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六章 降心猿,定意马,能悟空
    重玄胜的这份心情,以前只有十四知晓。
    现在也只是多了一个姜望。
    十四从来是少在人前说话的。因而姜望开口道:“这些时间你我没有一日虚度,今日如昨日,想来明日也如今日。”
    我们今天像昨天一样努力,明天也像今天一样努力。
    那么昨天收获的成功,明天也会再次收获。
    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期许。
    但也未尝不是对自己和重玄胜一路前行至此的肯定。。
    毕竟他们一起完成的很多事情,曾经都被人们视作不可能!
    重玄胜先是笑了一声:“我都累瘦了!”
    然后才道:“我们想要的都会实现。明日当如昨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重玄褚良在这个时候说道:“不要觉得战争是一件可以让你们予取予求的事情。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上战场,我恐怕只能给你们收尸!”
    姜望重玄胜尽皆肃然。
    在战争这件事情上,重玄褚良无疑是有发言权的。
    这一次重玄胜和姜望都要上战场,他特意带姜望来定远侯府,就是想要战前再突击受训一番。不求姜望立成用兵大家,至少也要他在战争中能够对主帅的意图有所领会。
    值此大战之前,整个齐国秣兵历马,个个磨刀霍霍。若非重玄褚良这时还在等待天子的最后决定,也须是没时间来理会他们的。
    此刻,重玄褚良看着书桌对面的这两个年轻人,当然话主要是对着他这个太聪明、也太倚仗聪明的侄儿说。
    “你道夏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南域两半,以书山相隔。大宗雄踞,大国林立,千年万年以来,征伐频仍。你道夏国是怎样从泥淖中一路厮杀出来,统合南域东部,灭理吞梁,兵锋望东北?”
    理国和梁国在历史上都曾为夏国所灭,当然夏国灭掉的国家绝不止这两个……只是唯有这两个国家后来复国成功,这段历史才会被人提及。
    重玄褚良此时的目光里,有一份历史的厚重:“你以为伐夏是唾手可得的功勋?”
    “你以为夏国是阳国那样的软柿子,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被消灭了历法、消灭了文字?”
    “你以为我递给天子那份军令状,是因为这件事情毫无危险,所以肆意争功吗?”
    “你以为我和军神,和曹帅,和修帅,是在争什么?”
    “你怎么敢小觑了夏国?”
    “阿胜啊阿胜,你须知道。当年那场战争开始前,朝中一半人主和!很多人畏夏如虎,大战还未开始,已经有万家哀哭。有士卒敲断了自己的腿,只为了不去前线!”
    重玄褚良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才道:“你须知道……当年那一战,赢得非常艰难!”
    重玄胜当然知道他未竟的话语是什么。
    有不能言者,有不忍言者。
    前者如废太子姜无量。
    后者如已经死去的重玄明图、重玄明山,乃至于当年那些同样声名显赫,现在却已经不被记得的人。
    万家枯骨,才换一将功成。
    伏尸百万,方有霸业诞生。
    在这种规模的大战里,真君都有可能陨落,真人都未必能够自保,神临修士可能在一次冲锋里就烟消云散。
    所谓天骄,所谓天才……又何如浮埃?
    重玄胜坐得非常端正了,他诚恳地说道:“是侄儿狂妄了。”
    而后他问道:“叔父,以您之见,今日之夏国,有哪些值得重视的人物?”
    重玄褚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值得你们俩重视的人物,那就太多了。”
    姜望老老实实地听着。
    “值得您重视的人物呢?”重玄胜又问。
    重玄褚良沉默一阵,道:“首先当然是夏太后!”
    “当年一战,夏皇死于万军之中,被咱们帝君摘下了头颅。夏太子,夏二皇子,夏四皇子,夏五皇女,尽死!夏三皇子被我亲手斩杀……
    彼时那位堪称雄主的夏皇,唯留一个九岁的幼子存世,于是皇后监国。
    她在掌权的第一时间,就与景国达成了盟约,秘密修筑仪天观。
    那时她着凤冠霞帔,坐镇夏都城楼之上,远眺东土,身对我大齐兵锋,说‘大夏龙脉若绝,当自国母始。’于是重贿四邻,和议八方,诏天下勤王。
    在夏皇战死后,我军仍然遭遇了非常顽强的抵抗,等到终于兵临夏都时……仪天观已经落成。
    咱们不得不退出南域,回师东土,叫夏国得以保全社稷。
    及至如今,是为今日之夏太后!”
