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零小福女 第101节
    “好,那就谢谢大队长了。”
    “谢谢大队长,这事我们可真是不知道该咋办了。”
    “是啊,谁能想到建业好好的救个人还能出这种事。”
    宋远刚站起来摆了摆手:“不用谢我,都是我应该做的。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老宋家的人把宋远刚送到了门口,看到人走远了这才关了门进屋。
    旁边的李婆子出门倒水正好看到了宋远刚从老宋家出来,连忙躲在了门檐子底下,眉头皱了起来。
    她在外头看了一会儿,确定宋远刚走了之后这才进了屋,跟李老头说道:“我刚才看到大队长从老宋家里出来了,你说这大晚上的大队长去老宋家是干啥啊?”
    李老头懒得去想这些事,随口说道:“可能是说建业得了好人好事的事吧。”
    李婆子一听这个脸色都耷拉了下来,“这都过去多久了,还说这个干啥?不就是救了
    个人吗,奖励啥的都给了,还夸个啥啊?”
    说完她脑子一转想到了那封介绍信,皱着眉头:“对了,该不会是说正式工的事吧?”
    李老头点头:“有可能。”
    李婆子一想到老宋家有个介绍信,可以去考正式工心里头就酸的厉害。
    “人家领导说了,有了介绍信也不一定能当上正式工,我看老宋家那一家子没一个是块料的,肯定都不行。”
    李老头已经懒得跟她说啥了,只应和着:“对对,你说的对。”
    李婆子听着他敷衍的话气不打一处来,扭头就背着李老头睡了。
    .......
    又过了两天后,县里就有干部过来红旗生产大队了,找到了老宋家。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2-05 23:56:26~2021-02-06 23:58: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猫球球的亲妈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泛苩旳記憶20瓶;会调酒的猫1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请问是宋建业同志家吗?”县里来的干部在门口问道。
    冯桂芝正在厨房刷锅,听到声音就从里头出来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看着人问:“对,是,请问你们是?”
    不过,虽然这么问,但是其实冯桂芝心里头已经猜到了一点,猜着来的人应该是县城里的干部。
    “我们是县里□□的,我姓孙,这位是姓杨,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跟宋建业同志了解一些情况。”
    说话的干部姓孙,叫孙明祥。旁边稍微看着年轻一点的姓杨,叫杨培文。
    “哦哦,原来是城里的干部啊,快过来坐会儿。”冯桂芝连忙把人给迎进去。
    不过,两个人都没坐,直接说道:“我们找宋建业同志了解些情况,如果他现在方便的话,就直接带我们过去吧。”
    冯桂芝本来还想先跟他们问上两句,现在也只能直接给带去宋建业那屋了。
    旁边东屋里带着甜甜的宋建设听到声音也出来了,跟着一块去了西屋。
    “建业,县里的领导过来了要问你点事,我们进来了。”这会儿正是刚吃完饭,宝芽在屋里头午睡,杨玉兰和宋建业也都在休息,冯桂芝就在门口说了声。
    “哎,好。”屋里头宋建业和杨玉兰对视了一眼,说道。
    冯桂芝推开门,带着两个干部进了屋里。宋建设给搬了两个板凳过来,让他们坐着。
    毕竟是在人家家里,孙明祥和杨培文两个人虽然觉得几个人都在旁边看着有点不太自在,但也不好开口赶人家走。只好直接对着宋建业开始说了:
    “今天我们过来是要跟你了解一下当时救人的情况,你能再具体给说一遍吗?”孙明祥问着,旁边的杨培文还打开了本子用笔记着。
    宋建业看了眼冯桂芝她们,开口就把当时的情况又给仔细的描述了一遍。因为之前料想到会有人问,所以宋建业回想了好几次,所以这次说的时候就很清晰和流畅。
    他说着,孙明祥还会再问上两句:“你当时救得是一个孩子?多大?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差不多应该八九岁,十岁左
    右吧。当时情况比较紧急,我也看不太清楚。”宋建业回想了一下说道。
    孙明祥点了点头,旁边的杨培文都给记了下来。宋建业继续说起来,时不时的孙明祥就会再问上一句:
    “你是说当时有两个人把你送去了医院?那两个人是谁?去的是哪家医院?”
    宋建业一一的都给说了。
    “当时你的腿就断了吗?那现在好了吗?给你看腿的医生是哪个?”
    医院里的医生宋建业不知道是谁,大队里的就说了老杨头的名,至于赵戎盛那肯定是不能提的。至于腿怎么好的,只能说自己用了土方法,也不算好,就是走路看不太出来而已。
    “这个事你之前是没有说过是吗?做了好事还因此摔断了腿为啥没有跟别人提起原因呢?”
