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凤回巢(重生) 第597节
    沈谨言讪讪地笑了一笑,抬头应道:“不怕,就是心里有些紧张。”
    “有什么可紧张的。我是天子,也是你姐夫。”萧诩笑道:“你还像以前那样就行了。”
    温和的声音抚平了沈谨言心中的忐忑。
    沈谨言定定神,笑着应了一声。
    然后又不说话了。
    萧诩暗暗失笑,张口说道:“我昨日听阿宁说起你想开善堂的事。你可想好了?”
    一提起善堂,沈谨言顿时来了精神,也没那么拘谨了:“嗯,我昨夜已经写好了计划书,今天送到椒房殿给姐姐过目。姐姐夸赞我计划书写的不错。”
    萧诩饶有兴味地哦了一声:“计划书在哪儿?我也看看。”
    沈谨言腼腆一笑:“姐姐看过之后,便还了给我。就在我的袖袋里。”说着,从袖袋中取出折叠好的计划书,送到龙案上。
    萧诩一目十行,看得很快,一边看一边点头赞许:“思虑颇为周详。”
    沈谨言被夸得满心欢喜,就像一个极欲得到家长赞许的孩子一般,俊脸上满是喜悦的光芒。
    萧诩看在眼底,心中也觉得欣慰。
    这几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见沈谨言这般展颜。
    别说顾莞宁,就是他这个姐夫,也愿意多惯一惯他。
    “开善堂是件好事,既是要做,便做到最好。将善堂盖大一些。你一个人坐诊,必然忙不过来,再招一些大夫来坐诊。”萧诩笑着说道:“我让小贵子准备了二十万两银票。你待会儿一并带走。”
    第914章 疼爱
    二十万两?
    沈谨言被突如其来的惊喜震住了,脱口而出道:“可是,姐姐已经答应支持我二十万两了。”
    萧诩冲沈谨言眨眨眼,扬起嘴角:“那是你姐姐给的。这二十万两银子,是姐夫支持你的。”
    “这事只有你知我知,别告诉任何人。就是阿宁问起,你也别说。”
    沈谨言只觉得自己被泡进了熔浆里,从里到外都是热烘烘的。
    他很没出息地又哭了起来,一边抹泪一边哽咽:“姐夫,你对我太好了。”
    姐姐对他好,他心中感动,又安然领受。毕竟是他嫡亲的姐姐。眼前这个穿着龙袍执掌天下的青年男子,也做到了当年的承诺。明明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却和姐姐一样疼他对他好。
    以前他常觉得老天对他太过残忍。给了他这样一个不堪的出身,给了他那样一个亲娘和亲爹。
    现在看来,上苍还是公平的。给了他这样好的姐姐和姐夫!
    萧诩看着哭得像个孩童一样的沈谨言,又心疼又好笑,温声哄道:“这是值得高兴的喜事,怎么还像孩子一样哭上了。你好好做事,每日高高兴兴地就好。我和你姐姐也能放心了。”
    沈谨言用力擦了眼泪,俊秀的脸孔掠过坚定之色:“我一定办好善堂,不让姐姐和姐夫失望。”
    萧诩笑着嗯了一声,冲小贵子点头示意。
    小贵子忙将准备好的一匣子银票送到沈谨言手中。
    沈谨言捧着小巧精致的银匣子,宛如捧着世上最珍贵之物。
    ……
    萧诩叮嘱沈谨言不要将二十万两银子的事说出去,自己却忍不住。当晚回椒房殿,便告诉了顾莞宁。
    顾莞宁薄嗔道:“我不是说过,这是我和阿言的事,不用你插手么?”
