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请客,吃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的确。
生于天地间,谁都逃不过一个‘私’字,只是‘私’的对面,终究还是站着一个‘公’字。
天下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私大于公,乃至只有私,即便如此,旁人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无非就是撞上的那一天,私心对私心,一切都按私心论而已……
除此之外。
极少数将民族大义、苍生大业置于身前的大‘公’之人,毫无疑问,他们值得钦佩。
但同时,他们也注定是万中无一、罕见的。
平常比较多见的,或许还是那些在追逐私利之际,能兼顾公心,乃至只是将‘公’稍微置于‘私’之前的人。
即便只有一丝丝。
这类人,在天下无数平凡人里,也能堪称不平凡的那一个了……
“臣,搜粟都尉王衡,拜见殿下!”
面容黢黑、皮肤粗糙,不像朝廷大员反倒像个农夫的男子大礼参拜,只是他的腰还未弯下去,刘据就赶忙伸手扶住:“同叔快快请起。”
农家门人,搜粟都尉,王衡,字同叔。
太子宫正殿内,刘据刚扶住这位,旁边一人也要下拜,“诶,子敬莫要再虚礼。”
鲁国史氏,搜粟都尉丞,史恭,字子敬。
刘据以前在心里调侃其为‘大舅哥’,但因为史良娣实为妾,并非妻,那句‘大舅哥’终究是调侃。
以刘据太子的身份,唤史恭的字,并无不妥,“今日孤设宴为你们接风洗尘,切莫多礼。”
“来!”
刘据笑容满面,引着二人一同入座。
时隔多年,王衡、史恭再次来到太子宫,礼遇如故,两人受宠若惊之余,心底也感激莫名。
去南方各郡奔波一趟,王衡身上那份小吏的畏缩消失不见,言谈举止间多了些厚重、大气。
变化的不止他一人。
当年史恭第一次入太子宫时,身上还带着明显的书生气,如今儒雅依旧,不过却多了几分朴实、干练。
“不错。”
交谈的同时,也细细打量两人的刘据颔首笑道:“看来南下一遭确实能历练人才,这几年辛苦你们了。”
王衡立马拱手接道:“全赖殿下栽培,我等能为百姓衣食添几分力,顺便学有所用,何谈辛苦二字?”
“正是。”
史恭也拱手一礼,诚恳道。
近些年两人带着搜粟都尉府的一大帮属吏,在南方各郡来回奔波,曲辕犁大面积普及自不用说。
之前南越国内附朝廷,王衡还命人远去交趾郡,弄来了高产水稻,于长江以南的郡县大面积播种。
推广新式农具、指导农耕、防御病虫害、普及良种等等等等,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一个比一个麻烦。
大农令上报南方各郡赋税连年增加,若非南方人口少,否则王、史二人的功劳还会更甚!
但也无法。
南方气候、水利适宜农耕,偏偏就是人口少,非常少。
想让南方成为宋明时期的经济中心,说句难听又直接点的话,就是:得来几次衣冠南渡……
言归正传。
殿内几人寒暄了一阵,刘据又详细问了他们在南边的成果,随即,他便提起了正事。
“孤这次传信你们回京,为了何事你们大概也猜到了,近期,就把手头事宜交接一下。”
王衡、史恭二人对视一眼,神情都多了郑重,下一刻,两人于案几后,齐齐躬身一礼:
“谢殿下!”
这一次刘据没有避,也没有辞让,他将王、史召回长安,自然是与近期朝廷变动有关。
“孤往宫里递了举荐奏疏,不日就会有答复,以你们多年的功劳,朝廷大概率不会驳回。”
王衡两人知道,太子说的是谦词,以他们的功劳,又加上太子的颜面,驳回了才有问题。
眼下。
刘据先看向史恭,正色道:“孤举荐你担任凉州刺史,秩俸虽然从千石降到了六百石,但刺史不同寻常官职。”
“位卑,权重,将来更易擢拔!”
史恭闻言,面露振奋,身体连忙前倾,施礼道:“臣知晓轻重,定不负殿下之恩!”
