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从1983开始 第7节
    ……
    是夜。
    许非躺在外屋的小床上,明明身体很疲惫,却怎么也睡不着。
    来此一个多月,既让他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清新质朴,也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粗犷野蛮。
    农民,小市民,工人,知识分子,乃至上层领导,都像是一罐被闷久了的苍蝇,好容易见了一丝光亮,既蠢蠢欲动又担惊受怕。
    比如陈小旭,她报名红楼梦或许赌上了一辈子的勇气,她就必须要演上林黛玉。但对自己而言,只是现阶段的一种兴趣尝试。
    倘若他记得不差,红楼梦的筹备工作持续了一年多,要到明年四月份,才会在圆明园开办第一期学习班,九月份正式开拍。
    现在才六月,有近一年的空余时间。
    干点什么呢?
    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走穴是不可能走穴的,他可不想跟着曲艺团东跑西颠,一点技术含量都木有。
    话说改革开放的过程,是先农村,后城市。
    目前,农村在从大集体时代往联产承包责任制过渡,部分农民的生活显著提高,成效显著,改革的重心已偏向于城镇。
    那些工厂、企业仍以国营为主,个体户、小商贩和小作坊也得到承认,但国家对私企却一直持暧昧态度。
    中央的政策是“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其实就是默许,但不鼓励。
    而事实上,私企在整个八十年代都很苦逼,要从九十年代初才开始迅猛发展。这年头最吃香的只有一个职业,倒爷!
    因为再过一段时间,国家就会出台一个非常关键的政策,价格双轨制。
    所谓双轨制,就是统一定价和市场定价共存,同一商品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在计划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在计划外则按市场价格出售。
    这给倒爷创造了充足的活动空间,什么水泥、钢材、电视机、缝纫机、石油,凡是个东西都可以倒腾,以至于造就了中国第一批权贵资本。
    倒爷要么是官倒,要么是官倒关系,背景要硬,人脉要广,否则当不起。
    比如刚出道的牟其中,他今年会从山城的一家工厂低价购买一批铜制钟,再高价卖到魔都,然后就因投机倒把进去了……
    不过呢,以上都是整个时代的大环境,具体到当下还真不确定。上头的政策一会松,一会紧,一会软,一会硬,浪头始终在变,没点逼数。
    “今年好像正打击经济领域犯罪吧,也不知道结束没……”
    许非回想起前阵子看的报纸,没得出啥有用的消息。自己肯定摸不着倒爷的层次,正好小打小闹,安全也有保障。于是又绕了回来,干什么呢?
    他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更无睡意,索性跳下床。
    贴门听了听,里面传出轻微的鼾声,遂拿过一盏旧台灯,找出纸笔,用被子一蒙。借着昏黄的光亮,许非在纸上勾勾划划,很快就完成了一张张古怪的设计图。
    “现在的人虽穷,但也没想象中的那么穷……”
    他咬着铅笔冒,也是有些忐忑,“姑娘们,别让我失望啊!”
    第9章 没沟营
    许非啥都没有,只有一百多块存款。
    他认真考虑了各种可行性,甚至还想去乡下弄点花生瓜子,回来粗加工,再跑到火车站卖掉。后来想想性价比不高,也就作罢。
    而此刻,他正坐在去没沟营的客车上,看着一片连一片的城外荒野。诶,没错,就是老顾找龙的那个地方……
    没有辞职,更没跟家里人讲。
    父母支持他参演红楼梦,因为那是件正经事,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开明到让自己的儿子辞掉工作,去干一票投机倒把的买卖。
    所以他找了个微妙的请假借口,去寻找红楼梦的感觉。
    一听就很扯的东西,居然被单位和家里双双接受——好吧,事实是反正就一打杂的,不缺。
    “轰轰!”
    “咣啷咣啷!”
