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7章 普鲁士的反击
    欧洲风起云涌,最先坐不住的不是奥地利,也不是约翰牛,而是漩涡中的柏林政府。
    没办法,不管俄国人算计了多少人,一旦计划成功,他们绝对是最惨的。
    “无论如何,我们也必须要破坏俄国人的借款计划。”
    威廉一世慎重的说道。他还不想被赶下台,普鲁士王国已经赌上了国运,民众容不得失败。
    一旦让俄国人从法奥两国获得贷款,这场战争就真的没法打了。即便是在即将开始的决战中获得胜利,普鲁士王国依然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
    沙皇政府缺的不是兵,他们只是缺钱!损失再惨重,对圣彼得堡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这是有历史可查的,在数百年前俄罗斯连年征战,最后打的男丁都没有了,结果人家组织了女兵继续打。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俄罗斯帝国的人真的很多,足有八九千万。威廉一世可不认为,能够拼得沙皇政府受不了。
    外交大臣麦克凯特提议道:“陛下,针对法奥两国我建议采取不同的措施,阻挠他们对俄国人的贷款发放。
    对付法国人,可以从联合防御计划入手。利用欧洲各国对法国人的忌惮,用外交手段施加压力。
    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地区的野心从来都没有熄灭过,法国人图谋莱茵兰地区,他们就站在了对立面。
    英国人同样对法国人忌惮非常,法国人要吞并莱茵兰地区,伦敦政府很有可能出面干预。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拿破仑三世认为:他们只要吞并莱茵兰地区,就会遭到英奥两国的联合抵制。
    这场外交上的大戏,维也纳和伦敦会配合我们演下去的。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措辞强烈的外交声明,法国人就会迟疑。
    对付奥地利人,我建议利用民族主义者,制造舆论压力,指责维也纳政府勾结外敌,出卖德意志民族的利益。
    本来这次贷款,就是俄国人算计的结果,迫于舆论维也纳政府才同意的。现在我们同样利用民族主义,给反俄派一个借口破坏这次贷款。”
    政客们的立场,从来都是随着需求而转变的。最初为了扩张需要,普鲁士王国搞起了德意志民族主义,主张德意志地区统一建立一个大帝国。
    随着奥地利的复兴,他们发现统一德意志地区不可能了,反而有很大可能成为被统一的对象。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又搞起了普鲁士独立主义。
    现在为了破坏俄国人从奥地利贷款,麦克凯特毫不犹豫的再次祭出了德意志民族主义,准备利用民族主义影响维也纳政府的决策。
    首相克里斯蒂安想了想说:“这些计划都只能拖延时间,除非我们在战场上取得一场大胜,打消大家认为俄国人必胜的观点。
    不然,到了最后俄国人的阴谋还是会成功。在利益面前,所有的矛盾都不值得一提。
    法奥之间不是妥协的可能,只需要一个借口,三家瓜分普鲁士就可以变成现实。
    民族主义最多影响维也纳政府的决策,却无法左右他们的决策。
    他们反对法国人占领莱茵兰地区,不是因为民族主义,更多的还是不想看到法国人做大,还有就是在这场分赃计划中吃亏了。”
    这才是问题的本质,统一德意志地区只是弗朗茨的政治口号。需要的时候就喊起来,不需要了就扔一边去。
    这和当初兼并南德意志地区不一样,现在奥地利的民族问题已经没有那么严重,融合工作稳步推进,统一北德意志地区已经不再是唯一选择。
    最后问题的核心又回到了战场上。如果输了这场战争,普鲁士王国自然是寿终正寝,难逃被瓜分的命运。
    现在他们考虑的实际上赢得战争后的问题。俄国人不好对付,输了一次会战,沙皇政府可以再组织一次会战。
    唯一能够制约沙皇政府的就是财政。现在他们就是在考虑,如何断绝沙皇政府的资金来源。
    犹豫了一会儿,威廉一世下定决心道:“外交部放心大胆干吧,都到了这一步,无论如何也不会更加糟糕。
    必要时候,可以给法奥两国开出空头支票,俄国人可以许诺,我们同样也可以许诺。
    只要我们能够从俄罗斯帝国获得更多,那么把这些土地卖给他们,又未尝不可呢!”
    这是威廉一世在自我安慰,就算是赢得了战争,能够从俄国人身上咬下多少肉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对法奥两国的承诺,既然是空头支票,他就没有准备要兑现。
    除非是迫不得已,威廉一世是不可能拿经营好的本土,去换取俄国人土地的。
    看看地图就知道,普俄两国接壤的地区,都是大波波的地盘儿。虽然地理条件不错,资源也算是丰富,问题是不好统治啊!
    普鲁士王国的波兰人可不少,一旦吞并俄属波兰,那么普鲁士就从一个德意志人国家,变成了波兰人的国家。
    如果不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中,普鲁士放弃了华沙地区换取了莱茵兰地区和普属萨克森地区,日耳曼化运动也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要知道普俄奥三国瓜分波兰地区后,1000万波兰人中450万人在普鲁士、150万人在奥地利、400万留在了俄罗斯帝国。
    可以说第一次维也纳体系,拯救了普鲁士王国,让他们摆脱了波兰人占多数的尴尬境地。
    现在继续跳波兰这个巨坑,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惜现实由不得威廉一世选择,容克贵族不能够容忍普鲁士变成二流国家。
    当然,普鲁士王国有过同化波兰人的经验。威廉一世也没有准备吞并波兰核心地区,他们的目标是立陶宛地区,如果可能的话一举拿下波罗地海三国。
    既然是目标肯定是比较大了,能不能实现?理想总是要有的,不尝试怎么知道结果呢?
    这也是英国人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既:波兰独立、普鲁士占领波罗地海大部地区,削弱俄国人的实力。
    ……
    政治是需要军事配合的,在柏林政府采取外交行动的同时,普鲁士军队也开始了反击。
    毛奇一改之前不动如山,耗死沙皇政府的战略,转为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和俄国人决战。
    这种转变令俄国人非常的不适应,猝不及防之下,进入东普鲁士地区的俄军损失惨重,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就搭进去了3万人。
    对整个战局来说,双方总兵力加起来都过百万,看起来3万军队似乎不起眼,实际上带来的影响确实巨大的。
    在野战中,后膛步枪的威力令人大吃一惊,双方在战场上的交换比出现了惊人的1:2.7。
    这可不是守城,野战中出现这么悬殊的交换比,无疑是在告诉世界两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