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靖安侯 第168节
    “要吃亏也是他们年轻人吃亏。”
    张相反倒看的很开,笑道:“与我们这些老东西无甚干系了。”
    “崇德你倒是洒脱得很。”
    杨老头又摇头叹息:“我却在心里有些担心,担心那些年轻人做事情,不晓得轻重……”
    他看向张敬,突然笑了笑:“咱们俩共事这么多年,之所以会在这件事情上有分歧,多半是因为你有个好孙儿,因此能够放心把事情交给小孩子们去做,老夫便没有你这个福分。”
    老丞相又面露愁苦之色,摇头道:“老夫家里那些个儿孙后辈,便没有一个有出息的,但凡能出一个张易安那样的人物,老夫现在闭眼也是笑着走的。”
    张易安张简,二十岁出头便中二甲进士第三十九名,实打实的高材生,不说与其他普通读书人相比,哪怕是在建康的衙内圈子里,张简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衙内了。
    “那孩子心性不定。”
    张相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大孙子,也忍不住摇头。
    “将来前途如何,还很难说。”
    “至于相国的后人……”
    张敬微笑道:“听说杨家的小相公在建康很是出名,以老相国的功劳,可以让他恩荫入仕,将来说不定会继承相国的衣钵。”
    “小相公?”
    杨敬宗闷哼了一声:“那逆子每天只会在建康城里四下晃荡,招风惹雨,就他也配相公二字!”
    “提起他,老夫就觉得心中无名火起!”
    两个老家伙一边聊天,一边互相搀扶着,离开了皇城。
    就在两位宰相离开皇城的时候,一个面色白皙,模样俊俏的中年人,已经等在了甘露殿门口,他在门口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甘露殿的殿门终于打开,高太监从里面走了出来,上下打量了一眼门口等候的中年人,低眉道:“江都知府是罢?”
    中年人正是江都知府陈裕,闻言他连忙站了起来,对着高太监恭敬低头行礼:“回公公,下官江都知府陈裕。”
    “嗯。”
    高太监点了点头,问道:“吏部去过了没有?”
    陈裕老老实实摇头,开口道:“公公,现在吏部衙门还没有开门,下官进京之后,也不敢再见旁人,第一时间便来拜见君父了。”
    “倒是很会说话。”
    高明点了点头之后,开口道:“本来你应当先去吏部述职,述职之后再来求见陛下,不过你运气算好,陛下愿意见你了。”
    “你随咱家来罢。”
    说完,高太监扭头,背负双手,在前面带路。
    陈裕恭恭敬敬的跟在高明身后,没过多久就到了皇帝面前,高太监上前,笑着对皇帝说了一句什么。
    与此同时,陈裕也毕恭毕敬的跪在了地上,对着皇帝叩首行礼。
    听了高明的话之后,小皇帝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陈裕,然后缓缓说道:“你就是陈裕,江都知府陈裕?”
    “臣江都知府陈裕,叩见圣驾。”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罢。”
    小皇帝吩咐陈裕起身,认真打量了一遍这位江都知府,然后开口问道:“陈知府,朕有个问题要问你……”
    陈裕慌忙低头:“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
    “去年,江都有一个叫做沈毅的士子因为文章写得好,朕便请他给宫里的邸报司写了几篇稿子,这件事情陈知府知道么?”
    皇帝说的这话,既高明也有些不太高明。
    高明之处在于可以敲山震虎,而不太高明的地方就是,皇帝不应该暴露是自己请沈毅去写邸报。
    不管是邸报司还是高明,都是很好的推脱责任的对象,皇帝实在没有理由把这种事情往自己身上揽。
    陈裕显然对于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深深低头到:“回陛下,臣……听说过一些……”
    皇帝面无表情:“在哪里听说的?”
