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暴君的炮灰男后[穿书]_135
    变法的初衷,不只是想跟商人争夺利益充盈国库,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利民,减少土地吞并。
    类似这样的政策,各朝各代都有专门的机构——丰年时平价买进低价粮,存储于国家粮仓,等州县受灾,再开仓赈灾。
    但这个赈灾模式存在多大的弊病,朝廷心里有数,薛遥心里更是门清。
    即使在薛遥所处的信息发达社会,各种名义上的捐款,真正到了受灾民众手中,都已经被层层经手的人贪去不知几成,更何况在信息轻而易举就能掩埋的古代。
    朝廷救济百姓的钱粮,从中央到州县,之间要充实多少人的腰包,根本无从计量。
    所以太子提出的这个变法,跟以往政策有不少区别。
    一个就是独立调控部门,直接跟朝廷接轨。
    既不让京官经手,也不会经过各省各县的藩台总督甚至知府知县,完全模拟民间市场交易,不调用国库钱粮,不申请公款。
    这个新机构发放俸禄,都得自力更生,每年还要完成朝廷的指标,几乎避免了各级官员钻空子捞油水的可能性。
    在薛遥看来,这变法没什么毛病,新机构灵活性大,且不能申请公款,得跟各地商人公平竞争。
    优势主要是享有国家漕运的交通便利和运输低成本。
    如果卖贵了,灾民自然会去找民间商人,机构就完不成朝廷指标,这就逼得他们必须比民间商人更“良心”。
    当然,这条变法只是众多变法中的一条。
    薛遥是个不太懂什么政策调控的理科生,当初看书的时候,完全没琢磨过变法有什么问题,只知道结果是失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呢?
    看火葬场。
    早知有今日,薛遥应该在看完变法内容后,立即咨询经济学家来着。
    薛遥一路上都在偷听二皇子谈论变法的内容。
    然而这位宅神对变法的理解,恐怕还不如他这个文科文盲。
    二皇子全程都在夸耀太子的才智。
    是个兄控无脑吹了!
    等变法失败,兄控的脸怕是要被打肿了。
    想到变法失败,薛遥很忧心。
    看书的时候他没太注意废太子的部分,隐约记得这位德才兼备的君子跌落神坛后,遭到了三皇子党的疯狂反噬,后文关于废太子的部分都很压抑。
    英雄末路。
    薛遥不想看到自己的偶像重演这样的悲剧。
    但这件事……和修蜀道可不一样。
    修蜀道的事,他一开始就有过不少种阻挠的方法,汐妃对他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一环。
    汐妃一个古代妇道人家,本身就没什么主见,薛遥忽悠起来不算困难,换成太子就没戏了。
    他去跟太子说,变法不能搞,总得说出个一二三点原因吧?
    而他连变法为什么失败都完全想不通,去跟太子说什么呢?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觉得太子殿下你不要瞎搞。”
    怕是会被偶像动感教育到当场去世。
    而且现在劝阻已经晚了,急性子的太子爷,一言不合,居然已经开始试运行了。
    这次去江浙收购粮食,根据原著中的描述,好像没有动国库的银子,而是皇帝自掏腰包,给儿子瞎折腾的。
    算起来,大猪蹄子皇帝也算是下了血本支持儿子的志向了。
    这个机构成立的初始人力和本金,加起来皇帝给了一百万两银子,其中八成都用于收购粮食,借给受灾县。
    八十万两白银,按照江浙粮食的市价,大约可以收购一百三十万石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