刘据微微颔首。
“你离京赴任前,可以去见一见同在京中的并州刺史义纵,他之前就在凉州为官,你们可以聊聊。”
义纵之前在酒泉郡政绩不错,本就要升迁,恰逢此次设立刺史州,刘据也就稍微提了一把。
让史恭去找义纵聊聊,正好可以未雨绸缪,对凉州官场提前有个了解,免得上任后抓瞎……
对于自己的‘大舅哥’,刘据算是掏心掏肺了。
“臣,谢殿下!”
短短几刻钟里,史恭说了许多遍感谢,言语已无法表达他此刻内心的激动,情难自抑之下,当即便要行跪拜大礼。
“诶。”
刘据挥手,示意身侧的魏小公公去扶住对方,“大礼就不必了,你刚回京,之后不久应该就要离京履职。”
“趁此机会,去见见良娣吧。”
魏胜一边扶住对方,一边挤出一个谄笑,史恭情绪激动,坚持拱手一礼,方才跟着小太监离去。
待他们走后。
刘据看向下首的王衡,“最近朝野会有些动荡,你拿着功劳回来,正好可以往前大跨一步。”
“孤准备让你入大农令府,担任大农令丞,你意下如何?”
王衡沉声应道:“全凭殿下吩咐!”
大农令,改制之后,全权管理朝廷财政赋税,权柄将会比以前更重,以王衡的资历、功劳,担任一个副职正合适。
合适归合适。
但是不是有个问题,现在就给萝卜坑安排人了?原本占据萝卜坑里的人,可没说愿意腾出位置!
搜粟都尉回京后的几日,朝堂上喧嚣依旧,甚至愈演愈烈,终于,在第四日,哭诉、担忧的奏疏飞进了未央宫。
这一次。
不能用雪形容了,质询奏章犹如决堤的洪水,一经起头,就连绵不绝、根本停不下来。
大有淹没未央宫的意思!
九卿属官都是京官,距离未央宫抬腿就到,上奏比一般的地方大员都方便,大臣们群情激愤,只有一个请求——
“陛下,九卿改不得啊!”
嗯。
效果很不错,皇帝和太子联手放出去的消息,惊出来不少人嘛。
有了奏疏,就有了名字,然后……
别误会。
肯定不是按着名字一个个抄家灭族,都是朝廷大员,岂能如此粗鲁?刘家父子俩是要按图索骥,然后先——
请客,吃饭!
这日,风和日丽,微风徐徐。
未央宫,沧池湖畔。
位于湖中假山之上的凉亭里,皇帝与朝廷三位大佬同坐,大司马大将军卫青,丞相石庆,御史大夫卜式。太尉不置的状况下,这三人,就是朝廷三公!
“前些日子宗正去了丞相府上?”刘彻命人将自己案几上的肉糜赐给石庆,同时随口问道。
“回陛下,是来了。”
“哦,朕有些好奇,丞相跟他们说了什么?”
“老臣提点了几句。”
“唉。”
皇帝一展衣袖,身体往锦榻靠去,“看来丞相说话,他们也听不进去了,简直狗胆包天。”
这句话语气不重,也听不出发怒的意思,品完丞相,皇帝又随口问起另一位:
“朕听说那日也有人去了御史大夫家里,你却连门都没有让他们进,未免太过失礼了吧?”
“呵呵呵。”
御史大夫卜式笑着接道:“陛下,丞相都劝不动的人,臣见不见,又有什么用呢?”
刘彻挑挑眉,点了点头,“御史大夫总能深得我意,朕心甚慰呀。”
“来人,赐酒!”
酒,是正经的宫廷御酒,没有毒。
皇帝夸卜式总能‘深得朕意’,也是实打实的夸赞,并非阴阳怪气的敲打。
纵观卜式的入仕升迁之路,朝廷征战,财政困难,号召天下豪富捐献,无人捐,只有卜式捐。
然后他升官。
移民徙边,国库消耗巨大,豪富无人捐钱助国,卜式捐,然后他再升官。
攻打南越国时,天下数百勋贵全都默不作声,唯独卜式这个靠畜牧业发家的商人、没有打过一场仗的文臣上奏:
“我要跟我儿子一起参军,南下!”
“报效朝廷!”
