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节
    钱嬷嬷忙将人拦住:“夫人您稍安勿躁。您现在已经外嫁,再说苏家还有亲家太太坐镇呢,万没有外嫁女儿回娘家给弟媳妇产子坐镇的说法。”
    苏满娘握紧双手,心下惴惴。
    她心知钱嬷嬷说得有道理,而且自己即便回去苏家,能帮上的也有限,她的孕产经验远不及闵嬷嬷丰厚。
    “我只是太担心了,嬷嬷你说得对,我不应该太意气用事。”
    说完,苏满娘便唰得一下站起身,在室内又踱步了两圈,去旁边屋子看过还在沉睡着养奶膘的两位小家伙,最终决定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我们去清芷院看看霜姐儿和雪姐儿吧。”
    有些事分分神,她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焦躁不安。
    黎府为两位小姐延请的女师傅从腊月间便请假归家,再来黎府教学估计得出了一月以后。
    因此,这段时间对于黎府的两位小姐,便是放假的休闲时间。
    每日里,黎霜和黎雪除了早晨请安之外,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
    苏满娘抵达清芷院时,院中正一片寂静。
    她制止了门口想要通传的小丫鬟,向着传来两人欢声的暖阁方向走去。
    “……然后呢?然后你将这盏花灯拿了回来?”这个比较惊讶的女音是黎雪的,“你可知晓,外男送给姑娘花灯代表什么。”
    花灯,灯同“丁”,送灯,即为送丁之意。
    若是外男送给未婚姑娘,那便是存了求娶之心的意思。
    虽然黎霜现在年龄还小,对方可能也并非是那个意思,但是这事儿说出去,总也不好听。
    外人会传她小小年纪不知矜持,外男所赠之物随意收取,甚至于她以后的婚嫁都会有妨碍。
    “我也感觉不好,但是当时这盏灯笼到我手上之后,他人就走了。而且这盏花灯我又实在是喜欢到不行,就拿回来了。”黎霜小声反驳。
    苏满娘来到暖阁门口的脚步一顿。
    她凝眉想了想,正月十五那天回来时,几个姑娘和小子手上都拎着一盏花灯,甚至就连陪着几人出去的丫鬟和小厮手中都各有一把。
    当时时间太晚,她也没有没有注意,莫非当时黎霜手中的那盏,竟是外男送她的?
    可是黎霜现年才只有九岁啊,这个年龄会不会太早。
    就这一停顿的功夫,暖阁之中黎雪已经小声规劝道:“可是霜姐儿,你现在毕竟已经九岁了,这种事对你的名声不好,以后可不要这样做了。”
    黎霜小声地咕哝了一声什么,暖阁内半晌无言。
    苏满娘停在台阶上的脚步略顿了一会儿,确定两人不再说话后,才加重脚步,进了暖阁。
    掀开暖阁的门帘刚走进去,就见到里面半靠在暖炕上绣花的两姐妹神色有一瞬间的凝结。
    见到苏满娘后,两人连忙下了暖炕请安。
    苏满娘此时已经整理好心绪,让两人起身,她坐在暖炕上,随手拿起黎雪正在绣的一朵小蔷薇,赞道:“雪姐儿最近绣工大有长进,这链针和卷针已经做得相当纯熟。”
    黎雪面上漾起笑意:“多谢母亲夸奖。”
    苏满娘接着伸手,拿过一旁黎霜的正在绣的手帕,看着绷紧的布面上已经有了纹理的雏菊图案,那深深浅浅交错在一起的绚烂的黄,虽说针法上还颇有疏漏,但也能瞧出其间所花费的不少功夫。
    “霜姐儿今儿这个花样子也选得不错,除了这几处黄的色泽搭配上略有跳脱,整体对比之前也大有进步。”
    说罢,她看着黎霜战战兢兢坐在一旁的紧张小模样,叹出一口气,“方才母亲在外面已经听到了,霜姐儿,不如咱们就方才的花灯问题好好谈谈。”
    黎霜霍地睁大眼睛,看向苏满娘。
    她抿了抿唇,迟疑开口:“母亲,女儿就是在花灯节时,遇到了一位之前在赏花宴上见过的一个相熟公子,他在见到我之后,便不知怎地,塞给我一个花灯,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苏满娘垂眉,瞧着黎霜有些心虚的用手指不停捻着帕子的小动作,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还有呢?”
    黎霜愣了一下,身子僵硬。
    苏满娘唇角紧抿,没有丝毫退让地直视了过去。
    从小,她的母亲便有教导过她,在现今这个时代,女子即便是动了春心,也不能萌动太早。
    除非双方早早定下亲事,否则这对男子而言,最多是年少无知,对女子而言,却是祸非福。
    她示意李妈妈将黎雪带了出去,眸色严肃地看向黎霜,准备与她展开一场深入的交谈。
    *
    当时间临近正午,苏满娘才神情冰冷地离开了清芷院。
    在她身后,清芷院黎霜的房间中,传来小姑娘稚嫩的嚎啕大哭。
    苏满娘回到了主院,先是看了眼钱嬷嬷拎回来的桃花灯,又反手将手中的木盒打开,看着里面放置在柔软纯白布料上的翡翠蛐蛐,面色凝重。
    这枚蛐蛐的雕工精湛,用料晶莹清透,一看便是价值不菲的好物。
    这可不像是黎霜口中所说的,看她不开心,随手赠给她的逗趣之物。
    钱嬷嬷见此,面色也有些不大好:“夫人,您说霜小姐口中那位世子说的话,不会是真的吧。”
    什么叫做“东西给你,那你这人我便是要订下了”。
    这话根本就不是大家公子会说的,反倒是外面那些穷酸书生经常写在话本中的意淫之语。
    而且,霜小姐现年才九岁,就连身量都未长成呢,也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心思,竟然跑到霜小姐面前说这些话,撩拨她的春思。
    第157章 百日
    “莫不是小小年纪, 就将其父的花心毛病给都学了?”