    萧诩笑道:“你和阿言的事,也是我的事。我岂能袖手不管。难得阿言下定决心出来做事,我这个做姐夫的,总得表示一番心意。”
    这个萧诩,总是这般温柔体贴,让她不知不觉中习惯了他的深情,再也离不开他。
    “你这般惯着他,可别惯的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顾莞宁心里早已软了,口中依旧嗔怪。
    萧诩早已看出了她的口是心非,低低地笑了起来:“惯着阿言的,可不止我一个。那份计划书,有不少稚嫩之处。你不是也没吭声没让他再修改吗?”
    顾莞宁神色如常:“他还年轻,思虑不周全也是难免。等日后盖善堂的时候,他自然会慢慢察觉到疏漏之处。到时候再弥补也不迟。”
    人不经事,哪里会长大。
    有她在,阿言走些弯路也不怕。
    萧诩点头赞成:“此话有理。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出这一步,这时候确实不宜泼冷水。先以安慰鼓励为主。反正有你我撑腰,这天底下也没人敢刁难为难他。走错一两步也无妨。”
    ……所以,帝后两人谁也别说谁了。
    一样都惯着沈谨言!
    ……
    沈谨言沉浸在被承认被赞许的喜悦中,胸中燃起前所未有的斗志和渴望。回去之后,又细细地将计划书修改一遍。
    原本计划挑一处僻静之地,盖一座能容纳几十个病患的善堂,善堂里要有药堂和房舍。初步预算花费十万两银子。
    现在姐姐支持二十万两,姐夫支持二十万两,这善堂便可以盖大一倍,还能挑一处人群聚居之处。房舍可以盖上百间,专门收容病重的病患,或是得了重病无处可去的老人。
    药堂盖的宽敞些,里面普通药材为主,昂贵少见的药材也要放一些。到时候请一些医术高明的郎中坐诊,免费替穷苦百姓看诊。郎中们的薪资,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不过,有四十万两银子,怎么也能撑上几年了。几年以后的事情,慢慢再想就是了。
    沈谨言太过亢奋,又熬了一夜没睡。
    第二天徐沧看到沈谨言满是血丝的眼睛,被吓了一跳,板着脸孔训斥道:“做大夫的,首先得有一个好身体。若是自己都被熬垮了,还怎么帮病患看诊治病?想做事也不急在这几天。”
    沈谨言最是乖巧听话,闻言立刻羞赧地点了点头:“师父说的是。”
    他这般听话,徐沧倒是不忍再呵斥他了。
    这几年来,师徒两个朝夕相处。他从一开始的百般挑剔,到后来的欣赏器重。到如今,早已将沈谨言视为自己的子侄一般疼爱。恨不得将所有的医术都倾囊相授。
    徐沧叮嘱道:“要开好善堂,非一朝一夕之功。娘娘让季同来帮你,跑腿出力的活,你只管交给他。你每日至少也得抽出半日的时间,随我继续研习针灸之术。”
    沈谨言立刻正色应了下来:“是,师父。”
    徐沧擅治疑难杂症,也时常配制一些稀奇古怪的药丸。不过,他最拿手的依旧是针灸之术。
    沈谨言从两年前开始正式学习施针,如今只能算小有所成。
    “医术之道,博大精深。我钻研了半辈子,依旧觉得力有不逮。”
    徐沧神色肃穆地说道:“你想开善堂,亲自看诊救人。这是一桩好事,我支持你。只是,我无暇帮你的忙。我要将毕生所学所研究的,全部撰写成医书,留给后人。”
    “世上医术高明之人极多,然而,肯将医术全部传授给弟子的,却少之又少。弟子再收徒,也会像自己的师父一般,悄悄留一手。如此一辈一辈传承下去,不知有多少精妙的医术药方失传。”
    “我徐沧,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打破这样的陈旧陋习。”
    “我改变不了别人,便从我自己做起。”
    “希望我撰写的医书,能让后世的大夫少走一些弯路,有所收获。只要能多救一个人,也值得了。”
