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112桄桄爷
    第113章 112.桄桄爷
    “喂,强娃,弄得到菌包不?”
    送走了两位技术员,一位笑着的,一位“哭”着的。
    骆一航回屋给工具人强娃打电话。
    他要种蘑菇啦。
    “啥子菌包?”强娃问道。
    “你记一下哈,要高温品种,25度那种。培养基料要玉米芯的,配方是玉米芯44.65%、大豆秸秆44.65%、麸皮5%、豆粕2%、尿素0.7%、石灰2%、轻质碳酸钙1%,对了只要平菇的……”
    马技术员说了,骆一航这边第一次种,最好只种一个品种,好管理,而平菇又相对简单些。
    所以就定了只种平菇。
    “等等等等,啥子玩意哟,什么高温,什么玉米芯,啥子豆,豆什么来着?”听了一大串百分之多少,强娃已经晕了。
    还干了好多其他事情。
    吃饭前,骆一航和马志涛可不光炸蘑菇来着。
    强娃真够意思。
    “停停停1强娃又要晕,赶紧打断,“你娃做化学实验啊?化学课都没你这麻烦。哪个卖菌种的会这么讲究。”
    自己做几次就知道了,烤串那种用40克,炸一盘子用300克。
    一个月两千四百斤,平均每天1000串烤的或者133盘炸的,一家烧烤店应该是够了。
    俩人都是只吃过烤蘑菇和炸蘑菇,没称过原料有多重。
    “滚1强娃明显不信,但还是说,“联系方式发给我。”
    骆一航算了一下,两千斤基料,十天出一轮,能出三轮,也就是一个月累计能出两千到两千四百斤平菇。
    这种基料贵些,但是出菌子多。
    “我不是以为你有现成的渠道么。我这几个都远,没准你那里有近的呢。”
    骆一航挂掉电话,把早就整理好的要求和联系方式发了过去。
    别说强娃没记住,当时马志涛也没记住,现查的上课笔记。
    至于扩大生产嘛。
    还介绍了玉米芯基料,就是刚才说的那一堆数字。
    那厢房是放乱七八糟东西的,腾空了摆上两层的立体架,再把窗户和门用贴上密封条,够放两千斤菌包。
    “你娃有地址还问我1强娃怒了。
    “嘿嘿,我知道。”骆一航露出了真实目的,“我等下发伱几个联系方式,麻烦您老问问看合适的话帮我进点,两千斤就行。”
    按照刚才做的实验。
    比如说看见骆一航爷爷家有间厢房不错,挺合适改成蘑菇房的。
    “种蘑菇的菌包,吃的那个平菇。高温25度就是25度以上可以出蘑菇的,这不热了么,得用高温的。玉米芯是长蘑菇的那个材料是玉米芯做的,这种出蘑菇多,一斤料能出一斤二两蘑菇。配料要玉米芯44.65%、大豆秸秆……”
    专家说了,一两千斤的蘑菇房,管理起来还不算麻烦,扩大规模的话,管理难度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骆一航是新手,马专家虽然很想搞个大型菌场,但他其实也是新手,俩新手凑一块,还是谨慎点好。
    骆一航特别听劝。
    最后就是菌包怎么来。
    这个……马专家也不知道。
    但马专家是新人,刚毕业,很年轻。
    年轻人有个优势,可以摇人。
    啥师哥师嫂,师父师叔师大爷的。
    马专家为了自己的第一次,豁出去了,统统一个电话拨过去。
    结果嘿,还真要来好几个联系方式。      而且还都是高端路线,直接给了好几个地方的食用菌研究所都联系人和电话号码。
    食用菌研究所啊,品质高、标准严格、有新鲜东西、出货量少、贵。
    这渠道可不能错过。
    ——
    让强娃联系菌种,他谈货源经验足。
    骆一航自己骑上小摩托去镇上,要做些放菌包的架子。
    家里没有合适的,得去定做。
    在快出村的时候,骆一航又拐回来了,因为他看见了一片田里的苗苗。
    之前苗苗还小的时候没认出来,这些天长大些了,骆一航认出来了,这不是小米么。
    村里还有人种这个?
    知道老蒋有胃病的时候农时已经过了,撒种晚了,小米也没有卖苗子的,种小米的事情就一直没办。
    还想着哪天出去找些苗子移栽回来呢,没想到村里就有。
    “桄桄爷,桄桄爷在家吗?”骆一航认出来那片地是桄桄爷家的,直接去敲门了。
    等了很久,骆一航都以为人没在想走了。
    院门突然打开,走出来一个精神健硕的小老头,见到骆一航咧嘴一乐,扯着大嗓门喊了声:“航娃子来啦,进来坐。”
    “桄桄爷您好着呢,一顿能吃几碗饭。”骆一航说笑着,跟着桄桄爷进了院子。
    “两大碗干饭。”桄桄爷乐呵呵伸出两根手指,他特喜欢跟别的老头显摆他的饭量,没一个老头比得过他。
    好像他们那代人讲究的就是能吃是福。
    “您真是好饭量。”骆一航夸了一句,哄着老头高兴。
    这小老头就是桄桄爷,老辈们叫他老桄桄,本名没人知道。
    桄桄爷是平安沟最老的老人了,大伙猜他得有九十多岁。
    别看桄桄爷年纪大,精神可好,身体也好。
    虽然头发胡子,连眉毛都雪白雪白了,腰也弯下来了。
    但是牙齿一颗都没掉,能吃能睡,吃嘛嘛香,走路都不用拄拐棍。
    还能自己种田,还能在村口大树底下吹牛,还能跟七爷他们打牌打一下午不累。
    嗓门还大得很。
    最特别的是他一双眼睛,贼亮贼亮,半点看不到污浊。
    桄桄爷人特别好,特别喜欢小孩子。
    从骆一航他爸小时候,一直喜欢到骆一航小时候。
    小孩子来他家里,他会给好吃的,甚至把他珍藏的木偶拿出来给小孩子玩,弄坏了只要诚恳道歉,他也不生气。
    木偶都是桄桄爷自己做的,特别好看。
    村里人都说桄桄爷是后悔啦,年轻时候不成家,现在老了没个儿孙,只能拿别人家的孩子眼馋。
    也有人说桄桄爷年轻时候成过家,闹土匪那会儿家里人都死了,他就没想再找。
    他那间一直锁着的屋子里,就供着家里人的灵位。
    具体原因嘛,谁也不知道。
    因为谁也没见过桄桄爷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
    据骆一航爷爷讲,桄桄爷也不是本地人,是六几年迁过来的,那时候他就已经四十多岁了,就一个人。
    而且那时候他就叫老桄桄。
    甚至户口本上写的也是老桄桄,刚解放那会儿上户口他填的就是这名。
    一切过往谁都不知道,他也从来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