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让他装,让他装!
    第110章 让他装,让他装!
    “感业寺……”
    李承乾喃喃地读着匾额。
    这地方他有些印象,禁苑里确实有这么一座佛寺。
    太上皇驾崩时,皇太妃们便全部入感业寺为尼。
    毕竟那些姑奶奶们留着,辈分比皇帝还高。
    如果对朝政指手画脚起来,很难遭得住的。
    比如那位又菜又爱玩、间接导致李世民兄弟阋墙的张婕妤。
    但若要把太妃们都殉葬,跟着太上皇一起殡天,又太残忍了,我们大唐不玩这些的。
    所以,索性把姑奶奶们塞进感业寺里拉倒,眼不见为净。
    “都是阿翁的妃子啊……”
    李承乾的脑海里,自动浮现一群搔首弄姿的白发老太太。
    顿时一阵反胃。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
    佛寺的边门开了。
    从中走出一位香客。
    “禁中的尼姑庵,怎么会有香客?”
    李承乾心中疑惑,勒住马缰绳,远远地观望。
    只见那位香客是位年轻的女性,一身黑白的衣衫,看着素净,料子确实上好的丝绸罗衣。
    秋风吹过,衣衫贴在她身上,勾勒出婀娜的身段。
    李承乾看入迷了,心中恍惚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冲动。
    那位陌生的女香客,余光也瞥见了林子前的骑手。
    只见那骑手披头散发,身披粗犷的铠甲,乍一看好像是突厥人。
    她立刻回想起九成宫的那起不祥事件,吓得嘤咛一声,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别怕!”
    李承乾怕旁生枝节,小声抚慰,纵马慢慢走到那女香客面前,撩开自己的飘柔长发。
    “看,是孤!”
    女突厥?……女香客几乎脱口而出。
    但她之前曾被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辽东节度使连续打脸数次,所以城府比以前更深了。
    学会了在宫中多看、多想、少嘴贱的保命哲理。
    能出现在禁苑之中,男生女相,好奇装异服,善骑,自称孤……
    这些要素叠加,她便认出了面前这位古怪骑手的身份。
    立刻整理仪容,起身请安道:
    “妾身拜见太子殿下。”
    “哦?你认识孤?”
    李承乾饶有兴味地挑起一边的眉毛,对这机灵的姑娘颇为满意。
    “你是何人,缘何出入感业寺?”
    那女香客低着头,谦卑地回答道:
    “妾身姓武,名媚娘,并州人士。幸蒙圣恩,觍封才人。”
    是的,她就是之前常来立德殿嘴贱的“五姨娘”,未来的则天大帝,武媚娘。
    在亲眼目睹了杨氏借顽劣子之力,原地飞升为杨妃以后,她恍然意识到,自己成了后宫中垫底的存在。
    她意识到,在当今陛下的手里,她大抵是没有出路了。
    于是,她便心灰意冷,成天窝在感业寺面壁思考人生——
    既是提前适应退休环境,又是与皇太妃们打通关系。
    将来拎包入住一起当室友的时候,不会尴尬。
    她就这么渐渐淡出了后宫,只是杨氏与李明闲谈时,偶尔提过一两嘴。
    没想到,今天竟能在寺院外,偶遇太子……
    李承乾脸色一变:
    “才人?你是父皇的妃子?”
    没想到这位年轻女郎比他还大一辈,李承乾下意识地就要翻身下马。
    他虽然大事荒唐,但在小事上,身体仍然本能地遵循着礼法的教条。
    “请殿下自便!”
