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节
    一句“我们管不了”,似乎也暗示了导演本人的有心无力。
    类似上面这种包括在喜剧外衣、细节之下的悲剧,在电影中还有许多处,说霍恩是“最年轻电影大师”也并非是媒体毫无根由的吹嘘,至少在《大新闻》这部电影中,安德烈·泰西内看到了一个电影大师应有的水平。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将票给了塔玛拉·霍恩。
    可惜,并非所有评委都与安德烈·泰西内做出同样的选择。
    评审团七位成员,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最好的电影,喜剧类型影片和正统文艺片相比,存在许多劣势,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喜剧片不够庄重,将金狮奖颁给一个年轻导演的喜剧片,有些过于大胆。
    换句话就是,绝大多数评委打心眼儿里认为喜剧不上档次。
    七位评委和安德烈·泰西内看法相同,认为本届金狮奖应该颁给《大新闻》的,只有苏格兰音乐家大卫·拜恩。
    安德烈·泰西内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和另一位评委意大利导演马里奥·玛通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
    马里奥·玛通认为泰西内导演在偏袒同样来自法国的塔玛拉·霍恩,毕竟霍恩在法国影坛地位特殊,天才之名让一堆大佬保驾护航。
    泰西内认为这是污蔑,马里奥·玛通之所以抹黑塔玛拉·霍恩,目的就在于让意大利导演的作品脱颖而出。
    安德烈·泰西内非常直白地大声嘲讽道:“有眼的人都看得出来,今年意大利入围影片水平普遍不佳,想来它们要是来自别的国家,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你可真是白费心思了,谁能想到呢,他们那么不争气。”
    马里奥·玛通被安德烈·泰西内夹枪带棍的一番话气得几乎吐血。要知道评审团不止一位成员来自意大利,泰西内毫不留情的揭短后,意大利女演员阿尔芭·洛瓦赫同样羞愤难当,可是她太年轻了,也没有多少有分量的奖项,只能暗自在心里唾弃这个倚老卖老的家伙。
    事实上,安德烈·泰西内说意大利电影“水平普遍不佳”还真不是故意贬低。
    今年入围主竞赛的影片大部分质量都不错,只有一小撮非常糟糕,《地球最后一日》、《赛德克·巴莱》都可以称为拖后腿的影片,许多影评人毫不留情的评价电影让他们感觉尴尬,不明白为什么会让这么糟糕的影片入围主竞赛,相比之下,意大利本土影片并没有糟糕的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情况也不是特别好,和本届一些优秀作品相比,意大利本土影片较为平庸,同样受到了许多专业影评人的批评,认为这样的影片选入主竞赛,实在是有些名不副实。
    ☆、162|评审团继续撕
    其实,无论是据理力争的安德烈·泰西内还是面红耳赤的马里奥·玛通他们都知道,今年主竞赛具有竞争力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有些往届拿金狮奖也不足为过的影片,在这一届很有可能因为奖项数量的原因空手而归。
    更何况,各大奖项的分配,还存在着某些不能明说的潜规则。
    ——这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纵然本届意大利本土影片表现糟糕,但怎么可能一部意大利背景的影片也没有?
    如此一来,一些极为优秀又公关不到位、还没有背景的影片,势必要抱憾而归。
    今年主竞赛单元总共有三部意大利影片入围,他们分别是克里斯蒂娜·科门奇尼的《当夜幕降临》、吉安尼·阿尔方索·帕奇诺蒂与他的《地球上的最后生物》,以及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执导的影片《内陆》。
    虽然主竞赛单元评审团都不曾像安德烈·泰西内那样直白的说出来,但是他们都清楚,这三部实在水平都不怎么样,尤其是前两部,放寻常电影市场都得被叫一声烂片,更何况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若是本届电影节,这两部获奖了,评审团所有成员都会成为业内的笑柄。
    相比之下,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的《内陆》在其中还算可圈可点,虽然相比主竞赛热门影片仍有一定差距,但在三部意大利影片中,绝对算的上矬子里面选出来的将军。
    所以,《内陆》肯定要占一个大奖,但究竟是什么奖,现在评委还没有达成一个共识。
    按照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的想法,《内陆》至多给一个最佳编剧奖或是一个技术类的奖项,绝对不能再多了,这个提议受到了包括安德烈·泰西内、大卫·拜恩两位评委的一致赞同。
    事实上,按照安德烈·泰西内的想法,给个剧本奖都高了,直接给个技术奖项得了。
    这个提议再次遭到来自意大利的另外两位评委阿尔芭·洛瓦赫、马里奥·玛通的强烈反对,作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意大利本土影片仅剩的一棵独苗,连个像样的奖都没有,岂不是太可笑了吗?更何况这部电影的导演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并非籍籍无名之辈,他执导的影片《金色大门》不仅曾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摘得银狮“新发现”奖、还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作为意大利本土最优秀的那批导演,一个宽慰奖就够了?