    三王爷的花心大名,京城人可是如雷贯耳。
    苏满娘思忖半晌, 缓缓摇头:“那位世子都十好几岁了,眼见着这两年就会被赐婚, 霜姐儿即便真与他有缘,也要等到六七年后, 到时那位世子估计孩子都至少六七个,我不同意!”
    皇家宗室,正妻、侧室、侍妾都有定例, 随便抓出一个数一数,身边女子都至少有十数人之多, 多得像是那位三王爷,据说他后院的姬妾都达到了上百个。
    “能做正妻、当家做主,又何必要去给人做小。霜姐儿是我黎府的嫡女, 万没有将嫡女送去给人做小的规矩。”
    “若当真这般,那让她前后的两位姐妹又该如何立足?!”
    钱嬷嬷跟着颔首:“左右霜小姐还小, 有些道理她或许一时半会儿还不明白,但只要掰碎了给她讲解清楚, 她总会明白夫人的苦心。”
    苏满娘沉下眼睑。
    霜姐儿年纪小,脾性也柔弱, 但是今天这一通交谈下来,她却发现她竟有点认死理。
    除非将她的“理”全部击垮, 否则她根本不会放弃。
    这才是今日最让她头疼的。
    主仆两人还在思考对策间, 主院外便有下人小跑着进来通传:“夫人, 闵嬷嬷回来了。”
    “情况怎样?!”苏满娘方才一心沉浸在霜姐儿的事情上,还真差点将这事儿给忘了。
    “闵嬷嬷说二太太喜得千金,母女平安。她因身上有血气,先下去梳洗一番,再来与夫人汇报。”
    苏满娘眼角眉梢也跟着染上几抹喜意:“平安生产就好,平安生产就好,母亲一定很开心。”
    那婆子躬身笑道:“回夫人,闵嬷嬷说亲家太太很高兴,让夫人洗三那天过去看看。”
    苏满娘连连颔首,如此一番喜讯听下来,她感觉自己刚才晦涩的心情都愉悦了不少:“那是当然,我那日会早早去的。快,碧庚,拿单子来,我先来选几样洗三礼。”
    去苏家参加洗三礼的前一天,苏满娘又去清芷院看过黎霜。
    黎霜这两日哭得比较凶,眼睛都是肿着的,仿佛顶着两枚粉色的小核桃一般。
    原先她情绪还比较平静,等到见到苏满娘后,整个人便又忍不住地开始哭泣,抽抽噎噎,无法停止。
    苏满娘:……
    如果不是知晓,她根本没有怎么着她,还真以为自己是个恶毒继母。
    只是,哪怕她并不恶毒,现在看着继女这副模样,也开心不起来:“最近半月你也不用出门了,在屋内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黎霜怯怯地看着苏满娘,哽咽点头:“女、女儿知晓了。”
    苏满娘叹息一声,起身之际,忽然嗅到黎霜的内寝中,有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
    她眉梢微动,循着味道,走到了黎霜内寝中的小隔间。
    在那里,苏满娘看到了被摆放在空荡荡桌案上的小刘氏牌位,以及牌位前的香炉。
    苏满娘静静看了一眼,而后转身退离,对守在旁边战战兢兢的何妈妈道:“你是小姐身边的老人,小姐如果想不开,你便多劝着些。”
    何妈妈连忙点头应是。
    等苏满娘前脚一离开,床榻上的黎霜哭泣声逐渐放开,且还越哭越大。
    那声音,就仿若是哀嚎的孱弱小猫儿一般,让还没走出清芷院的苏满娘脚步一顿,又神色莫名的回头看了一眼。
    闵嬷嬷也从钱嬷嬷那里听闻了关于这位霜小姐的事,当即劝慰:“夫人,您别生气。”
    苏满娘镇定地摇了摇头:“我没有生气,只是有些感慨。”
    府中的五个孩子,四个都是乖乖巧巧的,这猛不丁地来了这样一个叛逆的,还有些新奇。
    事实上,这种情况早在最初答应与黎锐卿成亲时,她就考虑过发生的可能。
    继母难为,更何况她一开始答应的还是五个孩子的继母,这其中又怎么可能会一点儿没有摩擦?!
    既然高攀了一门婚事,就要承担起这门婚事背后带来的冲突和麻烦。
    只是之前两年一直好好的,她便以为不会发生,却未想到,不是不会,而是延迟。
    而且,这个摩擦还是发生在一向性子最弱的黎霜身上。
    苏满娘又站着听了那哭声一会儿,才再次抬脚:“走吧,不过是比耐心而已。”她可以。
    黎霜内寝,何妈妈看着窝在床榻上一个劲儿地大声哭泣,仿似就是哭给刚刚离去的夫人听的霜小姐,心间一阵疲累。
    她发现,自从霜小姐与她产生隔阂后,她就越来越看不懂她了。
    次日一大早,苏满娘便带上黎雪一同出门,去苏府参加洗三礼。
    今日的苏府,上下奴仆皆是一片喜气。
    苏母见到苏满娘带着黎雪过来,还有些奇怪:“霜姐儿呢?”
    苏满娘镇静笑道:“最近天寒,她有些受凉,我怕过来给小侄女过了病气,便让她在家好好休养。”
    苏母哦了一声,又转而叮嘱她:“霜姐儿是你之前那位留下的,虽说只是一个女儿,那位也被休了,但在相处上的度你可得把握好,千万不要落人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