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11章
    他随即问起了幽州的情况。
    辛毗一一解说。
    平定了辽东,尤其是击破高句丽之后,荀攸又对扶余用兵,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让扶余俯首称臣。之所以这么顺利,除了汉军甲坚矛利,无人能当之外,也与互市有很大关系。蛮夷能通过互市取得必要的生活物资,还可以请求入附,子女如果进入汉人的学堂读书,将来还有机会进入汉地做官,还想与汉人刀兵相见的就没几个了。
    就算有,他们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剿抚并用,没几年功夫,大漠以北就安定了。
    虽说还是不断有蛮夷南下,但是数量有限,也不会在漠北聚集,自然无法对大汉造成威胁。
    韩融听了,幽幽一声叹息。“反者道之动,诚不我欺。”
    辛毗知道韩融在说什么,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在北疆数年,感触远比韩融深。
    在此之前,大汉对北方胡虏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汉人看不起那些胡虏,觉得他们不开化,不配与汉人为伍,所以极力反对胡虏入塞。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增加的边境压力,朝廷官员又崇尚安抚,希望以赐币、和亲等手段收买胡虏,让他们为大汉守边。
    结果是大汉花了很多钱,养肥了胡虏,边境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入塞居住的胡虏也越来越多,幽并凉三州的边疆大半失守。
    是战是和,汉人争论了很久,政策也多次反复,最后也没找到解决办法。
    然而这个纠结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如今突然解决了。
    办法很简单,就是韩融说的反者道之动,将之前的政策反过来用。
    一手安抚、教化,一手强硬镇压。
    看起来与之前的政策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有一个:技术和战术,以及度田。
    先进的技术可以打造更加先进的武器,对各级将领的培训使将士的战斗力更强,度田更是让将士有了恒产,守边就有了意义,再艰苦也能忍受。
    与此同时,将士的积极性也让训练更有成效。
    有了更好的武器和更高的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后,三五千将士就足以守边,整个幽燕都护府不过一万步骑,消耗的军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更少了。
    这让他对度田的态度大为转变。
    “韩公,我听说颍川的度田到目前还不够彻底?”
    韩融转头看看辛毗,一声叹息。“田是度了,但人心难度。”
    “都有谁啊?”
    “那些迂腐之辈,不提也罢。”韩融摇摇头,不愿多说。“不过也没几天了,渤海的德政虽然还紧坚持,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如今迁出的人没几个,想迁回来的人倒是不少。可是田已经分了,哪有闲田安置他们,各县都不肯接收他们入籍,搞得有家不能回。”
    韩融一声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辛毗没吭声。
    他虽在北疆,却一直和钟繇、荀谌等人保持联系,自然清楚渤海的德政难以为继,只是找不到结束的台阶而已。
    这也是他一听说韩融来了宛城,就急着来见韩融的原因。
    眼下还有足够的资历,又与朝廷没有太直接的瓜葛,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的人,也就那么几个,韩融是其中之一。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保持冷静
    “我?”韩融很是诧异。
    “除了韩公,我想不出谁更合适进言。”辛毗拱手再拜,恳切地说道:“天子是知恩图报之人。韩公致仕多年,一直未向天子开口。若能进言,天子多少会给几分薄面。”
    韩融斜睨了辛毗一眼,斜睨着身上的白熊氅。“没想到你辛佐治也会用这种手段。”
    辛毗连忙摇手。“韩公千万别误会。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也应该表示一下心意。”
    “那你倒是说说,我如何进言,才能保住这张老脸,不至于晚节不保。”
    见韩融语气松动,辛毗笑了。“韩公可知天子重划州境,并要安排驻军的事?”
    韩融一脸茫然。“自孝武设刺史部以来,十三州便是成例,为何突然要改?”
    “刺史部原本只是监察,依户口而分,实际上有诸多不便。尤其是凉州,东西两三千里,刺史根本不可能顾及全境。凉州多叛乱,与此有关。天子计划重新划分州境,欲使各部驻军辖区相近,便于守边,而不是疲于奔命。”
    “这和汝颍人有什么关系?”
    “增州,驻军,需要大量的官员、将领。只要能入仕,以后在哪儿入籍都无所谓。”
    韩融恍然,轻轻点头,只是神情并不轻松,甚至有些不安。
    “韩公担心人数太多?”
    韩融轻叹道:“我虽隐居乡里,却还算关心时政,知道天子对汝颍人的戒备,只是一直把握着分寸,才没有引起党锢那样的大案。如果汝颍人想借此机会脱困,势头太猛,会不会……”
    “的确有这个可能,但正因为后果严重,才要摆在明处。”辛毗轻拍栏杆。“若是一两个人,借着汝颍人的引荐,根本不用惊动天子。可是现在人太多了,知名的就有数十人,总数在百人左右。如果不事先通报天子,将来被有心人上奏,反倒无法解释。这是个问题,天子想必也知道。如果一定要解决,摆在明处,总比私下里操作更好。”
    韩融明白了辛毗的意思,也觉得他说得有理,便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