从后续来看,参军是没有参军的,卜式再一次升官倒是事实……
说他善于投机也好,会揣摩上意也罢,总之,在‘曲意逢迎’这个领域,卜式很有几把刷子。
独领风骚的他,感知到此次九卿改制不对劲之际,大臣们登门的那一天,其实卜式还收了点手。
若非现在已是御史大夫,得留着点脸面,否则,按照以前的路数,那一天卜式怎么也得亲自出面堵门。
然后,再赏众人一句:
“滚!”
不过,即便收着力道,也让皇帝陛下很满意了,瞧瞧,这不就赐酒了?
凉亭下。
等皇帝跟两位重臣谈完了心,一旁默默用膳的大将军才笑着插话道:“也不知太子那边谈的怎样?”
皇帝闻言,视线瞥向不远处的岸边,朝宦者令抬了抬下巴,“派人去听一嘴。”
“是……”
湖畔,岸边草地上。
屏风绕圈,软塌置地,列卿在座。
三公九卿里,三公,皇帝请去了,卿,在太子这儿。
此处之所以不再用‘九卿’描述,因为平常说九卿,泛指朝廷九个主要由卿主导的机构,但此处,得指卿的数量。
而列卿的数量,不止九个。
除了太常、郎中令、太仆、廷尉、大行令、宗正、大农令、少府、卫尉,这九个耳熟能详的外。
左内史、右内史、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也是卿,不过这些职位要么已经更改,要么无人担任,便不提。
官职变动后依旧是卿、也有人担任的,比如以前的中尉,既,现在的执金吾。
还有。
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将作大匠、大长秋……
诶,你没看错,大长秋虽然多数都是阉人担任的职位,可他依然是卿,是皇后的卿!
这么一算,今天陪着刘据一起野炊的人数可就不少了。
人多,成分也复杂。
纵然刘据特地选了一个悠闲的场地,也营造了喜闻乐见的谈话场景,奈何要谈的事情太严肃。
成分复杂的众人,一个个眼神乱瞟,拘着、装着,满嘴跑火车,没一句实诚话。
刘据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索性轻笑道:“你们不必一直看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为表尊重,孤才让他们坐在左右,并非什么仰仗。”
坐在左手第一位的霍去病不说话,自顾自吃鱼。
坐于右手第一位的李广,眼睛看天,鼻孔看人。
很不错。
两人生动演绎了什么叫做——你们聊,我们就当你们不存在。
刘据又点向李敢、路博德,“他们是武职,此次改制不涉及他们,今天他们也不会说话,只是来赴宴。”
“如何?”
刘据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笑问道:“现在有没有人要开口咨询的?”
……依旧没有。
周仲居等人嘴巴紧闭,缄默不言。
“今天让你们来,特地选在这沧池边,而不是宣室殿,就是想当作一场闲谈。”
刘据笑容不改,“你们都是朝廷栋梁、重臣,你们不安宁,朝廷也就不安宁,放心,父皇没在这儿。”
“有什么话尽管说,孤保证事后不追究。”
此言一出。
尤其是最后那句话落地,几位列卿互相看了看,明显有意动之色,可依旧显得犹豫。
没办法。
如今朝堂上的公卿,在老刘的淫威下战战兢兢已久,昔日文景之时随意抨击时政的国策,现如今,早已名存实亡。
大家对小刘的路数还摸不清楚,谨慎很正常。
“娘的,磨磨唧唧!”
无人开口时,右手前列响起一道粗矿的声音,“殿下不让老夫在正事上插嘴,我说句题外话。”
“政见都不敢说,你们还占着高位干嘛?不如回家种地好了!”
“一群软蛋!”
话糙理不糙,可李广的话也太糙了。
场间立刻有人皱眉,恰在此时,东方朔突然说道:“殿下,大行令府的属官们担心改制后,自身的权力削减。”
“我等列卿也有此担忧。”
啧。
与他邻座的王温舒斜了东方朔一眼,我等?我们没有太子做靠山,可不敢跟你一等。
“既然殿下问了,那臣就说几句实诚话。”赵禹冷着脸道:“自臣升任九卿以来,不说夙兴夜寐,也是尽职尽责,为何要削减少府?”
“臣不解。”
赵禹朝着主位一拱手,一板一眼道:“请殿下解惑。”
话音刚落。
众人齐刷刷看向太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