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2章 会议上的矛盾揭露
    第432章 会议上的矛盾揭露
    大明天工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上午九点,大明美利坚王国纽约王宫正殿承运殿。
    关于美国自由邦性质和地位调整讨论会议,以及美洲自由邦现状和问题咨询会议正式召开。
    各自由邦代表首先进场,于预定的坐席间站立等候。
    所有代表到齐后,大明皇子、王国大学士、王国大臣们入场,于主席台就坐。
    普通代表集体拱手躬身行礼,而后在各自位置上就坐。
    美利坚王国礼仪大臣宣布会议开始,大皇子朱靖坤作为内阁会议的主持人首先讲话,说明和强调会议的缘由和主题:
    “美利坚王国自由邦的范围内,国王和朝廷与自由邦通过协议约定的事项和权力,由国王和王国朝廷管理和行使。
    “其他所有未经协商约定的事项和权力,由自由邦自行保留和行使。
    “美利坚王国自治领范围内,国王和朝廷与自治领约定的特定事项和权力,由自治领管辖和行使。
    “其他所有未约定的事项和权力,默认由国王和王国朝廷保留和行使。
    “美利坚王国省份范围内,所有的一切事务和权力,默认由国王和王国朝廷管理和行使。
    “除非国王和王国朝廷特别授权,才可由省份官员自行处理。
    “现在的美利坚王国各个自由邦的民间,存在广泛而热切的希望将自由邦改为省份或者自治领的呼声。
    “我,大明皇长子朱靖坤,大明美洲布政使,与十四位兄弟奉父皇圣旨,共同主持美洲事务。
    “现在我们回应自由邦民间呼声,邀请自由邦各界人士参加会议,共同公开讨论。”
    朱靖坤的开场词主要是给会议本身做个定性。
    明确这件事情是民间呼声导致的,不是朝廷主动站出来要搞这件事情。
    说明皇子们的身份以及权力来源,自己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权,可以处理美洲的所有事物。
    更多的内容是关于会议的主题的解读。
    既然自由邦百姓要讨论改变自由邦性质的事情,那他们就要把省份、自治领、自由邦的地位和权力逻辑差异说清楚。
    省份的全部权力都默认属于也实际属于国王和王国朝廷。
    自治领的全部权力默认属于国王和朝廷,但是国王提前将特定的权力明确授予了地方。
    自由邦的全部默认权力属于地方,但是自由邦将特定权力交给了国王和朝廷。
    省份的性质和权力归属不用仔细分辨和讨论,会议主要侧重的是自治领和自由邦的关键差异。
    两者的本质差异就是“默认权力的归属”,是法律没有规定的时候归谁管,类似于黑名单和白名单的差异。
    朱靖坤说完了这些啰嗦但是有必要的事情,转脸吩咐礼仪大臣说明会议的流程和议事规则。
    这些事情其实已经事先发下去了,但是会议现场还要再确认和强调一遍。
    会议的流程与辩论赛类似。
    第一个阶段由贵族、官吏、百姓三方各推举三个代表依次发言,说明自己发现的问题和主要观点和诉求。
    第二个阶段由三方各自推举代表,针对现有的其他方的观点做正面批驳。
    第三个阶段由三方的普通代表发言,直接对各方提出与话题相关的问题,由对应观点支持方做出解答。
    第四个阶段自由辩论,可以随时互相质问和反问,第三阶段被咨询方不能反问。
    第五个阶段再由各方推举代表做总结发言。
    会议规则与正常的议会讨论类似,朱靖坤担任会议的临时议长,控制会议流程并维持会议秩序。
    除了第四个阶段之外,任何人不能打断其他人的表达,无论问答都必须依次发言。
    所有阶段也都不能单纯的人身攻击,必须就事论事且不能循环论证。
    礼仪大臣强调了流程和规则之后,大皇子朱靖坤再次开口宣布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贵族推举代表发言。
    贵族的第一个代表,是约翰·亚当斯的儿子昆西·亚当斯,他实际上又是他父亲的代理人。
    亚当斯当年直接促成了大明参战,并与美利坚国王朱简烜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所以在美国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代贵族中,亚当斯是声望和身份都最高的几人之一。
    最关键的是他现在还活着的,还始终都是自由邦的贵族。
