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07节
    听着外面的说笑声,袁夫人和袁权交换了一个眼神,又看了一眼两侧屏气息声的甄宓等人,露出心领神会的浅笑。外面孙策等人的声音不小,这儿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尤其是杨修的声音。让她们听听孙策迎娶长公主的意义,明白孙策的志向,对这些小人精有好处。连长公主都只能做妾,你们还能有什么好遗憾的?至于皇后嘛,你们就不要想太多了,只有背后站着袁杨两个大世家的袁衡受得起。
    黄月英站了起来,摸摸肚子,笑嘻嘻地说道:“袁夫人,姊姊,我吃饱了,就不陪你们了,先行告退。”不等袁夫人和袁权说话,她又拉起同座的冯宛。“你也别吃了,跟我回去吧,我觉得那艘楼船的模型还要改一改。”
    冯宛一愣。“什么模型……”转头看到黄月英冲着她挤眼睛,随即会意,连忙跟着起身。
    袁夫人眼神一冷,刚要说话,袁权悄悄地扯了扯她的袖子,和声说道:“阿楚,你们先走,待会儿我会让送点夜宵过去,顺便请祭酒夫妇尝一尝。将军他们今天可能会谈得很晚,你就不用等了。”
    第1672章 知天命
    黄月英拉着冯宛出了门,沿着青石山路一路飞奔,像轻盈的小鹿。
    冯宛有点跟不上了,连声央求。“阿楚,阿楚,你慢点,刚吃了那么多东西,跑得太快了难受。”
    黄月英放慢了脚步,调侃道:“我说你还真是心大,这时候你还吃得下。”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又不是你们……”冯宛嗫嚅道,刚说了两句,忽然胸中烦闷欲吐,连忙用手按住胸口,顺势抹了几下。黄月英乐不可支,又调笑了几句,冯宛皱着眉,也没心情理黄月英,走了两步,还是觉得不舒服,蹲下路边,“哇哇”地吐了起来。
    酸臭之味四散,黄月英用手掩着口鼻,有点不好意思,递过自己的手帕。冯宛吐得涕泪横流,险些连心肝都吐出来,好半天才缓过来,用手巾擦了嘴,慢慢地站起来。“阿楚,我不去你那家了,这样子太丢脸了。我回自己的院子去,明天再去找你吧。”
    见冯宛说话有气无力,黄月英不放心。“我陪你去。”不容冯宛推辞,扶着冯宛向她的小院走去。两人并肩慢慢地走着,过了一会儿,遇到一队当值巡逻的虎士,见冯宛情况不佳,领队的队率连忙上前询问,得知冯宛身体不佳,便派两名虎士去取竹辇来,要抬着冯宛回院。黄月英想起自己院子里便有竹辇,便领他们去取。
    来到门前,刚准备敲门,黄承彦夫妇刚刚散步归来,见此情景,连忙上前询问。蔡珏听黄月英说完经过,又看看冯宛脸色,眉头微皱,将冯宛拉到一旁。
    “阿宛,你的月事什么时候来?”
    冯宛愣了一下,忽然惊叫一声,眼睛瞪得溜圆。“不会吧?我忘了。”
    “迟了好久?”
