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〇二 京察开始
    赵匡胤和韩通吃了个哑巴亏,只得垂头丧气的回来。
    朝会上,柴宗训问到:“主持京察的人选,卿等可还有推荐?”
    赵匡胤和韩通对视一眼,这俩人若不是因为一起巴结慕容延钊,定不会如此友好。
    此刻若是自荐,对方定然不答应,皇上正好顺水推舟,等于白荐。
    至于互荐,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目下的形势,只有等皇上吩咐下来,再做打算。反正主持京察的人还有赵德昭,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眼见众臣不说话,柴宗训故意问到:“宋王鲁王,你们不是去请齐王吗,他人呢?”
    赵匡胤硬着头皮说到:“回皇上,齐王已然出发并州,臣未追上。”
    “那卿还有其他人推荐吗?”柴宗训追问到。
    赵匡胤和韩通再次对视一眼:“但凭皇上圣裁。”
    “既是这样,”柴宗训喝到:“枢密使魏仁浦何在?”
    魏仁浦抬头,缓步出列:“臣在。”
    柴宗训说到:“朕便命你全面主持此次京察,凡四品一下官员,敢有不尊京察细则者,朕赐卿先斩后奏之权。”
    “臣领旨。”
    魏仁浦也算是朝中老人,早前也曾露过面,后来柴宗训的重心放在收复疆土上,枢密院虽是大周管理军政要务的最高机构,但柴宗训历次都是御驾亲征,反倒把个魏仁浦挤得像是没什么用处。
    更重要的一点,魏仁浦是科举出身,为人清正,时人送评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多年前在收归荆南,平李重进时也曾立功。
    且他自小经历乱世家境贫寒,当会对鱼肉百姓的赃官深恶痛绝。
    “魏卿家,”柴宗训叮嘱到:“希望你不惧威严,也无须同情可怜,秉公署理京察之事,一扫我大周官场颓废之气。”
    魏仁浦跪下到:“臣定当竭心尽力,不负圣望。”
    散朝之后,赵匡胤故意走得很慢,直到亲信刘坦追上来问到:“宋王,要不下官去魏府上走一趟?”
    “不用,”赵匡胤说到:“以免遇上韩通的人尴尬,既有赵德昭在,尔等见机行事就行。”
    魏仁浦才到家中,他的儿子魏咸信便在书房外禀报:“爹,大理寺卿向承甫求见。”
    “就说我不在家。”
    “爹,向大人是跟着你散朝来的。”
    魏仁浦知道向承甫来做什么,只得打开门:“带路吧。”
    到了前厅,向承甫正四处张望,见到魏仁浦,他急忙躬身到:“下官见过魏大人。”
    魏仁浦上前扶起他:“本官与向大人并无从属关系,大人无须多礼。”
    向承甫说到:“魏大人乃当朝宰辅,下官见礼是应该的。”
    魏仁浦并不争辩,只摊手到:“向大人请坐。”
    宾主坐定,魏咸信端上茶来,向承甫叹到:“想不到我大周宰辅竟清贫至厮,家中连个端茶递水的下人都没有。向某人何其荣幸,竟能喝到宰辅公子奉上的茶水。”
    魏仁浦说到:“向大人万勿见怪才是,在向大人看来,本官清贫,其实本官才深感荣幸。当年本官初到汴梁,头无片瓦,身无长物,脚下无立锥之地。幸赖我朝太祖太宗和当今皇上雄才大略,本官如今才能在汴梁安家,并得享天伦。本官于此深怀感恩之情,每日晨昏三注香,愿昊天大帝佑我大周江山万年。”
    向承甫拱手到:“素闻魏大人品行高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下官佩服之至。”
    客气话说完,魏仁浦问到:“未知向大人今日登门造访,所为何事?”
    向承甫犹豫一下,开口到:“实不相瞒,魏大人,下官无事,只是想印证坊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说法,如今所见,果然名不虚传。下官已然印证心中疑惑,不便多扰,就此告辞。”
    魏仁浦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向承甫怎么回事?
