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4节
    夏文道,“她深恨内人,并且对内人在边城之事了如指掌。如果不是特意查过,绝不可能这样清楚的。”
    夏 少卿道,“去年春闱大比,西北文运大昌,我算了一下,尤其那些年轻的进士,竟多是西北出身。你向来与他们走得近,他们有许多就是边城人,而且还多与你岳家 沾亲带故,侄媳妇的事,他们定都很清楚的。再者,你岳父舅家朱氏,朱家大老爷以三品户部侍郎之位致仕,也是高官了。侄媳妇的事,朱家一样清楚。杨姑娘不见 得神通广大到去西北打听,何况,侄媳妇大小也有些名声。”
    这些人虽然清楚,但交情皆不错,谁会将赵长卿的事泄露给别人知道呢?夏文不好拗着夏少卿来,他叹道,“她对内人的恶意,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总觉着还是远些的好。”
    “妇 人的脾气,我们男人一般都不能明白,按理有吃有喝有银子使便罢了,她们偏能生出许多古怪心思来。你远着杨姑娘些是对的,咱们不论做官做人,最不能少的便是 风骨。你父亲因她颇吃了些苦处,谁心里真能毫无芥蒂,何况这不是小事。咱们不多议论,不找旧账,看在亲戚的面子上,见面还能点个头,是咱们夏家的涵养。 但,亲近是不必了。”夏少卿道,“你伯娘做这事,竟都没知会我一声。一会儿我去问她,若真的入了股,还是撤出来好。咱们家不等那几两银子下锅,何况我这个 年岁,再过几年该致仕了,平平安安到致仕,才是福气。”
    夏文道,“二伯正当年轻力壮,这个时候就说致仕,也忒早了些。我们小一辈的,没您这样的长辈指点一二,做官都心里没底。”
    夏少卿笑,“咱们夏家也是世族书香人家,只是近朝未出过内阁高官,未免对不住祖宗哪。到我这里,熬了一辈子,熬到正四品,要说再进一步,难上加难。你们这一辈的孩子们,我家里你兄弟们,你也见了,只能说中规中矩……”
    夏文忙道,“在帝都中规中矩,已是难得出众。说句老实话,帝都最不缺天才,各处才华横溢之人汇聚帝都,侄儿只怕连中规中矩都算不上。”
    “你 也太谦了。你是正经进士出身,如今在翰林,是最清贵的差使。你兄弟们都是我给他们补的官,只凭这一点,将来就有限了。”望着夏文,夏少卿颇是欣慰,这个族 侄,虽然还欠些历练,但心肠是正的,自己觉着有危险,立刻过来跟他说,凭这一点,也值得他提点一二。夏少卿道,“阿文,你现在或许不觉怎样。先前,你也颇 吃了些苦头,都说在边城是你家歹运,所谓福祸相依,你家走了背字到了边城,要我说,边城也是你的兴旺之地哪。你想一想,你现在交好的朋友,与你同科的进 士,多是来自边城。如今朝中这些老家伙们,包括我,有朝一日总会退下来的。你心里要有数,好生做官,将来咱们夏家一族的兴旺,就看你了。”
    夏文哪里敢应这话,谦虚不已。夏少卿勉励他几句,晚上还令厨下备了几样家乡小菜,留夏文用饭。
    待夏文告辞,夏少卿方回屋去问老婆蜀锦阁的事。
    夏恭人道,“我都打听过了,那位杨姑娘是族弟媳妇的娘家外甥女,最是可靠不过,为人既机伶又实诚,我拿了五千银子入了进去。”
    “你怎么不事先与我商量一下?”夏少卿大为皱眉,语气都冷了三分。
    夏恭人很是无辜,“是我娘家嫂子说给我知道的,何况我又特意去族婶家打听了底细,的确是可靠的亲戚。她使别人的银子也是使,使咱家的也是使,何必去便宜外人?”