    “嗯嗯。”冯宛欢喜地连连点头。
    蔡珏白了她一眼,挥手示意虎士们不用费事了,冯宛就住在这里,不回她自己的小院了。虎士退下,追赶队伍去了。黄月英还没明白过来,蔡珏敲了她一下。“你这糊涂虫,阿宛有身孕了,你怎么还拉着她乱跑。这要是出了事可就麻烦了,她可是第一胎。”
    黄月英又惊又喜,还有些后怕,连忙将冯宛扶到屋里,前后忙碌,格外殷勤。蔡珏也一旁指挥,让人打来水供冯宛漱口。得知她们在宴上吃得不少,又准备茶水消食去腻。趁着这功夫,黄月英将席间的事说了一遍。蔡珏听了,对袁氏姑侄的作派颇不以为然,但是听说朝廷可能与孙策联姻,要将长公主嫁来作妾,也不免有些唏嘘。
    大汉果然是日薄西山,时日无多。公主为妾,这分明是气数已尽的征兆。
    ……
    杨彪和黄琬并肩站在湖边的看台上,湖面无风,平整如镜,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一轮明月落在湖面,在双月之间,几星渔火点缀其间,水天一色,静谧安祥。
    两人拱着手,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夜景。
    过了一会儿,杨彪回头看了看山坡上的小院。虽然听不到院子里的声音,就连院子里的灯光都被院墙挡住,朦胧难辨,可是他却能想象到孙策等人正在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而杨修必然是最热情的那一个。
    “子琰啊,你我都老了。不管在哪儿,都只能向隅而泣。”
    黄琬无声地笑了。“虽说如此,毕竟还是有区别的,至少现在有事可做。”他慢慢转过身来,向山上走去。“再不济也不比士孙君荣强一些吧?他真是可惜了,文武双全,如今却成了阶下囚。皇甫义真身体不好,我不知道在他之后,还有谁能统御并州军、凉州军。”
    杨彪跟了上来,看看黄琬,欲言又止。他知道士孙瑞有统兵经验,当年曾是盖勋麾下五都尉之一,弘农杨家的杨儒当时任鸟击都尉,与士孙瑞多有接触。不过黄琬一向自负,他如此推崇士孙瑞,看来士孙瑞的能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一些。
    “那孙策留下士孙瑞会不会是刻意为之,并非只为袁氏?”
    “说不准啊。”黄琬迟疑了片刻,又道:“那要看孙策会不会杀他。”
    杨彪忍不住“嗤”了一声,觉得黄琬这话太荒唐。士孙瑞有没有能力,和孙策杀不杀他有什么关系?不过他很快又明白了黄琬的意思。黄琬是被孙策俘虏的,孙策没有杀他,反而将他调到吴郡来协助他厘清官制,自然是看中了他对官制弊病的了解和改革的志向。孙策很少用老臣,但不等于排挤老臣,只要老臣的确有能力,又愿意做事,他还是很欢迎的。
    尹端,蔡邕,朱儁,黄琬,自己,这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或是被朝廷罢免,或是被朝廷放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在孙策身边,却意外得到了用武之地。天子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不知会怎么想。他以为老臣是阻拦他前进的障碍,在孙策这里却成了有用之人,究竟是他错了,还是老臣错了,答案昭然若揭。
    两人缓缓上了山,沿着被月光照亮的青石路漫步向前,经过一段斜坡时,有两个虎士正打着灯笼清扫路边。杨彪有些奇怪,停下来问了两句,虎士说冯宛有了身孕,刚刚在这边吐了,他们奉命将秽物清除干净,免得影响环境。
    杨彪很惊讶。这孙策还真是能生啊,几个妾接二连三的生孩子,将来子嗣一定很旺。子嗣兴旺也是家族兴旺的标志之一,朝廷政局多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连续几代皇帝因无子绝嗣,只能从旁支过继,外戚得以从中左右,以私利而害公义。天子成年之后又依靠阉竖夺权,外戚、阉党反复争斗,朝政大坏。
    宫里当然不缺女人,但皇帝身体不行,再多女人也没用啊。天子今年十五,从小就习武强身,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逆转这个颓势。不过就算他身体好,比孙策还是略逊一筹。
    杨彪和黄琬对视了一眼,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声,摇摇头,继续向前走去,只是脚步有些沉重。
