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等你毕业,有你‘好果子吃’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只不过提早一点让他被人们看见而已。”钱树言乐呵呵地推却这个功劳。
董华兴笑道:
“不管李暮同学你再谦虚,这份功劳中,最大的那一份肯定属于你。”
“我们外贸委员会经过讨论决定,决定给与你一份特殊的津贴。”
“每卖出一个空气炸锅,伱就可以获得1毛钱的奖励!”
说得直白些,这个奖励其实就是专利费!只不过上级有所顾虑,在名头上做了变更!以特殊津贴的方式冠名!
李暮愣在原地。
每个1毛钱,听着不多,但空气炸锅对外出口,百万不敢说,但几十万肯定是有的。
“这,这太多了,我不能要!”李暮飞快摇头。
等到特殊时期,要是被人知道他把空气炸锅卖过国外,还赚了那么多钱,说不定会被怎么对待。
“不要?”董华兴愣了愣,旋即笑了出来,道:“知道你高风亮节,不图名利,但奖励必须是要有的。”
“而且这是元领导亲自批示,大领导首肯的决定,就是为了表彰你的贡献。”
李暮苦笑道:“可这钱太多了,我一个人拿算怎么回事?”
“你一个人发明的空气炸锅,一个人拿谁敢说什么。”董华兴很快反应过来李暮在顾忌什么。
说完,他又笑打趣道:“当然,这么多钱,你要是不知道怎么。”
“我看不如你拿出一部分,捐给京工院,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建它个两三栋都不成问题。”
李暮闻言眼睛微亮,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他看向钱树言,后者笑了笑道:“只要你愿意,我没有意见。”
捐给学校,学校获利,李暮也获利。
十几万块钱,哪怕是把整个京工院翻新一遍都绰绰有余,他也能留下一点,改善家里的生活。
想到这里,李暮点点头:“好,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不是,你真捐啊?”
董华兴反而有点麻爪了,急声道:
“李暮,我只是和你开玩笑,别当真!”
李暮坚决摇头,诚恳道:“就这么办!身为京工院的学生,享受了学校给予的各种优待,当然也该对学校有所回报!”
“何况,这种回报不是给某个人,而是给学校的全体师生,乃至以后的学弟学妹。”
“我相信,每一个京工院的学生,在面临相同选择时,都会和我一样!”
话音未落,董兴华和钱树言看李暮的眼神,越发欣赏、赞许!
京工院有这样的学生,何尝不是学校的福气!
……
聊完奖励的事后,董华兴很快离开。
钱树言和李暮说了一声,也匆匆找人勘测学校的地形,看看哪块地更适合建楼去了。
之后,李暮回了一趟家。
刚到大杂院门口,他就看见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钟大爷拿着一把锉刀,蹲在院子门口,刷刷刷地处理着木材,大冬天地浑身都在冒热气,看样子累得不轻。
不过即便这么累了,钟大爷依旧乐此不疲,做完一个魔方就又马上开始坐另一个。
李暮微微笑了笑,没打算掺和进去,趁着人群的注意力都在钟大爷身上,就准备推车进去。
不料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叫住了他:“等等。”
他回过头,一看,是秦淮茹和一个不认识的男人。
微微一想,他就猜到,这应该就是贾冬墟了。
“有事吗?”李暮先放下脚撑,把自行车停好,然后对走过来的两人问道。
秦淮茹嘴唇嚅动了下,不过还是没开口。
她低下头,一双桃眼却紧紧地盯着李暮身边崭新的二八大杠,露出羡慕的眼神。
贾冬墟见媳妇不说话,只好道道:“是这样,淮茹她怀孕了,等明年我们就会有孩子了。”
“恭喜恭喜。”李暮不咸不淡地道了句贺,心里却在想,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应该是木梗那个熊孩子。
“我妈不是听说你弄得那个魔方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嘛,就让我们来求一个。”贾冬墟继续道。
面对的是曾经在贾老太口中,和秦淮茹有所龌龊的李暮,贾冬墟丝毫没有表现出敌意。
因为李暮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李暮对贾冬墟的第一印象还不错,至少礼貌是有的。
他想了想道:“当然可以,不过你也看见了,那么多人都找钟大爷不找我,证明我根本不会做。”
“你们要是真想要,给钟大爷说一声,他那副热心肠,不会拒绝你们的。”
“不是不是,我们要得不是那个。”贾冬墟脸上露出一丝纠结,良久才长叹一口气道:“是我妈,她有点迷信,非要你手里的。”
