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节 领导面前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第五节 领导面前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方海平听见刘国池叫他不禁浑身一震,仿佛从梦中惊醒。他一边回答“没怎么”,一边继续做记录。
    刘国池问道:
    “小方你刚才想什么啦?”
    方海平回答:
    “我没想什么。”
    刘国池说:
    “你好像分心走神。”
    方海平掩饰道:
    “没有!没有!我在全神贯注听您讲咧!请刘县长继续介绍吧!”
    其实,他的确是在分心走神。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看重的贺挥帆廉洁自律的事迹如果公开宣传了,真的就会把他陷于孤军之境吗?刘国池看重的贺挥帆抓农业生产的事迹如果公开宣传了,真的就会起到助推他晋升的作用吗?他没法往下想,他继续做记录。
    刘国池接着前面的话题说:
    贺挥帆关心犯过错误的干部,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有个脱产干部,犯错误后调来沧港公社,思想上有一定顾虑,干工作劲头不大。贺挥帆发现他这种情况后,多次和他亲切谈心,启发他向前看,年纪不大,身体也好,只要愿意改正错误,还可以为党工作几十年,并把他安排到他蹲点的万福大队一起工作,担任工作组组长。
    1964年双抢的时候,生产队新买来了一台机耕蒲滚船,没有人会使用,他就动手学着驾驶,小腿肚子被蒲滚船打成了重伤,无法站立起来。贺挥帆派人送他去医院治疗,他却不肯。贺挥帆亲手扎了担架,要抬他上医院,他依然不肯,并感动地说:
    “领导对我这个犯了错误的人不另眼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我就是搞死哒也甘心。而今双抢大忙,我不能离开,虽然腿动不得了,但坐在田埂上发挥一点作用还是可以的。”
    贺挥帆见他说的心里话,就依了他,专门从公社医院万福卫生所请来一位医生给他打针敷药。两天之后,贺挥帆买了补品去看他,只见他骑着一条不能耕田的老牛,在田埂上转来转去,检查双抢质量。他的忘我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全队社员,推进了双抢进度,300亩晚稻及时抢插,年底获得大丰收。
    犯过错误的干部要开展工作,时常会遇到阻力,碰到钉子。这种时候党委书记必须大胆地给予支持。护山大队工作组副组长刘汉廷,是个犯了严重错误的老干部,由于他在这里大胆工作坚持斗争,有的人意见很大,写信告他的状。贺挥帆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到他做的工作是符合社会主义根本利益的,就在全大队的干部群众大会上,旗帜鲜明地给予了支持。
    刘汉廷更加放心大胆地工作,他蹲点的护山大队改变了过往田里缺肥料,生产缺资金,社员缺口粮,牲畜缺饲料,插田缺种子的落后面貌,1963年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产63%,贡献国家1629000斤,他本人被评为全社的甲等模范,出席了县里的群英大会。
    贺挥帆的行动给了下面很大的影响。从公社到生产队,对那些犯过错误愿意改正,而又有能力的干部,都给予了适当的安排,合理使用,促进了生产。
    要调动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1963年春上,贺挥帆蹲点的生产队插下去的250亩早稻来势不快,县委领导同志来检查,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当时和他一起蹲点的干部以及生产队群众,都担心他把责任追到他们头上去,吓得不得了。都在背地里说:
    “拐哒!这下脱不得贺老倌的乎了。”
    可贺挥帆认为生产没搞好,不能追究下面的干部,只怪自己没有做出好样板。于是他和社员们一道早起晚睡,顶风冒雨,扎扎实实地连干了七天,对全队早稻普遍进行了一次追肥。他的行动鼓舞了大家,一百多条心都集中到农业生产上来,狠抓田间管理,早稻获得了亩产630多斤的好收成。
    平时,他不打扑克不走象棋,一心只想改变沧港公社的落后面貌。他不分春夏秋冬,日日夜夜在全公社范围内转悠,从不歇气,干部群众都叫他“贺随便”。因为他这人在生活上总是随随便便,穿的衣服脏了,也顾不得洗,工作一忙,手脸都忘记洗,有时考虑问题入了神,烟灰儿掉到衣服上烧了眼都不晓得。双抢时搞吃亏哒,连澡都不洗,擦一把就上床。
    1964年春上,天天落大雨,全社三万多亩早稻严重地受到水的威胁,干部群众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防汛工作中。
    这时候,贺挥帆的眼睛红肿得像熟透了的桃子,擦的西淋油硬流到了下巴边,遍身一天到晚像筛糠似的,他却坚持工作。那时供电也不正常,他就日日夜夜守着,一来了电就通知各个机埠,有一天半夜来了电,他打电话给沧港机埠,要他们及时开机排涝,电话机子差点摇烂了,都没有人接,他心里急得很,顶风冒雨,溜溜滑滑地赶到那里,机手因为过于劳累睡着了,他把他们喊起来,一起忙到天亮。
