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节
    被训了的孩童,蔫头巴脑的,小嘴撅的能挂葫芦了,做娘的也有些心疼,正要去拿点红糖来哄哄,就见那马车停了。
    莫不是冒犯了贵人?
    妇人也有些怕了,忙冲车上下来的小姑娘道歉:“小孩子不懂事,您别见怪……”
    小桃绽开笑容来,甜滋滋道:“婶子莫骂小娃儿了,我家主人没生气。喏,我家小姐说了,眼瞅着要过年了,这些给孩子甜甜嘴。”
    说罢,捧出一个油纸包来,甜甜的蜜糖香,透着油纸都能闻见一二。馋得被训的小童直流口水,眼巴巴望着小桃手里的油纸包。
    “这……这多不好意思……”
    “婶子拿着吧。”
    小桃不停那妇人客气,将那油纸包往妇人手里一塞,然后便一路小跑回了马车这边,上了马车,马车又开始缓缓动了起来。
    待马车远去,那年轻媳妇都还有些愣,直到一旁馋得不行的小童跳着说要吃糕糕,妇人才回过神来,带着自家孩子回屋去了。
    外头的小雪总算是停了,趁着雪没化,车夫加快了车速,终于在午饭前赶到了双溪村。
    一进村子,姜锦鱼掀开帘子看,瞧见了不少熟面孔,他们双溪村是附近的富村,这样的村子,老人家越是长寿,因此那么一打眼望过去,全是小时候抱过她,给她塞过零嘴的婶子奶奶们。
    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姜家的新院子,几年前,姜家便修了新院子,把隔壁空着的宅基地给买下来了,中间还是他们老姜家的旧院子,不过是推翻重新起了个新院子,算是主房,还是由姜老头姜老太住着。
    周围修了四个新院子,除开常年在外的二房,其余各房都住在自家的院子了,不过寻常时候,哪家做了好吃的,也都是赶着给两个老的送去。毕竟姜仲行最孝顺不过,几个媳妇们也跟着看重两个老的。
    车一听闻,东小院住着的姜大郎就闻声出来了,怕两个老的大冷天出门吹了风,一开始看到下了车的姜宣,还没认出来,心里还琢磨,这是谁家后生,生得这么俊?
    已经成了家的姜兴倒是一眼给瞧出来了,冲出来道:“二弟!”
    跑一半才想起来,回头冲自家老子喊:“爹,是二叔家宣哥儿啊!”
    姜兴这么一喊,倒是把正小院里的二老给惊动了,姜老头年纪大了,可腿脚还利索,抖着老烟枪出来,恰好就瞧见了刚露面的二儿子,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下眼睛,转头就冲屋里喊。
    “老婆子,别折腾了!二郎回来了!二郎一家回来了!”
    姜老太一听,急忙站起来了,箩筐里挑好的黄豆洒了都没顾得上,跑出来了,等看见马车边站着的二儿子一家,眼泪顿时就流下来了。
    姜二郎也是感慨万分,离家五年不曾归,领着妻子儿女们上前几步,恭恭敬敬磕了个头,道:“不孝孩儿,见过爹,见过娘。”
    一看儿子跪在雪里,姜老太也急了,上来抱着儿子就哭,拍打着他的肩膀,硬要拉他起来:“你这孩子,不像话!一回来就跪我,谁要你跪了!”