    重玄胜赞叹道:“有些事情从书上读来,不甚稀奇。今日听叔父您讲述,方觉确实是母仪天下,彼之英雄。”
    姜望更在意的却是那个定远侯轻描淡写带过的“夏三皇子”。
    虽是轻描淡写,但能被凶屠记住的人,又怎会简单?
    重玄褚良当年孤军入夏,转战千里,直到今天都被视为壮举,过程当然极其凶险。如夏三皇子这样的对手,在夏国境内他遭遇的肯定不止一个。可最后仍是叫他打穿了夏军的后方,来去纵横,如入无人之境。
    所以说,重玄褚良为什么是东域第一神临!
    这时候的重玄褚良又道:“此外,夏国尚有两位王爷,与国同荣,都是世之真君,谁敢小觑?”
    姜望的史书却是还没有背到夏国来。
    重玄胜看了他一眼,帮他问道:“侄儿虽知其名,却不知他们厉害在何处呢。与咱们军神相比如何?”
    重玄褚良道:“一是武王,姒姓名骄。夏国皇室出身,从现在这位夏皇的辈分算起来,得往前追溯九代。是夏国真正的镇国强者,甚至于在当年的大战中,都曾与咱们陛下交过手。”
    “第二个嘛,乃是岷王虞礼阳。上一次在剑锋山,带人围攻咱们大齐军神的,便是他了。”
    武王娰骄乃是积年的真君,曾经都与齐天子交过手,实力自不会弱。
    而岷王虞礼阳当初联手五位真人,一齐围攻大齐军神姜梦熊,结果被当场毙杀一真人,使天降血雨。其人与姜梦熊之间的实力对比,当然也不必再说。
    当时死的那一位真人,正是阵道名家,夏国太氏之太华真人。
    重玄胜想到这些,忽然道:“死掉的那个太华真人,他有个侄孙叫太寅吧?上过观河台的?”
    他看向姜望:“望哥儿在山海境是否与他交过手?”
    “是。”姜望语气平静地说道:“当时对上了他和项北。”
    他没有说胜负如何,胜负自是不必说的事情。
    太寅在观河台被重玄遵打得没有半点还手之力,今日之太寅固然远强于当日之太寅,什么五龙封天术,什么神狱六道阵,都是后来所习,知耻而后勇,更上一层楼。
    但今日之重玄遵,更非当日之重玄遵可比。煊赫迷界,已有外楼无敌之姿。这种无敌,不是观河台上年轻天骄中的无敌,而是囊括了所有未能冲破神临、所有累聚于外楼层次的那些修士。
    姜望若是连太寅也打不过,那现在便确实没有什么与重玄遵相争的可能了。
    故而重玄胜也只是问道:“赢得艰难吗?”
    姜望实事求是地道:“不算容易,还叫他们扎穿了后腰!”
    “这样……”
    重玄胜对这个回答并不感到失望。
    从一开始,他和姜望就是追赶者的角色。
    他从一个仅用于威慑敲打重玄遵的样子货,迅速成长为与重玄遵分庭抗礼的家族继承人。
    而姜望初来齐地时,连天地门都未打开。后来却也同境力压王夷吾。
    姜望已经成长得非常快了,的确不该再给他太多的压力。
    只是,在姜望未能追赶上重玄遵的情况下。接下来的伐夏之战里,他就不得不多做一些思考了……
    与重玄胜认识这么久,姜望自是知道重玄胜这会在想什么的。
    甚至于这胖子提及太寅,无非就是想对他现在的实力有个判断,同时又不想给他直面重玄遵的压力。
    想了想,姜望语气平静地说道:“如果是在黄河之会,我对上太寅,胜负难料。在山海境的时候,如果太寅不是偷袭,如果没有项北,我和他单独放对,我可以无伤杀他。如果是现在……他和项北加起来,都伤不了我分毫。”
    他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平静地列举了自己与太寅在不同时期的实力对比。
    黄河之会,山海境,现在。
    然而这种对比是如此直观、如此清晰地勾勒了他的成长轨迹。
    以太寅这样一位本身也一直在飞速进步的夏国天才人物做对比,可以看到他的成长速度是何等惊人!