    出了魏府,向承甫直奔鲁王府。
    “如何?”韩通问到。
    向承甫直摇头:“下官并未开口。”
    “为何?”韩通又问到。
    向承甫说到:“自从先皇征南唐始,魏仁浦出任枢相已然十数年,如今家中却连一个端茶送水的下人都没有,下官造访魏府,竟是大公子奉茶,这样的人,必不会被黄白之物所累,所以下官并未开口,以免遭致反感。”
    韩通想了想,说到:“魏仁浦来士子出身官员领袖,作清廉本是情理之中,不过士子出身的官员,也有很多赃官庸官,且看他会如何处置。”
    此次京察的署衙设在吏部,同时吏部官员也在京察之列,自然不敢怠慢魏仁浦,特地留出最大的几间屋子,并收拾得清清爽爽,恭候魏仁浦大驾。
    一大早上,坐驴车来上班的魏仁浦便遇上坐着马车来的赵德昭。
    赵德昭慌忙喝止马车,跳下车来去扶魏仁浦。
    下车之后,魏仁浦客气的说了句:“赵大人请。”
    赵德昭慌忙到:“魏大人,京察之事乃是由你主持,下官只是从旁协理,当然是你先请。”
    所谓‘千里快哉风’,魏仁浦当仁不让走在前面,吏部一干官员由主官领着站在门口躬身到:“恭迎魏大人。”
    魏仁浦淡淡到:“各位大人,此次在吏部署理京察之事,多有打扰,还请各位见谅。”
    赵德昭忙说到:“魏大人说哪里话,吏部能接待魏大人在此署理京察之事,便连下官也觉深感荣幸。”
    魏仁浦冷冷问到:“赵大人,此刻你是以吏部属员,还是京察协理官的身份跟本官说话?”
    本是说句客气话,没想到热脸贴了冷屁股,赵德昭只得说到:“魏大人见谅,下官先前一直在吏部,一时竟忘了身份。”
    “希望赵大人从此刻起,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我等身负皇命,容不得半点马虎。”魏仁浦转头朝吏部官员们一拱手:“列位大人,还是各回任上吧,本官虽在此署理京察,但我希望与列位大人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好。”
    说罢魏仁浦也不管这些官员的脸色,径直走向自己办公的屋子,赵德昭只得屁颠儿屁颠儿的跟上去。
    京察从查察在汴梁官员开始,由各衙门分批送人过来。
    魏仁浦到任便布置开,此时第一批接受京察的官员也到了衙门,他们正是来自大理寺。
    先前造访魏府的向承甫属九卿之列,自然是最后查察的一批,目下来的,都是些大理寺从官,品级都很低,由大理寺正向兴国带队。
    进门伊始,向兴国便牢骚不断,无缘无故搞什么京察,弄得官不聊生,我衙门里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呢。有没有个人能快点,别在此耽误时间。
    京察属员听不惯,让他少说话,没想到俩人竟起了冲突。
    里间的魏仁浦听到声音,开门冷冷到:“你是向兴国?”
    魏仁浦身上的正气让向兴国一矮:“下官正是,请魏大人指教。”
    魏仁浦淡淡到:“你要快点是吧,所有大理寺官员,荫封出身站一列,科场出身站一列。”
    所有官员按出身分成两列,魏仁浦继续说到:“荫封出身准备进场考试,科场出身明日再来。”
    向兴国问到:“魏大人,为何下官等要在科场出身同僚的前面考试?”
    前面考试太没有优势了,如果在后面进考场,还可问问前面的情况如何。
    魏仁浦说到:“向大人,你理解有误,科场出身的无须考试。”
    “为什么?”向兴国当场便跳了起来。
    “科场出身的官员,本就是考试合格才能出仕,再考岂非浪费时间?”魏仁浦说到:“再说向大人你不是要快点吗?怎地,本官的安排有问题?”
    “有,”向兴国喝到:“魏大人你公平,你自家是科场出身,所以对我等荫封出身的官员有偏见。”
    “放肆,”魏仁浦怒到:“所有京察细则,乃是由吏部拟出,且昭告天下,本官岂会徇私?若你不愿考,本官即时便判你为不合格。”
    “总之要考就一起考。”向兴国并不服气。
    魏仁浦冷冷到:“向兴国,是何人给你的勇气,让你挑战本官的权威?”
    向兴国不过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哪敢挑战魏仁浦,不过他的两位叔叔分别是侍卫司马步军都虞侯向承拱,大理寺卿向承甫,且他爹早在当年随先皇征辽时便战死,所以才赐了他一个出身。
    眼见魏仁浦似乎真的生气了,向兴国小声嘟囔:“考就考咯。”
    步入考场,自有吏员发下试卷,向兴国看了一眼,居然考策论。他再次牢骚到:“我一个大理寺的,考策论有何用?我不会。”
    跟上来的魏仁浦说到:“策论是出仕第一要务,你不会,便不合格。”
    “当年也没人教我呀。”向兴国抱怨到。
    魏仁峰仍是一副冷峻的样子:“那是你自家的事。”
    “我自家?”受够了的向兴国咆哮到:“我爹当年从先皇征辽战死,没有人教我,我怎么会?况先皇当年就是抚恤我爹,才给我这个出身,怎么地,你们要驳回去吗?是不是先皇不在了,旨意就无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