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十年代真夫妻 第220节
    第216章 老莫餐厅 第三更
    自古要花经费的时候, 都是抠得很,教育局给买的是硬座票。
    于老师一个人, 带着两个年纪正好的小姑娘,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心里不知道多庆幸,还有一个是跟着家里人走的,见到赵秀云就大吐苦水。
    这次比赛的事情一直是她负责,两个人之前也聊过几次。
    赵秀云很是熟稔说:“也是辛苦你了。”
    总归是工作,辛苦也得受着啊。
    于老师摆摆手说:“你们呢, 到多久了?”
    赵秀云跟她说,说完看得出几个人很是疲倦, 很快告辞。
    禾儿跟两个要参加比赛的朋友嘀嘀咕咕,又把烤鸭给她们,这才走, 走出没几步,跟妈妈说:“思静说很羡慕我。”
    每个中国人,估计都想来首都旅游,但是她们家长没来, 安全为主,加上主办方提供伙食,于老师恐怕招待所都不会让她们出。
    赵秀云解释说:“不是这次,妈妈也是要带你们来玩的。”
    太忙了, 她本来以为每年寒暑假都有机会带孩子出门玩, 结果现在都快毕业,也只有去年暑假带孩子去过一次杭州看西湖。
    孩子也不比妈妈轻松到哪里去。
    禾儿大咧咧说:“等我有钱了,我们就可以坐飞机出门。”
    坐火车实在太累了,卧铺也遭不住。现在坐飞机开介绍信费劲得很, 哪怕方海都不容易,而且贵啊,大家的时间还没有这么值钱。
    不过孩子说这样的话,总是叫人觉得贴心,
    赵秀云可没指望她们挣大钱,有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就行。也不要太累,现在吃学习的苦,不就是希望将来好过一点。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方海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说:“有志气,爸爸争取以后让你们坐上飞机。”
    哪是什么容易事。
    赵秀云谁也不戳破,说:“走吧,再溜达溜达,我们就去吃晚饭。”
    既然来首都,就得好好玩。
    禾儿该复习的都复习了,现在抱佛脚再紧张也没用,撒开脚不知道多高兴,只有第二天抽签的时候,不安地搓着手。
    决赛也有两场,一场是命题演讲,稿子禾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一场是即兴,得看抽中什么题目。
    不过不管是哪一场,她都希望自己能抽中前面一点的号码,早讲完早完事。
    这种运气的事,谁也说不准。
    赵秀云那点迷信又上来,打算抽完签带孩子去才重新开放的雍和宫上柱香,再去现为首都图书馆的国子监沾沾文气。
    反正该努力的都努力了,接下去全看命运。
    禾儿今天运气是还行,抽中的号码牌是3,有人替她哀嚎,大家私心里觉得太早上场不好,老师一开始打分会比较谨慎,不容易拿高分。
    不过她自己无所谓,说:“只要我表现得超级好,都一样的。”
    而且江山代有人才出,她觉得这种大比赛,说第一实在有难度,能拿到奖项就不错了,她已经不是考一次满分,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的人。
    总之心态非常好。
    赵秀云一向觉得孩子有点争强好胜,殊不知她是觉得自己能拿第一的时候,才整个人支棱起来,第二第三对她来说很是没劲,一点也不激动。
    倒是对出去玩格外有兴趣,尤其是到国子监的时候。
    这儿现在既是景点,也是首都图书馆,进出不用什么证件,只要放轻脚步就行。
    家里除方海外都喜欢书,钻进去简直出不来,要不是饭还得吃,都想住在里头。
    方海一个人在外头闲逛,看时间差不多,一个一个拽出来的。
    其实已经过吃饭的点好一会,赵秀云还好,两个孩子书看到一半,都不大乐意。
    但想到中午要去吃莫斯科餐厅,很快精神抖擞起来。
    在首都吃老莫餐厅,和在沪市吃红房子是一样的,都属于游人必到之处。
    对于吃,一家人总是期待的。
    菜上来,禾儿用银质餐具切开大列巴说:“好大一块啊。”
    还硬邦邦的,沾汤吃是最好的。
    方海吃得惯这个,回忆起来说:“有一次接待苏联专家,好像就是吃的这个。”
    还是他刚入伍没多久的事,后来国家关系交恶,大家连苏联两个字都不大提的。
    赵秀云是头回吃,用汤泡得软软的,说:“有点像羊肉泡馍。”
    味道当然不是一个味道,不过吃法有点像。
    西餐叫这么一说,一下子变得淳朴起来。
