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白鸡杀手’和‘医疗事故’
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份。
这天上午。
广安门医院的诊室里,蒲老悠然自得的坐在一旁,他一手端着徒孙给沏好的茶水,一手捻着胡须,微笑着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正全神贯注的给病人诊治。
时间过的真快呀!
想想刚认识这个弟子的时候,还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王孟德才刚二十来岁的年纪,虽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依旧显得非常的青涩。
是他慧眼识英,第一次见面,就看出来这个年轻人是个可塑之才。
然后当时想都没想,直接就收下当了弟子。
而王孟德也不负他的期望,甚至是大大的超出他的预料之外,犹如坐火箭一样的成长了起来。
目前不仅顺利的接了他的班,还把他这一脉发扬光大起来。
那一次的选择,也让他成了老伙计和同行口中的“狗屎运”伯乐,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杰作。
王孟德没有注意老师的心里变化,他低头给面前的这个患者开了药方后,然后便事无巨细的交代道:
“羊癫疯这个病,平时需要注意别去水边、井边等地方,最重要的是,不能吃老母猪肉,一旦吃了,就会犯病。
对了,刚才给你说的,服药后半小时左右喝一碗鸡汤,一定要买白色羽毛的母鸡,其他颜色的都没有效果,一定要记住。
。。。”
等他说完,病患和家属才千恩万谢的出去了。
接着,王孟德顾不上喘口气,又快速的跟身后六个徒弟仔细的讲解了刚才诊治过程和治疗的原理。
一直到他们都明白了,才停了下来,然后端起桌子上的搪瓷杯,喝了半杯凉茶。
“呼~~~”
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走到蒲老身边,然后笑着说道:“先生,让您久等了。”
他们本来是约好一起去蒲老的诊所,却没想到临时有几个患者找了过来。
这是挂号处的失误,没及时接收到他今天不坐诊的消息,放出去了好几个号。
没办法,病人既然已经挂完号找来了,他就不能不坐诊。
幸好发现的及时,让魏明先跟挂号处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开始紧急的处理起来。
“我正好坐在这边休息一会儿,对了,孟德,癫痫病你几个师弟师妹他们,不都可以治疗了么?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让他们几个接手,你专注做其他的事情。”
蒲老笑眯眯的说道。
眼前的这个得意弟子,让他最满意的地方,除了天赋非常非常的高以外,就是无私这一点了。
特别是对待几个师弟师妹,一身的医术,不管是治病的经验还是研究出来的单方,以及针对疑难杂症的各种秘方,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都传授了出去。
比如癫痫病的治疗方案,他们每个人都被手把手的教导,现在都已经轻车熟路了。
甚至名气都开始渐渐的传开了,不少人特意来找他们几个人治疗这种病。
要不是那几个人天赋有限,现在他的门下,最少也有八九个顶梁柱了,而且还是中医届的顶梁柱。
其实也就是他不知道王孟德身怀系统,以后的医术可以说是无止境的进步。
这些秘方、单方等等在别人看来,都是可以传家的宝贝,但在他的眼里,简直太寻常了。
想要的话,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研究出一批。
而且,在这个年代,攒着这些秘方也没多少用处,又不能建厂,还不如拿出来,当成自己进步的资本。
“先生,正好魏明他们几个人还没见过我治疗这些类型的病症,索性就当着他们的面,让他们见识一下,对这些病有个初步的了解。”
王孟德小声的解释道。
“嗯,让他们提前接触一下也有好处,当然,注意别拔苗助长了。”
蒲老点了点头,然后看到弟子脸上带着些许的疲惫之色,便关心的说道:“孟德,咱们不着急,你歇会儿再过去吧。”
“先生,我没事儿,咱们现在过去吧,别让病人久等了。”
“行吧,那就一起走。”
说着,蒲老在王孟德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他的诊室在另一个楼层,几个人慢慢的走着,在楼梯口的位置,正好遇到了刚才那个患者和家属。
他们正在小声的商量,回去以后,该去哪里买白色羽毛的母鸡。
虽然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两年了,但市场上的活禽依旧非常的少。
而且还是有特殊需要,这种情况,除了收购站或者供销社有熟人,只有农村地区才能买的到。
对于他们的困境,王孟德也无法提供帮助,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大批人都有的问题。
等那个病患下了楼,蒲老才笑眯眯的打趣道:
“孟德,因为你的原因,这几年,白色羽毛的母鸡,价格都比其他颜色的要卖的贵一点。
不少患者的家属都去乡下大价钱购买,有的还甚至被当成二道贩子。
要不是他拼命解释,相关部门的同志才半信半疑的给咱们中医研究院打了电话询问,差点就被关进去了。
对了,不少人还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什么‘白鸡杀手’。”
“哎,我也是没想到,但没办法,治疗癫痫就需要它作为药引子,缺了这个,效果就少了一半。”
王孟德也想到了那个事情,他表情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事儿,就连上级领导都听说了,他去保健的时候,还被领导拿这个事情打趣呢。
“哈哈,也亏了你琢磨出来用它作为药引子,不然这种病,还真不一定能治除根来。”
蒲老有些感慨的说道。
“是啊,世间万物就是这么神奇,可谓是相生相克,老母猪肉对癫痫不好,一吃就犯病,普通的猪肉吃了就没事。
白色羽毛的母鸡吃了就有疗效,其他颜色的母鸡却一点疗效都没有。”
王孟德也跟着感慨道。
在中医大夫眼里,世上不少的东西,都可以入药。
特别是稀奇古怪的物品,效果反而会更好。
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蒲老专属的诊室里。
此时,里边已经坐了一对夫妻,以及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姑娘。同时,一个护士也在作陪。
看到他们走进来了,那对夫妻连忙站起身来,激动的说道:
“大夫,您来了。”
“呵呵,你们先坐,。”蒲老乐呵呵的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坐在椅子上,冲着小姑娘招了招手道:
“小朋友,你过来一下,我看看情况。”
那个小姑娘和他们早就熟悉了,也不怕生,直接走到了他们的面前,到了跟前,还和王孟德做了一个鬼脸。
王孟德笑眯眯的拍了拍她的小脑袋,然后从兜里掏出一颗大白兔奶,直接塞到了她的嘴里。
两个人轮流候了一下脉,又对视了一眼。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想法,不用问就知道,看来之前开的药,效果并不明显呀。
“咳,那个孩子的病情,你们应该也能猜得到。看来上一次给开的药,效果不太理想。
你们的想法是继续治疗,还是要转到其他的医院试一试?”
