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靖安侯 第362节
    甚至,他刚才已经动了跟赵家正面硬碰硬的念头。
    这是因为怒火上涌,让皇帝陛下,一时之间有点上头了。
    听到了高明的话之后,皇帝冷眼看了看甘露殿里的其他人,面无表情:“你们都退下。”
    “是……”
    此时甘露殿里剩下的,都是内侍省的中高级太监,平日里在甘露殿伴驾的,不是紫衣太监,也距离紫衣太监仅有一步之遥。
    这些太监们不约而同的看了高公公一眼,然后弯着身子退下了。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皇帝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他冷眼看了一眼高明,面无表情:“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是北齐干的?”
    高明犹豫了一下之后,咬牙道:“陛下,奴婢以为,这件事应当是北齐干的……”
    “应当”二字,高明的语气稍稍加重了一些。
    那么他这句话,其实就有了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自然是字面上的意思。
    而第二个意思是……不管这件事是不是北齐干的,“最好”把它定性成是北齐干的。
    这样,可以避免陈国的一场内部矛盾。
    毕竟,如果这件事真的坐实了是赵阀所为,那么不管从什么角度,皇帝陛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容忍的了。
    到时候,朝廷就不得不正面面对慢慢做大的赵阀,一旦赵阀不甘心引颈就戮,那么关于淮河水师的一场剧变,就变得势不可挡了。
    一个不小心,陈国的北部边防,就会荡然无存。
    如果情况更糟糕一些,那就是赵阀投敌,到时候南陈朝廷的压力,就会立刻变得无限大。
    国祚能不能继续延续,都是未知之数。
    说的再白一些,就是高明认为,不管是朝廷还是皇帝,此时此刻都没有做好跟赵阀全面翻脸的准备,因此这会儿无论碰到什么情况,都是不能跟赵家翻脸的。
    维持现状,赵阀再怎么有想法,也师出无名。
    一旦朝廷对赵阀动手,赵阀就有可能被“逼反”。
    也就是说,再这种情况下,沈毅的这场刺杀,“应当”定性成是北齐那帮胡人干的。
    “好一个应当!”
    皇帝天性聪慧,自然能听明白自己这个大伴话里隐藏的意思,他冷笑一声:“那按照高公公的意思,这件事也就不必去查了,直接对外宣布,北齐要戕害我大陈钦差就是!”
    高太监长叹了一口气,深深低头道:“无论陛下作何决定,奴婢永远追随陛下,至死不休……”
    皇帝深呼吸了好几口气,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他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沉默了许久。
    “先让内卫去查罢,不管这件事最后如何处理,他们总要给朕一个真相的。”
    “好在沈七这一次命大。”
    皇帝眯了眯眼睛,冷声道:“要是沈七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朕计划了两三年的事情,几乎立刻就会胎死腹中!”
    “真要是这样,朕绝饶不了他陆晟!”
    高太监深深低头道:“陛下英明,奴婢这就去与陆指挥使见上一面,沟通情况……”
    “沟通什么?”
    皇帝面无表情,冷声道:“你跟他沟通什么?教他如何作假骗朕,是不是?”
    高明再一次跪在了地上,以头触地:“奴婢不敢……”
    皇帝冷哼了一声,瞥向高明:“不该你管的事情,你不要自作聪明,这一次的事情,不管内卫怎么查,查出了什么,你都不要过问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闭上眼睛,冷静思考了一番之后,淡淡的说道:“沈七那边,朕也要给他一个态度,你选一下,是你去乐清一趟,还是让陆晟去乐清一趟?”
    高明沉默了一会儿,深深低头道:“回陛下,这件事既然是内卫的事情,那就让陆指挥使辛苦一趟罢……”
    皇帝再一次冷哼:“辛苦?”
