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0章 驱虎吞狼还是抱薪救火
    第670章 驱虎吞狼还是抱薪救火
    汴州状元楼位置极好,坐落于运河边上。在二楼的雅间里,透过围栏可以看到运河上来来往往的漕船,可以看到运河边芸芸众生忙碌不停。
    无形之中便让人有种俯视众生,坐看云起的优越感。
    李庭望是个粗人,但他感觉得出来什么叫“逼格”。
    在这里吃饭就很有逼格。
    “官家,今日……”
    李庭望刚刚张嘴,方重勇便摆了摆手道:“李将军,今日本官乃是为你接风洗尘的,不聊公事,不聊公事哈。”
    他随口打哈哈张口就来,只是身上那件旧袍子,怎么看也不像是接待客人的装扮。
    李庭望没办法点破,别人是在装客气,你要是当真,估计到时候尴尬的就不知道是谁了。
    见方重勇没有说正事的兴趣,李庭望也没法开口,只得闷头喝酒。
    酒过三巡之后,方重勇突然问道:“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过得可真快。想当年,本官带兵进击河北,安守忠便追击在后。我们那时候还是对手,只怕李将军也在军中吧?”
    诶?
    听到这话,李庭望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心中暗想:没错,安守忠当年奉命追击银枪孝节军的时候,老子正好是安守忠麾下部将,直属于本部人马。
    只是现在方清在席间提出这一茬,所为何事?难道是想翻当年旧账?
    李庭望心中七上八下直打鼓的。
    “官家用兵如神,李某不及也。”
    李庭望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纯属客套一下。
    “你我当年兵戎相见,杀得你死我活的。
    没想到今日居然也能坐在同一雅间内把酒言欢,世间之事如此奇妙,当真是令人唏嘘啊。”
    方重勇面色感慨说道。
    李庭望亦是默然,心有戚戚。
    他们这样的叛将,当初还是有一个目标的,那便是改朝换代。可是如今倒好,天下成了这副鬼样子,他们已经迷茫了,根本找不到前进的目标。
    朝廷不像朝廷,反贼不像反贼,大家好像都差不多,拳头大的说话而已。
    状元楼外,红色与黄色交替映入眼帘,枫叶纷纷落地将要化作春泥。金秋的时节,给人以最美好的想象。
    只是,秋天不常在,冬天就快来了。
    最惨烈的搏斗,为了生存而战的厮杀,往往就发生在食物匮乏,又冰冷令人绝望的冬季。
    不知为何,李庭望心中有些惆怅。今年冬天,长安那边,应该要动手了吧?
    “李将军似乎有心事啊。”
    方重勇看到李庭望在发愣,笑着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可否说出来让本官参详参详呢?”
    “鄙人是来替安将军送信的,信件在此。”
    李庭望不知道方重勇的打算,因此只是从怀里摸出一封信,将其递给大聪明,由后者转交。
    谁知道方重勇将信揣袖口里,压根是看也不看。他只是对席间众人说道:“来,今日喝酒,不醉无归。有什么事情,待明日再说吧。莫要让那些事情扫了兴致。”
    李庭望被憋得差点吐血,却又发作不得。别人请他好吃好喝,给足了面子,若是翻脸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接下来,方重勇说了很多关于西域的趣闻,什么沙丘会移动,每年移动十丈远,把临近树木都吞了;什么骆驼在沙漠里可以坚持两周不喝水,一个月不吃东西,就算不吃不喝也能抗七八天。
    听得从未去过西域的李庭望浮想联翩。
    气氛到了,这酒吃得就畅快,李庭望自然不可能再提洛阳的事情。散席后,张光晟将李庭望安排在开封城外驿馆,居然跟刘忠翼住一个院子!