    在大明裔的美国贵族中,文武官员中都有地位比这些自由邦的贵族更高的。
    但这些人中身份最高的那几个,后来都去了大明中央朝廷任职,从美国贵族变成了大明贵族。
    留在美国的大明裔贵族中,也有身份与亚当斯、汉考克等人相当的,但也都是王国贵族,不参与自由邦事务。
    来参加今天的会议的美国贵族中,地位和声望最高的就是亚当斯了。
    亚当斯腿脚口齿不灵光了,所以让儿子来发言。
    亚当斯的长子昆西,在历史上是美国第六任总统,与父亲一起组成了第一对父子总统。
    昆西的立论非常简单,美国自由邦的政治体系和运行方式,都是在美国建立的时候,由圣上与本地乡贤共同约定的。
    这些规则是美国的立国基础,是各个自由邦能够平稳发展至今的根本,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篡改这些规则。
    然后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孙子威廉·坦普尔·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的大儿子,在历史上是个保王党,反对美国独立,在这个世界他也没有支持美国独立。
    美洲战争结束之后,富兰克林的长子和历史上一样去了英国居住。
    不过他的儿子威廉,却从小跟祖父老富兰克林在一起,在祖父工作期间担任祖父的秘书,后来继承了祖父的爵位和影响力。
    现在威廉自己作为代表来发言。
    威廉则声称,他们的祖辈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是美国独立并加入大明的奠基人,是美国的功臣。
    他们应当得到全体美国人的尊重和拥戴,应当拥有超然的财富和地位。
    这能够鼓励后代和新移民继续为建设美国而努力。
    自由邦的形式,是保障他们的地位,并吸引后来者追随的最佳方法。
    最后是美国开国元勋霍雷肖·盖茨的儿子小霍雷肖·盖茨,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爵位。
    盖茨和威廉·富兰克林一样是美国的贵族二代,当初都跟着朱简烜在纽约的军营一起生活和训练过。盖茨更加直白和粗鲁的把话挑明了,声称鼓吹改变自由邦性质的人,都是嫉妒他们这些开国元勋的地位和财富。
    他们的地位和财富是他们的祖辈拿命奋斗得来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剥夺,任何人都不要痴心妄想了。
    亚当斯来自马萨诸塞,富兰克林来自宾夕法尼亚,都是这次改自由邦为自治领的呼声最高的地方。
    盖茨则来自弗吉尼亚,是自由邦中人口最多,种植业最为发达的一个,是南方自由邦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
    三个贵族代表发言完毕之后,朱靖坤没有接着让官吏代表发言,而是直接让民间代表开始发言。
    朱靖坤心中明白,没有贵族身份的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大概是模棱两可的,他们发表的观点大概率没有实际意义。
    而民间代表肯定大多是支持改自由邦为自治领的,跟贵族的矛盾是最为尖锐的,所以先让他们发言。
    不过现在是立论阶段,所以民间代表们的说辞还算是比较冷静的,甚至比贵族更加冷静。
    一个记者,一个律师,一个作家,三个代表明显是商量好的,依次从不同的角度发言,列举自由邦的问题。
    首先是自由邦的政治事务、司法事务、立法流程全都缺乏有效的监督。
    自由邦的贵族们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直接主导或者干涉所有官方事务的处置。
    他们大多会自己直接担任政务官员、法官、议员,同时还会安排自己的亲信属下和朋友担任议员。
    他们随时订立对他们有利的法律,随时废除对他们不利的制度,或者将法律条文向对他们有利的方向解读。
    没有人能够对他们的作为实施正常监督,自然就产生了制度性的体系性的腐败。
    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将自由邦转为省份来解决,引入官方的监察机构督促地方机构秉公办事。
    第二个代表就具体说到腐败的问题。
    贵族之间沆瀣一气,用政府、司法、立法这些官方机构,为自己他们自己的产业牟利。