    姜仲行无奈起身,然后就被老太太一顿训,又是说他瘦了,又是怪他跑到那么远的破地方去。姜仲行在益县,那也是一县之首,走出去也是人人尊敬的县令,到了姜老太面前,倒是被娘训得心甘情愿了。
    姜锦鱼见状,把自家弟弟姜砚给推上去了,拯救自家阿爹与水火。
    果然,姜砚一露面,姜老太立马被转移了注意力,搂着孙子“心肝肉”“宝贝蛋儿”一顿瞎喊,顾不上不听话的二儿子了。
    孙氏和姜三郎、姜四郎夫妇听到外头这么大动静,都急急忙忙出来了,一看这情景,都喜上眉梢了。
    “进屋吧,别冻着孩子了。”还是姜老头发话,“大郎、三郎、四郎,今儿都来老屋吃,你们都甭做了。”
    “诶,爹,那我把刚割的腊肠拿来。”孙氏赶忙笑呵呵应下来,她以前还对何氏起过嫉妒心,现在早都服气得不行了,人家就是命好,做了秀才娘子,还做举人娘子,现在都成了官太太了,她现在都认命了。
    众人进了屋子,孙氏和郑氏忙去跑了茶来。姜家现在大小也算是个地主了,这些年姜仲行补贴家里不少,再加上姜季文的铺子也开了两间了,实际上要买个下人伺候什么的,也是可以的。
    不过姜老头和姜老太都是苦惯了的人,非说自己又没到走不动的地步,咋就要买人伺候了,不肯费这银子。姜家兄弟们孝顺,也就没多说,反正除了姜二郎在外头当官,其余几个兄弟都住在一个院里了,大不了时不时过来照看照看,也不碍什么事情。
    这边正说着话,就听得外头传来敲门声,姜三郎忙去开门,过了一会儿,就领着里正和村长过来了。
    里正还是当初姜仲行考举人时的那个,乡下的村长啊里正啊,基本都是做到年纪到了,走不动了才退的。
    两人一进来,居然要给姜仲行行礼,吓得姜仲行赶忙扶住两个老爷子,道:“折煞晚辈了,怎么能让您二位给我行礼。”
    村长摸着胡子笑眯眯点头,“要的要的,你现在可是县令了。”
    姜老头就在一边摇头:“叔,你二位也真是的,二郎还是你们看着长大的。咋能给二郎行礼,这不乱了辈分麽!甭管多大的官,那也得喊你们一句老爷子不是!”
    村长和里正也是一笑,孙氏和郑氏忙过来添了两杯茶,请两位老人家坐下。
    等坐下了,村长才道明了来意,道:“这回我来啊,就是想求二郎个事儿。”
    姜仲行立马道:“老爷子有什么事,只管吩咐。”
    这两位辈分是真的高,且一辈子为村里付出,端的是德高望重。就连姜锦鱼入族谱,都是两位老爷子操持的。姜仲行也是真心敬重两位。
    村长和里正两人含笑对视一眼,才道:“这么些年,咱们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我同你三太爷就商量啊,能不能在咱们村办个村学,这不刚定了个章程,听说你回来了,我跟你三太爷就急忙赶过来了。”
    一听是办学的事情,姜仲行也正色起来,道:“这是好事,咱们村里孩子不少,是该送去读书。再者这村学办起来,附近的孩子们也能受益。您二位既然来找我,那我就给您二位介绍个人选,当初同我一起考中秀才的梁秀才,您二位可还记得?”
    村长忙道:“那自然记得!”
    姜仲行接着道:“梁兄学识扎实,若是肯来,那这村学必然办的起来。且他为人品行高洁,教书育人最合适不过。另外,”他顿了顿,接着道:“若是办村学,我出两百两给村里买些田地,就当是祭田,日后出息就用于这村学的开销。”
    村长本来还只是想姜仲行介绍个夫子,没曾想他主动提出要出银子,顿时又是喜,又是觉得羞愧,生怕姜家人误会,他是上门来要银子的,忙摆手道:“不成,这不成,这钱该村里人出,咋能让你出,这不是占了你的便宜么!”
    姜仲行豁然一笑,他为官多年,手里银子真的不缺,能为村里做些好事,也算是他给一家子积的功德了。再说了,他常年在外做官,可姜家却还是扎根在双溪村的,能打点好关系,也是好事。
    “老爷子别推辞。我出这银子,谈不上占便宜不占便宜。我也不是那等胡乱做善事的,这村学的束脩啊,您还得收。我这祭田的出息,也不是随随便便谁都给的,只给那些考出功名的,就算考上个童生,咱们村里给他一家子送个十两银子,那也是一种鼓励不是?”
