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节
    县太爷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当众说齐延松德行不配,若齐延松转头考中秀才,岂不是很打李知县的脸?
    爱惜脸面的李知县当即修书一封给了永阳县的知县,大家都是同僚嘛,这点小忙还要帮的。
    永阳县齐家也是有名的富户。
    可惜到了这一辈人,一个出仕的都没有,也只能眼睁睁干看着本县县尊为难齐延松,齐家没少给县尊送钱,县尊愣是压着不许齐延松应考——齐家也是傻,家里无人做官了,顶着有钱的名声,哪个当官的不想捏几把?
    人家正愁没有借口呢,齐家自己要送银子去打点,本来永阳县的知县还不一定要给李知县面子,齐家这么上道,永阳县知县笑开了花。
    年年收齐家的银子,年年不许齐延松应考。
    齐延松没考进南仪书院,只能进永阳县的县学,永阳知县很是“关照”这个给他送银子的齐家二公子,视察县学时仔细看了齐延松的文章,说他火候不够,需得再等。
    永阳知县是想刮齐家更多银子,但说的也是实话,人家贪归贪,功名还是自己考出来的,那水平难道还指点不了一个白丁么,齐延松是人浮躁,书也念的一知半解,也就只有青楼妓女才会违心夸赞他有才华。
    今年,李知县却已是高升离开了,永阳知县也没啥借口再压齐延松,就放齐延松去应考。
    齐延松这一去,低低中了秀才。
    那可了不得呢!
    是白丁时就想着要找得力岳家,如今好不容易成了秀才,对镜自照,觉得自己这相貌才学,配公主么可能差了点,配个郡主、县主之流却是够的。
    然而并没有贵女来找齐二公子表白。
    程慧固然是被耽误了亲事,齐延松日子也不好过。
    南仪县离的又不远,齐家落井下石退婚一事,永阳县的人怎会不知?
    别说大户人家嫁女,就是乡下庄户嫁女儿,还要打听下男方的家风——齐二公子与名妓的香艳书信传诵不绝,大户人家又不傻,为何要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
    得力的岳家没找到,齐延松不是没有悔意。
    特别是听说姑父程知远平反追封,便宜表弟程卿连中小三元,连姑父的续弦柳氏都有了四品恭人的诰命……那时候,齐延松是有后悔的。
    早知道就等一等嘛,姑父虽然死了,便宜表弟瞧着还能翻身。
    这是其一。
    其二是柳氏的诰命,齐家人都觉得朝廷应该追封已逝的齐氏,而不该把四品恭人的诰命给柳氏!
    皇帝是怎么想的,当然无需向齐家人解释,他们也只是自家关起门说一说。
    齐延松今年中了秀才有点膨胀,马上就报名参加今年的乡试。
    那当然是不得中的。
    他出了考场心里连一成中举的把握都没有,又不好意思留在府城看程卿风光,没等放榜就低调回了永阳县。
    齐延松想到程卿应该会中举,却没想到程卿压住了诗画双绝的董劲秋,成为新科解元!
    这也考的太好了。
    十六岁的解元,这就是齐延松想要的得力岳家啊!
    靠不住老丈人,他又不介意靠小舅子。
    齐延松摸摸自己的脸。
    慧表妹已是年过二十的老女,至今没许人家,如果他现在跑去程家求亲,指天发誓说自己不纳妾不逛窑子了,程家人大概也就原谅他了哈?
    他娶慧表妹是亲上加亲。
    他还不嫌弃慧表妹二十岁了呢!
    ……
    程卿的耳根子有点红。
    不是被人念叨。
    是她正在参加鹿鸣宴。
    作为今科的解元,程卿在鹿鸣宴上免不了被敬酒。
    乡试放榜的第二天,按照旧例要在巡抚衙门举行鹿鸣宴,由巡抚大人亲自主持,这是对新科举人的祝贺,也是提前为新科举人们践行,在乡试以后,有意进京参加明年会试的举人就该启程了。
    在宴席上,众人会齐唱《诗经》里的《鹿鸣》篇,所以此宴被称作鹿鸣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再没有一首诗赋,能比《鹿鸣》更应景了。
    程卿和诸位新科举人,不仅与巡抚大人共赴鹿鸣宴,还开怀畅饮,在鼓瑟声中吟诗作对各展所学。
    程卿作诗是弱项,就被灌了许多酒。
    看的董劲秋连连摇头。
    所以程卿就只会应试,君子六艺都不用学?
    输给这么个人,董劲秋也很无奈啊。
    想想对方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科考中了,能当解元好像也勉强说的过去。
    董劲秋不纠结了,他看程卿已有醉意,也灌了程卿一杯酒。然后董劲秋就被人叫走,有人提议让董劲秋将今晚鹿鸣宴的场面画下来,得到巡抚大人的赞同,董劲秋也不好推迟了。
    这一晚,程卿结识了许多同年,酒也喝了真不少。
    第二天上了回南仪的马车她的酒都还未醒,直到去五房见五老爷和李氏,李氏说要给大娘子保媒,程卿的酒一下子就醒了:
    “……您说让大姐嫁谁?!”
