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巴金的梦
“小人书这件事没什么问题。”江弦答应下来。
小人书这会儿还是挺火的,专职画师也多,这行业非常繁荣,因为真的赚钱。
连环画的稿酬一般以幅数计酬,这会儿一幅图10元左右,画一册100幅图的连环画,能获得稿酬约1000元左右。
按照普通连环画师的速度,100幅图要制作3到4个月,那么每月能获稿酬300至400多元。
这会儿工人一个月才60多块钱!
后来就不行了,从85年开始,影视渐渐丰富了民众们娱乐生活,再加上外国漫画、动画更容易受到小孩儿欢迎,小人书风光不再。
90年代以后,就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这座小人书的重镇,也没有一位专职连环画师。
“我看看,《霍元甲》一共22万字,给你算基础稿酬,按10块每千字,这得有个2200块。”边华伟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算着,光是这数字从嘴里蹦出来,都兴奋的不行。
2200块!
这还没算印数稿酬呢!
江弦也是一阵激动。
娘的,怪不得都喜欢搞娱乐,不喜欢搞艺术,这白的银子在那儿摆着,赚钱跟印钱一样快,谁能不心动?
光这本《霍元甲》,现在赚到手的,比江弦写下的所有文学作品加起来都多。
有了这样的想法,江弦还是先努力让自己心态平衡下来。
这事儿他拎的很清。
通俗文学能赚钱,传统文学能扬名。
但是钱不如名。
江弦从后世过来,不光见过建国同志打耳洞,还见过那么多作家荣登上作家富豪榜。
富有不代表文学的地位。
这榜大冰还特么上去过呢。
结果呢,结果中国文坛不能没有大冰,就像鱼不能没有自行车。
不是说江弦不爱钱,他不只希望希望自己有钱。
他有野心,既然选择走上文学这条道路,自然希望能在文学史上留名。
他愿意仰望鲁巴毛郭老曹这六位震烁寰宇的巨星,但他更希望的是能在这六位的脚下,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大丈夫生当如是!
翌日。
江弦还是来到江琴家里吃饭,看着他俩外甥一人手上拿着半截栗子蛋糕,在空地跳房子。
“舅舅、舅舅。”
“好不好吃?”
“好呲。”
江弦揉揉他俩脑袋,叹一口气,他这当妈的姐还是舍不得吃。
推门进到屋里,江琴刚下晚班儿回来,正在床上补觉。
见他进来,揉揉眼眶,坐起穿鞋。
“老二,饿了没,我给你热点饭。”
江弦把她拦住,“我不饿,我待会儿找地方买点儿。”
“买的多贵啊,姐给你做去。”
“伱先坐着,我有事跟你商量。”
见江弦一脸严肃,江琴只好坐下,笑眯眯的看着他,“怎么了?”
江弦沉吟片刻,“姐,你以前不是老爱画东西么?”
“画东西?”
“你当知青以前,还有当知青那会儿,不是自学绘画么?”
江琴笑了笑,“那都多久以前的事儿了,怎么忽然提这个。”
“昨儿我姐夫跟我说,我那小说能改编成连环画出版。我回去想了想,作为原作者,我只能收改编费里的一小部分,大头都给改编画师赚去了。”
“人家也画画也是出了大力气的,这钱人家应该拿。”
“我不是对这个有什么意见。”江弦平静的解释,“我是想说,这钱与其给外人赚了,不如你来赚。”
“给我?”
江琴登时愣住,“什么意思?”
“姐,你有没有去画连环画的想法。”江弦看着她的眼睛,“从我这本《霍元甲》开始画。”
江琴难以置信好久,才低声喊了一句,“.我?画《霍元甲》?我不行,我画不好。”
“你都没画,怎么就画不好了?”
江弦笑着鼓励,“连环画不是个多难的活儿,你别从一开始就想的太困难。”
江弦看过这会儿的小人书,还保持着“三突出,红光亮”的创作风格,“三突出”之前解释过,“红光亮”则是人物的精神饱满,满面红光。
当然了,对造型能力要求也很高,小人书上的画作质量不输日本漫画。
“你先试试,试试又不要钱。”
“你可真能闹。”江琴无奈。
江弦拿出杀手锏,轻笑一声,“你知道人家画连环画的,一幅图能赚多少钱么?”
