吧。有我在这里,大家的安全也多了层保障。”
    “我也是这样想的。呆会回去就和他俩谈这事。”大郎满意的点点头。
    结果两人回来时,在路上遇上了一支十来人的商队。这只商队想来也是走惯了这条路的,对于凭空多出来的一个村落,很是有些好奇。
    一群人正挤在一起,对着新鲜落成的幸福村指指点点呢,见到他俩,有人连忙问:“你们知道那边是个什么村子吗?”
    因天色不好,他们正准备搭帐篷歇下来,就发现了那边居然升起了炊烟。有村落,如果能寻个落脚的地方,肯定是比在外面强得多,特别是他们带的货物,也很怕淋着了雨。
    “当然知道啦。那是幸福村,我俩就是村子的啊。”大郎答。
    “是吗?那你们村子招待客商吗?”领头的人问。
    “可以啊。吃招待你们一行人吃住是没问题的。”大郎笑着答。
    “哎哟,太好了。这条路,方圆十几里就没见个人影儿,总算有地方可以打尖歇脚了。”领队嘴里说笑着,眼里却暗藏着不相信。怕遇到黑店,或者打劫的土匪。
    但虽然如此,却又想试试,毕竟他们常走这条路,如果真有可以打尖的地方,他们也就多了个歇脚的地方。甚至还可补充一些新鲜的吃食,对他们下面的旅程很有好处。毕竟出门行商,带的多半是货物,吃吃喝喝的东西虽然能带,但总不能还带一大堆新鲜的蔬菜吧,多半也就是带点米面与咸菜头,条件好的再带上些咸肉等等。想吃上新鲜的饭菜,也就只有沿途补给了。眼下,他们已经有大半个月没吃上新鲜菜了。
    到了村头,大郎指着新鲜出炉没几天的村碑说:“你们放心,我们是正经的农户,从那边搬过来了。等你们下次再路过这里,咱们村子就不止现在这么点人了。”
    这么一大队人,自然也惊动了村里的其他人,几个正在干活的大人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迎了过来,那些正在门口疯玩的小孩子们也停了下来,好奇的看着大家。
    “嘿,志哥,信哥过来下。”大郎叫了一声,阿信和阿志过来了,大郎指着商队的人说:“这是过路的商队,要在村子里歇歇脚。他们怕我们是打劫的土匪。”
    这话说的直接,搞得商队的人和阿信阿志都变了脸,又是急又是好笑。
    “村长,你怎么开这样的玩笑呢。”阿信笑道。
    这一声村长,又让商队的人心里一阵嘀咕。没想到这个年青人还是个村长,虽然这个村就五户人家而已,但是人家这房子都盖得格外好,比他们见过的农户家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就是个小地主都能算得上了。
    “给大家说说,我们是土匪吗?”大郎笑道。
    “怎么可能,你们知道芦苇村吗?”阿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