    第201章 :抢人解元是要赔的(4更)
    “老爷您看,卿哥这是高兴傻了不成?”
    李氏笑了笑。
    程慧和蓉娘同岁,看到程慧,她总难免想到蓉娘。
    蓉娘虽然不能说一门好亲,程慧能,李氏也会有几分慰藉。
    程卿呆若木鸡,李氏又说了一遍:
    “你没听错,我说的就是董家,诗画双绝的董劲秋。董劲秋有才华,也有傲气,董家也不太在乎别的,就怕娶进门的媳妇董劲秋不中意,必要给董劲秋说个‘门当户对’的好亲,你若不中举,这媒我还不敢保……哪知你这孩子乡试这样争气!”
    李氏说着就笑。
    可不就是太争气了么,把董劲秋都比了下去,董家再没有挑剔大娘子的道理。
    董家要的‘门当户对’,不是金银满屋,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家风清正好读书!董家能把董劲秋培养成诗画双绝的才子,正该是这样的喜好。
    小娘子不能参加科考,无从检校才学。
    但家里的弟弟能中举人,这家的姐姐不至于大字不识。
    读过书的小娘子好呀,不是无知的妇人,出现搅家精的可能性就小。
    李氏觉得程慧太符合董家挑选媳妇的标准了。
    她说的当然是现在的程慧,而非刚回南仪时的程慧。
    只会哭的姑娘,李氏自己都瞧不上,如何敢为其保媒嫁入董家?
    现在的大娘子不一样了,会理家事,能管理田庄,嫁到董家去,将来是要做宗妇的,董劲秋可是嫡长孙!
    李氏自觉这门亲事一点毛病都没有,五老爷也赞同。
    只有程卿一个人傻眼。
    所以她把董劲秋的‘解元’抢了,却要把大姐赔给董劲秋?
    这生意到底是赔还是赚程卿一时也算不明白,她接触过董劲秋,对董劲秋印象很好,就说解元之争,董劲秋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然而,董劲秋是纪皓的好友啊!程卿觉得这亲事很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看她表情有异,李氏奇道:
    “让董劲秋做你姐夫,你莫非还不满意?”
    董劲秋都还不够好,还要给程慧找个什么模样的?
    诗画双绝的才子,又是年方十九的少年举人,这都还不满意的话,李氏只能怀疑程卿是要故意挑剔了。
    可据李氏的了解,程卿绝不是那种坏心肝的人,程慧嫁的好,对程卿同样是助力,卿哥儿到底哪里不满意。
    李氏灵光一闪,“你可是看董劲秋人物风流,担心他婚后会……卿哥,你家原是在外地,你不了解董劲秋,他有诗才,是个画痴,学问又好,并不是个贪念美色的,这点我可打听过。”
    纳不纳妾,完全可以等双方相看后再提嘛,最傻就是连面都还没见就把男方吓跑了。
    董劲秋若见了程慧后极为喜欢,不用程家强调,他自己都不会纳妾好不好!
    李氏觉得程氏的规矩就不错,男子年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反倒是程卿家那个不管什么情况都“不纳妾不许找通房”的要求,太过苛刻了。
    李氏想要好好劝劝程卿,程卿只有硬着头皮把纪皓的事说了。
    李氏一抿唇,看了看五老爷。
    五老爷摸着胡子,“你叔祖母早就听说了,纪老尚书那个侄孙是纪家的宝贝疙瘩,人家是要兼祧两房的,程氏女又不是嫁不出去,谁要去挤什么大宗、小宗,你们拒亲做的很对!”
    咦?
    大娘子和纪皓两情相悦,纪家上门提亲,柳氏都气得很。
    换了五老爷和李氏,居然对这件事没太大反应——这夫妻俩一辈子经历过的事太多,对他们来说结亲是两姓之好,只要大娘子和纪皓没有发生越礼之事,俩人根本不在意?
    还是,程蓉的死,让夫妻俩多了几分宽容。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程卿都很感激。
    外面人怎么想是一回事,家里人的包容,让她为大娘子高兴。
    不过李氏说和董家结亲,不用管大娘子和纪皓那八字没一撇的旧事,程卿自己并不这样想。
    那日在太白楼,纪皓送画被拒失魂落魄离开,董劲秋可是当场就追了出去。
    纪皓会不会向董劲秋倾诉呢?
    若是纪皓将事情告诉了董劲秋,董劲秋会不会已经先入为主,认为大姐是一个轻浮的女子。
    程卿不想让大娘子的婚姻留下隐患,正因为董劲秋是个非常不错的人选,这婚事才要让董劲秋自己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