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7章
    眼前只是一个长相很普通的老人,穿着没有肩牌的粗布旧军装,唯有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透出的威仪,让人觉得他不同寻常。
    “……首长!“我慌忙起身,拘谨的说道。
    “你是庆国的朋友吧,坐!坐!不用紧张,放轻松点,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他在梅妈的搀扶下,坐到另一张沙发上,然后和蔼的对我说。
    “是!”我答道,可依旧是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前。
    “庆国和妮妮呢?怎么没见他俩?”他问梅妈,梅妈低声告诉他,他叹息一声,说:“这孩子,好不容易在家落脚,又走了,咳!”
    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恭敬的望着他。
    他端起茶杯,大口喝茶,满是皱纹的脸上有些落幕。半天,他才又意识到我的存在,随意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周晓宇!首长!”我立刻干脆的回答。
    他好像对这个名字已完全没有印象,他摆摆手,说:“不要叫首长!太难听了,就叫伯伯吧。”
    “是!”我机械性的回答。
    他摇摇头,抬头对梅妈说:“去给这个小鬼弄点水果和糕点来。”
    “谢谢首长!我不用了。”我赶紧说道。
    “放松些!我贾彪又不是什么妖怪,既没有三头六臂,又不会七十二变,有那么可怕吗?”他一本正经的对我说,眼中却闪过几丝童真的光芒。
    我忍不住想笑:“明白了,伯伯!”我说道,心情略微放松下来。
    “这样就对嘛!”他宽慰的笑了:“你是哪里人啊?”
    “重庆的,伯伯!”
    “重庆?!”他想了想,说道:“那是个好地方!那里的火锅和凉粉很好吃!”
    “伯伯,你去过重庆?”我轻声问道。
    “去过!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啦……还是陪彭总去重庆进行三线建设的时候……”他拄着拐杖,眼神中充满追忆。
    我没说话,静静的望着他。
    “唉!老了!经常走神……”他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我,叹道:“你父母是干什么的?”他又问。
    “哦,你父亲是个军人!来,小鬼,给我谈谈你的父亲。“他忽然来了兴趣。
    “我父亲是60年代的军校大学生……”我缓缓的叙述父亲的经历,父亲在军队的三十年,是无私奉献的三十年的,幼时的我对这一切都不懂得,也不理解,当我来到军校后,逐渐了解到当一名军人的艰辛,回想父亲所走过的坎坷,才深深体会到他是多么不容易,扎根在山区三十年,始终保持着对党对军高度的热情和忠诚。渐渐的,我的话语流畅了,感情像涓涓细流,注入其中。
    贾老静静的叫着,神情有些动容。
    “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未敢……”他将拐杖重重往大理石地板上柱了几下,激动的说:“小鬼!你有一个好父亲!他是一个好军人,是党的好儿子啊!……”
    我微微点头,没有说话,心中却是情潮澎湃:爸!你听到了吗!听到贾老所说的话了吗!对于经历坎坷,受尽委屈的你,这应该是最高的褒奖吧!
    “来,小鬼!吃点水果!”贾老的话变得客气了许多。“你是个学生吧?在哪里上学呀?”
    “南方军医大学!”