    姜望没有说他现在对上重玄遵会怎样,但他的自信,已在不言中。也验证在他坦然走过的遥路上。
    重玄胜当然也听懂了。
    所以他只是在满脸肥肉中咧出了笑容,又对重玄褚良道:“夏国就没有值得您在意的当世真人么?”
    ……
    ……
    当传旨太监丘吉走进摇光坊姜府时,天还未亮。
    姜望的确是没有意想到。
    在准备伐夏的关键时刻,正以天下为棋的齐天子,竟然会召见他这样一个并无什么实权在身的年轻人。
    而且他回临淄才两天,齐天子就抽出了时间来。
    甚至于……有些着急的意味。
    这样一位站在当世最高处的霸主国帝君。
    且夫以山河为局,列国为阵,龙盘六合,剑指天下!
    齐天子这时候动用的棋子,要么是政事堂朝议大夫、要么是兵事堂九卒统帅,动的是现世风云,移的是人间山河……用他一个姜望,实在对全局不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为何会在这时相召?
    怎么想也想不出理由来。
    难道当真就只是为了闲聊?
    姜望莫名忐忑地看向丘吉。
    这位向来与他亲善的秉笔太监,今次却是眼观鼻鼻观心,连个眼神都不给。
    这下姜望心里更忐忑了。
    但天子相召,也没有给他平复心情的机会。
    别说焚香沐浴什么的了,连句话都没说明白,丘吉便命动身。
    与丘吉同来的一顶大轿,隔断了重玄胜若有所思的目光,关住了满心茫然的姜青羊。
    自往深宫去。
    丘吉在轿前步行,落地无声。
    有他在前带路,自是畅通无阻,轿子在东华阁前,方才落下。
    这位秉笔太监站定步子,立在轿前,语气平静地道:“姜爵爷,到了。”
    姜望从对观自在耳的琢磨中醒过神来,弯腰走出大轿。
    下意识地看了丘吉一眼,丘吉仍旧面无表情。
    好像双方以前的交流全不存在,是陌生人一般。
    但他转念又想,或者丘吉什么表示也没有,正是某种安全的表达。
    不管怎么说,天子用与他相熟的丘吉来传令,本身应该是一种亲善态度的体现,不至于要担惊受怕才是……
    于是斩却杂思,跟在丘吉身后,不紧不慢地往阁中走。
    上一次来东华阁,还是跟重玄胜一起。彼时重玄胜来个“裸其身”,让天子赐了他一件紫衣。
    那一次也是他真正意识到齐天子之威权的时候……
    东华阁在紫极殿前不远,天子在朝议之前,习惯在此暂歇,或是晨读,或是提前接收一些朝议信息。
    一般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在东华阁的觐见,总是短暂的。
    但今日天子来得比较早,甚至还未到寅时。
    天是暗沉沉的,东华阁里的灯盏也很柔和。
    丘吉立在门外,姜望独自走了进去。
    在明黄的灯光里,齐天子坐在一张软榻上,手里拿着一卷书,正在闲看。
    旁边站着的人,恰是李玉书,之前正小声与天子说着什么,在姜望进来之前,就已经止语。
    姜望远远听得到动静,但很懂事地没有细听声音内容。
    此时走进阁中来,也只是恭谨地躬身行礼:“臣姜望,奉旨觐见!”
    说起来,已经是第二回来东华阁了,他才敢稍稍打量一下天子所处这房间里的布设。
    不比紫极殿里的大气威严,高高在上,这东华阁中,倒是有几分温暖亲近的气氛。
    天子一时没有说话。
    姜望于是也躬着身没有起来。
    于是无形的压力已经落下。
    阁中安静得很,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宿命的呼应。
    上一次来东华阁,是重玄胜更改命运的关键落子,也是几乎与“东华学士”这个称呼绑定的李玉书在旁待诏。
    如今,又到了重玄胜与重玄遵之争的关键时刻。
    而他又来到了这里。
    只是前一次有重玄胜智珠在握,他除了脱衣裸露他的一身伤痕,并没有别的事情做。这一次,却只有他自己来面对。
    在这点滴漏断的难捱静默里。
    心中不由得又想起定远侯那句话——
    “天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