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出人意料的回答和答案
听得赢渊语焉不详的这么一通说,李斯、萧何都本能的皱了皱眉头。
显然,赢渊这是碍于某些原因没有交底。
但李斯和萧何都不在乎这个。
此等利国利民,甚至可以称之为国本都不为过的仙粮,纵使手段恶劣一些,又能如何?
李斯看了眼萧何,而后转头直视赢渊,沉声道。
“公子,此事,可还有手尾?”
“臣出身法家,被人骂了几十年的心狠手辣。”
“没想到临到老了,却遇到这等好事!”
“公子,你若有手尾,不如交到老夫手里来办。”
“抄家灭族以至于屠城,老夫都能给你办妥当了!”
“为了大秦,老夫不怕脏手!”
李斯的语气很平淡,仿若就是随口在安排今日吃什么一般。
但所谓用最平常的语气的安排最厉害的事儿。
听着抄家、灭族、屠城等种种手段宛若平常一般从李斯嘴里出来,赢渊都愣了。
乖乖!
这就是法家当代顶流的魄力么?
爱了爱了!
不过,赢渊虽然心中感动,可终究还是得拒绝。
“多谢李相的一番好意了!”
“孤乃大秦监国公子,如今执掌帝国上下、披甲执刃者数十万!”
“若是为了孤些许私心,或许动用国器有些不妥,但若是为了这番薯,那李相大可放心!”
说到这,赢渊双眸微微一眯,一股子难以言及的气势陡然,宛若开山断石一般一字一顿的说道。
“为了让我大秦百姓吃饱,为了让我大秦国力蒸蒸日上,那孤,大可放手一搏。”
“抄家灭族,易尔!”
“亡国灭种,亦无不可!”
“孤,有何惧?”
李斯和萧何都听到了赢渊自称孤这一幕。
可他们却知道,这不是赢渊膨胀了。
而是在告诉他们,此事,乃是身为大秦监国公子的赢渊,用自己的身份,在向他们二位表态。
李斯嘴角微微一翘复又快速平复,眼神却猛然间凌厉了起来,整个人也如一柄出鞘宝剑一般锋利得让人难以直视。
“有何惧?”
“监国公子怕是不知道,此言若是流传出去,那你这一身恶名,可就洗不干净了!”
“那史书上,也会记上你赢渊的恶名啊!”
赢渊或许是有感而发,直接一挥袖袍,大气磅礴的说道。
“那又如何?”
“我大秦,被人喊了多少年的暴秦了?”
“我父,被人喊了多少年的暴君了?”
“我赢渊,要是不暴一下,岂不是白瞎了这出身?”
“暴!尽管暴!”
“只要我赢渊确确实实是为了我大秦、为了我大秦的百姓而暴,那史书之上,自会有公论。”
“毕竟,千万百姓悠悠众口,岂是那么容易堵住的?”
这番话一出,李斯忽然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哈,好!”
“好啊!哈哈哈哈哈!”
“好一个悠悠众口!”
“好一个自有公论!”
忽然间,李斯面色一肃,整个人骤然恢复了平静,而后起身正了正衣襟,郑重的冲着赢渊躬身一拜。
“谢殿下,替李斯解开心结!”
“谢殿下,为大秦延续国运!”
赢渊坦然的受了这一礼。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番话,还真就是为了李斯的心结。当然了,顺便也是有感而发的装个逼。
男人嘛!
谁能拒绝得了装逼的乐趣呢?!
还是在李斯这等千古名相面前圆润的装个逼?!
这感觉,贼特么嗨的好吧。
双方又来这一出插曲之后,看似没什么变化,可不知不觉之间,关系却又显得近了一些。
至少,李斯更加熟悉和了解这位监国公子到底是个什么人了。
只不过,作为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丞相,他不会轻易表态。
也轮不到他表态!
有些事儿,默默看着,就挺好!
番薯的来源问题,就此告一段落。
萧何终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那,殿下,这番薯,现在种植于何处?”
“可曾安排得力的人手照顾?”
“臣跟几位农家子弟曾有些联系,若是您这里缺人手的话,臣可以联系一二的!”
“这等国之重器,怎么看重都不为过的!”
“哦,还有,安全保卫工作怎么安排的?”
“殿下,臣以为,怎么看重都无所谓的!”
“多调兵,严加看守!”
萧何说得很急,以至于唾沫星子都飞了出来了。
可无论是赢渊还是李斯,都理解他这种激动。
毕竟,这番薯,是真的足够重要。
不过赢渊笑着点点头:“奉常所虑,亦是我所虑!”
“不过你大可放心!”
“今年是第一年,最基本的育种!”
“我调用的,那自然是最最精干的人手。”
“负责此事的,乃是农家侠魁以及一应农家子弟,滥竽充数的,一个都没有!”
“负责保卫的,乃是我手下的锦衣卫以及黑龙卫!”
“他们加在一起,也许不能攻城略地,但就在这咸阳城内,却能挡住任何人的觊觎。”
“至少阻挡某些人的硬闯,然后僵持到我出现,是绝对没问题的!”
“当然了,若有那不开眼的贼人非要凭借武力硬闯,那杀了就杀了,事后我来!”
萧何李斯二人听赢渊这么一安排,这才安下心来。
只不过,萧何猛然间一愣,而后抬起头看着赢渊,悄咪咪的问道。
“公子,你方才说,咸阳城内?”
“你把这番薯就安排在咸阳城内了?”
赢渊闻言眉头一挑。
“哟,听出来了?”
“没错,就在城内!”
“毕竟这是第一年,我手头的种粮就那么些,拢共十亩地不到就安排完了。”
“那何必去那无遮无挡的城外?”
“还是放在城内靠谱!”
“毕竟城内方便照应嘛!”
“而且,你想想,为何我非得来李相这儿,来了之后还不急着走?”
此言一出,李斯忽然一怔,而后神色复杂的看着赢渊道。
“臣前些日子,忽闻隔壁那间大宅子进驻了不少出身军伍之人。”
“还有锦衣卫堂而皇之进进出出。”
“臣原本以为是锦衣卫对臣这个右丞相例行的监视和调查。”
“如今看来,怕是意不在此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