    黄琬刚来不久,名义上还没摆脱俘虏的身份,没有自己的住处,就住在杨彪的小院客房。两人本打算继续商量一下官制的事,被中途一搅和,兴趣缺缺,决定早点休息,明天再说。杨彪和黄琬告了别,回到后院,张钧不在,有侍女打来水,杨彪洗漱一番,钻进被子,却怎么也睡不着,便又翻身坐起,拿起《盐铁论考释》翻看。
    他这一路走来收集了很多文章,《盐铁论考释》是其中一部,只是没有太重视。今天杨修回来,提醒他依照这部书的作法来研究官制,他嘴上不屑,心里却还是非常重视,便命人将这部书又找了出来,放在案头,随时翻看。
    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朝的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虽以盐铁政策为论题,但背后还有各方势力的角逐,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政务讨论。作者桓宽就是汝南人,习《公羊春秋》,是一个儒者,所以记载看似不偏不倚,其实桓宽本人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大夫嘿然”、“大夫默然”之类的表述随处可见,给人一种桑弘羊被贤良文学辩得哑口无言的感觉。
    庞山民、枣祇的考释着重于实际政策的利弊,却很少论及义利之辨。他们有意无意的避开了对贤良文学的批评,但结论却明显偏向桑弘羊,并不时为桑弘羊鸣不平。杨彪很不喜欢这种态度,所以几次阅读都没有读完。这部书也的确不适合普通人阅读,大量数据计算增加了门槛,没有执政经验的人很难看得懂。
    现在,杨彪本着揣摩其研究手法的目的沉下心来看书,在经过了初期的不适应之后,很快找到了状态,越读越觉得有理,甚至觉得有些地方还讲得不够透彻。庞山民原本没有仕宦经验,他做颍川太守也是第一次,枣祗同样如此,他们能够着眼于经济,了解一郡的财政收支,却对国家层面的财政不甚了了,杨彪从小耳濡目染,后来又身历数职,位至公卿,他对整个国家财政的熟悉超出庞山民、枣祗太多。很多庞枣二人说不清楚的问题,到他这儿一目了然。
    杨彪看得兴起,披衣而起,来到隔壁的书房,命人准备纸笔,开始做批注。书房、卧室的地板下面都铺了管道,屋子外面虽冷,屋子里面却温暖如春,杨彪也不觉得冷,越读越入迷,一时竟忘了时辰,直到袁夫人回来,见卧室里亮着灯却没人,书房里却有人影,赶来一看,见杨彪穿着单衣,正写得忘我。
    “写什么呢?”
    “哦,没什么,改正一些小儿辈的错误。”杨彪乐呵呵地说道。他翻了翻书,发现已经批注了大半卷。“新年之前,我就可以把这部书修订一遍,正好趁着德祖在,让他也看一看,帮着出出主意。”
    袁夫人坐在一旁,看着神采飞扬的杨彪,想了一会儿,还是把朝廷送消息来,有意与孙策联姻的消息说了一遍。她原本以为杨彪会大发雷霆,甚至没敢提杨修为孙策谋划的方略,不料杨彪只是愣了一会儿,点点头,淡淡地说道:“若能善始善终,亦是幸事。”
    第1673章 破釜沉舟
    易水河畔,白雪皑皑,河面冻得结结实实,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只有依靠岸边被雪覆盖的芦苇丛才能看出河道的走向。
    袁谭裹紧了大氅,依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风卷着雪沫,刮得脸生疼,两只脚也像针扎似的,一点热度也没有。身上的铁甲结了冰,越发沉重,即使隔着厚厚的战袍也能感觉到寒意。
    “这儿真冷。”袁谭跺了跺脚,对一旁的何颙说道:“何公,你就别在这儿受冻了,回车里坐着吧。”
    何颙若无其事的笑笑。“无妨,我虽然老了,却还扛得住冻。这点冷算什么,草原上才是真的冷,据那些鲜卑人说,寒冬腊月,解手都能冻上。”
    袁谭“噗嗤”一声笑了,随即又自觉得不妥,连忙收起笑容,一声长叹。“辛苦那些袁氏女子了,从小娇生惯养,现在却要受此奇苦,离家万里,与蛮夷为伍。”
    “知道她们苦,你就更不能放弃。”何颙抖了抖肩膀。“显思,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但压力大的不是你一个,长安的天子也差不多。你想夺取天下,他想守住天下,都不容易,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袁谭一声长叹。“我只怕鹬蚌相争,却让孙伯符做了渔翁。他现在在太湖垂钓,想必自在得很。”他顿了顿,又道:“甄家的人应该到了太湖了吧?”