    也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
    ……
    长安,大明宫,议政堂。
    屋内的人很多,气氛也有些紧张。
    马璘面带忧虑,看着眼前两位宰相争执不休,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李宝臣庶长子李惟诚也在场,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装作自己不在这里。李宝臣麾下大将王武俊,站在李惟诚身后,也不说话。
    李宝臣去修仙了以后,关中朝廷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没人拍板了。
    或者说,重大决策,李史鱼说了不算,必须跟以韦坚为首的“天龙人”们坐下来商量着办。要不然,政令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这样的好处就是,这两年在关中本地大户的配合下,政权迅速稳定了下来。
    既然李宝臣去修仙,不去跟大家抢夺权力,那么这个政权自然会得到本地大族的拥护。
    所以不存在政令不出宫城的情况。
    但坏处却是,一旦遇到重大问题,需要有人做决定的时候,朝廷内外就开始吵架了。
    比如说现在,韦坚就在跟李史鱼吵架,在关于如何对待安守忠这件事情上,争论不休。
    “本相之意,是长痛不如短痛。
    无论朝廷怎么说,安守忠都不会屈服的。
    那些招,是骗不过安守忠的,不用抛媚眼给瞎子看了。
    唯有出兵,控制洛阳,确保河阳三城的安全,确保关中漕运的安全。
    这个时候不能犹豫。”
    李史鱼铿锵有力的说道,紧握双拳。
    他是藩镇幕僚出身,脑子里的计策依旧是围绕着武将来运转的。身体的血勇之气并未被磨灭,还没有退化成关中天龙人那种老硬币。
    “李相公若是觉得可以出兵,你自己领兵便是。本相不会多说一句话。”
    韦坚淡定说道,似乎一点都鸟李史鱼。
    “困守关中,难道等死么?没了漕运,关中如何维持得下去?”
    李史鱼怼了一句。
    “安守忠不是不能对付,而是不能直接出兵。可以用驱虎吞狼之术,事半功倍。”
    韦坚面色平静说道,他好像一点都不担心。
    “安守忠是狼,那虎从何来?”
    李史鱼反问道。
    “控鹤军在河东,进不能得太原,退不能回关中。李怀光正想某一个落脚的好地方,不如朝廷下一道旨意,命安守忠与李怀光,带着部曲集体换防。
    安守忠必定不肯,而李怀光则会欣喜若狂。到时候,让控鹤军去对付安守忠即可。”
    韦坚慢悠悠的说道。
    他也不是故意找茬,故意要给李史鱼难堪,而是他真的有更好的办法。起码是他觉得还不错的好办法。
    对此,李史鱼不敢苟同。
    安守忠赢了,气焰嚣张,事态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怀光赢了,那他就是下一个安守忠。
    这个所谓“驱虎吞狼”的比喻实在是不太恰当,用抱薪救火来形容还差不多。“如此,只会让藩镇做大!当真愚不可及!”
    李史鱼大骂道。
    李宝臣就是藩镇出身,入关中夺权的。李史鱼作为他的亲信幕僚,如何不知道类似的活计是什么玩意!
    如今的关中,就只是个占据了长安的藩镇罢了!
    此时此刻,韦坚老神在在,李史鱼面红耳赤,二人谁也不肯让一步。
    马璘在一旁听得插不上话,他只是个武将而已,还能怎么样?
    李惟诚等人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两个宰相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完全是鸡同鸭讲。
    这要争论到什么时候?
    不过话说回来,两位宰相之间还是有一个重要共识的:对于关中来说漕运事大,不可交给不听话的武将来守卫。收拾安守忠势在必行,只是要用什么手段,值得商榷。
    “二位相公,不如末将带兵屯扎蒲州,李将军(指李惟诚)屯兵潼关,以观望事态为主。
    然后朝廷下令,让李怀光与安守忠二人带兵换防。先下旨,后动手,视情况而定。”
    马璘对韦坚和李史鱼抱拳行礼建议道。
    他这个办法,有点像是在和稀泥。
    只不过嘛,这种安排也不是没有道理,算是“文的一手,武的一手”。
    两路兵马,见机行事,非常妥当。
    毕竟,又不是让他们直接出兵!只是在合适的时候去捡便宜而已!
    比如说,安守忠和李怀光的兵马,一言不合就打得两败俱伤,然后马璘他们再去收拾局面。
    想想还挺美的,就算不可能,想想还是没问题的吧?
    “那就这样吧,本相不想说了。”
    李史鱼甩甩衣袖,转身就走了,一刻也不想在议政堂里面呆着。他这个宰相,当得憋屈,自从关中的情况稳定后,各种幺蛾子都冒出来了。
    他其实是不满意的,只是没办法,马璘是带兵的人,李惟诚和王武俊也是将领,他们都是在一线打仗的。这些人不支持,那么宰相说出来的话,也就出不了议政堂。
    就跟个屁一样,能放还好了,不能放就得憋着,别提多难受了。
    “就这么安排,军令这两天就会下来,几位将军待军粮备齐后,便各自开拔吧。”
    韦坚有些疲惫的摆了摆手。
    李史鱼感觉很累,他也不觉得轻松。
    如今早就不是盛唐了,当宰相的,哪个会觉得轻松呢。各种事情都需要人去处理,维持关中这一摊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末将告辞!”
