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春闱第一场
长长的礼部贡院走廊上,两边联排的单间号房坐满了学子。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寒酸学子,都必须委身于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封闭小房间内。
开考的钟声响起不一会儿,许多礼部吏员已经开始挨间做着最后审查。
舒芜领着林若来到走廊尽头的一间号房。
守卫的礼部吏员见着,疑惑道:“这位考生没带被褥?”
春闱会考共有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每场考一类题,一场考三天。
没有被褥,意味着要躺三天的木板,常人根本忍受不了。
舒芜也有这个疑惑,但想到林若来得急,料到定然是遇到大麻烦,没有多问。
目光直视过去,林若不在意地点了点头。
舒芜当即道:“他不需要被褥。”
“好。”吏员应下,带着满腔问号打开房门,随后按照规矩对林若进行搜身,完毕后递过三根蜡烛。
待林若进入房门,吏员马上锁住,号房中能视人的仅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窗口,用来递卷子,以及外帘官员视察。
“希望没问题吧。”
舒芜最后看了一眼,略有些担忧的离开考场。
“居然还有学子临门踩点,连被褥等生活物品都不带,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负责场外检查的礼部官员三三两两说着闲话走进礼部贡院大堂,与众官员抱怨。
“实在是从未听闻过。”
“这…没有被褥能熬过一晚上吗?”有礼部官员发问,“要不给他送点。”
“规矩使然,不能迂缓。”主裁官林若甫坐在主位上,郑重发话。
堂下的官员便没再讨论。
这时,作为外帘官的舒芜回大堂。
先前掀起讨论的礼部官员一看,心绪一动,上前关心道:“舒大学士,那位学子可送去了?”
要说当今朝廷里陛下身边的大红人,除了主裁官林若甫,便是舒芜当仁不让。
或许是受教于一代文豪庄墨韩座下的缘故,陛下极为赏识,常称舒芜是庆国未来文坛的缔造者,希望其能为庆国文学带来生机,而不至于总受北齐所嘲。
“人已送去。”舒芜简单回答道。
“舒大学士辛苦,还未开考便已在巡视考场,为学子们排忧解难。”
有礼部官员又奉承道,堂间的聪明人大都察觉到舒大学士与那位学子关系匪浅。
纷纷开始巴结,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人多,都是交际场合。
“既然是舒大学士的门下,不如…”一直沉默的副裁官礼部尚书魏安终于开口,他先是不动声色扫了一眼林若甫的眉色,见其无动于衷,方才放下心来温和道,“送点被褥也无妨。”
林若甫笑了笑,没有说话。
堂间的声音愈发强烈,舒芜忽然皱起眉头:“多谢诸位大人好意,不过规矩不能坏。”很明白地拒绝了礼部官员的心思。
官员们一笑而过掩盖尴尬,暗想不愧是拜于一代宗师门下,舒芜当真遗传了正直无私的品格。
却又不免谤着,那学子可遭老罪咯,一介书生,非能文能武,如何能熬三天。学子汇聚的走廊上,号兵们开始轮流发放试卷,小窗口哒哒作响,号兵含笑道:“老爷,您的卷子来了。”
能参加春闱者,基本都是通过乡试的举人,或国子监的监生,无一例外拥有当官资格,所以大都以老爷称呼。
号兵瞅了一眼空荡荡的房间,略微纳闷,却也不敢多问。
静心养神的林若睁开眼睛,从窗口接过卷子,平铺于小木板桌上。
春闱第一场主考经义,亦是春闱中最重一场,与前世四书五经大同小异,考题多而繁杂,主观理学深厚扎实与否。
类似于入门砖,文学功底厚,又需奉圣人思想,摒弃歪门邪道。
提笔蘸墨,将长长的草稿铺于桌上。
学子们作答基本先以草稿为注,依次叙题,唯有心满意足,方才将稿纸内容一字一句逐抄于试卷上,确保不涂不画,无污秽痕迹。
卷面整洁是评分的重要标准,三天时间,除了做题,众学子皆得费心思专研于字磨。
春初的微风从窗口涌进,带着些许未散去的寒意,看着题目,林若微闭双眼,陷入思考。
整整三天时间,没有人会一开始就选择动笔。
但林若不同,仅是思考一刻,即挥动笔墨,将草稿放于桌边,全心全意在试卷上一字不漏作答。
随着日头高升,磨墨、翻纸声在鸦雀无声的考场稀稀疏疏响起,学子们先后开始了做答。
最晚的也在太阳挂顶时小心谨慎动起了笔。
时候已到,按例外帘官员开始巡视。
舒芜在考场外,对着一众巡视官员细致交代,分别开始走查。
巡视的考场很大,挨个走完极为耗费时间,官员分工明确在自己范围内边走边看。
舒芜所巡视的是考场外围区域,为了防止作弊之类的出现,巡视务必透过窗口观察考生的一举一动,这样很有可能影响到考生做题。
所以各官员脚步皆放得很轻,做到尽量不打扰考生思绪。
不一会儿,有考场尽头的官员巡视回来,报告巡查情况。
“禀大人,一切正常,就是…”
“怎么了?”舒芜颔首问道。
考官之间也是有八卦的,那官员见到新鲜场景,自然要分享,悄摸道:“大人,有位学子竟然不用草稿。”
巡查的官员们少见多怪,却很少见到如此非同寻常的场面,不过一般而言,他们都会露出讥讽,嘲笑学子太过自大狂妄。
不过这位官员面色却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凝重。
“答得如何。”舒芜根据位置一想便猜到是谁,避免落人口实,他没有打算去巡视的想法。
“答的非常好,写得也非常好。”官员忍不住一个劲夸道,他停留不少时间,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当之处。
舒芜满意点点头,感慨道:“今年,文坛要变天了。”
这话很夸张,但那官员听着反倒觉得很恰当。
巡视的消息基本都会传到大堂内,作为考官,他们也会讨论场上的趣事。
只是这件趣事实在让人骇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