    何颙苦笑。“你不用担心显奕,他会理解你的苦衷的。”
    袁谭笑笑,转身往回走。张鸿一路南行,五六十匹马,二十三人,目标这么大,当然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经过,况且张鸿也没打算掩饰行踪。他早就收到消息了,可是他有什么办法?甄俨被俘,至今关押在汝南,甄家几次请求袁谭、袁熙出现赎回甄俨。甄家没有成年男子,甄俨不可或缺,这一点他们也清楚,但他们是真的拿不出钱来赎甄俨,只能由甄家自行解决问题。
    这等于放弃了甄家,放弃了冀北,后果有多严重,他们都非常清楚。袁熙的愤怒反倒成了不怎么重要的问题。这么做唯一的好处就是安抚了冀南世家,重新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否则数万将士的抚恤就足以让袁谭破产,更别说重新招募人马布防了。
    负责与冀北世家联络的郭图遭到了冀南世家的排挤,袁谭无奈,只得安排他充当使者,去草原上走一圈,联络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希望他们还能支持袁家。争霸河北,尤其是面对虎视眈眈的幽州刺史张则,没有足够的骑兵是无法实现的。
    胡人贪婪,郭图几乎带走了每一枚金饼,还不知道够不够用,能不能打动那些胡人首领。官渡之战,胡骑损失惨重,于扶罗、蹋顿两人阵亡,让所有的骑士首领谈孙色变,返回冀州后不久就匆匆离开,返回各自的驻地。还能不能再将他们请回来,袁谭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不久前,匈奴人就传来消息,说牛辅率部北上,有攻击美稷王庭的可能,匈奴人自顾不暇,不能派兵助阵了。
    匈奴人如此,乌桓人、鲜卑人也可能如此。袁谭早就收到消息,张则对这些胡人威逼利诱,下了不少功夫。有胡市在手,胡人都不敢拒绝他的要求,要不然这冬天就难熬了。没有中原的物产,草原上的生存异常艰难。
    现在他能指望的只有刘和。刘和是刘虞之子,幽州有不少人还支持他,包括胡人在内。他约了刘和在这里见面,可是等了半天还没看到刘和的影子,也不知道刘和是有事耽搁了,还是不想见他。
    何颙忽然扯了扯袁谭的大氅,示意他看远处。袁谭转头一看,见远处茫茫雪地中,数十骑飞奔而来,马蹄踢起积雪,像一大团迅速移动的雪球。袁谭心中一喜,停住脚步,重新整理了一下仪容。
    张郃策马迎了上去,将来人引到袁谭面前。刘和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先向何颙施了一礼,然后才和袁谭打招呼,连声致歉。“昨天刚刚收到诏书,耽搁了,要不然中午就能赶到了。”
    袁谭表示无妨。他更关心诏书的内容。“诏书里说什么?”
    刘和呲着牙,搓着手。“马车里说?外面太冷了。”
    袁谭恍然大悟,连忙请刘和上车,又取出温好的酒。虽然马车宽敞,但三个人还是有点挤,刘和脱了熊皮大氅才宽松了些。他连喝了两杯酒才咂了咂嘴。“显思,情况可能还有不太好,你要有心理准备。”
    袁谭心中一紧,脸上却保持着镇定。“已经这样了,还能坏到哪儿去?你直说无妨。”
    “朝廷可能要和孙策联姻。”
    “联姻?”袁谭沉吟片刻。“是娶孙策的妹妹为后,还是嫁公主与孙策为妻?”
    “都不是,是将长公主嫁给孙策为妾。”
    袁谭眼皮一抬,眼角抽了两下,想笑两声,却没笑出来。他想过朝廷会向孙策低头,但他没想到朝廷会用这种方式低头,堂堂长公主居然要嫁给孙策做妾。这意味着朝廷根本没有和孙策较量的勇气,也就意味着朝廷很快做出决定,袁绍的罪名是无法赦免了。
    对冀州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诏书一旦到达,将会有更多的人放弃他。
    “使者是谁?”何颙说道:“这不是诏书内容吧?”