    马璘等人各自抱拳行礼后离去,并不走一路,他们本来也不是一路人,各自有各自的路子。
    只是因为没有办法,才联合到一起的,很难说将来会不会互相动刀。
    等所有人都走了,韦坚这才盘坐在软垫上,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汴州……会如何?”
    他心中蹦出一个念头来,感觉有些不安,又无力去改变什么。
    实力对比摆在这里,汴州没有截断关中的漕运,并不是因为不能,而是不想。
    虽然不知道方清是怎么打算的,但是应该没有马上翻脸的意图。
    还是那句话,漕船到长安确实是维持了关中的生命线,却也繁荣了汴州的商贸,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箭在没有射出去的时候,威胁是最大的,汴州那边执行的策略就是如此。
    可以动,但是暂时却不动,好像有一把剑悬在头顶上一样。
    这让关中朝廷的掌舵人,觉得很麻烦,如同被捆住手脚一般。
    关中要出兵,就要承担出兵的风险,以及一旦战败,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整个政权都有可能被颠覆。
    但同样的,如果打赢了,那么就能稳固根基,获得更长的生命力。
    不管怎么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并不存在所谓的“万全之策”。
    “得想想办法,拖住银枪孝节军才行。”
    韦坚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
    开封城外的驿站,规模很大,甚至有点吓人。
    由于“朝廷”的色彩被淡化,因此驿站被划分出来了一大一小两个区域。小的给官员、使者临时居住,大的给行商旅人借宿,互不干扰。
    此驿站有马匹两百,院墙高大有士兵守卫,堪称是“门衔周道,墙阴行桑”,是一座守卫不太严密的小城,这也是为什么开封驿在开封城外的主要原因。
    驿站规模太大,县城容不下。
    按道理来说,这么大一个地方,住在驿站里的人,又是深居简出,熟人不太可能会遇到的。
    然而,刘忠翼今日刚刚出院子,便跟李庭望迎头撞上了!
    前些时日,就是这位,对刘忠翼百般推脱,不让他与安守忠见面。如今二人在驿站内狭路相逢,李庭望武夫出身,一下子冲过去,揪住身材瘦小的刘忠翼,抓着衣领就把他往驿站外面拽!
    此时此刻,什么话也不需要多说,刘忠翼来汴州是干什么的,李庭望已经脑补了一个大概。
    李庭望挟持刘忠翼来到汴州府衙,此时方重勇正在书房内批阅公文。春季下发的青苗贷,有些农民还不上,方重勇签署政令,允许这些人今年先还一半,剩下的一半,到明年再还。
    他手头有很多事情,自然是不可能一直盯着洛阳那边的情况。
    李庭望一进书房,就毫不客气的对方重勇说道:“官家好算计啊,一面接待李某,一面却又与关中伪朝密谋,简直欺人太甚了!”
    “这是何故?本官实不知情啊!”
    方重勇连忙将李庭望迎到桌案前坐下,却没有让刘忠翼落座。
    他指着这位关中来的宦官,对李庭望解释道:“实不相瞒,前日有个自称关中朝廷来的宦官,来找本官,说是可以让关中那边对你们用兵。某观此人信口开河,不敢轻信,便将其安置在驿馆。本官不认识他,李将军可是知道他是谁?”
    听到这位掌管一方的大佬说谎不眨眼,刘忠翼气得面色涨红,却又连一个字都不敢说。
    因为他怕死,而死人是不会说话,也不会反驳的。
    “哼,好你个刘忠翼,你这个卖主求荣的,居然来汴州了!”
    李庭望指着刘忠翼大骂道,心中惊惧不已。
    这个刘忠翼,知道很多事情。方清若是也知道,那条件便不好谈了。
    因为刘忠翼会告诉方清,如今安守忠和他,已经和惶惶不可终日的野狗差不多了!
    李庭望暗暗想道,心已经沉到谷底。
    “把他带出去,莫要听他聒噪。”
    方重勇指着刘忠翼,对大聪明吩咐道。
    刘忠翼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这位方大帅冰冷的眼神,就知道他只要敢反驳一句话,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刘忠翼不情不愿走后,方重勇这才对李庭望叹息道:“安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妨明说吧。这两年关中修生养息,恢复了一些元气。本官看今年冬天,那边也差不多要对洛阳用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