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〇九章 音乐之声的观众失踪了
    大卫·西姆金斯是罗纳德雇佣的剧本助理,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罗纳德挑选各种有潜力,有趣的剧本。
    这个工作要比原来在电视台类似的工作要更有趣。
    因为罗纳德是一个懂得编剧的导演。他每周会一两次当面,或者通过电话和大卫交流剧本。从罗纳德的话里,大卫·西姆金斯学到了不少怎么从导演和制片人的角度来看剧本的诀窍。
    原来只是从剧本本身的角度来看待剧本的大卫·西姆金斯,迅速了解了什么样的剧本才会受到导演和制片人的喜爱。
    准确的来说,两者的角度还不太一样。导演喜欢从剧本里找发挥的空间,有些什么样的表演空间,可以找谁来演什么角色,最后的成片会因为角色的不同,而有什么不同。
    而制片人的角度则全部从成本出发。这几行字要拍出来,得花多少钱?这个场景需要多少服装,化妆,道具?有没有办法控制成本支出?怎么选景才能最低成本拍出来。
    当然,要是演员明星看到剧本,那考虑的更多就是能不能发挥演技,在银幕上盖过对手戏演员,能不能加深观众那里的明星形象了。
    大卫·西姆金斯觉得受到了很好的训练。好莱坞行内的真理就是,在预算的范围内,尽量地给导演更多的发挥空间。
    现在各大工会强势地提升了最低工资,这两年最流行的省钱办法,是去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拍。除了更低的工资,更多的工作时间,还有退税的优惠。
    他工作起来也很努力,除了可以学习知识以外,罗纳德还答应他,他自己写出的剧本,如果符合要求,罗纳德也会考虑投拍,或者推荐给合适的制片人。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各种有趣的剧本,做好总结,和老板讨论他亲自导演的可能性。
    “斯皮尔伯格先生和你聊过以后想了很久,他还是没松口,对自己事迹改编的剧本有点顾虑,希望不要太过明显的在剧本里体现出来,让人家猜到是他。”
    大卫·西姆金斯把斯皮尔伯格的助理凯瑟琳打电话来交代的话,原封不动的转给罗纳德。
    “怎么?他还是不愿意揭秘?嗯……”
    罗纳德心里明白,斯皮尔伯格本质上是一个羞涩的人。这种根据他早年在环球做学徒时期的事迹,改编的故事,让他有点不安。导演是把故事拍出来给别人看,而不是把自己的故事给别人看……
    “我从伦敦回来以后,会和他聊聊的。弗兰克·普莱斯先生那里,也这样回复吧?反正迈克尔·j·福克斯的档期有四个月,亲情纽带季间休息的时候,他都可以拍片。”
    “那我就这么回普莱斯?”尼西塔在旁边搭话,“福克斯现在主要精力,在准备他最想拍的那部讲述摇滚乐队生活的电影。恐怕他的注意力主要会放在那边。”
    “这样正好,如果斯蒂文不愿意出来宣传的话,这部电影在营销上会有点问题的。”
    罗纳德有点担心这部弗兰克·普莱斯力邀他执导的电影的票房。
    他和斯皮尔伯格聊过这部剧本,斯皮尔伯格当场就指出,这部电影配上普通的营销手段,恐怕不能吸引足够的电影观众去看。
    那还是“壮志凌云”上映之前的四月。罗纳德和弗兰克·普莱斯,斯皮尔伯格,在caa的总裁,迈克尔·奥维茨的安排下,在环球公司见了一面。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是斯皮尔伯格七十年代在环球电视制作部门打工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斯皮尔伯格那时候高中毕业,从大学辍学去环球制片厂上班。因为长得年轻,所以没有项目愿意雇佣他做编导。
    斯皮尔伯格非常热爱电影,所以他蓄起了胡子,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年长一些,然后模仿环球的高层,穿上熨烫的很妥帖的西装,在各个片场和办公室乱转。
    因为他有环球的工卡,那些片场里的导演和摄影等人,都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来头。所以任他在片场里闲逛,到处问别人技术问题,和艺术上的处理。现场人员也愿意回答他的问题。
    他很快发现,在片场和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只要你穿的衣服熨烫过,戴上领带,把皮鞋擦亮,只要拿出自信来,根本没有人会发现你是来骗人的。
    这让从小比较内向,却想象力丰富的斯皮尔伯格很得意,把这一套玩了半年多,甚至在环球的办公楼里给自己弄了一间办公室,把各种剧本材料都放在那里,每天去上班。
    直到偶然有一天,环球当时的总裁西德尼·辛伯格看到了他,出言询问这个很懂行的年轻人是谁,斯皮尔伯格才露了馅。
    不过辛伯格很欣赏他的努力,勇气,和冒险精神。没有责怪斯皮尔伯格,反而给了他几个电视片的导演机会,才有了后来拍出“大白鲨”的一段佳话。
    本来普莱斯还想把这个剧本给斯皮尔伯格看看,但是对方一点兴趣也没有。所以才找来罗纳德来接手看看。
    罗纳德很疑惑斯皮尔伯格为什么没有兴趣,这个故事写的很棒,角色也塑造的有水平,按说有潜力拿到票房和评论的好评。
    但是斯皮尔伯格当时给他说的一番话,反而加深了罗纳德的疑虑,连带自己也有点吃不准起来。
    “你知道这部电影面对的是音乐之声的观众,她们失踪很久了。”
    “音乐之声?茱莉·安德鲁斯那部吗?”罗纳德不太明白斯蒂文的意思。
    “你应该明白的,罗纳德。我看你拍电影从来就很懂得怎么吸引观众。你知道音乐之声的观众是哪些人吗?”