    武媚娘连忙阻止了李承乾下马的举动。
    她知道这位太子爷腿脚不便,而且对此还挺自卑的。
    如果坐视太子下马,那她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就要大打折扣了。
    她换上悲切的口吻道:
    “妾身无用,虽腆列后宫嫔妃,但未能为帝室开枝散叶。
    “只能常来感业寺,为大唐社稷祈祷求福。近日又不幸染疾,所以无缘秋狩盛会。
    “殿下只当妾身为民女便可。”
    一段话,既把姿态放得极低,又漂亮地解释了自己为何出现在此处,还表明了自己冷宫妃子的身份,语调却又不哀怨。
    李承乾听得就很舒服。
    嘴里说着“哪里哪里,孤岂敢对姨娘失礼”,但仍然心安理得地坐在马上。
    根据礼法,成年皇子对父皇的后宫是要回避的。
    但众所周知,大唐老李家的家庭关系,比较……奔放。
    比如隐太子李建成,就与老爹的张婕妤发展出了一段纯洁的男女关系。
    而在此时,在禁苑的密林之中,四下无人。
    只有一对年纪正合适的青年男女。
    李承乾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心中瘙痒,只能偷偷欣赏着小妈的美颜。
    而武媚娘当做不知道,低着头,犹抱琵琶半遮面,半推半就、面色绯红地让他就这么看着。
    过了半晌,李承乾硬是把心里的冲动强压下去。
    冷静!
    父皇还在呢!
    千万别被套上秽乱后宫的帽子!
    自己为了这太子之位,担惊受怕了一辈子!
    千万别因为一个女人而功亏一篑!
    对着镜子看自己还不够吗?
    “咳咳!”
    李承乾这才恍然回过神来,一本正经地说:
    “孤得回去了,秋狩正在进行中。
    “武姨娘也请安心养病。”
    武媚娘轻叹一口气,福了福身子:
    “媚娘恭送殿下。”
    李承乾策马跃出几步,却又勒马回头。
    “你说,你常在感业寺祈福?”
    武媚娘恭顺地回答,语气中透着似有似无的哀怨:
    “回殿下,后宫清冷无事,这是妾身唯一能为大唐做的。”
    “这寺庙灵验吗?”
    “灵验的。”
    “好!”
    李承乾扔下这个字,便纵马离去。
    呼……武媚娘听得马蹄声渐远,这才长出一口气,高昂起头颅。
    恭顺的表情烟消云散。“呸,有贼心没贼胆!”
    武媚娘轻蔑地说着。
    嘴角却又隐隐透出些许笑意。
    在冷宫中逐渐冷却的野心,在吹了一阵秋风之后,又熊熊燃烧了起来。
    她还年轻,他也年轻。
    她可以等……
    …………
    李承乾的遭遇不过是一则小插曲,他很快便与寻找他的侍从汇合。
    秋狩继续。
    李明就这么坐在父皇的怀里,半拉子屁股沾着龙椅,一边吃着当季的葡萄,一边欣赏着皇兄们的表演。
    母亲杨氏就坐在近旁,为挺会享福的爷儿俩扇风驱虫。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皇子们和嫔妃们心里有再多不爽,也只能装作没看见,为皇帝陛下表演着兄弟友爱、后宫和谐的一幕。
    等到李明小肚皮撑得滚圆的时候,天色渐晚,愉快的秋狩结束了。
    皇子们收起弓箭,纷纷下马,牵着马匹回到父皇近前。
    至于所获的猎物,有专门的侍从为他们收集,无需劳烦主子们自己动手。
    李世民这才放下李明,背着手踱步向前。
    李明的小屁股终于离开了龙椅,蹬蹬有点发麻的小腿。
    只能说,左半边龙椅也不是很舒服。
    如果能整个屁股都坐上去,那就爽了。
    “嗯?”
    李世民只是大略扫了一眼猎物,便不由得皱起眉毛:
    “怎么今年所获相比往年少了许多?
    “是今年秋收年景差吗?”
    皇子们都快哭了。
    被一个坐半边龙椅的小孩儿全程盯着,谁特么还有心思打猎啊……
    “启禀父皇。”李承乾辩解道:
    “诚如皇弟李明所言,我等如今已不缺肉食。
    “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何不让林中的生灵们也休养生息呢?”