    呵呵,你逗我玩儿呢?!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芬兰视觉艺术家埃亚·丽莎·阿提拉也非常反对这项提议。
    两位意大利评委无比感激地看着芬兰评委,终于有人跟他们一国的了!
    感恩!
    没想到还没等他们表达感激以及赞美芬兰评委的眼光,便听对方说道,“这样的水平怎么可以担任技术贡献奖,不要开玩笑了!”
    瞬间,两位意大利评委的脸变得无比难看,其他评委心中笑开了话,敢情是觉得不够格!
    意大利评委在心里翻了一个大大地白眼,这个芬兰女人可真讨厌!
    评审团成员为各自看好的电影据理力争,僵持不下。
    《大新闻》、《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浮士德》、《杀戮之神》、《羞耻》,六位评委提名的影片都不相同。
    安德烈·泰西内非常希望最终摘得最高奖项金狮奖的是塔玛拉·霍恩。
    那样,霍恩极有可能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历史上第四位摘得金狮奖的女导演,也有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
    当然,这非常非常难,因为本届有太多优秀的影片,泰西内有些遗憾,若霍恩入围的是五月份的戛纳,现在说不定已经创造了新的记录。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本届评审团主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终于开口,显然,他说出的并不是大家想要听的话。
    “既然你们每个人都有想法,那么《浮士德》怎么样?”
    达伦导演一开口,就是一枚炸弹。
    评审团主席有一票否决权,也有一票决定权,基本上评审团主席看好哪部电影,哪部电影差不多就是本届最高奖项,金狮奖的获得者。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一直没有参与讨论,大家理所应当觉得他应该没有什么想法。
    毕竟达伦看起来有点面,似乎也很好说话,所以大家争执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主席的表现,没想到这家伙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惊人。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浮士德》确实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非常优秀的作品。
    但它也不是无懈可击,这部电影的节奏备受争议,它前半部分过于亢长,到了中段才开始渐入佳境,和《浮士德》相比,罗曼·波兰斯基的《杀戮之神》明显更好一些,为什么是《浮士德》不是《杀戮之神》,不是史蒂夫·麦奎因的《羞耻》。
    对于这个结果,评审团其他评委明显不能接受,六位评委一定要评审团主席给出一个像样的理由。
    可惜,长相腼腆的达伦并不像他的外表看上去那么优柔寡断,他非常强势地拒绝了解释。
    “我认为《浮士德》非常好,难道你们不这样认为吗,难道它不好吗?”达伦微笑着看着其他六位评委。
    所有评委感觉像是吃了大便,是的,《浮士德》非常出色,它后半段精彩绝伦的完全可以弥补电影开篇拖拉的节奏。
    它没什么不好的。
    可按照这个理论,另外几部电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按照威尼斯电影节的规定,评审团主席有一票选择权,在评委之间僵持不下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看好的电影,其他评委即使有再多不满,也无可奈何。
    安德烈·泰西内暗自为霍恩感到惋惜,即使是最优秀的电影大师,也不能保证自己从不失手,霍恩本人发挥算是很稳定的,但她的电影评价也是有高有低,小巅峰爆发后,一段时间内,都很难超过小巅峰时期的作品。
    《大新闻》算是近些年战争题材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无论是演员的个人表现还是电影本身都无可挑剔,现在这个结果,真是太可惜了。
    当然,比霍恩更令人惋惜的是罗曼·波兰斯基,若他凭《杀戮之神》再入一座金狮奖,那么他将成为欧洲影坛上为数不多的拿到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荣誉的“大满贯”导演。
    ☆、163|威尼斯电影节落幕
    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工作人员因为国籍关系,也有各自的倾向。
    评审团发生的一切,几乎同步传到当事人的耳中。
    苔米第一时间听到评委会主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启用了一票决定权,本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将由俄罗斯影片《浮士德》摘得。
    这样的结果,说不遗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新闻》的媒体评分极高,足有8.0之多,好几天都没有电影超过这个分数,所有主竞赛影片中,仅次于《杀戮之神》和《浮士德》,几乎所有媒体人都表示非常喜欢这部从侧面表述战争残酷的喜剧影片。
    其中甚至包括数次批评苔米电影“越来越滑头”的《正片》主编米歇尔·西蒙。
    他用“惊喜”形容《大新闻》,并用“标杆性喜剧作品”去表达他对这部电影的肯定。
    与此同时,几位和苔米一样,被称为本届威尼斯金狮奖种子选手的导演,也得到了评审团的结果。
    大家反映不一,有些人表示出并不服这样的结果,为了表达愤怒,准备启程提前离开威尼斯电影节参加正在举行的北美多伦多电影节。
    还有一些人,则像苔米一样,心里充满遗憾,却又对这个结果坦然接受,毕竟《浮士德》本身是一部极为精彩的影片,这样的结果并非不能接受。