    “赶紧去把入的银子要回来,你去打听些什么?族婶多大年纪了,何况一辈子就呆在老家,内宅妇人,耳根子软,险被人骗了。阿文特意与我说,蜀锦阁不大可靠,族婶入的银子都要回去了,你也别去发那个财。”夏少卿脸沉如水。
    夏恭人不敢犟嘴,何况在帝都行事,的确要千万小心。夏恭人忙问,“老爷,可是出事了?”
    夏少卿道,“如今无事,不见得以后无事。那个杨姑娘,以前是蜀王世子的屋里人,被放归本家得了这个生意,干净不干净还得两说。你敢去参股她的生意,真是嫌日子清净呢。”
    夏恭人自比夏老太太一干人更有见识,她急道,“这可真坑死我了。我这就打发孙嬷嬷去拿回银子来,还得叫人去跟女婿说一声,我那嫂子素来只跟钱亲,她有个好歹,拖累的还是女婿!”
    夏少卿叹口气,“赶紧安排人去吧。以后再有这种事,你先问一问我,别这么自作主张。”
    夏恭人忙道,“我知道了。这回若不是可靠人介绍的,又是族婶家的亲戚,我再不能这样草率。”一个李老太太,一个夏老太太,夏恭人深深体会到了猪队友的妙处,心下暗暗决定,以后定要少与这两个人头猪脑的家伙来往,更不能轻信这两人的话。
    老夫老妻交流起来毫不费力,夏少卿道,“我听说,苏神医要在西山寺免费给人们看病施药,宋侯爷捐了一万两银子用来买药。若是别人家捐药钱,咱家多少也捐一些,总归是做善事呢。”
    别人一听苏神医皆是溢美之词,唯夏恭人,一听苏神医的名字就头疼,她连连摆手,“你还是算了吧。人家根本看不上咱家,何必去凑那个热闹。把银子打发给要饭花子,他还得给咱嗑两个头呢。这银子捐出去,苏神医指不定说出什么好听的来。”
    夏少卿道,“你这是怎么了?这又是哪里的话?”
    夏恭人抱怨,“你成天在衙门忙,家里的事等闲我也不想扰你,你哪里知道咱们闺女受的委屈。先前我那大嫂天天作耗,好在如今消停了。也不知怎么这样不顺,苏神医又来了帝都。先前他在宫里给陛下诊病,一直无闲暇,这刚闲了就要生事,张罗着给苏夫人大做道场呢。”
    “苏夫人?”夏少卿想了想,颌首道,“当年大苏探花无子,是苏神医过继给大苏探花的,这是给父母做道场,也是应当的。”
    夏恭人气不打一处来,“哪里是大苏探花的夫人,是大苏探花的女儿,侯爷的原配夫人,苏夫人!”
    夏少卿愣了一时,才想起自家闺女不是永安侯元配。
    其实,继室夫人也没啥,宋侯如今的夫人也是继室,不照样安享尊荣。但,继室在原配跟前,就实在直不起腰了。
    譬如宋侯爷的元配大纪氏,这位夫人虽是命短,因生养个好女儿,宋家往时还只是在大纪氏冥祭前后的去山上庙里做道场,如今宋皇后正位宫中,宋家祭奠大纪氏的时间由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而每次祭奠元配夫人,如今的继室杜氏夫人,都要在元配陵前行妾室之礼。
    这对于杜氏夫人不算什么,一来,她出身寻常,原是妾室扶正,自身底气不足;二则,她没有个亲生的皇后女儿。人哪,有时候不认命真不成。
    祭奠大纪氏夫人,对于宋家是极寻常的事。
    但,夏家不同。
    夏氏并非永安侯的元配。
    当初永安侯过继侯府,他的亲事是老永安侯一手安排的,娶的是大苏探花的独女。只是苏夫人命薄,早早过逝了。而后,永安侯续娶了夏氏为继室。
    苏 家自苏文肃公过逝后,便以大苏探花为首,后来,大苏探花也很年轻便故去了,只因此人实在惊才绝艳,世所罕见,故此,如今世间仍然流传着大苏探花的传说。大 苏探花过逝的很早,留有一女,就是永安侯的元配夫人。这位苏夫人因早年失怙失恃,便跟着嫡亲的姑妈过日子。苏夫人的姑妈也不是外人,就是老永安侯夫人,永 安侯过继后最名正言顺的母亲。
    苏夫人离逝多年,苏家自大苏探花后,也没什么格外出众的人物。何况,大苏探花并无亲子,他过继的儿子就是如今的苏神医。苏神医与永安侯的关系极差,又不在帝都许多年,苏夫人的牌位,无非是到日子祭祖时顺便祭一祭她。若说特意的大作道场,是再没有的事。
    如今苏神医重回帝都,偏生又成了陛下的主治大夫,炽手可热。他要祭自己妹妹,永安侯府不敢不应。
    永安侯府还得自己张罗着出面,同时也提醒了夏家,嘿,你闺女不是元配啊!到时大祭,夏氏必然要在苏夫人面前行妾室之礼,连带着夏氏所出子女,也得对着苏夫人的牌位叫一声母亲。
    礼法如此。
    可夏恭人就是心里发堵,憋屈,难受!
