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5章 都是运河惹的祸
    战争不是儿戏,寻找战争借口可以忽略,不过调动部队、筹集战略物资,这些还是少不了的。
    不要看埃及弱鸡,那也要看和谁比,至少人家在非洲大陆还是扛把子,号称非洲第一强国。
    他们的最大竞争者是埃萨俄比亚,不过这个对手英国人帮忙削弱了,等他们打完了埃萨俄比亚也就完蛋了。
    不用怀疑,列强还是要面子的。除非是阿富汗那种小强,不然为了面子,英国人也要打残埃萨俄比亚。
    霸主需要用武力维护,输给同等的欧洲列强可以,输给非洲土著就不行。
    巴黎政府还是很务实的,为了不闹出笑话来,他们进行精心准备。拿破仑三世决定政治与军事并行,先击败埃及政府再拉拢亲法人士。
    这也是欧洲各国在海外殖民扩张的常用手段,包括奥地利在中美洲地区也使用过,非洲大陆情况特殊是例外。
    伦敦,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消息传来,金融市场上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悲观的认为,大航海时代即将结束。
    这还是依据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奥地利通往印度洋的航程缩短了一万两千多公里,法国和西班牙通往印度洋的航程也缩短了一万多公里。
    英国人航程缩短最少,在这方面处于了绝对劣势。资本市场上看衰英国本土企业,从事印度洋、东南亚、南洋等地区的出口企业,股票都发生了断崖式下跌。
    这一跌,就波及到了整个伦敦市场,上下游相关产业自然不能独善其身,跟着一起爆跌,股灾爆发了。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股灾爆发了别的产业也不要想独善其身,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金融业。
    从1868年初开始,伦敦街头就排起了长龙。股灾导致投机的金融机构、银行破产,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挤兑危机跟着爆发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循环经济链上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要牵连到其它环节。
    毫无疑问,挤兑危机爆发,银行为了自保停止了对外放款,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企业。
    苏伊士运河通航只是引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英国经济早就出现了问题,早在几年前英国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这和法奥的崛起也有关系,全世界的市场就那么大,多了抢市场的竞争对手,导致英国工商业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走低。
    市场小了,产能没有削减,自然就过剩了。只不过先是美国内战,接着又是普俄战争,战争延缓了危机爆发。
    现在战争结束了,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销路,经济危机已经在酝酿中。这个时候,恰好苏伊士运河通航提前引爆了危机。
    原时空从1864年开始,经济危机就从英国爆发。现在时间被延后了三四年,产能过剩自然也更加严重。
    这是通讯不便,市场消息不灵通导致的。资本家们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调节生产,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
    没有任何新花样,经济危机爆发自然要想办法过冬了。没有实力的企业直接破产,实力雄厚的产业也开始裁员、削减产能。
    1868年夏,大萧条降临伦敦。英国铁路建设规模就缩减了78%,十几家大小铁路公司宣布破产,在建二十余条铁路宣布无限期停工。
    造船业也是在1867年达到生产的最高峰,然后开始收缩,到了1868年底,行业规模缩水了34%。
    纺织业,更是这次危机的重灾区。受奥地利棉纺业的冲击,他们丢掉了中欧、东欧的市场,西欧市场又受到了法国人冲击。
    英国人这项支柱产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遭到了重创,五家工人数量超过十万的巨无霸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
    破产的人满大街都是,半年前还是风光无限的大富豪,现在就沦沦为了街头难民。
    同时,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急剧萎缩。黄金外流严重,资金紧张,银行、企业纷纷破产倒闭,英国人迎来经济史上的第十一次危机——运河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没有及时采取应付措施,而是任由危机肆掠,让危机变得失控。
    无数的失业人群走上伦敦街头游行示威,资本家们也是叫苦连天。在野党在报纸上抨击政府不作为,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危机。
    约翰-罗素内阁遇到了上任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然而,这真的不关他们的事,根据英国法律规定,政府是无权干涉自由经济的。
    嘴炮党不会管那么多,反正都是政府的错。幸好约翰-罗素首相没有干涉市场,不然他还要背上“干扰自由经济,导致经济危机的罪名”。
    没得说,政客们遇到解决不了问题,最常用的手段——辞职。
    ……
    维也纳,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弗朗茨的重视。除非是计划经济,否则产能过剩这玩意儿,根本就无法避免。
    既然英国出现了问题,那么奥地利也不要想独善其身,波及过来那是迟早的问题。
    弗朗茨关心的问道:“经济危机又来了,内阁有什么措施?”