“多少?”
“这个数。”江弦抬起一根手指,又抬起两根手指。
“一两毛?”
“大胆点。”
“一两块?”
江弦缓缓道出答案,“一幅图,10块到20块。”
“.多少?!”江琴眼睛都难以置信的瞪大。
一张图10块到20块,那这要是能画上三四张图,岂不是比她上一个月的班儿赚的都多了!
“一本小人书,怎么也有二三十页,我这本霍元甲,怎么也有一百多页图了,你自己算算能赚多少钱。”江弦淡淡的抛出一个天文数字。
咝。
江琴呼吸都变得凝重。
一本小人书二三十页,那就是两三百,画老二那个霍元甲,一百多页,不得有一千多块?
江弦紧接着道:“你这几天先画画我的霍元甲,我让姐夫那边儿先别着急联系出版社。”
江琴已然被说动,深呼吸一口,“那我这两天闲的时候试试。”
“你都那么多年没拿笔了,这段时间你得好好学、好好练,以后我写,你画,咱们姐弟联手,把钱都给挣了。”
先贬低,再鼓励,江弦搞起了cpu。
这套也确实受用,江琴那叫一个心潮澎湃,“姐给你画,当然得画好,要是因为画的不好卖不出去,那姐也太对不起你了。”
吃过午饭,江弦回了招待所。
《故事会》这边儿的作者很接地气,回去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新作者入住,手上拎着个田粉袋,完全农民小伙儿,江弦和他打一招呼,递了根儿烟。
闭上房门儿,舒舒服服睡了个午觉,被楼下传达室的同志喊醒,说是《收获》的李小林有电话,他下楼接起。
“小林姐。”
“江弦,你现在过来吧,那位画师来了,你直接来我家里,我帮你和他约画,你和他聊聊想法,武康路你能找到么?113号。”
“小林姐,我看你是难为我,你把我搞丢在上海怎么办?”
“哈哈哈,怎么会呢,你那么大一个人。”她思索一阵儿,“这样好了,你稍等一会儿,我坐一辆乌龟车去接你。”
乌龟车和老头乐差不多,是这会儿上海最流行的三轮摩托车,也是较为高档的交通工具。
挂断电话,江弦在一楼看起了报纸。[中科院新分院副院长彭家木,率队在罗布泊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
他一看时间,6月17日。
居然是这会儿的事情。
没一会儿李小林就坐着乌龟车过来了,她跟江弦坐在后头,显得就有点儿拥挤。
“今天不光那位画师过来,还有一位剧作家,都是爸爸的好朋友,住的不远常来串门。”
“谁啊?”
“柯灵。”
江弦听过这位的名头。
柯灵是文坛罕见的多面手,编剧过《腐蚀》《不夜城》《为了和平》《春满人间》.他是张爱玲的“伯乐”,一手发掘了张爱玲,几年后也是他为张爱玲在内地破冰,重新掀起了张爱玲热。
至于后世常说,《小团圆》里那场公车猥亵就是暗指他猥亵了张。
嗯,一桩悬案,写的也不一定是真,不探讨了,毕竟按张写东西的习惯来看,人家王佳芝也不是她写的那样不堪。
说话间便到武康路113号,这是巴金在上海的住所,一栋三层小洋楼,带园。
后世也依旧是这个地址,改作了巴金故居,要是在上海的话可以去看看。
“请进。”李小林拉开门,江弦走进这座小洋楼。
怎么说呢?书,到处都是书,巴金藏书多,平生捐书几万册,都是他自费买的,有人请他签名,他甚至自费买样书给人家签。
“江弦来了!”
巴金爽朗的笑了几声,这会儿正跟俩老爷子坐在沙发上。
其中之一是柯灵,另一位想必便是李小林给他说的那位画师。
李小林先把他介绍给二老,“这是江弦,最近在文坛作品很多的一个作家,发过《棋王》《动物凶猛》.”
她回过头,又给江弦介绍,“这是柯灵,这位是张乐平。”
咝。
张乐平,三毛之父!
江弦赶忙和老爷子握了握手。
“我是看着您作品长大的。”
中国人谁还没看过三毛啊?