    陈知府深呼吸了一口气,深深低头道:“陛下,事涉师长……”
    这句话就等于是直接承认是杨敬宗干的了。
    皇帝也没有废话。
    “你直说就是。”
    陈裕这才低着头,隐隐约约之间,把杨府搜罗消息的事情报告给了小皇帝。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陈裕,然后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开口道:“好了,朕已经明白了。”
    “你刚到建康,回去歇着吧,明天记着去一趟吏部,过两天吏部忙活完了,应该会有人找你的。”
    “是。”
    陈知府恭敬告退,刚离开皇城,他坐上了自己的马车,看着车厢里提前静心准备好的礼物,面色平静。
    见完皇帝,此时该去见老师了。
    “去杨府。”
    车把式应了一声,然后回头看向陈裕,笑着说道:“老爷,建康城里姓杨的,没有一千家也有好几百家……”
    陈府尊脸色一沉,闷声道。
    “去杨相国府上。”
    第二百六十四章 打秋风的世子
    朝堂上,发生了惊天地震。
    不过这地震是对于朝堂里的大佬,以及官老爷们来说的,对于沈毅来说,他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平日里除了在家鼓捣一些吃食,就是跟三哥沈陵一起在建康城各大饭庄里“探店”。
    要不然,就是去醴泉楼读书。
    有时候写了一篇他自己尚算满意的策论之后,他就会带上这篇策论,再拎一坛酒,去大义坊寻顾先生,看顾老头温酒评策论。
    唯一对沈毅有些影响的,就是从正月十六大朝会之后,已经有好几天时间没有什么人来找他了。
    这里说的人,是宫里邸报司的人,以及晋王府的那位李世子,还有赵师伯家那个略显有些肥胖的小儿子赵蓟州。
    所有人都从沈毅的世界里消失了。
    因为朝廷出事了,大家都很忙。
    正因为如此,沈毅反倒得了几天清闲,能够真正沉下心思读几天书了。
    正月十九,朝廷贴下皇榜,与礼部衙门一起,定下了今年春闱的具体时间,以及总裁官的具体人员。
    春闱时间定在二月二十四。
    而春闱主考的人选,是沈毅早已经知道的礼部侍郎吴勘,以及御史台御史中丞钱颐。
    春闱主考是两个人,这是成规,毕竟主考官虽然别称“总裁”,但是会士这般重要的名额,也不能完全由一个人说了算。
    而皇帝之所以只给沈毅其中一个人的名字,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两个名额都给了沈毅,沈毅就会去看两个人的书,考试的时候可能会想方设法的讨好两个人。
    这样可能两边得罪。
    而两位总裁官里,只需要有一位欣赏沈毅,就已经足够了,毕竟这两个总裁官都会互相给对方一点面子。
    两位主考官的名额公布之后,立刻传遍建康,在民间,尤其是在举人圈子里的影响力,甚至不亚于两位宰相辞任!
    毕竟这两位主考官,将会决定今年整个陈国参考的所有举人的命运,乃是真真切切可以影响到这些举人的前程的!
    一时间,建康书铺里,人头攒动,挤满了人。
    有关两位主考的书籍,基本上在一天时间里被卖的干干净净。
    而沈某人,因为事先占了先机,这会儿已经不必去书铺跟那些同科们抢书了,他依然重复着自己日常的生活,一般是上午去大义坊找顾先生请教学问,下午去醴泉楼读书。
    本来晚上,他应该陪沈陵喝酒的,不过距离考试只剩下了一个月时间左右,沈毅也没有精力去照顾沈陵的想法,甚至没有精力去管许复他们的生意,每天晚上回来之后,他至少会写一篇杂文或者策论,才会熄灯上床睡觉。
    在这种沉浸式学习之中,日子一天天飞快过去,颇有种山中无甲子的感觉,一转眼,时间就过了正月,来到了二月。
    二月初一的大朝会,皇帝陛下在朝会上宣布的圣旨,补了两位大臣进入中书拜相。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新的人事变动,总之,随着杨相离开中书省,朝廷已经完成了一次新的简单的利益分配。
    这种利益分配,现在还十分粗略,后续也会慢慢优化。
    如果沈毅这一科能中,他多半是能够赶上这一次“优化”的。
    不过当沈毅在醴泉楼读书,听到醴泉楼里几个举人讨论朝事的时候,偶然听到了两位新宰相的名字。
    两位新宰相都不姓赵。
    沈毅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只是微微愣神,然后便继续把心思放在了眼前的书本上。
    从正月十六之后,他连赵昌平的面都见不到,更不要说去宽慰这位户部侍郎的,眼下只有考学才是正经,其他的事情跟他关系都不是很大。
    次日,二月初二。
    龙抬头的好日子,建康城里,再一次热闹了起来。
    沈毅家里,也迎来了久违的客人。
    是晋王世子李穆。
    沈毅并没有告诉过他自己的新家在哪,不过李世子还是寻到了沈毅的新住处,这会儿是早上,沈毅才刚刚起床没有多久,见到这位世子登门之后,他立刻与沈陵一起,把世子殿下迎了进来。
    进了这宅子之后,李穆先是感叹了一句这宅子不错,然后才跟着沈毅一起,进了这宅子的正堂。
    这句话也是恭维话。
    晋王府不知道比这座小宅子大出了多少倍,府中随便一处院子,都比沈毅这个宅子好出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李穆是皇族。
    他的富裕程度,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官员,沈毅这个宅子在赵蓟州看来可能不错,但是在李穆看来,与“贫民窟”其实无甚差别。
    进了正堂之后,李穆看着沈毅,微笑道:“明日便是我父大寿了,子恒应当会去罢?”
    沈毅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这位晋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