    “当时只是我偶然碰到了,来不及去思考太多,只想着把人给救了。但是因此摔断了腿之后,我对家里人是有愧疚的,毕竟我受了伤他们肯定会心疼难过。还有就是,这个事说出去了,大家肯定都会议论几句,到时候会传成啥样,我也说不准。本来我也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并不需要别人都知道。”
    听宋建业这么说着,孙明祥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这话说的朴实又真诚。
    仔细的都询问完之后,两个人也没留下来喝杯茶就抱着本子走了,找去了大队长宋远刚的家里。
    问了问宋远刚是咋知道宋建业做了好人好事的,又是咋听宋建业说这事的。
    宋远刚坐直了身子开始讲述:“我当时是去县城里开会的,之前不是刮大风下暴雨,造成了很多粮食的损失吗,那次开会就是说的这些内容。之后是我和高志富,隔壁跃进生产大队的队长一块去食堂吃饭,然后听他说是有个做了好人好事的人和我一个姓,都姓宋,还开玩笑说会不会是我们生产大队的人。”
    “我感觉也有点巧,就让他带我过去宣传栏那边看了,发现做了好人好事的是宋建业,就是我们生产大队的,然后我就去找了领导问了这个事......”
    “......我回来后就去了老宋家通知他们第
    二天县里领导会过来,当时我说的时候老宋家的人还都不知道有这一回事......”
    宋远刚仔细的把当时的情况都给说给两个干部听了,结合着刚才听到的信息,这两边说的是吻合的。
    之后两个人又去问了老杨头,还有隔壁生产大队的队长高志富。他们说的也都一样,没有出入的地方。
    差不多都给问完了之后,眼看着时间也不早了,两个人连忙赶回了城里交工作去了。
    他们走了之后,老宋家的人起先还忐忑了一阵,不知道他们调查的清不清楚。但是转头也就不想了,他们说的都是实话,都是事实,他们有啥可担心的。
    骗子总不可能还能编出更真的。
    .......
    日子平静了几天,不过,这几天的时候大队里的人都在问着老宋家正式工的事。
    县里领导来的事他们都知道了,再一想那正式工就是九月十月的事,一个个的就都来打听了。
    “她冯婶,你家建业那个介绍信的给谁了啊?”
    “建业腿没好,应该给他媳妇了吧?可是我咋瞧着玉兰天天都来上工,没见去城里啊?”
    “难不成是去过了,没选上?”
    “哎哟,要真是这样那可不就糟蹋了?正式工的名额多珍贵啊?”
    “.......”
    大队里的人说啥的都有,有的是好奇,有的是羡慕,还有的是幸灾乐祸。
    这事不好编瞎话,说了一个后头就得再说无数个来圆,所以老宋家的人也不管问的人心里是打着啥主意,就给说了实话。
    “介绍信给清燕了,玉兰念着家,再加上建业腿没好,她放不下心。”
    “清燕去当上老师了,在县城里的一所小学,负责教语文。”
    “前几天回来了,这假快结束的时候就又走了。”
    “.......”
    问的人一听李清燕真的当上了正式工,还是当的是老师,一个个的都惊讶了。有羡慕的,也有眼红的,说啥的都有:
    “多好的机会啊,老三两口子可真傻,竟然不要这正式工的名额。”
    “老四媳妇当上了小学老师,这可是正式工啊,以后都是拿工资的人了。”
    “咱们之前还都说老宋家走
    背字呢,瞧瞧人家现在,家里都有吃商品粮的了。这每个月还有工资拿回来,我看回头咱们可都要比不上老宋家了。”
    “可不是说呢,咱们可都要恭喜老宋家的人了,没想到建业摔断个腿还能有这样的大好事。”
    “冯婶,下回清燕回来了,你可得通知我们一声,我们好去看看咱们大队的老师去。”
    “以后说不定咱们自家孩子去了县城里上学,还得麻烦清燕给照看照看呢。”
    “.......”
    冯桂芝扯着嘴角跟她们周旋,把她们的话就当成是穿堂风,听完就过了。反正她们的心思,她是一清二楚。
    一连几天,大队里的人都议论着李清燕当上小学老师的事,连带着看老宋家的人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听着那些人羡慕夸奖的话,田婆子和李婆子两个人都特别的不高兴,更多的是极度和眼红。
    “我说建业她媳妇可真傻,放着这么好的机会竟然不要让给了别人?”
    “我看就是......偏心,所以才把名额给了老四家的。”李婆子混在人群里说道。
    “我看这个事出来,老宋家的心肯定是散了。家里四个媳妇,老三家自己挣得名额没捞着,老大竟然也没有,反而给了最小的老四,这不是偏心这是啥?”
    “老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城里的孩子那多娇贵啊,到时候说不准就得罪了人。”
    “......”
    老宋家的人隐隐的也能知道外面是怎么议论他们家的,但是他们都不在乎,反正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他们一家子人觉得好就够了,哪还管得了别人怎么想。
    议论中心的李清燕已经去了城里,另一个议论中心的人杨玉兰,还在床上喂着甜甜喝麦乳精。
    她也知道外头人是咋说她的,但是她看着屋里头的儿子闺女,心里就软的一塌糊涂。
    所以不管别人咋说,她都不后悔这个决定。
    晚上的时候,宝芽和天恩还有元宝三个小的都早早的就上床了,而甜甜则是被抱去了冯桂芝那屋。
    一晚上老宋家的人都睡得很好,第二天起来后还是一个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