    他来沧港公社工作四年,干部群众都以为他不会骑自行车,实际他会骑,但他从来没有骑过,他心里是有个想法的,骑车子,走的是大路,一溜烟地跑,看到的是路边花,走路要看得深入细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他顾了外头,就顾不上屋里,熟悉他的同志都晓得,他家里蛮困难,房子前通后通,屋顶上铺把稻草,他都没有管过。一个独儿,常年病在床上起不来,他也顾不上料理。后来儿子病逝了,他也只回去打了个转身。每逢过年过节,他都没有回去与家人团圆,而是留在公社值班。
    1965年春上,他到沅水下游的周文庙公社开会,顺便到家里住了一夜,半夜间,落了一场大雨,屋里到处漏,他用脸盆接了东边的水,又用脚盆接西边的水,就连缸子都用上了,他堂客不住嘴地埋怨:
    “平日要你回来管,你不来,这回亲身尝到了味道吧!”
    她以为他这回应该帮她把屋盖好了才走。
    哪知第二天早晨,天气好转,他想到县委部署的工作还没有安排下去,赶忙背起包包儿离家回了公社。他老伴气得直摇头。
    全社干部群众看到他这样做,都把劲头鼓得足足的,党委部署什么,就一心一意地干好什么,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要想沧港公社确保农业丰收,从根本上解决水患是关键。他提出修建一座310千瓦的大机埠,可是一无资金,二无器材,怎么施工呢?他没有被难倒,号召群策群力自筹资金,自备器材。他自己首先捐献40元钱。全社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纷纷解囊,自筹资金25万元,自备木材20立方米,奋战一个冬春,机埠胜利竣工。
    大干带来了大丰收。四年来,贺挥帆带领沧港公社干部群众新修电排机埠五座,增加了955千瓦,基本上解决了水多水少水不活的困难,添加柴油机178台,2103马力,基本上实现了脱粒、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65年全公社获得粮食总产31183000多斤,比历史最高年增产299万斤,对国家贡献粮食902万斤,人均388斤,储备粮食180万斤,社员口粮610斤,人均纯收入97元。
    全公社干群赞美他,感谢他。
    贺挥帆则说:
    “这些成绩的取得,全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全社干群的齐心奋战,我只是其中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今后,我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更多的工作,把沧港建设得更加美好。”
    刘国池介绍完贺挥帆的事迹,最后强调道:
    “我总的意见是,你要宣传挥帆同志,就控制在他如何狠抓农业生产这一方面,其他都不要涉及,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帮助他晋升的作用。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方海平回答说:
    “我就是因为不明白,险些酿成大错,多亏刘县长教诲,我才懂得了对贺书记的优秀事迹,哪些应该宣传,哪些不应该宣传,哪些宣传了,能收到好的效果,哪些宣传了会适得其反。”
    刘国池夸奖道:
    “你真是个灵醒虫虫儿,很深奥的道理,很复杂的问题,只需对你点拨一下,你就明白了。这首先得益于你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知道如何做一个称职的下级,而不是处处给领导出难题。黄春江要是像你一样就好啰!”
    方海平心想:如何当好下级,的确有很多诀窍需要掌握,有很深学问需要研究。对领导提出的问题,你就是明白了,也不能一语说破,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才能衬托出领导的高明。次数多了,时间久了,领导就不会防着你,还会想尽千方百计提拔你。因为你没有他那么明白,你永远不会抢到他前面去,你永远不会变成他的上级。也就是说下级在领导面前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更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只能以领导的主见为主见,把自己的脑壳长在领导的屁股上,一切按领导说的去做。这才是称职的下级。其实对于如何宣传贺挥帆的优秀事迹,他完全不赞同刘国池的意见。他只能把明白的东西装进口袋里,把糊涂的东西放在脸面上,按领导的意见做,自己才不会冒风险。他这样做虽然觉得很憋屈,很苦闷,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几千年形成的官场潜规则,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不能靠一朝一夕,也不能靠一已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