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2章 阴谋
    第492章 阴谋
    虽然能得到杨士琦相助,滕毓藻心中极为兴奋,可因为还有要事未决,滕毓藻又询问了一番杨士琦的近况后,这才略一沉吟,转头看向徐世昌,满脸期待地问道。
    “菊人兄,你对莲府说的这上中下三策,是如何看的?”
    徐世昌一直在默默思索着,忽然听到滕毓藻询问,这才停住思绪,说道。
    “大帅,以世昌愚见,我以为这三策中,上策有些激进,容易引起朝臣,尤其是那些勋贵们的反感,从此留下祸根。”
    “而下策又过于软弱,同样也会有任人拿捏这样的隐患,所以我赞成中策。”
    徐世昌的回答,终于让滕毓藻轻轻舒口气。
    滕毓藻对于徐世昌的态度多少还是有些拿捏不准,徐世昌的回答终于让他可以放心了。
    徐世昌既然赞同中策,就说明,现在杨士骧和滕毓藻所说所做的暗中对抗朝廷的事,徐世昌并不反对。
    按照历史上徐世昌的性格,如果他不认可,即便不反对,至少也是沉默以对,甚至可以辞去职务一走了之,可如今他明确表示赞成中策,这就说明一切问题了。
    滕毓藻和杨士骧不由对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到一丝一闪即逝的欣喜。
    滕毓藻笑着点点头,又看向卫靖海和刘长发二人。
    两人也觉得徐世昌说的有道理,都赞同采用中策。
    滕毓藻深吸口气,努力平复着因为得到杨士琦和徐世昌的投靠而有些激动的心情,缓缓地说道。
    “你们都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吧。”
    从滕毓藻的话里,几人都能感觉出,滕毓藻似乎并不是很赞同所谓的中策,不由都竖起耳朵,认真倾听滕毓藻后面的话。
    “总的来说,这上中下三策,都有可取之处,但也都有所不足。”
    “上策正如你们所说,有些锋芒毕露,过于强硬,而下策,又过于软弱,至于中策,也同样存在没有表明我们的态度的问题。”
    “但中策能极大博取国人对我们前锋军的同情,甚至还能因此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所以,相比较而言,我也更赞同中策,理由是,这对我们几乎没有任何伤害。”
    滕毓藻只说到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可对朝廷会有很深的伤害,尤其如果再有有心人加以煽动,后果会很严重。
    虽然历史上,最终朝廷同列强议和,而且还是十分屈辱的议和,甚至还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也并没有引发多少非议,国人仅仅经过短暂的悲愤,很快就风平浪静。
    可那是因为,被给予厚望的武卫军在列强联军面前不堪一击,其它绿营、练勇更加不堪,列强联军轻松就赶得朝廷抛却京城,一路落荒而逃直至关中地区。
    朝廷再无可用之兵,不得已只能屈辱求和,的一苟延残喘。如今情形却与原有历史上大有不同,有前锋军连战连捷,甚至打的列强连军望风披靡,已经向国人证明,前锋军有能力同列强联军相抗衡。
    即便一些有识之士,还是能清醒认识到,前锋军如果同列强死磕到底,最终一定没有获胜的希望。
    当然,列强联军要想获得最终胜利,也是有前提的,真前提就是列强会都愿意在远东战场上,付出一定代价和精力。
    或者,即便有部分列强不愿再打下去,可他们也依然对清国保持禁运,让清国无法获得任何外部支持。
    只是如今这样的局面和形势,已经让众多国人激动兴奋起来,甚至也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群情亢奋的程度,已经同历史上截然不同,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如果有人敢于提出同洋人议和,必然会被国人所唾弃。
    此时,如果议和的消息被人泄露出去,朝廷的威望、威信,必将受到严重损害。
    滕毓藻继续说道,“只不过,泄露这个消息的地点,不能是保定,这会让朝廷怀疑到李中堂和你杨莲府,甚至有心人,也很有可能会联想到和保定近在肘腋的我。”
    “所以,泄露消息的地点,不应该在保定,而应该在朝廷驻跸的西安。”
    “知道朝廷要同洋人议和的勋贵、大臣必定不在少数,如果消息从哪里泄露出去,由于头绪众多,朝廷就是想要追查,也是查无可查,必成一桩无头公案。”
    滕毓藻一席话,让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认同,杨士骧更是击掌赞道。
    “这中策经菊人和大帅一加改动,就变得完全拿无懈可击了,任谁想要把泄露消息的事情攀扯到大帅身上都是痴心妄想。”
    对于杨士骧的恭维,滕毓藻只是淡淡一笑说道。
    “你们不反对,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莲府,你还是继续说下去,李中堂还有什么话要你转告我。”
    杨士骧点头接着说道,“李中堂还要我转告大帅,这一次列强联军损兵折将,败的如此凄惨,在西方主要强国国内,都无一例外地引发强烈反响。”
    李鸿章能得到列强的消息,一点都不令滕毓藻感到意外,不仅仅因为李鸿章有多年同洋人打交道的经历,一些朝廷驻外使节都和他颇有渊源,还因为李鸿章出使过俄、英、法、德、日、美等主要列强国家,对于各国都很了解。
    而且,两广同英国人霸占的香港近在咫尺,从香港报刊或者由香港得到列强诸国的国内消息,易如反掌。
    因此,李鸿章即便不在中枢,仅仅是一个封疆大吏,可依然消息要比朝廷灵通的多,这也是即便李鸿章同样加入了“东南互保”,甚至还被封疆大吏们推为首脑,可朝廷依然还要在同列强议和中,依仗他的原因。
    杨士骧继续说道,“对联军惨败的消息,反应最为激烈的就是法国人,法国人国内已经闹起来了,不仅要求法国立即撤军,甚至民众还强烈要求内阁总理卢梭下台。”
    说完,杨士骧有幸灾乐祸地笑着说,“法国陆军和咱们打仗,这已经是第二次战败了,上一次他们的总理就被迫下台,这一次,估计这个卢梭也要被赶下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