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2章 418【新钱】
    礼部尚书李逊学死了,乃是正常病死的。
    王渊回贵州结婚时,李逊学就突然病倒,礼部大印交给右侍郎王瓒代管。
    新任礼部尚书叫毛澄,由于皇帝不在北京,皇贵妃代太子监国主持廷推,由大臣们共同推举毛澄做尚书。其实就是杨廷和的人,老杨搞串联很有一套,不知给了陆完什么好处,居然让陆完派系也帮着投票。
    也即是说,王渊和皇帝南下归来,礼部大权又回到杨廷和手中。
    与此同时,户部尚书也已经换人。
    石玠属于真正的清流,并非沽名钓誉之辈。他阻止朱厚照南下无果,三天两头上疏劝归,结果皇帝愣是出京一年不回,石玠气得直接回老家“养病”去了。
    严格来说,这属于擅离职守,真追究起来可以剥夺功名。
    但朝廷不可能如此凉薄,皇贵妃多次派人探病,请石玠快快回京做户部尚书。结果石玠居然真的病倒,归乡途中染了风寒,年龄太大引出一堆旧疾,只能整天躺在病床上喝药。
    于是,皇贵妃再次主持廷推,大臣们推选出黄珂做户部尚书。
    王渊的岳父执掌户部,纯粹是多方妥协的结果。
    杨廷和、梁储主推杨潭,杨一清、靳贵、王琼主推杨廉,陆完主推张俊。三方争执不下,廷推接连搞了两次,第三次王琼突然力推黄珂。
    黄珂本来就在做左侍郎,以前又当过户部右侍郎,完全有资格转升户部尚书。
    再加上,黄珂是王渊的老丈人,平时爱交朋友不得罪人,立即获得诸多大臣的投票。陆完无法对抗另外两派,干脆也改成推荐黄珂,权当是向王渊示好拉关系。
    杨廷和、梁储被搞得没办法,且黄珂以前还是杨廷和心腹,顺水推舟也就跟着答应了。
    王渊和皇帝忙着在地方折腾,百官众臣忙着在朝廷折腾,颇有些各不相干的意思。
    又是一日早朝。
    王渊突然手指笏板出列:“陛下,大明已有快四十年未铸钱,天下钱币不敷使用久矣。臣请铸正德通宝!”
    这个事情,王渊已提前奏疏,内阁也批复过了。
    朱厚照点头道:“准予铸钱,便让二郎来办。”
    杨廷和、梁储对视一眼,都感觉不对劲,因为内阁批复的是让户部来办。
    梁储连忙出列:“陛下,铸钱之事,应由户部总领、工部协办。王侍郎乃礼部要员,按制不得兼管户部之事,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朱厚照开始按剧本表演:“铸钱乃国之大事,朕相信王二郎。着令礼部左侍郎王渊,提督各地宝泉局,总领大明铸钱之事。二郎记住,朕要铸的是新钱,钱币样式你要花心思琢磨一下。”
    “陛下三思,六部要务不可差错。”众官纷纷劝阻。
    朱厚照立即妥协:“那就着令户部尚书黄珂,亲自提督此事。礼部左侍郎王渊,负责协办铸钱。新钱样式由礼部制定,这总没坏了规矩吧?”
    百官这才满意,虽然翁婿俩不分彼此,但户部与礼部之间还真不能乱搞——至少从形式上不可以!
    退朝之后,黄珂把女婿请到家中,摆酒设宴问道:“贤婿,恐怕不止是铸钱那么简单吧?”
    王渊笑着说:“泰山大人且拭目以待,新式制币机已经做出来了,目前还在进行细节改进。”
    中国钱币历来需要铸造,欧洲钱币是把金银熔成小块,再用铁锤敲打印出相应图案。
    就在二十年前,意大利出现制币机,使用的是螺旋式压床。必须进行人工操作,无法借助畜力和水力,而且只能压出金币和银币,铜币太硬根本压不出图案——直至晚清时期,这种制币机(改进型)还是欧洲主流,不过改为压制钱币模具,制币交给蒸汽机处理。
    物理学院。
    匠户凌夏耗费数年时间,终于完成蒸汽机改造。双向气缸、外部冷凝,做功效率是初代版的数倍,可惜垫圈还是使用棉花,没有橡胶垫圈气密性那么好。
    王渊写信让凌夏研发制币机,已经有快一年时间。这位弟子纠集一帮同学,半年多来都在忙活此事,足足搞出好几个版本。
    “先生且看!”