    不过,他只说了这两个字,便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转了个话茬:“你要去见陆晟,就去见他一面,你替朕告诉他,朕要知道乐清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
    “再告诉他……”
    “朕要沈七好生生的活着,不想再看到这次这种事情发生。”
    “如果沈七哪天死了,你让他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就是,不必回来见朕了。”
    高太监一一点头,惶恐应命。
    “好了,你这就去办罢。”
    皇帝面无表情:“陆晟出发之前,让他来宫里见朕一面,给朕一个章程。”
    高太监恭声应是,转身退下了。
    高明离开之后,甘露殿里只剩下了皇帝一个人。
    皇帝陛下目光看向北方,双目之中寒光闪闪。
    “要是这一次真是你们家干的,朕依旧会替你们家擦屁股……”
    “但是这帐……”
    皇帝陛下深呼吸了一口气,喃喃低语。
    “朕会替你们一一记下来的……”
    第五百四十八章 讨价还价
    沈毅遇刺的事情,虽然引得皇帝本人雷霆震怒,但是在建康城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
    因为皇帝陛下,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
    甚至,皇帝陛下在宫里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第二天就跟个没事人一样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三天,到了朝会的日子,皇帝陛下也恍若无事,乐乐呵呵的上朝去了,在朝会上还封赏了治乱有功的几个布政使,满面笑容,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其实朝廷里五品以上的官员,都知道皇帝陛下为什么心情不错,多半是因为皇后娘娘又有了身孕,才让皇帝陛下龙颜大悦。
    但是三品以上的官员,心里都有些战战兢兢。
    这些人,多少都有一点宫里的消息渠道,或多或少听说了皇帝陛下昨天雷霆震怒的消息。
    尤其是中书的几位宰辅,抬头看向皇帝的目光,都有些担忧。
    一场朝会过半,皇帝瞥了一眼旁边的高明,高太监立刻会意,手捧圣旨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
    王儋等两位宰相,因为年事已高,上书告老,上个月已经被皇帝准了,现在要补两个人进中书拜相。
    这是朝廷上个月廷推的时候,就议定的事情,朝廷里的这些大臣们对于新任宰相的人选,也都心知肚明。
    高太监,也不出意外的念出了这两个名字。
    “因两位宰相致仕,中书要职不可缺失,着补翰林学士崔煜,吏部侍郎彭礼,入中书办差……”
    被念到名字的两位大臣,立刻上前,对着皇帝陛下叩首谢恩。
    皇帝抬了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然后皇帝看向一旁站着的宰相王儋,问道:“王相,在朝中留到年底罢?”
    王儋等二人虽然致仕,但是中书省的事务太多,不可能说辞职第二天就滚蛋了,到现在为止,王儋还在中书办差,主理中书事。
    当然了,他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交接工作。
    王儋低着头,叹了口气:“陛下,老臣已经老迈昏聩了,实在是不能再为国出力,本月老臣交割了朝事之后,便要卸职归乡养老去了。”
    皇帝先是叹了口气,但是也没有再继续挽留,而是开口说道:“归养乡里,是许多文臣的心愿,朕也就不拦着了,不过中书省的事情,还是要办好了,王相这一个月,多跟陈相沟通沟通,把中书省的事情办好了。”
    皇帝口中的“陈相”,姓陈名靖,字平之,进中书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原先在中书省敬陪末座,不过这几年随着杨敬宗张敬,以及王儋等两拨宰相先后退下来,硬生生被他给熬到了中书省首魁的位置上,未来一段时间,要在中书省掌枢了。
    王老头恭敬低头称是。
    皇帝陛下又看了看新近拜相的宰相崔煜,以及宰相彭礼,嘴角露出了一个笑容:“崔相,彭相,王相老成持国,他离开之前,你们多跟他请教请教,一起办好中书的差事。”
    崔煜原本早早的就拜相了,跟陈靖基本上是前后脚进的中书省,但是他运气不好,被皇帝罢了一次,如今虽然恢复相位,但是在中书省的排位,自然就要降下来了。
    两位新晋宰相,先是向皇帝躬身致谢,又对着王儋拱手行礼,以示尊敬。
    “好了……”
    皇帝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说道:“朝事就到这里,诸卿没有什么事的话,就散了罢。”
    王儋抬头看了看皇帝,想开口说些什么,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户部赵尚书默默上前,他抬头看向皇帝,刚想开口说话,皇帝便微微皱眉,打断了赵尚书的发言。
    “对了赵卿,朕刚好有事找你,你散朝之后不要走,到甘露殿来见朕。”
    说完这句话,皇帝站了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今日朝会就到这里,散朝。”
    说完这句话,皇帝背着手,径自离开。
    赵尚书站在原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也动身往甘露殿去了。
    到了甘露殿之后,这位户部尚书手捧朝笏,对着皇帝躬身行礼:“臣户部赵治,拜见陛下。”
    皇帝看到赵昌平之后,立刻让身边的太监给赵尚书赐了座,等赵尚书落座之后,皇帝才笑了笑:“上一次杨相跟张相致仕的时候,朝廷上下便有许多大臣跟朕说,赵卿王佐之才,可以拜相,不过一直到这一次,都没有擢赵卿入中书,赵卿心里怕有些不太舒服罢?”
    赵昌平立刻站了起来,恭敬低头道:“中书相位,全在陛下一心,臣绝没有半点念头……”
    皇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微微叹了口气:“其实这一次,朕是考虑把赵卿提进中书的,只是朝廷这几年多事,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赵卿你在户部多年,换个人来管钱库,朕放心不下。”
    皇帝脸上满是笑容:“赵卿放心,等将来国事稍安一些之后……”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总是会有机会的。”
    赵昌平面色严肃,继续低头道:“陛下,臣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臣想要说的是,兵部主事沈……”
    “好了……”
    皇帝脸上的笑意终于收敛。
    他看了看眼前这个还算年轻,非常能干的户部尚书,微微皱了皱眉头之后,缓缓说道:“沈毅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而且已经派人去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