    当然也有一些根本就无所谓。
    毕竟威尼斯电影节影响力极为有限,奥斯卡才是很多电影的终极目标,选择威尼斯电影节作为亮相平台,不过是为了欧洲电影票房市场,威尼斯电影节评奖结果对奥斯卡极为有限,甚至可以说是冲突的,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最终大奖的影片,很难在奥斯卡有所建树。
    》》》》》
    在各个奖项即将公布的前夕,威尼斯电影节场刊《银幕》和苔米来了一次一对一的专访。
    专访内容主要针对三点,对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总结和感悟,对奖项结果的预测,以及对意大利影片的想法。
    在各大奖项还未揭晓之前,作为夺奖热门人选,接受这样的采访显然是不明智的。
    不过苔米本人并不介意,因为本届电影节竞赛类影片导演,除她以外,最年轻的也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这些导演和她根本就是两代人,有些甚至年龄大到可以当她祖父,她作为本届威尼斯最年轻的主竞赛导演,虽是第一次入围,但她本人却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还曾担任过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没有人会认为她的发言浅薄,也不会有人会因为她的发言而愤怒,毕竟她的年龄和资历都放在那里,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能详细地评价一下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吗,参展影片质量,和往届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银幕》的记者加菲问道。
    “其实我没有参加过几届威尼斯电影节,我的描述可能会有不客观的地方,就和62届比吧,因为那一届我是评委之一,这样可以吗?”苔米问道。
    “可以,完全没有问题。”记者点头,示意苔米继续。
    “这样说大约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个人感觉,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影片质量普遍较高,除了极少数差得让人难以忍受的,都非常优秀。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今年入围影片大师作品数量激增,虽然提高了整体的质量,也博得了外界的目光,却也让许多新秀错失了展示平台,今年我们极少看到新人导演带着他们的处女作参展,除此之外,英文片数量占据主竞赛环节的半壁江山,也并不是什么好现象,难道拉丁美洲、非洲就没有出好作品了吗?过分拘泥在一个区域,一种语言环境,对于威尼斯电影节这样一个平台来说,有些难以理解。”
    记者点点头,将她认为霍恩话中的重点圈出来,做了记号。
    因为是夺奖热门,所以说这番话时,霍恩导演明显是有所保留的,她知道有些话以现在的身份说,是不合时宜的,但她已经说出了问题之所在,这一点非常难得。
    随后记者又问道,“那您最喜欢哪部电影,除您自己的电影之外,有哪部电影让您印象深刻,并且希望它能摘得最后大奖?”
    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得知评奖结果的苔米回答得相当保留,她狡黠地答道:
    “今年优秀的作品太多了,比较让我震惊的有《浮士德》、《羞耻》还有《杀戮》,这三部中我更喜欢《杀戮》,它改编自法国剧作家雅思米娅·雷泽的舞台剧《上帝的杀戮》,原剧本我就很喜欢,罗曼·波兰斯基在原作之上做了非常巧妙的改动,让他变成了具有波兰斯基印记的作品,当然我不排除,我对于这部电影的偏爱还来自我喜欢凯特·温斯莱特对角色的演绎,我认为她应该获奖。”
    “您喜欢凯特·温斯莱特?是想要与她合作吗?”记者难得问了一句和专访主题毫无关系的八卦。
    “当然,没有一个导演会不喜欢凯特·温斯莱特这样的演员,不过她太忙了,我想她的片约让我很难找到与她合作的机会。”苔米笑着说道。
    “那她是您看好的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人选吗,最佳男演员呢?”
    “是的,没有错。”苔米点头,提到男演员,她几乎毫不犹豫地回答,“马修·卡索维茨或是吉姆·布劳德本特。”
    说完,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是的,我认为在我的电影中,马修·卡索维茨和吉姆·布劳德本特的表演无可挑剔,他们让我非常满意,若是我是评委,我一定会一人奖励他们一座影帝。”
    “没有别人了吗,只有他们两个?”记者忍俊不禁地问道,总不能让霍恩继续为她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打广告。
    “迈克尔·法斯宾德。”苔米快速答道,然后在记者疑惑不解地目光中淡定地说道,“若是评审团将最佳男主角颁给了迈克尔·法斯宾德,至少对于这个结果,我不会不服气。”
    采访的最后,苔米说了一下对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几部意大利影片的看法。
    “我个人收藏的影片,有许多来自意大利,《美丽人生》、《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等等等等,近几年意大利有太多的电影聚焦难民移民和区域冲突,有些比较深刻,有些流于表面,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的《金色大门》是我个人认为同类题材中比较优秀的一部,但他带来的新片《内陆》,同样的题材,却没有跳出以往的界限,让我看到更新的东西,当然电影本身还是有很多看点的,可以看出克里亚勒斯本人花了极多的心思,不过我个人依然更喜欢《金色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