    摆在王渊面前的,并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组三台配套机器。
    第一台是大天平,由王晹带人制成,一次可称重三百公斤物料,精度非常非常非常之高。铸币原料用此天平称重,再进行配比调和,可让每一枚钱币都合金比例相同。
    雕刻机暂时没有,钱币模具,需要进行人工雕刻。
    翻模设备也没有,还是全手工制作,因此各地钱币肯定有细微差异。
    第二台是碾片机,一种蒸汽轧机。手工轧机并不复杂,据说达芬奇就发明过,物理门徒们自行设计了简易轧机,并且以蒸汽为驱动。将浇铸好的金、银、铜条,用碾片机轧成标准厚度,就可以用来制币了。
    第三台是压饼机,即蒸汽冲床,把金属片压成钱币模样。
    看似机器不是很多,但物理门徒们费尽心血,各种零件就研究制作了无数次。
    跟近代制币机相比,工艺非常粗糙,中间过程经常需要人工参与。而且没有轧边机,这样制作出的钱币,如果边缘有齿轮状,那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磨损钱币边缘。
    王渊带着机器去找工部和户部,要来以前铸币的配方。钱币当然不是纯银、纯铜的,全是合金,中国古代铜钱也是铜合金,需要加入铅、锡等物。
    正德十四年的冬天,王渊一直都在忙这事儿,花了三个月时间调整配方。
    样式设计也得费心思,不能用料太足,免得被民间给融了。也不能用料太差,给私铸者留下牟利空间,否则必然伪币横行。
    在试制钱币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个严重问题,金属片被冷轧成饼后,会变硬变脆,不利于压制图案。王渊带着弟子想了许多办法,终于试验出可以回炉退火,但退火之后表面又会氧化变黑。
    想要去掉氧化层,就得扔进酸溶液中清洗。王渊既不知道可以如此操作,也懒得去管什么美观,钱币发黑反而是一种防伪标志——比如大明火漆钱,就特地把铜钱烤成黑色,以此增加防止伪造的难度。
    正德十五年暮春,王渊再次来到岳父府上。
    “这就是你们制的新钱?”黄珂颇为惊讶。
    铜钱有一文、两文、五文,共计三种制式。便是一文铜钱,也比市面上流通的更大更厚,而且通体发黑发亮颇有质感。
    正面有“正德通宝”字样,反面是花纹,印有“当x文”、“正德十五年制”等小字(年份钱在宋代很流行,明清也偶有出现)。边缘呈细密齿轮状,那是压饼时直接压出来的。
    黄珂并非草包,他对户部事务很熟,拿起一文铜币问道:“如此精美制钱,竟然只值一文,这样铸钱不会亏本吗?”
    王渊摇头说:“不会,还有得赚。只要铜料足够,要多少我制多少,制多少就能赚多少。”
    “果真如此?”黄珂大喜,拍手赞道,“若真能海量制钱,不出三五年,市面上的伪钱就能绝迹。”
    劣币驱逐良币,那是有深刻原因的。
    如果搞不到整套制币机,民间仿制肯定亏本。想要不亏本,仿制时就得偷工减料,造出的假币正常人都能分清。
    刚开始,民间富户肯定收藏这些新钱,只拿劣质伪币出来使用。但当新钱源源不断流出,这样就失去了收藏价值,劣币反而被市场自动淘汰。
    黄珂又拿起更大号的银币,依旧是黑乎乎的:“这也是铜钱?怎么中间没孔啊。”
    王渊解释说:“这是银元。有一元、五角、一角,共计三种制式。”
    “角”和“分”,都是大明计银单位,一角银子就是剪下银锭的一角,一分银子则是0.01两白银。
    王渊制造的银元,正面是“正德元宝”,反面是朱厚照的头像。
    不要担心银元的流通信用,因为历史上,明朝晚期外国银币在江南风靡。
    只因大明银两使用复杂,外来的制式银币反而直观,于是民间特别喜欢外来银币,还给各国银币都取了外号。比如西班牙银币叫“本洋”,又根据图案不同,把各国银币称为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倭婆、三工、小花、小洁、烂板等等。
    大明银元也很直观,一元银币就是一两,五角银币价值五钱。
    户部和内府需要进行配合,今后官员和士卒发饷,或者皇帝进行封赏,以及各衙门收税,都只认银元和新式铜钱。
    正德十五年夏天,新钱已在京城小规模制出,第一次亮相就是给百官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