蒲老冲着那对夫妻说道。
这个孩子,去年底的时候,被查出来是白血病。
前两个月,这对夫妻带着孩子,来到了广安门医院,当时是王孟德接收的。
征得同意之后,便开始用‘以毒攻毒’办法,进行治疗。
这段时间,换了有三个药方,效果只能说基本上没有,小姑娘的病情,一点点的开始加重。
看着闺女消瘦的身体,那个中年男子强忍着悲伤,一字一顿的说道:
“大夫,我相信您们,还请您们继续治疗。”
他这也是没办法。
自从孩子得了这个病之后,转辗了京城好多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办法,就算是治疗,也最多是延缓一二。
其中就包括如协和医院等非常知名的几所医院。
直到从朋友口中听说了王孟德的神奇医术,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了广安门医院。
他都想好了,如果这里也治不好,那就算是闺女的命苦。
而他的妻子,则是站在旁边,默默的抹着眼泪。
自家男人作为一家之主,做出的决定,她也只能支持。
而且,她始终有预感,如果闺女的病能治好,也只有在这里了。
去了其他的医院,肯定是没有希望。
见他们同意了,蒲老也松了口气,他打起精神,看了一眼王孟德,小声的说道:‘孟德,下一步你有什么想法?’
前面开的三个药方,也是以王孟德的想法为主,他只是在旁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先生,我这几天都在琢磨,既然之前的药方不起作用,那就换药。
我最近查了不少的资料,又仔细的想了一下,可以用砒霜入药。
虽然砒霜有剧毒,但咱们控制用量,再用其他的药材进行中和,应该不会有危险。”
王孟德心里早就有了想法,听到老师问话,直接脱口而出道。
“用砒霜?”
听到这两个字,蒲老捻着胡须的手,顿时就停住了。
这个可是有剧毒的,虽然有医术高超的大夫用它入过药,也有一些验方里,出现了这味药。
但他们现在用的可不是成方和验方,而是新的药方,一不小心,可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你确定能搭配出没有危险的药方?”
“先生,我先把药方写出来,您帮我看看。”
知道嘴说无凭,王孟德便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他就写好了。
蒲老接过后,仔细看了大概有十几分钟,才小心的把药方放到桌子上,他揉了揉眼睛,慢慢的说道:
“可以一试,不过,这个药方,算是我开的。”
说着,他拿起纸笔,开始照着刚才的药方,重新抄写了一遍。
对于他‘多此一举’的行为,王孟德心里一暖,知道老师是在保护自己。
毕竟,这个药方里,用了这味剧毒的砒霜当做药材,一不小心就会出事儿。
一旦出事,谁开的药方,就是第一责任人了。
不过王孟德也没有阻止,因为,他对自己开出的药方有绝对的信心,就算是没有作用,也不会出事儿。
药方重新写好后,蒲老直接递给了站在旁边的魏明和另一个徒孙,同时小声的吩咐道:
“你们俩现在就去药房抓药,仔细的盯着,别出错了,然后亲自把药煎好送到这边来。”
这可由不得他不谨慎。
这张药方关系重大,要是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就麻烦了。
而且,在他们眼皮底下服药,万一要是有什么不妥,也能及时的救助。
就凭着弟子王孟德出神入化的针灸技术,绝对能让患者转危为安。
等魏明两个人出去后,诊室里,蒲老和王孟德就和那对夫妻聊起了家常。
而那个小姑娘,则乖乖的依偎在王孟德的怀抱里,静静的听着大人们说话。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魏明两个人便端着大半碗的汤药走了进来。
看着黑乎乎的汤药,那个小女孩皱了一下眉头,然后转头看向王孟德,一脸天真的问道:“王叔叔,我喝了它,是不是病就好了?”
她这两个来月,和王孟德也已经混熟了,对于这位长得特别好看的叔叔,非常的信任。
“囡囡乖,喝下去,病就会好起来了。”
王孟德小声的安慰道。
眼前这个小姑娘比他的闺女丫丫还大两岁,但两个人的身高体重却是差不多。
喝完药,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异样后,便让他们回去了。
临走前,王孟德嘱咐了几句,让这对夫妻特别注意,千万别让小姑娘吃喝凉的东西,并且第二天早上记得再来继续服药。
他开的药方,因为里边放了砒霜,所以每天只喝一次就够了。
“孟德,你觉得这次换的药方,有多少的把握。”
诊室里,蒲老突然问道。
沉吟了一下,王孟德才开口道:“先生,这一次,我觉得有六成的把握。”
他这可不是胡言乱语,而是基于对自己医术的信任,才到出的结论。
“希望如此吧。”
傍晚。
中医研究院,他的办公室里,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接通后,里边传来了广安门医院保卫科科长的声音:“王主任,刚才医院门口,来了好几个人。
他们说您对他们家的孩子下毒,正在大声的闹事呢。”
“好的,感谢,我这就过去一趟。”
放下电话,王孟德心里也有了猜测。
他这是第一次遇到‘医疗事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