    夏少卿倒是想得开,劝老妻道,“唉,你不提起,我都忘了,算起来,咱们与苏神医也算沾些亲戚。你也莫如此计较。当初咱们大姐儿嫁的时候就是继室,人家苏神医要做道场,若是大姐儿与女婿不露面,才叫人笑话。这行了礼,也便认了亲,以后好来往。”
    夏恭人憋得直捶胸口,道,“若早知今日,当初宁可给大姐儿寻个寻常人家嫁了,正头夫妻,也不用受这个委屈。”
    夏少卿道,“你又说这没用的。大姐儿与侯爷这些年,养儿育女,诰命加身,也不算委屈了。”
    夏芵人叹几回气,终究是郁闷难解,一口气难下,竟憋得心口微疼,家下人等忙去请大夫,煎了安神顺气的汤药服下不提。
    永安侯府的确是在为祭苏夫人的事忙,这些事,永安侯是不会插手的,反正自有夏氏安排。不知是天气原因,还是心情原因,夏氏懒懒的,也无甚精神。
    当然,永安侯的郁闷也不少,正牌大舅子苏神医见着他便阴阳怪气,很令人下不来台。永安侯无法,便自苏白这里打听消息。
    苏白心说,我早听苏叔叔说了,先时您老可是做过许多不地道的事。苏白老实的说,“我娘跟我说了,要是您打听苏叔叔,叫我什么都不能说。”
    永安侯道,“我的天哪,你几岁了,还样样听你娘的。阿白,你是家里顶门立户的男人,得有自己的主见才成。”
    苏白又不傻,哪里会这么容易就给永安侯忽悠了去。苏白道,“我听不听我娘的,跟顶门立户没什么关系。圣上都说以孝治天下,我怎么能不听我娘的呢。”何况在苏白心里,他娘远比陛下圣明多了。
    永安侯笑,“成成成,不跟你打听。”
    苏白安慰永安侯,“您放心吧。我看苏叔叔根本没放心上,他每天忙着看病还忙不过来,哪里有空计较那个?”
    这话安慰的永安侯仿佛当胸一箭,只差吐血了。永安侯叹气,“也不怪阿澎恼我,我的确对他不住。”
    苏白道,“这世上,谁能一定就对得起谁呢?只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够了!”其实心下对永安侯颇有几分意见,既是对不住人家,现在本就不必挽回。
    永安侯叹,“谁又一定就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呢?”
    苏白想了想,“人心里总是有轻重利害之分的,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是人的本性。”
    永安侯笑,“阿白,你真是好口才。”
    苏白谦道,“都是肺腑之言。”心说,那是你没见过我娘,我在我娘面前,只有吃瘪的份儿。
    ******
    凤仪宫。
    宋皇后与昭文帝商量,“陛下还记不记得山上那处别院?”
    昭文帝笑,“你我定情之处,怎能轻忘?”