    村长恍然大悟,“到底是读书人聪明,想得多!别说十两银子,就是五两、三两,村里人肯定也愿意送孩子来村学!”
    乡下为什么读书人这么少呢?一来就是没银子送孩子上学,二来麽,大多数人都觉得,读书就是费钱,只出不进的,供不起!
    若是让村里人知道,这读书读得好,不仅不费钱,还能往家里送银子,那愿意送孩子来念书的,就多了。
    姜仲行也不是嘴上说说,第二日便去了一趟梁秀才家里。
    作者有话要说:  天冷了啊,大家不要感冒噢
    来自已经感冒了的阿白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尘不语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嫁妆多少
    来到梁家后, 梁秀才媳妇张氏刚开始还以为,姜仲行只是自家丈夫的一个普通同窗。等知道这同窗还是县令老爷之后, 面对何氏和姜锦鱼时, 就有些战战兢兢了。
    梁秀才和姜仲行进了书房详谈,便留下张氏来招呼何氏。
    张氏小心翼翼端水进来,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僵硬,“二位喝水。”
    其实作为秀才娘子,张氏在村里,那也算得上是嫁得好的。可这嫁得好与何氏比起来,就矮了一截了。
    何氏习惯了旁人这般态度,并不端着架子, 与张氏话着家常, 见到张氏的小女儿,还唤过来跟她说话。
    而此时的书房里, 梁秀才看着面前曾经的同窗, 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了。
    两人同一届考中的秀才, 结果姜仲行一路高升,中了举人,做了教谕,当了县令, 现在甚至还要往上升一升,而他还只是个小小的秀才。仿佛是所有的运气都在那一次的秀才考试中用完了,考了两三回了,他自己都考的心灰意冷了, 干脆不再惦记着举人功名了。
    好在他是个心胸开阔的,很快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听了姜仲行的来意,微微思考了下,便答应了下来。
    姜仲行得了准话,也看出了梁秀才心中那点情绪,不露声色将两人还在县里念书时的趣事拿来说,几番下来,倒是让梁秀才都折服了。
    心中想到,难怪姜兄能一路升至县令,端看他连我这样小小秀才,都那样照顾,实在是个体贴人,自己若是上官,也愿意用这样的人!又有才华,又办得了实事,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做得来,这样的官员实在少见。
    中午在两家用了饭,一家子乘马车回了双溪村,姜仲行先去村长家里把这事与他说说,怕两老人家心里惦记着。
    姜锦鱼则跟着娘何氏先回了姜家,才进院子,就听到院子里传来欢声笑语。进屋一看,自家弟弟又在彩衣娱亲了,当然表情还是挺委屈的。
    姜砚一看到自家阿姐,立马找到靠山一样,抛下众人跑过来,委屈巴巴道:“阿姐,你们出门怎么不带我!”
    姜锦鱼笑眯眯,揉了一把自家弟弟的脑袋,“谁让你要睡懒觉。”
    姜砚一听更委屈了,拽着姜锦鱼的袖子道:“阿姐你不知道,阿兄一大早就来喊我,让我练字背书,被奶听见了,她就喊我在院子里背,还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多奇怪啊,都盯着我看,好似我是什么猴子似的!”
    这话说的,姜锦鱼忍笑忍得肚子疼,轻轻捏了一把弟弟的腮帮子,憋笑道:“哪里的话,是我们家石头太可爱了,大家才忍不住盯着你看的。”
    两人边说边走,屋里正暖和着,一进门便见十来双眼睛看过来。最先看的自然是走在前面的何氏,可很快便轮到了姜锦鱼。
    她走进去,基本都是眼熟的婶子伯母的,拐来拐去还有些亲戚关系,便上前挨个喊了人。
    立马就有人夸上了,同姓的三堂叔家媳妇三婶子啧啧一声,对何氏道:“嫂子,你这女儿养得好!瞧瞧咱们绵绵,这一进门,我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哪哪都好!”
