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4章
    木修文、木新南父子作伪证指控木绯屿弑母、屠杀军校同学,联邦间谍在帝国星网上引导了舆论风向,将之宣扬为穷凶极恶之徒。然后才是女皇野心勃勃的推波助澜,导致最终风向扭转,激起帝国民众的厌恶情绪。最后将火烧到克莱恩身上。
    可在这段视频中,木绯屿撕下了木家人的遮羞布,木修文是个什么样的人渣有目共睹,而看起来正直的木新南原来是个与他父亲没有区别的自私自利者。他们的丑恶嘴脸被暴露在镜头下,那么他们所做的指控还是真实、准确的吗?
    木绯屿用拳头告诉了所有人,木新南根本没有证据。
    没有证据,木绯屿便不是星网上网民所言之凿凿的恶徒,帝国人凭什么憎恶他,拿他去换联邦的谈判?
    内政大臣敲桌反对:“我反对!阿尔克辛,你不是主张跟联邦停火,然后联合调查黑区吗?现在公布这个,只会挑起民众对联邦的负面情绪,可能影响谈判。你这不是碍自己的事?”
    说不准明天就有人要上街游行,到时候头疼的是主管警务系统的内政部。对于可能会增加工作量的问题,内政大臣十分敏锐。
    首相左看右看,暂时保持了沉默。
    克莱恩正打算解释,首相秘书突然打断:“首相!有新消息。”
    秘书瞅瞅克莱恩,欲言又止。
    首相说:“什么消息?和今天议程有关的话直接说。”
    秘书:“是内阁秘书的通讯请求……联邦首席执政官通过他们临时外交部提出,呃……他们要和国防大臣通话。”
    首相和其他人:“???”
    克莱恩眼皮一跳,预感到木绯屿在联邦大概不止砸了木家。
    *
    内阁会议因一通来自联邦的通讯请求而中断,虽然联邦方面要求通话的对象是克莱恩,但首相直接让秘书们在内阁会议室架设设备,大臣们谁也没有离席,就在旁边坐着看克莱恩与联邦人联络。
    通过两国谈判建立的通讯通道,克莱恩的全息影像出现在联邦,而联邦一方传送来的影像除了木绯屿,还有一个熟面孔。
    另一边的背景约莫是办公室,木绯屿姿态闲适坐在椅子上,看起来人身自由没有任何受限。另一个出境的人是这间办公室的主人,联邦首席执政官司空邈。
    “蓝佑?不对,你是帝国人,我应该怎么称呼?”司空邈一开口便夹枪带棒,声音是客气的,措辞间却夹带怒气。
    首相和其他大臣不约而同瞄向克莱恩。
    首相:对面好像是联邦元首诶,难搞,要不要叫专业的来?
    “司空首席,您好。”克莱恩十指交叉,置于胸前桌面,脸上不带一丝笑意,是以司空邈这些联邦人从未见过的面貌面对对方。“克莱恩·阿尔克辛,我真正的名字。”
    他直接用联邦语对话,旁边的首相等人愣了下,连忙找秘书要翻译器。
    “帝国人的名字可有点难记。”司空邈笑着说,“寒暄的话就免了,我直说吧。邢以芮死了。”
    克莱恩面不改色,非常镇定。
    打从木绯屿提出要回联邦之时起,克莱恩就没想过邢以芮能落得好下场。
    首相秘书从内阁找来懂联邦语的公务员做同传,大家刚戴上耳机就听见联邦元首说搞得谈判不得进展的家伙人没了?
    这个场合说起这事,该不会是……
    大家再一次齐刷刷瞄向克莱恩。
    虽然木绯屿没在帝国杀过人类,但杀虫如砍瓜切菜。他们觉得木绯屿杀死个把人,好像很合理?
    “我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克莱恩不带感情的打着官腔。
    司空邈死死盯着他的全息投影,稍稍沉默。
    木绯屿往前倾了倾身,似乎想凑近克莱恩的影像,抬起手小幅度摇了摇,扬起抹浅浅的笑容说:“老公,我明天就回去。”
    对着木绯屿,克莱恩也露出了笑意:“定好了?坐什么船?需要黛丝芙号入境联邦去接你吗?”
    他故意如此询问,踩的是联邦政府的脸。
    司空邈一下子失去谈话主动权,不得不开口回应:“具体细节还没商定,我给你通讯也是打算谈一谈这个问题。”
    司空邈自以为对克莱恩并不陌生,他曾经非常欣赏这个年轻有为、世故圆滑的年轻人,而论起玩弄政治的手段,他比克莱恩成熟得多。如今再见,他却感受到了压力。
    克莱恩并不是世故圆滑的人,脱下伪装的他强硬而果决,他于政治上的不成熟会以军事武力的压力施加给对手。
    和他谈邢以芮之死?他直接拉出黛丝芙号!他要把歼星舰开进联邦境内,甚至是直接开到联邦主星!
    这是武力威慑!
    而刚刚在赫尔曼战役中一败涂地,无论政治、军事上双输,以至于艾雁石亲自开启谈判的联邦,尤其是司空邈政府对这种威慑是惧怕的。
    司空邈急切的发声彰显了他们自由党在军事方面的软弱无力。谈话堪堪开始,代表联邦的司空邈就落了下风。
    但这还不是最糟的,想早点回家的魔尊抢先开口:“飞船一来回太费时间了。我直接在这边抢一艘船,让人把我送到边境。叫黛丝芙号在原地等我,先前下船时我记了坐标。”
    司空邈:“???”
    首相等人:“……”
    克莱恩无奈又好笑,点头说:“好,我一会儿就给黛丝芙号下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