    “哦!你也是个兵!”贾老显得有些兴奋:“父亲是个军人,儿子也是个军人,好!好呀!上阵父子兵嘛!……”突然间,他停住话语,好像想到了什么,喃喃说道:“可惜,庆国这孩子,打死他也不参军,可惜……”
    他又走神了,幸好,我已不像开始那样拘束,借机打量一下这里的环境,沙发对面墙的正中挂着一个很大的相框,吸引住了我的眼神:里面是一张放大的,经过彩色处理的黑白照片,照片正中是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军人,旁边是美丽文静的妇女,抱着一个二、三岁的男孩,两人身前还站着两个十三、四岁大的男孩,一家人对着镜头甜蜜的笑着,那军人应该就是贾老吧,贾大哥是三个男孩中的哪一个呢?他可从来都没说过他有兄弟?我仔细地辩认着照片。
    “这张全家福是建国那一天拍的……”贾老的声音有些苍凉,有些感伤……我意识到自己太过专注看照片了,急忙将前倾的身躯恢复正位,贾老没有看我,呆呆地望着相框,锐利的眼睛变得混浊。
    建国那一天拍的!那么,那个二、三岁的小男孩应该是贾大哥吧,他的两个哥哥呢?还有贾老的夫人呢?我心中充满疑惑,却没敢问。
    贾老像一尊经历风吹雨打的厂像,一动不动的坐着,被岁月刻满苍桑的脸上罩着浓浓的哀伤,此刻的他哪里是驰骋疆场的英雄,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孤独老人……
    ……
    此时的气氛好压抑,原本就较拘束的我更觉得不自在了,我鼓起勇气,说道:“伯伯,听说你原来是四野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
    “……哦!……”他回过神来,叹道:“是啊!小鬼!”
    “那你一定跟钟伟将军很熟吧?”我趁机追问一句,同样都在四野,又都是55年的少将,应该很熟吧。
    “钟大胡子?!”他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笑容:“我和他可是多年的好友啦!”
    “是嘛!听说他在解放战争中虽然仅是师长,可打起仗来,连林……*都敢指挥。”我不知道他对*的态度如何,都不知该怎么称呼这个建国前的大功臣,建国后的大罪人。
    “是有这回事!三下江南的时候,*命令各纵队去包围敌人的一个师,结果这胡子在黑夜中行进,却碰上了另一股敌人,打了几下,发现是个大家伙,*见他的师没有包抄到位,打电话去质问,他却说:‘林总!我手上的才是大鱼!快派兵过来包饺子吧’挂上电话,又干上了,还好*没有生气,派人去侦查:那个地方竟有敌人的三个师,结果那一次,我们的战果相当的大。”他渐渐沉浸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同白崇禧集团作战时,双方都在寻找战机,敌人更是避免与我军决战,又是这个钟胡子,擅自率孤军闯入敌人的包围,迫使白崇禧不得不与我军决战……”
    其实,他所说的这些事,我是知道的。
    “对了!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怎么看待*这个人?”他突兀的问了一句,望我的眼神显得复杂难明,语气中透出一丝期待。
    我想了想,谨慎的说道:“如果单说解放前的话,他绝对是一个大功臣,从四次反围隙剿、万里长征到解放战争,每一次都是***统筹全局,而他作为具体执行者,在前线冲锋陷阵。”他很认真的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松了口气,说话愈加大胆:“单从军事上来分析,他应该是全军中一流的战术大师,擅长运动战,大兵团的迂回穿插,喜欢出奇兵,一句话概括他,就是诡计多端,但也许是性格的原因,他在勇的方面略显不足,对全局的把握要差一些,比如辽沈战役,也许存在诸多因素,但他对打不打锦州,就下不了决心,又比如志愿军的人选本来是他,他却没敢接受……因此称他战略家,似乎就要差一点,而且他喜欢运动战,不喜欢开辟根据地,平型关战斗之后,他所率的120师,不断与日军战斗,开辟根据地的进展缓慢,如果不是他及时负伤,后果恐怕不堪设想……”他们这批人对*的感情应该是很复杂的吧,否定了他,就等于否定了那一个时代……
    贾老惊异的说道:“没想到,你这个小鬼,对*这么有研究,见解很独特!”
    我不好意思的说:“我瞎说的,伯伯不要怪我才是!”
    “我看,你就不要当什么军医啦!我给你开封介绍信,你去读陆军学校。”贾老笑着说。
    “伯伯,你真会说笑,我只是平时没事爱读一些战争纪实小说。”
    “小说!?”他若有所思的说道:“战争对于没经历过的人是美丽的,壮观的……”
    他叹息一声,眼神又恍惚起来,是不是想起了那些死去的战友……
    俗话说:人老了,最爱干的事就是回忆,这句话对贾老而言也很适用。
    “不过,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对你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他亲切的鼓励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