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33章 血火炼狱(上)
    安平,一座夹在两山一水之间的小城。
    这里是大雍与广南分界之处,除了汉民以外,蛮族众多,向来各族杂处,矛盾丛生。
    平时各族之间,因田亩、水源、山林、贸易等等诸多杂事,经常爆发口角与械斗。
    但因为上面有着安平县府军镇压着,蛮人们心中畏惧。
    又贪图汉商往来,带来各种精美丝绸、陶瓷、美酒、金银饰物,以及木桶、铁锅、漆器等各种实用生活物资,所以蛮人们倒还勉强顺服官府统治。
    县中百姓,无论汉蛮,平时虽然纷争不断,但好歹还能勉强和平相处。
    又因此地盛产石炭,最近多有商人前来贩卖,虽然得利的大头多为县中几家诗书人家和山中那几个蛮人大寨主,普通百姓只要肯下力,也能比平时多赚些吃食和铜钱,日子比之以往要好上些许。
    但,这一切随着广南人的到来,彻底改变。
    这安平县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平坦地区多为汉民生息,水稻一年两熟,又可以杂种些豆椒之类的,生活基本都能得温饱。
    西面的山岭之中,则尽数为蛮人所据,通常是一片山岭就是一座蛮寨,寨中以头领为尊,世代相袭。
    这其中,裴、黄、苗、田、范五家蛮人头领势力最大,实力最强,不但占据着最好的山林,还把持着与汉商通商的要道。
    蛮寨当中,头领地位极高,普通蛮人百姓对于这些头领而言,不啻于猪狗牛马,世代为其私有。
    可以说,这些头领在各自的寨子当中,都是土皇帝一般,对普通蛮人生杀予夺都是寻常之事。
    这些蛮人头领在寨子里面作威作福惯了,往往外出的时候也会带着种种恶习,对汉民百姓家中财富又经常垂涎欲滴。
    他们从不思量汉民百姓的财富,都是一点一滴,用汗水浇灌而来;
    他们也从不反省,自己好吃懒做,愚昧贪婪,只妄想不劳而获,从不肯辛苦耕耘。
    平时他们都要嫉恨汉民百姓家资丰厚,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近段时间一直风闻广南要北上进攻,这些豺狼的贪心就再也压制不住了。
    安平知县本是一北方士人,南下来争冠的时候,侥幸过了李恪的考核,只不过排名太低,被打发到这边鄙小城来做父母官。
    可这人南下之时,想要的却是在繁花似锦、财货满地的大城为官做吏的,除了能让自己逍遥快活,也要能帮助家中牟利,哪会想到被发配到安平来?
    实际上,整个交州真正的肥缺也不过十数个而已,南下来抢官的北方士人有数百之多,即便李恪不安排这个考核,以这些北方士人的能力,也没几个能在花城那一带富庶之地为官的。
    但这些人完全不顾这些事实情况,直把自己的“遭遇”当成李恪对他们的排挤,一个个怀恨在心。
    即便是上任之后,也少有人有心理事,绝大部分都在那里,沉湎酒色,纵情享乐,时不时痛骂太子李恪嫉贤妒能,哀叹自己怀才不遇。
    这样的昏官,对于朝廷来说是累赘,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不幸了。
    安平县中的其他官吏、势家,之前还担心太子精心选拔的知县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会不好过。
    哪想到这新任知县居然是个不管事的糊涂蛋,任何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任由这些地方豪势人家操弄。
    这些地方势力对此当然是大喜过望,很快就将整个安平县搞的乌烟瘴气。
    可是后来,当广南将要入侵的消息传来之后,这些地方豪强就懵逼了。
    他们这个时候才想起还有个朝廷在,齐刷刷的来求见知县老爷,祈求朝廷尽快发兵来救。
    那知县也不是个完全瞎了眼,如何不知道这些地方豪强往日的作为?
    他反正是北方士人,居然干脆的挂印而去,丢下满城百姓,就此逃走了!
    地方上的豪强们瞬间傻眼了,知县可以逃走,他们这些人能逃到哪里去?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啊!
    他们世世代代居于此地,财产家业全都在安平县,可以说最不想安平县出问题的就是他们了。
    平民百姓尚且可以一走了之,大不了换个地方佃田而已,他们这些豪强往哪里跑?
    难道还能背着田宅祖业往北逃么?
    再加上知县弃官而逃,整个安平城迅速陷入慌乱之中。
    那些平时不敢出头的城狐社鼠,整个时候也跳出来兴风作浪。
    其中更有些丧心病狂的畜生,为了些许蝇头小利,竟然主动勾结各家山寨中的蛮人头领,对着安平县虎视眈眈。
    若不是县中几个老吏老于世故,有些能力,怕是安平县早就被蛮人头领带着人下山,一抢而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