    大客车带着各种频率的噪音缓慢前行,时不时停在某个穷乡僻壤,或上或下,三三两两,百公里的距离,居然走了小半天。
    中午时分,他总算捱到了没沟营车站。
    随便找了家饭店,一毛五的肉饼啃了六张,外加一碗鸡蛋汤,然后才腆着肚子奔向此行的目的地——纺织厂。
    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轻纺不太发达,像鞍城就没有纺织厂,要在1985年才创办。目前就奉天有一家,襄平有一家,旅大那边也有,但最出名的还是没沟营纺织厂。
    解放前的没沟营是东北最大的棉布市场,产品畅销关内外及西伯利亚。在1932年,商人李子初组建了一家大型纺织厂,解放后被政府接收。
    这年头国企工人最吃香,工资水准之上,各种待遇更是飞上天。
    首先是铁饭碗,不用担心失业,全套劳保,生病费用企业全担。而且亲属得病也可以写自己名字,等于全家免费医疗。
    等结婚的时候,单位还给分房子,或者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你。找不到媳妇也不要紧,光棍多的企业甚至会特招一批女工,鼓励内部通婚,所以双职工特别多。
    后来大下岗时,这批人也最惨。
    最牛逼的是,还有个接班制度,儿子可以顶替老子工作。基本上,只要你进了国企,生老病死乃至子孙后代都一生无忧。
    除此之外,最火的岗位便是商粮供(商业局系统、粮店、供销社),当然纺织厂也不错,出去相亲都倍儿体面。
    许非很容易找到了地方,远远瞧见一大片厂房卧在那里,周围还有俱乐部、医院、学校等配套单位,俨然一方小王国。
    他就像白手起家,孤身闯荡的江湖客,全无头绪。不过也不急,工厂进不去,就到俱乐部里转了转。
    两层楼,一楼有台球案子和电影院,二楼是阅览室,墙上挂着无产阶级伟大领袖的头像,刷着血红的标语。
    下午工作时间,俱乐部没啥人,只有一个小眼睛的男人在独自打球。
    许非看了片刻,忽然凑上前,“哥们来一杆儿?”
    “来呗!”
    男人穿的流里流气,也不客套。于是俩人各操球杆,啪啪啪开始怼,很简单的黑八玩法。
    许非上辈子也热血青春过,技术格外精湛,没想到对方也不差,竟打了个难解难分。他胜在意识超前,进攻之外还懂得防守,最后凭借一记防御球,破了对方优势,自己连进三球,残血反杀。
    “牛逼啊!”
    男人眼睛亮了,“再来再来!”
    许非自然奉陪,连续打了三局,两胜一负。那家伙把球杆一扔,摆手道:“不玩了,服!”
    他笑了笑,没说什么,走到俱乐部门口的台阶上,往那儿一蹲。
    男人瞅了瞅他,也没管,抹身上了二楼。
    ……
    正是工作时间,厂区内空空荡荡,隐有纱锭滚动的微声传来,似成千上万只蜂鸟在不远处齐鸣。
    这么大一家国企,他才不信都是一颗红心向太阳,毫无破绽。在轻纺最发达的南方,倒腾布料早不是新鲜事了,北方差点,但肯定有人干。
    按下少许焦躁,他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准备等到晚间瞧瞧。
    一晃俩小时过去,机械运转的声音渐渐停止,厂内响铃,紧跟着就像凭空涌现一般,成百上千的工人从各厂房走出,身穿制服,摘下口罩,乌央央涌向大门。
    下班了。
    他们的气色和精神面貌,要好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说说笑笑的接孩子、买菜,甚至去附近的饭店整两盅。
    与此同时,楼上也传来脚步声。
    那小眼睛男人领着一个年轻姑娘下楼,见许非还在门口徘徊,遂对伊耳语几句,主动凑了过来。
    “哥们还没走呢!”
    “嗯,楼上看书呢?”他随口搭话。
    “我能看什么书,上去玩玩。”
    男人走到旁边蹲下,问:“外地人吧?以前没见过你。”
    “锦城的。”
    “过来找人?”
    “不是,办点事儿。”
    “办点事……”
    男人瞅着他,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许非跟对方眼神一碰,心中一动,忙摸出根大生产递过去,“怎么称呼?”
    “我姓刘。”
    “刘哥!”
    他又给点上火,套近乎道:“一看就是有本事的,这年头台球打得好的可不多。”
    “哈,你这是夸自己呢!”
    男人抽了口烟,不自觉的流露出几分得意,“其实大本事也没有,就是人面儿挺熟。”
    “人面儿熟就是大本事!”
    许非半真半假的表现出一丝惊喜,道:“我初来乍到,正想打听打听……”
    “行了,你一来我就知道你干什么的,你这样的我见得多了。”
    男人打断他的话,顿了顿,先伸出一只拳头,然后五指张开,晃了晃手掌。
    “你是要这个,还是要这个?”
    什么鬼?
    许非看他比比划划的一脸懵逼,这是暗语啊,自己哪特么知道!
    “不懂?第一次干?”
    刘哥一瞧,脸上笑容更盛,“行,那我也不打哑谜了,你就说你想要什么?”
    “我想弄点布头。”
    布……头???
    当第二个字落地,对方的笑容刷地一收,“艹,你整点布头跟我神神秘秘的干啥,白瞎我这感情!”
    他想了想,道:“不过老弟远道而来,我大小也不嫌弃。这样,晚上十点你在这等我,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