    这是徐沧第一次明言自己的愿望理想。
    沈谨言听得心怀激荡,目中露出钦佩和崇拜:“师父这才是大善。徒儿不才,愿意追随师父,一起造福世人。”
    徐沧笑了起来,拍了拍沈谨言的肩膀:“好!我们师徒两个,各自照着自己的想法走下去。”
    第915章 露面
    季同很快接到了顾莞宁的命令。
    自顾莞宁进宫为后,季同及其手下的侍卫也失了本来的用处。
    顾莞宁身为中宫皇后,身边自有禁军侍卫保护。季同和一众暗卫,不能进宫,一直留在太子府中。
    这一年多来,季同收集一些消息,挑出一些要紧的送入宫中,除此之外没什么大事。说起来,真是闲得发闷。
    接到顾莞宁的命令,季同立刻召集所有暗卫前来训话,又吩咐下去,让一众暗卫四散京城,寻找合适盖善堂的地方。
    几日后,沈谨言回了太子府,召季同前来相见。
    未到三旬的季同,正值盛年,身手过人,精力充沛,目光奕奕。他拱手行礼之后,便垂首听令。
    沈谨言自幼起便在侯府长大,这些年来尽力简朴,举手投足间依然是自小便被培养出的侯府公子风范,温和客气地笑道:“季统领不必多礼。想来姐姐早已命人给你传过信了,从今日起,你便听从我的号令差遣,直到盖好善堂。”
    季同恭敬地应了声是。
    沈谨言也未过多客套,直截了当地问道:“我要选一处地方盖善堂,最好是贫苦百姓聚居之处。地方要宽敞些,至少也得十几亩地。你今日便让人到京城各处寻找合适之处。最好挑出三四处,我一一看过再做决定。”
    季同一直默默倾听,待沈谨言说完,才笑着禀报:“沈公子,奴才斗胆,前几日便已下令。暗卫们已经找到两处合适的地方。公子若有空闲,今日去看看也无妨。若不满意,让他们继续再寻。”
    然后有条不紊地说道:“要盖善堂,除了买地,还要聘用许多工匠。诸如木匠瓦匠之类,要购买木石等原料,至于药材,倒是可以等善堂盖好了再一一置办购买。”
    “此中事情最是繁琐。奴才以为,不如请精明的账房核算成本,加些利润,然后直接将事情分别包给工匠头领。奴才直接负责监工,既省时又省力。”
    沈谨言:“……”
    季同见沈谨言没说话,心中略有些忐忑,拱手道:“这只是奴才粗浅之见。具体怎么做,还请公子定夺。”
    沈谨言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你的提议便很好。我刚才只是在感叹,怪不得姐姐要让你来帮我。你一个人,便足以抵上十个二十个。”
    跟在沈谨言身后的顾福微微有些泛酸。
    他伺候公子这么多年,也没听公子这般夸赞过他。
    季同心性沉稳,并未因几句夸赞飘飘然:“奴才自十五岁起当差办事,算来十几年了。以前干的是刀头舔血的事,不得不小心仔细。自到了娘娘身边,倒是安逸多了。娘娘交待这等差事,奴才若是都办不好,以后也无颜再见娘娘了。”
    沈谨言欣然笑道:“我也想将善堂开好,不辜负姐姐对我的信任和厚望。我今日便有空,我们现在便出府,看看暗卫们挑出来的地方如何。”
    季同笑着应了声好。
    ……
    暗卫们挑的两处地方,果然都在百姓聚居之处。
    为了不惹人瞩目,沈谨言特意换了一身青色布衣,骑着一匹普通的白马。只是,他相貌十分俊秀,举止斯文有礼,气度出众。这一身布衣又岂能遮得住?
    一路上,不知引来多少人的顾盼。
    其中,又以妇人居多。
    大家闺秀们养在闺阁,等闲不会抛头露面。寻常百姓之家没那么多讲究。十四五岁待嫁的姑娘留在家中,年龄稍小的诸如十二三岁的,便没那么多顾忌。嫁了人的年轻女子,或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到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