    不知为什么,他今天的发言格外有禅意。
    而他的收获,是零,忙活了一天什么动物都没有猎到。
    李明注意到,太子哥哥面色潮红,眼中又残留着万分惋惜。
    好像是发现了什么猎物,又只能眼睁睁放跑一般。
    “皇兄所言差矣。”
    李泰挺着肚子,笑呵呵地反驳:
    “我李家先祖、老子李耳曾有一言。
    “天地是不讲求所谓‘仁德’的,天生万物一视同仁,都可以视作祭祀用的刍狗。
    “林间滋生万物,自然可为人所用。就如山林野兽也会食人一般。
    “这就是一种天地间的阴阳循环。”
    他这样辩解是有原因的。
    因为所有皇子中,就属他的所获最多。
    李泰不会骑马,也用不着骑马。
    他就坐在小推车上,放出猎犬“踏雪猃”牵制,自己在后面刷刷射箭。
    猎物这不就来了嘛。
    皇兄暗讽他嗜杀,他必须做出反击。
    李承乾讲“佛”,李泰就用“道”,两人争锋相对。
    而且李泰还搬出了老子李耳。
    老李家能否搭上陇西李氏这条线,尚属疑问,追根溯源到李耳身上更是扯淡。
    但耐不住皇帝就这么硬攀亲戚了。
    所以,李泰祭出“李耳”这张便宜老祖宗,属于是占据了政治正确,比太子更胜一筹。
    无形之间,太子与魏王开始了争锋。
    段位太高了,其他皇子只当是神仙打架,一个个低着头,闷不做声。
    李世民也乐得袖手旁观。
    以李泰为磨刀石,砥砺砥砺李承乾的品行,也是极好的。
    将来太子登临大宝以后,那些嗡嗡叫的铮臣们,可比李泰还要能说会道许多。
    “况且。”李泰口若悬河,乘胜追击道:
    “历次秋狩,父皇所获猎物最多。
    “皇兄莫非是想说,父皇嗜杀不仁?”
    李承乾继续活用李明和魏征语录,不与李泰纠缠,转而向李世民建言道:
    “马上能得天下,但马上不能治天下。
    “儿臣必须犯言直谏,游猎不过是游手好闲之徒的娱乐,父皇不可耽于其中,当以国事为重。”
    一套丝滑连招,既化解了李泰的攻击,又让一个有主见、有骨气的太子形象跃然而出。
    只是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沉迷于游猎的齐王被aoe波及,气得太阳穴青筋鼓起。
    但李祐没有理由反驳。
    他已经连皇子都不是了,和太子地位差距甚远,只能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李世民听着两位嫡子的对话,忽然发现了华点:
    “青雀,历次秋狩,真的是朕所获最多?
    “皇室之中,善猎之人可不少啊。”
    “这……”李泰被问倒了。
    他不可能一只一只去数,但也不能随便胡诌一个数字,因为秋狩每人所获是有记录的。
    他觉得自己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
    李世民语重心长地教导:
    “青雀,不可因为朕是乃父,就虚构瞎编啊。
    “说话要有依据,皇室的一言一行,都是要被记录在史书里的。”
    李泰难堪万分,面红耳赤。
    “李泰哥哥没有说错,阿爷确实是大唐收获最多的猎手!”
    这时,一个脆亮稚嫩的声音响起。
    有人帮腔,李泰立刻眼前一亮。
    李世民循声望去,见说话的人叉着腰,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
    敢当众喊他“阿爷”,除了李明还有谁?
    “哦?你底气很足嘛。”李世民颇为玩味地看着可恨又可爱的小儿子:
    “怎么,朕的猎获你难道数过?”
    “我当然数过!”
    李明自信满满。
    接着,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李明像报菜名似的,流畅地报出了一长串猎物名单:
    “阿爷登临大宝后,亲自参加秋狩十三次,一共猎得熊罴两头,虎四头,豹九头,狼二十五条,鹿八十三只……”
    “等等!你……你别胡编乱造啊!”李世民愕然之中带着惊喜,嘴角比地头蛇还要难压。
    其他小数他不记得了。
    但两头熊罴还有四头老虎,他记得非常清楚。
    这孩子没有乱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