    “我想是那些家庭主妇,和一些当父亲的成年人,也许会带孩子去看吧。”罗纳德想了想,回答道。
    “是啊,她们就是电视发明以后,从电影院失踪的那群观众。但是有的时候,她们又会被某部电影激发,重新走进影院。我们不知道这里的关键是什么,这是在赌博。”
    “哦”,罗纳德有点明白斯皮尔伯格的意思,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弗兰克·普莱斯想让斯皮尔伯格参与电影,用他的真实故事改编,作为电影营销的噱头。
    电视发明以后,最先从电影院的固定观众群里消失的,就是家庭主妇。
    她们的娱乐,从电影院里那些专门为主妇拍摄的电影,转为看电视里的肥皂剧。
    罗纳德也看过不少电影的市场调查报告,里面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电影观众。
    对此,好莱坞有明确的定义,就是在去年一年时间里,走进过电影院十多次以上,有固定观影习惯的观众。
    这些主妇,可能偶尔每年会进电影院一两次,比如罗纳德的“壮志凌云”,或者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除此之外,她们对剩下的那些电影就敬而远之了。
    如果你的电影的主要观众,是这些人的话,那么你就是在赌博。赌你的电影有某些特质填补了电影的空白,讲述了以前电影从未触及的某些重大现实问题,最重要的还要拍的好看。
    这样你才有通过口碑,激起更多平时不看电影的,“音乐之声失踪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其实比较小,所以斯皮尔伯格这样的成熟导演,是敬而远之的。特别是在他上次拍摄的反应重大现实问题的电影“紫色”,在奖项上彻底失败以后。
    这部斯皮尔伯格寄予厚望的电影,在票房上因为有大规模宣传,和他首次触碰现实题材的噱头,四月份已经拿到了8000多万的票房成绩。
    但是在奥斯卡奖上,斯皮尔伯格遭遇了羞辱。电影“紫色”拿到了11项提名,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改编剧本,却单单没有给斯皮尔伯格最佳导演的提名。
    最后在颁奖晚会上,11项提名全部落空,罗纳德在现场感觉很尴尬,特别是每次镜头扫到斯皮尔伯格的时候。
    连上面的主持人简·方达宣布最佳影片颁奖嘉宾的时候都无比尴尬。晚会后的派对斯皮尔伯格也没有参加,拂袖而去。
    反正短期内他和没有给他最佳导演提名的奥斯卡组委会,是结下了梁子,那些有投票权力的会员们,也不想让年轻的斯皮尔伯格这么快拿奖。
    因为有了这一段经历,罗纳德对导演这部现实题材电影也有了不少顾虑。
    再加上……
    “海伦还是在缠着你要演主角吗?”尼西塔找了个机会单独问罗纳德。
    “她是这么想,我觉得有点烦……”
    罗纳德有点不好意思,自己不太想导演海伦·斯雷特。一方面她的演技不怎么样,但是自视甚高。亲近的人罗纳德导演起来觉得又不好说重话。
    另一方面这部电影有不少不那么好的情节,女主角是一个攀附公司老板的情人,靠着老板的关系,才在财务部做到了主管。虽然最后和男主角走进了婚姻,但是这种情节对演员的形象是有伤害的。
    不过海伦·斯雷特对演技发挥的空间的要求,超过了其他的一切。她很想演女主角,缠着罗纳德刻意奉承。罗纳德一方面享受海伦的温柔,另一方面又觉得有点烦,最好要么自己不导演,要么海伦不要演主角。
    但这话又不太好说出口,总之有点尴尬,只有人经纪人在中间想办法斡旋,既劝海伦放弃,又能找到不伤自尊的借口。
    “我会找她多聊聊的”,尼西塔当然要积极为罗纳德分忧,“你先去伦敦,等你回来,我应该处理的差不多了。”
    “嗯”,罗纳德回头问助理大卫·西姆金斯,“那个埃莉诺送来的剧本怎么样?”
    “剧本是好剧本,但是写的是肯尼迪大统领时代的老故事,而且也有点观众群的问题。爱看当时的小姑娘的故事的观众,现在也都是中年主妇了,她们也是……”
    “也是音乐之声失踪的观众是吧?”罗纳德摆摆手,你把剧本给我一份,我在飞机上看看吧。等我从不列颠的“壮志凌云”王室首映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