    首相费利克斯回答道:“陛下,从英国传来的情况来看,这次经济危机影响会非常大。
    为了摆脱危机,内阁决定让国有企业开始去库存,把库存商品低价倾销往全世界。
    我们要和英国人、法国人抢时间,市场就这么大,反应慢了就要砸在手中了。”
    经济危机时期,已经不是计较利润的时候了。把产品都销售出去,换取大量的现金在手,让企业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让国企去库存,只是需要一道行政命令就够了。大家肯定会认真执行,没有几个官僚会傻到和政府对着干。
    私企就不一样了,这种政府直接干涉市场的命令,可没有办法下。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政府是不能干涉企业正常运行的。
    作用法律制定者,政府自然不可能违法了。况且,那么多企业产能过剩,总不能直接行政命令,勒令他们减产吧?
    反正市场上优胜劣汰,总是要死掉一批的。长痛不如短痛,谁生谁死就各凭本事了。
    内阁选择先救国企没有毛病,亲儿子总是要受到优待的。国企滞销的产品出口了,国内的产能过剩压力也就减小了。
    弗朗茨继续问道:“应急预案做好了么?”
    私企不是不救,主要还是要看经济危机的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政府不是保姆,不可能保证企业不破产。能不能生存下来,就要看资本家自己的判断力了。
    要是自己作死,那就真的会死。聪明人看到国企的大动静,一早就开始跟风了。
    反应不过来的,那就活该倒霉。没看皇室产业都在逃命了么?
    皇家银行都可以看做是奥地利经济的风向标,只要银行收紧银根,一准是经济出现了问题。
    公开经济危机更加不可能,那么干,没有经济危机,也会人为制造出经济危机来。
    市场一旦发生了恐慌,带来的损失比经济危机更加可怕。根据弗朗茨的经验,经济危机就是在比赛,谁跑的快谁就是赢家,谁接了盘谁就活该倒霉。
    费利克斯首相解释道:“陛下,这次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完全就是单纯的产能过剩。不光是我们,绝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
    美国内战、普俄战争,让这种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战争发生前,各国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
    如果当时危机爆发,市场很快就会自我调节过来。现在不一样了,初步估计国内的产能应该超过市场需求的30%,某些产业可能超出市场需求的一半,还有可能更高。
    除了让市场优胜劣汰,淘汰掉弱者外,我们根本就别无选择。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大的市场,掀泄这么大的产能。”
    这是发战争财的后遗症了,俄国人战争时期大部分物资都是奥地利垄断供应的,这就导致了奥地利很多行业产能过剩。
    战争结束后,市场进行了一定的自我调节。然而,经济转型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
    现在经济危机来了,很多反应慢了一步的企业自然就逃不掉了。
    当然,对大企业的冲击或许不是太致命,毕竟前两年发了战争财,积累了资本实力。
    只要没有盲目扩张,现在兜里都还有些钱,拥有度过这次危机的弹药。
    产能过剩严重,这也意味着靠对外输出,无法摆脱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国际市场很快就会萎缩,属于奥地利的市场就只有本土和殖民地。
    别的海外市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不是市场大小的问题,而是购买力大小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奥地利也是这个年代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人口超过奥地利的国家还有两个,然而市场却远远无法与之相比。
    当然,计算殖民地的话,这个排名就后退了一位。英国人依然是这个年代的王者,没有人可以和他们比。
    弗朗茨点了点头,办法不是没有,只不过不符合这个时期。经济危机爆发,让传统产业危机爆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加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传统产业没有足够的利润,资本家们就不得不把眼光放在新兴产业上。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奥地利的新兴产业就会四面开花。在这种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会干预了。
    倒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就只能算他们倒霉了。自己的投资眼光不行,怪得了谁?
    就当是新时代的祭品,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光发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