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升格和扩编
大队和支队在国内正规部队中是没有的,不仅是现在,包括后世抗战期间也不存在。
那时的大队、支队最初是正规部队之外的游击部队的编制,后期才出现在正规部队中,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两个编制,其上还有纵队、总队。
而且不同时期对应的正规军级别也不同,不过总体来说,抗战期间对应级别要小一级。
解放战争期间,其中纵队对应军一级,总队对应师,支队对应旅。
滕毓藻把大队改为支队,就是准备对应现在他的混成协。
“突击支队和独立支队除大队一级外,其下编制也全部实行三编制,具体是设七个大队,大队以下三个中队和各级直属部队。”
滕毓藻又看向卫靖海,“这两个支队的各级编制人数,完全比照三个混成协的编制,大队对照营的编制,以下类推。”
滕毓藻看着刘长发说,“青云,你也要从新兵中挑选一些人,可以按照三个炮营的人数来组织。”
见刘长发脸上立刻就喜形于色,滕毓藻急忙给刘长发泼了一盆冷水。
“青云,你的炮兵协和三个混成协存在相同的问题,你的炮兵协之下,也少了标这一级编制,咱们不缺大炮,可为了便于行军作战,暂时还只能使用山炮,咱们的山炮现在数量有限,所以暂时炮兵协不宜快速扩编。”
“这三个营的人,伱现在还只能作为炮手训练,缴获的那六门山炮也可以暂时编为一个营,不过这一个营只是你代为训练的。”
滕毓藻的话,不由让刘长发有些尴尬地笑了起来。
虽然刘长发有些失望,可除曹福田还有些懵懂外,刘十九、刘元寿、潘金山几人眼中都露出惊喜之色。
滕毓藻如此设置,虽然让他们支队下少了标的编制,可大队的数目是足够多的,如果需要,马上就可以编出两个标的编制,立刻就会变成一个协。
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叫什么支队,可滕毓藻是在按照混成协的模式来编制支队的,他们的兵力比这三个混成协少不了多少。”
“必要时他们马上就可以换个名称变为两个混成协,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兴奋。
可按照滕毓藻的编制方式,四万的新兵那还要剩下一万来人呢,这些人又要编入哪支部队?
刘十九嘿嘿笑着说,“兴甫,反正还剩下那么多新兵,给我们两个支队再添点人,我们也不要多,让我们两个支队的人数赶上他们三个混成协就好。”
滕毓藻笑着说,“这可不行,这些剩下的人,连同这一次负伤的三千多人,我都要了,这些新兵要同近卫营合编,组建近卫协。”
滕毓藻不给众人想入非非的时间,紧接着就说道,“这个协统,就由我暂时兼任,吴子玉和胡大裘担任帮办。”
滕毓藻早就想着给吴佩孚留下一支部队,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吴佩孚现在的资历还太浅,尤其是虽然吴佩孚人很聪明、又肯下功夫,仅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可竟然已经将《北洋武备学堂》的步兵科教材学完,当然仅仅是读完了,距离熟练掌握,以及活学活用,甚至有他自己的想法,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滕毓藻已经等不及了,如果现在他再不替吴佩孚着手考虑,随着手下这些将领们带的部队越来越多,官职也越来越大,再想给吴佩孚位置可就不好办了,吴佩孚的地位很可能就要被这些将领们压制住。
在滕毓藻的心中,他一直希望吴佩孚不仅还能成为历史上独镇一方的大将,还希望他能走的更高、更远。
一想到吴佩孚,滕毓藻的心又又有些发紧,虽然已经基本可以肯定,联军并没有抓到慈禧和光绪,可吴佩孚他们是否遇到危险了?吴佩孚又是否安全?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滕毓藻的心中,驱之不散。
滕毓藻轻轻吐出一口浊气说道,“这一次大战,咱们就吃了没有全军预备队的亏,成立这个近卫协,就是想要打造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可以在必要时随时支援各个战场。”
“近卫营人数太少,主要是缺军官,这样,你们每个人都支援一些军官给这支部队。”
“关于各部队需要补充的武器”
滕毓藻略一思索说道,“所有缴获的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都交给,第二混成协,老毛子的莫辛纳甘交给第三混成协。”
“小鬼子的金钩步枪暂时给突击支队、独立支队各四千支,给近卫协同样四千,剩下的一千多支金钩步枪已经送给了去关东的义和团,他们去关东也需要有些武器,不能还拿着大刀长矛打老毛子。”
“凝波,你安排的军装的事情怎样了?”
见滕毓藻忽然问起军装的事,卫靖海忙说道。
“军装已经开始在制作,布匹都是从京城里的布庄里买来的,价格很便宜,那些商人们都急于脱手他们的布匹,卖给咱们的价格也都低了三四成。”
“虽然城里的几家大染坊都关门了,它们的老板也都离开了京师,可咱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染坊的工人自行开工了,只是购买染料的钱需要咱们先出。”
“制作军装的裁缝也找到一些,另外又让这些裁缝们多找一些人制作军装。”
“还有,军机处给咱们制作的军装也有近万套,还有大量的纽扣、肩章、领章、帽徽等,我估计,如果多给些手工费用,再有半个月,就可以制作好四五万套军装。”
“只是,相应的武装带、水壶、饭盒一类的军需品,暂时数量不足,也还无法解决。”
武装带、水壶、饭盒一类的军需品,前锋军都是靠缴获,部队扩编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仅靠缴获是肯定跟不上需要的,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现在可没地方买这些东西。
“还有,给咱们制作军装的那些裁缝、百姓,他们都不愿要银子。”
卫靖海的话,让滕毓藻有些疑惑,“不愿要银子?那他们要什么?”
“他们想要粮食。”
卫靖海有些为难地说,“由于那些大粮商都已经离京,许多米粮店都关门了,现在京城里粮食价格涨的很厉害,而且还难得买到。”
滕毓藻不以为意地说,“不是有好几个官粮仓吗,就拿那些粮食给这些百姓做酬劳吧。”
卫靖海咧咧嘴,为难地说,“大帅,这恐怕不妥。”
对于官场上的这些道道还有些不了解的刘十九,皱着眉头疑惑地说道。
“这城里的粮食多得是,咱们又不缺粮,会有什么不妥?”
感谢:20240311190240077、leo杰烙斯、土鳖192、20240313434-ac、湿妹好银荡、20210301104130671710、稻草人1970、深蓝等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