    “使者是谏议大夫种劭,何公应该听过。这个消息就是他告诉我的,不在诏书之内。现在还是推测,但朝廷的意愿甚是坚决,能不能成,就看孙策愿不愿意给钱了。”
    何颙有些不耐烦。“诏书究竟讲了些什么?”
    刘和看看袁谭,又看看何颙,眼神阴冷。“天子召宗室朝京师,要重修宗籍,可能要留我在长安任职。”
    袁谭皱起了眉,将头扭向窗外。目光一转,看到了窗琉璃中自己的脸,看到了自己眼中无法掩饰的痛苦和绝望。虽然刘和依约来见,但他清楚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朝廷调刘和入京绝不仅仅是修宗籍这么简单,这是要逼他俯首认命,否则张则将率领幽州精骑发起进攻——调走刘和,正是为抚公孙瓒,换取公孙瓒的效力。
    何颙不动声色地踢了踢袁谭的脚。“公衡,你什么时候走?”
    刘和的目光在袁谭、何颙的脸上扫来扫去,迟疑了好一会。“何公觉得……我该去吗?”
    何颙笑了。“该不该去,该由你自己决定,怎么反倒问我?公衡,你是不是有顾虑?”
    刘和咬咬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朝廷如今只问利害,不问是非,召我去长安,无非是为安抚公孙瓒。不杀公孙瓒,我就算建再大的功业又能如何?可是显思……”刘和转向袁谭,一字一句地说道:“朝廷如果不肯赦免令尊,你怎么办?”
    袁谭在窗琉璃中看到了刘和的眼神,他有些惊讶,转头看着刘和。“公衡,你打算……孤注一掷?”
    “是的,你呢,敢不敢搏一把?”
    袁谭的眼角抽动了两下,慢慢地坐了起来。“怎么搏?”
    “干掉张则和公孙瓒,我做幽州刺史,你我联手,与孙策再较一回高下。”
    袁谭和何颙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笑了。“甚善!”袁谭抓住刘和的手,用力摇了摇。“公衡,我等你这句话已经等了两个月了。”
    刘和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显思兄,不是我犹豫,实在是寄希望于朝廷主持公道,可是朝廷已然如此,怕是指望不上了,我不得不破釜沉舟,背后一战。不瞒你说,我已经联系了先父的故吏,即使你不方便,我也要和公孙瓒一决高下。有你助阵,我就更有把握了。”
    袁谭喜出望外,心跳加速。八月秋收之后,粮食得到补充,他移兵北上,屯兵于河间,就是为了防备幽州兵南下。他一直鼓动刘和和他联手,攻击公孙瓒,刘和却再三推辞,如今朝廷召刘和入京,刘和总算下了决心。如果能顺利击杀张则和公孙瓒,让刘和占领幽州,形势将大为改观,至少他不会四面受敌了。
    袁谭立刻邀刘和回营,一起共商大计。刘和欣然从命。回到大营之后,袁谭请来了沮授,将刘和的决定告诉他,并请他谋划方略。沮授问清刘和的部署,问了一个问题。
    “你准备如何处置刘备?”
    刘和早有考虑。“刘备见利忘义,虽然和公孙瓒同门,却没什么交情。他屡次改换门庭,公孙瓒也不信任他。不过此人善于笼络人心,沽名钓誉,又是涿郡人,颇有些人缘。麾下诸将骁勇,不宜树敌。我想以利诱之,尽可能使其中立。等击破张则和公孙瓒以后再视形势而定。”
    “这么说,你打算突袭?”
    “是的,我打算诱击公孙瓒。”刘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朝廷诏书到幽州,他按照诏书要求离职,离开幽州之前去州治向张则辞行,刘虞的故吏届时将配合他,一举控制张则,再以张则的名义召公孙瓒前来议事。如果公孙瓒来了,那最好不过,伏兵一起,公孙瓒再勇猛也难逃一死。如果公孙瓒不来,那就以张则的名义发兵攻击公孙瓒。与此同时,袁谭率领冀州军奔袭,争取一战击杀公孙瓒。
    第1674章 不祥之兆
    沮授看看袁谭,点了点头。“主公,臣以为可行。”
    袁谭拱手道:“请别驾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