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章 腊八和补药
    第98章 腊八和补药
    1957年1月6号。
    腊月初六,星期天。
    上午,吃完早饭后,冉小梅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分派任务。
    她冲着王孟德道:“孟德,等下你去菜市场,买两斤蒜头回来,要买紫皮的,其他的不要,再买两斤米醋回来。”
    “妈,我等下就去,买两斤紫皮的蒜头和两斤米醋。”王孟德答应了一声道。
    他知道,母亲这是要泡腊八蒜了。
    至于为什么要选紫皮蒜,那是因为这种蒜的瓣小,能泡得透,蒜瓣硬还瓷实,泡出来的蒜脆香,颜色翠绿。
    如果用一般的那种白皮蒜,泡出来口感不脆,颜色还发紫。
    醋也要用米醋,米醋色淡,泡出来的腊八蒜橙黄翠绿,口感也好,酸辣适中,不仅香气浓而且还带有一点甜味。
    其他醋泡出来的蒜发黑不说,口感也差,还有一股怪味。
    “嗯。”看到儿子记住了自己的话,冉小梅心情不错,她又冲着王浩说道:
    “老王,一会儿等太阳出来了,你把家里墙角的两个小罐子拿到水池边洗干净了,然后瓶口朝下放好,等晾干了记得收好。”
    “知道了。”王浩也答应了一声。
    “妈,那我做什么呀?”何胜男给两个儿子喂完奶,从卧室里走了出来,然后问道。
    “胜男,你坐着歇会儿,每天夜里都要起来给孩子喂奶换尿布,还要早起上班,已经非常辛苦了。”冉小梅和蔼的对着儿媳妇说道。
    说来也怪,她们俩的关系,根本不像是婆媳,倒是像母女一样。
    更没有什么婆媳之间的矛盾。
    “妈,我不累,要不我和您一起收拾干果和米豆。”何胜男笑着说道。
    接着她坐在板凳上,端起桌子上的小簸箕,放到腿上,开始仔细的挑拣起来。
    这些干果和米豆是王孟德前两天在副食品店里买回来的,留着后天一早煮腊八粥喝。
    拎着打醋的罐子出了门,王孟德没有骑车,前几天下的那场大雪,路面上满是结冰的地方。
    他先到了菜市场,就见卖蒜头的地方,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大家基本上都是来买紫皮蒜的。
    好不容易轮到他了,匆忙买了两斤紫皮蒜头,然后转身往旁边的副食品店走去。
    等进了店里,买醋的地方,也一样排起了队。
    在队伍里,王孟德往卖肉的地方看去,就见郭胖子不急不慢的正在给人切肉,别人问他什么也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和之前自家生意的态度完全是两样。
    买完了醋,王孟德来到卖肉的地方,趁着没人,跟郭胖子打了一声招呼。
    “哟,孟德,伱来买醋呀,要不要猪肉,我给你切一块肥的。”郭胖子一脸高兴的说道。
    “行,给我切半斤吧。”王孟德看他从底下拿上来一大块五肉,想了想说道。
    “好嘞,一斤是七毛二,半斤就是三毛六。”郭胖子照着最肥的地方划了一刀,随意的称了一下,然后嘴里念叨着。
    交了钱,王孟德好奇的问道:“这猪肉降价了呀,一斤比之前便宜了两分钱呢。”
    何胜男坐月子的时候,他没少往副食品店跑,除了猪蹄子、猪腰子、猪肝之外,五肉他也买了不少。
    自然对价格比较了解。
    “是的,一斤降了两分,这不是快过年了么,农村大部分的猪都出栏了,这猪肉的量一大,价格就会降一点。”郭胖子解释道。
    每年进入腊月门,农村养了整整一年的猪,就会拉到镇上供销社或者食品站里卖。
    “行了,不耽误你工作了,我先回去了。”看到有人过来了,王孟德连忙说道。
    “孟德,你先别忙走。”看到他转身要走,郭胖子急忙把他叫住,快速的说道:“我爸最近身体有点问题,你今天下午有空的话,去我家里一趟呗。”
    “郭叔身体哪里不舒服,怎么没去医院?我下午有空,你大概几点下班?”
    听了他的话,王孟德停下了脚步,一脸关心的问道。
    郭叔名叫郭荣奎,他以前没少去郭家玩,经常吃他们家的猪肉。
    瞥了一眼旁边的人,郭胖子含糊的说道:“没啥大问题,等你下午去了就知道了,我下午四点交班。”
    “好,那我四点半左右过去。”
    回到家中。
    王孟德又把两斤的紫皮蒜的皮剥掉,放到水里清洗了一下,然后摊在高粱亭子上晾晒。
    临近中午的时候,蒜瓣晾干了。
    他拿过王浩刷干净的罐子,对冉小梅说道:“妈,蒜瓣和罐子都晾干了,我把蒜瓣装到瓶子里再把醋倒进去哈。”
    卧室里,冉小梅正小心的给王元勋换尿布,旁边,王元第睁着大眼睛,打量着她。“孟德,你先别动,腊八蒜,要腊八那天才能泡。”
    “噢?”王孟德放下手中的罐子,一脸疑惑的说道。
    旁边正在陪两个小儿子玩的王浩,看到了他的不解,便开口解释道:“孟德,腊八蒜,腊八那天泡,正好在正月的时候就泡好了。
    等到除夕那天把罐子启封,里边泡好的腊八蒜翠绿翠绿的,蒜辣醋酸香味都溶在了一起,就着大年初一的饺子,那味道,特别的香。”
    “原来是这么回事。”王孟德点了点头道:“爸,那多泡两天,味道不是更好么?”
