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章
    于是他只好迁怒于毫不知情的赵总,一路上都没怎么和赵疏阳说话。
    丝毫不知道自己怎么惹了江收生气的赵疏阳有心想哄,但又不得章法。
    两人在回去的路上买了菜,等回到家后,江收一开门,房间里就有一小团白绒绒的东西一下子滚过来。
    他一怔,吓得后退半步才看清那是只非常漂亮的小猫,圆眼睛大尾巴,白色绒毛蓬松柔软,看一眼心都化了。
    “……小猫?”
    他看向赵疏阳,“你养的吗?”
    前几天来的时候还没有呢。
    “是,昨天刚抱回来的,还没来得及和你说。”赵疏阳在玄关放下手中的购物袋,弯腰把小猫抱了起来,凑近给江收摸摸,“纯白米努特,才刚满月。”
    “原本没想养宠物的,但是它真的很像你,我看了就心软,所以就买下来了。”
    江收原本在用手指抚摸小猫额头上软乎乎的绒毛,听了这话手顿了一下,看看小猫,又抬眼看赵疏阳,“…像我?”
    小白猫慵懒骄矜又漂亮,看起来是挺像的。
    原来冷酷无情的赵总,看到和他相像的小猫都会心软。
    江收心里那点闷闷的坏情绪忽然就散开了,原先的酸涩酿成了丝丝甜意。
    小白猫一点也不怕生,很粘,咬着江收的裤脚打转,要江收陪它玩。
    江收笑着把它抱起来,“好可爱。”
    一人一猫贴近,都眨着漂亮的眼睛看向赵疏阳。
    赵疏阳眼里带着淡淡的笑意,“给它起个名字吧。”
    “我起吗?”
    江收握着小猫的爪子,“你才是它的主人吧。”
    “嗯。”
    赵疏阳脱下西装外套,松了松领带打算去厨房做饭,语气自然而然:“但是我都听你的。”
    小猫最后被起名团团,因为它还很小,腿又短,跑来跑去的时候就像个毛绒线团一样。
    江收没养过宠物,但团团实在是太可爱了,他越看越喜欢,一晚上都在逗猫。直到睡觉前都还在很遗憾地和赵疏阳说,“要不是照顾小猫太麻烦,我真想天天把团团带在身边。”
    赵疏阳当时没说什么,但隔天却给了他一个织线挂件。
    白色细线织出来的小猫只有手掌心那么大,生动可爱,被棉花填的圆滚滚,和团团相似度极高。
    “是特意去定制的吗?”
    江收有点惊讶,捏捏小猫挂件,“真的很像。”
    赵疏阳摇头,“不是定制的,是我自己织的。”
    那天听到江收说想天天把团团带在身边,他第二天就让人买了织线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下班后研究了好久。好在赵总学习能力真的很强,自己试着动手,效果出奇的好。
    他帮江收把小猫挂件和钥匙扣在一起,“可以天天带着了。”
    看到它的时候,也顺便想起我吧。
    第14章
    后来江收真的会时刻把赵疏阳亲手织的团团挂件带在身边,他在画室画画的时候,毛线团团就坐在旁边小桌子上看他。
    江收用画笔的尾端戳一戳小白猫,不由自主想象了一下赵疏阳给他织小猫挂件时的情景。
    赵疏阳做什么事情都那么严谨,肯定会像对待什么商业重要活动一样对待钩针小猫。他会在灯下轻皱着眉,细致而认真地勾线,打结,填充,然后把最完美的成品送给他。
    这样的场景让江收忍不住心中微动,他有些走神,分心去想赵疏阳和他们的猫。等到再回过神来后,面前的画布上已经被他草草地打了一副线稿。
    虽然潦草,但不难看出正是赵疏阳给他织小猫挂件的画面。
    江收沉默,“……”
    怎么会画这个?
    他下意识地想要换新画布,但盯着那幅线稿看了两秒,画面就好像有什么奇异地魔力般,吸引他伸出了画笔。
    色块与光影将整个画面填充构建,江收心底的场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画人像,还是画身边熟悉的人,这对江收来说明明是最不感兴趣的创作类型,但这次却全然不同。就好像又回到了米兰的那个深夜,他画赵疏阳,没有半点枯燥与不耐。
    他只要想着这个人,胸中就好像有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河,澎湃的河水源源不断,从他的心脏流淌到画布之上。
    每当这时,他的作品才真正的活过来。
    画布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滴颜料都被注入灵魂,江收看着画,忽然理解了安德鲁老师所说的“不要冷漠地置身事外”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他安静地注视那副画许久,最后细致地收了起来。
    他的瓶颈在打破。
    老师说得对,要勇敢一点。
    下午没什么事,江收早早地从画室离开,想回去休息一下。但车开到一半,他才忽然发觉自己走的是去赵疏阳家的路。
    前面一个路口刚好可以换回正确的路,他细长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敲,依旧走了原路。
    江收不想去分析这是因为习惯还是因为潜意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他瞥了眼扔在副驾上的小猫挂件,心想就当是为了去陪团团玩好了。
    到天水时赵疏阳还没下班,家里只有猫团团迎接他,绕着江收的腿转来转去,非常热情。
    江收弯腰把它抱起来,莫名有种下班回到家里抱起小女儿的感觉,他揉揉团团的毛,“走,陪爸爸上楼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