    宋皇后道,“说来自别院烧了,那地方空了几年。如今苏神医要施药诊病,不好不支持一下,咱家行宫多的是,那地方继续空着也没意思,我想着,不如卖出去。卖的银子我也不要,直接赏给苏神医买药吧。”
    昭文帝想起宋荣捐钱的事来,道,“这回子敏倒是大方,一下子拿出一万银子来,很给苏神医面子哪。”
    宋 皇后直叹气,“陛下你也信呢,依爹爹的脾气,平白无故的哪里会出这许多银子。他给自家人花用向来大方,于外就少些大公无私的心胸了。上次嫂子进宫请安,我 特意问了问这事,这苏神医也不知是什么古怪脾气,爹爹请他去家里诊病。他很痛快的就给大哥和阿诺把了脉,待爹爹请他去给我祖母把脉时,他就不动了。还说我 爹爹人品不好,他不去祖母那里。我爹爹咬咬牙说拿出五千银子来给他买药,他非要一万两,也只得给他。他这才去给祖母把脉,听说不知道给祖母开的什么药,苦 得哟,不知里头放了几斤黄连。要不是祖母吃了身子见轻健,我非得找他算账不可!”
    宋皇后说得活灵活现,十分有趣,昭文帝哈哈大笑,“这个苏澎啊!”又轻咳了几声。
    宋皇后给昭文帝顺气,道,“陛下不要大喜大怒。”
    “无妨。人生百年,若无喜怒哀乐,该是何等寂寞。”昭文帝笑,“既然皇后想卖,一块地,卖了也无妨。”
    “成,那我让父亲去帮我处理。虽是要卖地,也得做得光鲜才好。”她的狐狸爹就有这样的本领,明明是不花钱人家神医不理他,她爹就能借机宣扬一下自己大方慷慨。此等才干,闲置可惜。宋皇后点点头,问,“陛下,蜀锦阁的事查得如何了?”
    昭文帝微笑,拍拍宋皇后的手,“这浮在表面的,不用急着处理。那杨氏不过是蜀王世子收用过的女人罢了,上蹿下跳,跳梁小丑一般。咱们只要将这帝都看清楚,心里有数就成,咱们不急,急的就是别人了。”
    宋皇后忽然一笑,道,“咱们不急,倒是夏家那大嘴巴,我看他们要嚷嚷的全帝都都知道蜀锦阁与蜀王府相关了。”
    “让 夏家搅一搅这滩浑水也好。”昭文帝道,“先前的兵部王老尚书就是边城人,再不是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气。夏翰林倒是与众不同,还有那个赵安人,陈郎中秘折参她 在边城开药堂的事给她知道,她在夏少卿府上就把陈郎中太太骂得大哭着走了。简直不能想像,世间还有这等泼辣女子。”
    宋皇后笑, “这算什么,陛下真是少见多怪。宫里的女人多柔顺,外头可不是这样。我小时候听我祖母说,祖父过逝的早,爹爹和二叔那会儿还不怎么懂事呢,我家也常被人欺 负。乡下种田,有时候缺水,就指着渠里的水浇地。祖母是女人,当家颇是艰难,娘家是后娘也不肯帮衬她,就有村里的人家欺负她,总是把我家浇地的时间往后 排。有一回我祖母急了眼,往里长家飞了两把菜刀,里长吓懵了,忙把我家浇地的日子排到了前头去。可见,人都是欺软怕硬的。”
    昭文帝笑,“你家老太太还有这般威武的时候。”
    “我家有意思的事多了去。”宋皇后见宫人端来汤药,道,“药煎好了,来,先吃药吧,吃完药,我再给陛下讲两件。”
    昭文帝唇角抽了抽,他好歹一国之君,能不能别用这种哄小孩子的口吻跟他说话啊!