    他记得以前家里的腊八蒜,都是一直泡在罐子里的,吃的时候才拿出来一点。
    就算是泡久了,味道一样好吃。
    “嗯,提前泡当然没有问题,其实腊八蒜,里边还牵扯到一个习俗。京城人有一句俗话:‘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
    顿了顿,王浩继续说道:“旧时京城各家商号和店铺都有在年前腊月结账的习俗,一般是在腊八这天起查算。
    自打这天起,店员或放债的人去催债,开始一般都不会直接说,这是给欠债的人留一个面子,他们常带一小罐腊八泡的蒜送给欠债人,欠债人一看就明白是催还债款来了。”
    “我明白了,‘蒜’字的谐音就是算,腊八蒜其实是‘腊八算’。”王孟德恍然大悟道。
    中午吃完饭,王孟德拿着一个陶瓷盆和一个小锤头,往什刹海走去。
    到了河边,他小心的用锤头敲开冰面,然后选了几个干净的冰块,放到陶瓷盆里。
    不远处,不少人都跟他一样,拿着陶瓷盆在装冰块。
    回到家里,小心的把陶瓷盆放到外边的窗户上,还叮嘱两个弟弟,别淘气给掀了。
    每年到了腊八的前一两天,京城人便会从河边运冰回家,盛放在陶瓷盆里,待到腊八这天早晨,将冰块磕出来全家一起吃。
    “吃了腊八冰,来年一年不肚疼”。
    其实旧时一般都是到中海、南海、北海等地去运冰块,现在逐渐的没那么讲究了,只要是河里的冰块就成。
    下午,四点来钟,王孟德挎着一个包,里边装着银针等,往郭胖子家走去。
    熟门熟路,他很快就来到了地方。
    郭胖子家就住在挨着南锣鼓巷的一条胡同里的一个院子里。
    这是一个二进院子,里边住着七八户人家,郭胖子家就独占了三间的正房和一间耳房。
    进了门,就见郭荣奎和郭胖子两个人坐在正房的客厅里,看到他来了,连忙招呼进屋,郭胖子又给他倒了一杯热水。
    “哈哈,孟德,辛苦你了,大冷的天跑一趟。”郭荣奎哈哈大笑道,一副豪爽的样子。
    “郭叔,婶子没在家呀?”王孟德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也不见外,拉过一把椅子就坐在了他的身边,然后左右看了看问道。
    “你婶子有点事,带着两个孩子去大闺女家了。”
    郭胖子家有四个孩子,大姐前几年出嫁了,还有两个弟弟,正处在上学的年龄。
    “噢,叔,听说您身体不舒服,这么回事儿?”
    “嗯,没啥大问题,就是最近几天,尿尿有些疼,还比较急,次数也有点多。”郭荣奎摸了摸光头,笑着说道。
    这是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呀。
    王孟德心里琢磨着,然后示意他把手伸过来,开始候起脉来。
    几分钟后,他心里有了数,然后说道:“叔,你把嘴张开,舌头伸出来,我看看舌苔。”
    当发现他的舌质红,舌苔黄腻的时候,结合脉象为滑数,再综合他刚才说的几个症状,王孟德很简单的就判断出来了。
    郭荣奎这是患的热淋病(西医叫尿道炎)。
    “郭叔,您这是小问题,去医院抓点车前草回来,煎了喝下去,很快就会好了,也就是现在是冬天,要是夏天,根本不用钱,让胖子去外边挖点回来就行。”
    王孟德笑着说道。
    “这么简单呀,不愧是名医的学生。”郭荣奎竖起大拇指夸赞了一句,然后他又接着问道:“对了,孟德,你有没有什么大补的方子?”
    “大补的方子?”王孟德疑惑的问道。
    等他看到郭荣奎对他挤眉弄眼,还有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时,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郭叔,这大补的方子,一般都是虎狼之药,不仅治标不治本,吃多了还对身体有害无益,要不我给您开几个疗程的中药,慢慢的调理。”
    “要喝好几个疗程的中药,不行不行,这个太慢了,再说了,我也不要治本,能治标就够了,男人最痛苦的不是治本,而是连标都治不好。”
    郭荣奎摇了摇头,坚定的说道。
    他的话,让王孟德一愣,心里瞬间有了明悟。
    看来,自己下一个研究的方向,找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