其实张乐平不光会画漫画,年画、插图、速写、素描、水彩画、剪纸、国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有一个很受人喜爱的作家笔名也叫“三毛”,她就是太喜欢这个角色,取了这个笔名,后来她千里来沪寻父,一时间传作文坛佳话。
“我看过你的《棋王》。”柯灵津津乐道:“一直都想给你写一篇文学评论,一直都没来得及。”
江弦眼前一亮。
文学评论?这可是您自己说的。
“我记下了,回头我写信催您。”他半开玩笑说。
“我给你们弹首曲子。”李小林坐在钢琴前,演奏一曲《浏阳河》。
一曲罢了,几人哗哗鼓掌。
“这首歌真好,我在湖南呆过一段儿。”
“你是湖南人?”张乐平问。
李小林摆摆手,“不是不是,江弦是京城人。”
说起家乡,江弦这才想起,这位三毛之父的家乡也挺有名。
“您是海盐的?”
“哦?你还知道我们海盐县呢?”张乐平意外。
“我有个朋友是那儿的,他老在我耳边说。”江弦笑着回答。
李小林很直率,跟张乐平约画也不绕弯,直截了当的说:“张老师,我已经答应给人家约了,您要是不画,那您以后来我们家,我不给您开门。”
“你看看你家囡囡多厉害。”张乐平无奈的看向巴金,“这我哪敢说不答应。”
巴金依旧操着浓重的蜀话,“要是这样的话,你就答应她吧,我们家现在她最厉害。”
“麻烦张老您了。”江弦笑了笑。
三毛之父张乐平亲绘插图,这买卖真和李小林做的值!
这插图的意义太特殊了!
画出来也太宝贵了!
张乐平和江弦简单的聊了下插图的事情,江弦又心生出一丝想法。
“您制作插图的时候,我能不能带我姐姐过去让她观摩学习一下,她这个人很喜欢画画。”
“她是搞美术的?”
“她是一位工人。”
“工人同志?那当然没问题。”张乐平爽快的答应下来。
李小林给江弦倒了杯茶,“江弦,我答应你的事做到了,你的稿子可一定要给我!”
张乐平又忍不住咂舌。
这江弦究竟是何种魅力,迷得李小林居然这样跟他要稿子。
“我昨天做了一个梦。”
巴金忽然说,“我不怕你们嘲笑我,我醒来的时候,还把梦当做了现实,一个人坐在床上面傻笑。”
“爸爸,你又开始了。”李小林无奈道:“你真是着了魔。”
巴金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我太想做这件事情了,你们不知道我有多想啊,我就算是做梦也会想到这件事情啊。”
“巴金先生不妨说说。”张乐平道。
柯灵和江弦也正襟危坐起来,尤其是江弦,想听听巴金究竟有什么样的心事,竟然会着魔成这个样子。
“我和外界封闭隔绝了十年,如今我脑袋上的符咒被撕掉了,我回头看,以前的道路又清晰了一些,文学是什么我也懂了一些。”
“那时候就有人问我,难道我们的祖先没有留下过一点值得重视的遗产?难道‘5,4’以来的现代文学全是废品?”
“我那时候不敢回答,我也答不出来,那时候我只想着活着的哲学。”
“从1979年开始,我出国了三次,我想看看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我参观了他们的博物馆、纪念馆,接触了文化、资料,我才发现,美国、日本,都在收藏我们的文学资料,美国收藏是最多的。”
“我在想,难道我们将来,还要厚着脸皮去国外找我们的资料,或是把这一代的文学整个勾销?”
“我在日本看到一座‘近代文学馆’,那是日本作家们创办的,没有和国家要一分钱。”
“难道我们中国的作家就做不到?我的力量有限,但我愿意带头,把我所有的钱、书刊、资料捐献出来做这件事情。”
“我的决心在日益壮大着,我又担心我没有那个有所作为的精力。”
“.”
屋里安安静静,只有巴金的声音盘旋。
“好了爸爸,你真是糊涂了。”李小林没让巴金再继续说下去。
喝了会儿茶,江弦告辞离开。
他静静的想着巴金的话。
来往行人步履休闲,时间似乎也在梧桐树荫下放慢了脚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