    老莫餐厅排场大,连服务员都西装革履,建筑风格华丽大气,乍进来和外面简直不像一个世界。
    方海其实不太挑食,有肉吃,怎么吃都香,口味还有点像孩子,最后一道奶油蛋糕上来,几乎半个都进他肚子。
    吃过饭,本来要去临近的动物园玩,不过考虑到禾儿明天一早要比赛,这两天也放松得够够的了,赵秀云还是决定说:“回去吧,禾儿你再好好背背稿。”
    第一关是早就准备好的,要是马前失蹄实在说不过去。
    禾儿的心思很快收回来,自己在房间里嘀嘀咕咕地,赵秀云给她纠正,方海带着小女儿出去溜达消食。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语大学的留学生恐怕是最多的,哪怕是快过年的时间也不缺人。
    方海一生见过外国人最多的时候恐怕就是今天,虽然假装目不斜视,其实背地里一直在观察。
    苗苗走两步就犯懒,找了张长椅,掏出随身的纸笔,打算画画建筑。
    她要是画画,大家就不好意思催她运动。
    方海肚子撑得很,在视线里完全看得到孩子的地方瞎转悠,转着转着看到有人凑近苗苗,还是个外国人,赶快过去。
    苗苗的口语其实挺好的,虽然有些害怕,但人家跟她搭话,她出于礼貌还是要回答。
    这位外国友人的中国话蹩脚,还是倔强地非要说。
    方海凑近就听到中国人说流利的英文,外国人在结结巴巴说中文,比较起来,还是自家孩子胜一筹,真是叫人骄傲。
    他没插话,确定人家只是好奇孩子在画什么就站在一旁,毕竟这也是一个练口语的好机会。
    他现在也知道,不张嘴是没法把一门语言说好的,一家四口每个礼拜总有那么两天是规定在家只能说英语,简直是进步飞快。
    外国人惊讶于一个孩子的口语有这么好,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中文,用英语说:“你很厉害,小天使。”
    这一句,是苗苗听他说话觉得最清楚的一句,夸道:“你的英文也很好。”
    方海没能忍住,差点笑出来,偏偏女儿的表情那么认真。
    外国人自己先是哈哈大笑,才说:“谢谢。”
    然后礼貌道别。
    这一段就是小插曲。
    人一走远,方海就没能憋住,说:“方小苗,英语是人家母语,当然说得好了。”
    苗苗不这么觉得,说:“中国话也是母语,好多人说得也不好。”
    孩子都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点口音都没有,这么说也是颇有道理。
    方海不善言辞,败下阵来,又接着溜达,反正孩子不离开自己视线就行。
    第217章 商量 第四更
    苗苗画画的时候一向坐得住, 方海是眼瞅着太阳落下去,风越刮越大, 忍不住说:“明天姐姐比赛的时候再来画。”
    去看比赛要门票,家里只有一张,当然是孩子妈妈带着去。
    画到一半,苗苗多少有点不高兴,但是搓搓手说:“有点冷。”
    给她手冻得,搓来搓去都不暖和。
    方海的围巾已经套在女儿脖子上,赶紧说:“走吧走吧。”
    他帮孩子背上包, 半挡在她前头,可惜风四面八方地来, 没什么效果。
    苗苗进招待所的时候才缓过劲来,原地跳两下说:“要出去吃晚饭吗?”
    她进来就不想再出去。
    方海先领着她上楼,房间里母女两个还在用功, 禾儿连表情都要反复练习,看来是没想着出门吃饭。
    他索性说:“饭盒给我,我打饭去吧。”
    赵秀云本来想说直接去外面吃,猛听见风声震响玻璃窗, 笑说:“你打饭吧,一定很冷。”
    方海是不怕冷的。
    他下楼往外走,招待所是建在学校外侧,走到拐角的地方就有国营饭店——来参加比赛的学生本来是管饭的, 就在招待所一楼有个小食堂, 每天一菜一汤供应,连口荤的都吃不上,但是管饱。
    诚然,吃不上荤是常态, 但对家里孩子来说不是,没有人是不馋肉的,加上他们到首都以后一直在外面转,禾儿那口是省下来的。
    这次比赛也很重要,还是让女儿吃饱喝饱,方海现在不知道多庆幸自己一家跟过来。
    他点完菜站在窗口等,听人闲聊说。
    “明儿上戏院吗?”
    “演的什么?”
    “《锁麟囊》啊。”
    ……
    真是没白听,方海把这事记下来,带着饭菜回招待所,吃着饭的时候问:“禾儿明天几点能比完?”
    上午的命题演讲只取前二十名比下午的随机演讲,算起来估摸着下午五六点就能出成绩,赵秀云也不太确定,模模糊糊说:“六点之前吧?”
    那应该来得及,方海看向地图,戏院离外国语不算太远,要是坐公交的话估计到得挺快的,说:“明晚八点大戏院演《锁麟囊》。”
    赵秀云爱听戏,孩子多多少少被带上一点,方海是听不大懂,可他爱看表演节目啊,甭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