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上合组织
    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从华兰国进口的大量产品积压,这不但会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占用家族的宝贵资金。不过陈文褒很快让他的担心消失了,华兰国将采取直销的方式,先将物资囤积到各国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仓库中进行售卖,售出之后的钱按照双方的抽取比例分配。一旦物资滞销,华兰国会收回那些产品,而不需要占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金。
    这等于是华兰国借用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各地的仓库和销售网络,出售自己的产品并给其分红。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以不担任何风险的同时,大量赚取利润,这又何乐而不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已将库存产品清空,大量仓库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号,对外销售商品而已,他们自然是答应的。
    华兰国的物流公司们很快忙活了起来,大量货物被以集装箱的形式运往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的倾销。各国很快注意到了市面上华兰商品的大规模出现,白鹰国很快宣布提高日用品关税百分之三百,用以保护国内的企业。随后西大陆各国都相继宣布提高了关税。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赵守宏做得更绝。几天后,华兰国与南十字星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倭国、高丽共和国、罗刹帝国在粤东省上京城共同发出通告,组建上京自由贸易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组织内部的成员将实行零关税制度,对其他国家进口的各种商品将征收百分之一千的关税。
    华兰国等于是在用类似于铁索连船的方式,增加内部的市场容量,以保持更高的购买力。这样的经济联合体让其他各国几欲吐血,上合组织囊括了东大陆九成土地以及大半个澳洲,人口规模超过十五亿,几乎是全世界人口的一半。这么庞大的市场居然自己封闭了起来,他国的产品还如何售卖。
    撒尔帝国、高卢国和白鹰国首先发表联合声明,希望华兰国冷静处理国际贸易,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损害整个世界的利益。华兰国的发声却非常强硬,白鹰国等三国首先提高关税,已经为全世界做出了表率,华兰国只不过是跟风而已,并无任何不妥之处。最后华兰国还以上合组织的名义,增加了一项条款,对外出口零关税。
    这简直是经济贸易方面的宣战书,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华兰国似乎不再顾及各大强国的感受,全力维护本国利益了。这样的手段非常奏效,本来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光海证券交易所的行情也开始下行。
    虽然因为有各种保护措施,下行的速度并不算快,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整个股市的市值还是被蒸发了四分之一。当上合组织建立,并将指定的多个条款公布之后,光海城股市立刻止跌反弹,化解了此次经济危机对华兰国的影响。
    对于上合组织的做法,各国自然也不能无动于衷,日用品在数个月的疯狂售卖之后开始渐渐回落,商人们都知道真正的经济严冬已经到来了。
    白鹰国动作最快,他首先联合新大陆上的诸多国家,组建了白鹰经济联合体,实行了与上合组织同样的经济政策,以保住自己地盘上的这一片市场。而撒尔帝国也不慢,他立刻与高卢国联合发出声明,两国组成盟约经济联合体,双方全面开放本土和殖民地,并对外高筑关税壁垒。他们的做法更绝,所有出口商品政府给与等于商品价值一半的经济补贴,并由国家担负运费以鼓励出口。白鹰经济联合体也很快跟进,宣布了同样的政策。
    在全球经济危机无法避免的时代,各大强国都选择了自扫门前雪,先保住本国经济再说。安瑟尼算是对华兰国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在各国高筑贸易壁垒之前,华兰国动用所有海运和陆运能力,将大量产品送到各国境内,避免了高额关税。随后当购买力严重下降,产品开始滞销的时候,他们又以出口的形式,将大批货物运回国内,同时还赚取了大笔补贴,可谓是两头赚钱。
    安瑟尼并不知道,这些产品回输华兰国还有另一层意思。利用上合组织高昂的关税,赵守宏再次不动声色的将好莱坞财团的资产转移到了华兰国。只不过这些钱是从自己手中转入了政府手中而已。
    赵守宏的做法还不止于此,好莱坞财团的实体经济开始秘密转移,同时已经贱到白菜价的各种机械设备也被大量收购后打包装箱。享受着政府补贴的商品,以免运费的形式运送到了华兰国内,等于是让各大强国出钱,帮助华兰国购买了大批机械。
    在经济危机面前,刺激对外贸易才是根本,各国都是睁一眼闭一眼致使大量违禁的精密机器被出售给华兰国。在悄无声息之下,好莱坞财团成功完成了自己的财产转移,后来这次商业运转模式被写入了教科书,作为经典操作模式记录下来。
    在经济危机波及全球的时候,赵守宏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大量购入各种机械,难道他不知道生产力过剩,与购买力严重脱节会造成大规模经济动荡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沈若雪这样的经济大师在,怎么会让他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实际上华兰国所走的每一步,都在赵守宏和沈若雪的监控之下。
    相对于全球性的生产力过剩,华兰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立国之战中,华兰军先后与国内各方军阀势力,以及三大强国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战争,消耗了国内的大量物资。这些物资都是由原西部特区旗下各大企业生产提供的,并未从国外进口任何产品,这就极大的刺激了国内经济,同时也消耗了库存数量,避免产品大量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