    何氏还要谦虚一句,一旁的姜老太可不谦虚了,拍着胸脯道:“那是,我早就说了,我这孙女命里有福气!你们都不知道吧,就她刚出生那会儿,还有老神仙上门算了命,说我家绵绵命里旺家!这不,她爹先前还考不中呢,打从绵绵生了,顺利得不得了!”
    三婶子忙问:“真有这事啊?”
    姜老太一口咬定,“我还能骗你们不成?!比真金还真!”
    旁边听的人觉得稀奇,心里想着,天底下哪有这么玄乎的事情,还老神仙!那会儿姜家也是个普通农户,哪来的老神仙上门。
    可仔细想想吧,又觉得这姜家女儿指不定真有福气,否则咋能做县令家小姐呢?!
    姜锦鱼都被自家奶吹得无地自容了,谁都爱听好话,可要说最爱听的,莫过于自家奶了,一说起来没个个把时辰,压根停不下来,从她小时候家里卖了头猪,说到家里开铺子,造房子,样样都成了她的功劳了。
    她扪心自问,还真没觉得自己从小就旺家。这过日子的事情,都是人过出来的,哪有什么命不命,福气不福气的。
    可这拆台的话她不好说,也不能败了老人家的兴致。
    好在姜老太没事要干,可陪着说话的婶子们家里却是有活要干的,眼瞅着时辰差不多了,纷纷散了,留下意犹未尽的姜老太。
    姜锦鱼见她脸上遗憾的表情,笑盈盈吩咐小桃去把自己带回来的料子取来,哄着老太太道:“奶说累了吧?坐下歇会儿,孙女这会儿从益县回来,带了好些料子,都是给您和伯母婶子们准备的呢!快过年了,我给您做身富贵的,保准您是这双溪村顶顶有面子的老太太!”
    姜老太一听乐了,坐在炕上等着看料子。
    小桃领着年恩搬了料子来,几十匹都堆在炕桌上。姜锦鱼都是挑的上乘的料子,加之益县独特的晕染工艺,在亮堂堂的堂屋里,一拿上来,就把孙氏、郑氏等人稀罕得不行,小心翼翼摸着那料子。
    郑氏有见识些,摸了摸道:“这料子染的真好,颜色瞧着格外的正。这匹正蓝的,绣些纹,裁一裁,做马面裙肯定好看。”
    孙氏也眼馋得不行,眼珠子黏在一匹梅红的料子上挪不开了,喃喃道:“这匹做斗篷合适,衬得人精神不少。”
    说着,就拉着自家三女儿姜慧过来,把梅红的料子往她身上一搭,啧啧道:“果然合适,真好看!”
    姜慧也喜欢得不行,扭扭捏捏道:“四妹,这料子能送我么?”
    家里几个姐妹,姜锦鱼和姜雅关系还算得上好,跟姜慧那是从小不对付。也不是她不喜欢姜慧,而是姜慧打小就不待见她,见了她就吹胡子瞪眼的。
    不过姜锦鱼不是那么计较的人,心里觉得三姐这声“四妹”未免太亲热了,面上却是大方点头,“当然!本来就是给家里人带的,三姐你自己挑就是。等大姐和二姐回来了,也让她们带几匹回去。”
    大姐姜欢是早就嫁了人的,二姐姜雅去年才嫁的,姜家日子过得红火,来家里说姑娘的人家也不少。三叔千挑万选,才挑中了县里的布庄家,三姐夫是家里的长子,底下还有好几个弟弟,听说相貌平平,但为人十分沉稳。
    孙氏一听立马道:“还是绵绵大气!”
    姜老太懒得搭理眼皮子浅的大儿媳妇,现在家里有钱了,她也没那么计较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姜锦鱼取了几匹给老太太搭在身上,又让大伯母、四婶们给些意见,最后才敲定了一匹正紫暗纹的和一件银鼠皮的料子,刚好里头一套加一件披风,这颜色又大气,上身了肯定很好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