    同时利用官方权力直接打击他们的竞争对手。
    所有进入他们掌控的自由邦的外来商人,都必须服从和配合他们的各种无理要求,否则根本没有办法正常的经营。
    他们利用名义上的官方手段,巧立名目免除自己的产业税收,同时增加其他商人的税收。
    利用各种官方手段,强行收购别人经营状态良好的产业。
    控制土地交易,炒高地价。
    各种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现场只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示例。
    具体到个人事务上,贵族中有很多人更是无恶不作,关键是搞出了各种恶行案件之后,还通过官方手段让他们规避惩罚。
    这种事情同样数不胜数,根本没有办法全部列举,但只要稍微统计就能得到一个庞大的数字。
    因为自由邦独自行使所有主要权力,导致不知道多少人的冤屈跟无法伸张。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同样只能改自由邦为省份,用统一的不能随意更改的王国法律来治理地方。
    让王国任命的官员直接治理地方,让地方贵族不得干涉地方治理。
    最后一个民间代表,站出来专门说明,有着这样环境的自由邦,所产生的各种浪费和实际损失。
    自由邦的基础设施建设缓慢,自由邦机构和贵族自己不愿意出资建设,同时又不愿意出让土地给王国政府建设。
    自由邦的教育和司法体系混乱,自由邦自己没有能力组织规范的交易,却又不交给王国政府负责。
    不同自由邦之间的法律有着巨大的差异,在一个自由邦可能合法的事情,到了相邻的自由邦可能就是非法的了。
    同时所有的自由邦,都会想方设法的收过境税,绝不让任何一件商品免费通过自己的辖区。
    这这些症状,都是自由邦官方机构制度性腐败的表现,这些问题都都严重影响跨区域经营的产业。
    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只能废除自由邦,由王国朝廷统一管辖。
    三个民间代表说话的时候,其他的民间代表时不时的都会主动鼓掌,偶尔会故意叫好来表示自己的支持。
    贵族代表们大多是咬牙切齿的,多次想要开口打断或者现场辩解。
    但都马上被皇子们安排的护卫制止了。
    朱靖坤也几次三番的提醒,现在还不是辩论环节,必须让发言人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所以贵族们只能强忍着爆发的冲动,一点点的挨到了民间代表的发言结束。
    大皇子朱靖坤转向官吏代表,让他们作为官方机构人员发言。
    而这些官吏代表的观点,也跟朱靖坤最初猜测的大差不差,就是没有什么倾向的和稀泥。
    他们大多是跟自由邦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贵族们有着某种利益纠葛,不好直接公开批评贵族们。
    他们也不是平民,他们在自由邦当下的环境中,总体上是能够受益的。
    不过他们本身都不是贵族,他们现在看似掌控着官方机构,但实际上只能听命于贵族们。
    如果未来自由邦改成了自治领或者省份,他们就有机会脱离贵族的掌控,真正掌控地方上的实际权力。
    所以他们大多也不想反对民间的呼声,不想表达明确的观点。
    贵族和民间代表的发言,让所有当事人都感同身受,或者是同仇敌忾,或者是怒不可遏。
    所有人的精神都比较亢奋。
    但是等到官吏代表发言的时候,两边的代表都感觉找不到什么重点,以至于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不过所有人也都没有什么情绪了,默默地等到官吏代表发言结束,进入第二阶段的批驳环节。
    朱靖坤控制会议流程,还是先从贵族开始,让他们安排代表去批驳其他代表的观点。
    贵族和民间代表双方憋着的劲立刻就释放出来了,开始唇枪舌剑的批驳。
    这个环节名义上不允许反问,不允许额外提问,只能就对方已经提出的观点表示质疑和反驳。
    但实际上很难完全控制局势,最起码双方都可以用比较严厉的语气来表达。
    没有发言的其他代表,也会对言辞表现好的代表鼓掌,对表现不好的代表放出嘘声。
    原本比较安静的大殿里面,很快就变得格外吵闹起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