    ☆、第235章
    永安侯对苏白一直很有好感,他觉着苏白性格与众不同,不只是文采好,另有一种寻常人没有的思想,令与之交谈的人很是舒服。
    永 安侯想请苏白帮忙,自然要先获得苏白的信任。他拿出自己的好茶,苏白烹了一壶茶,听永安侯诉说往事,“阿澎对我有些误会,都是过去的事,我也无从辩白。他 不想与我相见,我有一事,只得麻烦你跟阿澎说一声,当年内子离逝,她的嫁妆,我早已封存,这些年,阿澎一直沓无音讯,我也不能将这笔嫁妆交予别人。如今趁 阿澎在帝都,我想寻个时间将那份嫁妆交还他。”
    传话的事倒是可以做的,苏白应了,“好,侯爷放心吧,我必把话给苏叔叔带到的。”
    永安侯微微怅然,“我内子也算你姑姑,苏家在帝都没什么人了,做道场的时候,你也来吧。若你母亲有空,请她一道来。咱们是正经姻亲,以后多些往来才好。”
    苏白应了,“过几天是我父亲的生辰,我也要去庙里的。”
    永安侯颌首,“苏家族人众多,我无缘与你父亲相识,当真憾事。”子女多像父母的,苏白是遗腹子,寡母将他养大,教导的这般出众,多么难得。有这样明理贞洁的母亲,其父亦当不是寻常之人。
    苏 白素来自信爆棚的,笑,“我也没见过父亲,只听我娘说,刚生下我时,把她吓了一跳,说怎么生得这么丑。后来我长大,母亲说,我还不如小时候好看呢。”可见 他爹何等俊美。虽然他比不过他爹的俊美,但苏白在心底还是为自己有个美人爹深感自豪的。故此,人家一提他爹,他立刻炫耀起来。
    永安侯笑,“我不信。若你还算丑,世上九成人都不能看了。”
    苏 白认真道,“侯爷觉着我还可以,那是没见过我父亲。我娘说,我父亲非但生得好,看书都是过目不忘,有一回,父亲去书铺子里,见到一本极难得的书,人家老板 卖得贵,父亲买不起,他就说,我先看看吧。他翻过一遍就记下来了,回家自己默了一遍,省了买书的钱。我看书,起码得看两遍才背得下来。”
    永 安侯年轻时便高中传胪,自然也是天分过人,不过,他也做不到过目即诵。他虽没见过苏白嘴里的美貌过人、过目不忘的亲爹,但,过目成诵的人,永安侯是见过 的,道,“苏家定是受文曲星眷顾,你姑妈当年,亦是过目能诵。我初时还不信,后来把李家上千年的族谱给她看,她看过一遍便都记得了。老侯爷活着时就说过, 若你姑妈是个男人,金榜题名不在话下。”
    姑妈……
    这就是认亲了。
    苏白还是表达了一下对英年早逝姑妈的感叹,道,“这也太可怕了。”
    永安侯笑,“我们吵架时,她立刻能将几天前、几个月前、或是几年前的事拿出来说,而且能把当时我说什么、她说什么、有谁在旁做证,甚至能把当天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裳都记得一清二楚。”
    苏白无语了。永安侯自身当然不差,但,显然娶了个更厉害的老婆,这就比较悲剧了。
    永安侯伤感怅然,轻轻叹道,“我们成亲后,过得不是特别顺遂,她早早故去。阿澎深怨于我,是他们兄妹的情义。我已近天命之年,近来常思身后事,将来若到了地下,真不知要如何相见。”
    永 安侯打得一手好感情牌,但,对待苏夫人事情上,永安侯的确是有愧的。苏白姓苏,说不出违心的话,只得宽慰他道,“您就放心吧。我娘说,人死了立刻投胎,哪 个还在地府长住呢?喝了孟婆汤,前尘之事全消,谁还认得谁?就算是在地府长住,人都说十八层地狱,想来大家层数也不一样,不一定能见着。”
    这是安慰吗?
    永安侯哭笑不得,摸摸他的头,“又不是小孩子,不用都要听你娘说。”
    苏白自幼没有父亲,还没与哪个长辈这样亲近过,不禁有些羞涩,挠挠耳朵,道,“主要是我娘说的都对。”不听他娘的事,事实证明,全都栽跟头了。
    永安侯留苏白用饭,苏白回家将永安侯要还嫁妆的事跟苏神医说了,苏神医半点不领情,冷声道,“算他识趣。”这本来就是他们苏家的东西。
    苏白问,“澎叔,你早先怎么没把苏姑姑的嫁妆要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