“但你也知道,我妈和你奶奶……”
他没把话说完,但李暮已经心领神会。
贾老太这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之前李暮婶子和小叔出事的时候,没少在背地里说坏话。
南锣鼓巷哪有什么秘密可言,没出一天就从传到了李奶奶耳朵里,气得他吃饭都吃不下,要不是李军和王娟红拦着,非得找上门去。
李暮笑了笑道:“不过是误会而已,我相信贾婶也不是有意的。”
“只不过我现在手上没有魔方,这样吧,你们过几天再来,我让钟大爷再帮忙做一个,到时候再给你们。”
一个魔方而已,他还不至于小气到用这个讥讽对方。
“行,那就谢谢你了。”贾冬墟脸上顿时露出笑容,看了一眼秦淮茹,后者立刻把一直提在手里的一包野蘑菇递给李暮。
“吃的就算了,你看钟大爷费时费力地做都没收报酬,我哪儿能要。”李暮看了一眼野蘑菇,摆摆手直接拒绝。
贾冬墟又劝了一番,见李暮是真心不打算要,这才作罢,一阵千恩万谢后离开。
……
而就在李暮这边刚刚到家的时候,卫教授也回了南锣鼓巷探亲。
一进门,他就看见坐在门槛上的小侄子手里拿着一个魔方扭来扭去。
好奇地看了一会儿,他就发现,这小小的一个木头,真有那么点意思。
想要拼出完整的六面,不仅需要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还有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等等。
最难得的是,他的小侄子玩得十分认真。“大哥,你看什么呢?”就在卫教授看得入神的时候,他的弟弟久不见他进去,走出来道。
发现他盯着魔方瞧,于是继续道:“原来你在看魔方啊。”
“这玩意叫魔方?你哪儿来的?”卫教授忍不住问道。
他弟弟笑道:“你是不知道,最近这魔方在咱们南锣鼓巷这片可受欢迎了。”
“就上次跟你说过的那个京工院的学生,叫李暮的,亲口说它能让孩子变聪明。”
“我一听,这不得给孩子整一个,立马就去找钟大爷做了个。”
……
卫教授的弟弟絮絮叨叨地把事情说完,中间还掺差着一些街坊邻居对魔方的评价。
别的不说,就说一点,所有的孩子在拿到魔方以后,爱不释手,也不到处疯跑了,让他们省心了好多。
……
接下来的几天,李暮回到学校,除了锻炼和吃饭完,把所有的时间都在了学习上。
学习这事,是会上瘾的。
当你每一次翻开书,都能有所收获,那种满足感,几乎和李暮以前当玩咖那会儿每次挑战新东西一样,让人身心愉悦。
而每当学累了的时候,他就摸一摸左手手腕上的手表,内心霎时又充满了动力。
这份来自元领导的肯定,是再多钱再多粮票肉票都没有办法比拟的!
……
一周后。
李暮正在图书馆内埋头苦学,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暮,外面有人找你。”
他出去一看,是几天没见着的王绶觉和黄新华。
两人这次学乖了,没直接进图书馆。
不然就算学生们不会在馆里吵闹,等他们离开后,也会追出来再继续复刻那天饭堂的热闹景象。
“王所长,黄教授,你们怎么有空来找我?”李暮笑道。
作为芯片研制成功明面上的两大功臣,两人这几天可谓忙碌至极,各种大会、座谈会参加了不知多少个。
“你啊。”黄新华好笑地摇了摇头,自然听得出李暮话里的揶揄,笑道:“要不是上面为了保护你的安全,你以为你会这么轻松?”
“不过你也就轻松这两年了,等你毕业,有你‘好果子吃’。”
王绶觉同样笑了笑,不过没有开口说话,而是招了招手,让李暮跟着他们先走。
一边走,他一边道:“以你的天赋和能力,未来肯定是要担重担的。”
“但你年纪轻,又还在学习,所以才没有在报道里加上你的名字,希望你能理解!”
三人一边说话,一边走到一处偏僻的小亭。
李暮听到这里,连忙道:“怎么会,我觉得这个安排很好。”
“虽然我不怕敌特,但是被人天天惦记着,总是不太舒服的。”
要是运输大队长知道大陆有他这个“天才”,恐怕非得不惜代价弄死他不可。
“你能想明白就好。”王绶觉点点头,然后继续道:“芯片虽然研制成功了,但不代表着我们对它的研究就宣告结束。”
“接下来,半导体研究所打算组织人员,连同京工院先前研究团队一起,攻克芯片工业化的难题,以及继续往更大集成度上深入探索!”
“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想法?”
李暮不禁将目光看向黄新华,后者笑了笑,道:“王娅研究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图的时候被我看到了,我问她时她才告诉我是你画的。”
“你既然已经在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想必已经有了一些心得,不妨在一会儿下午的大会上说一下。”
黄新华完全没有考虑过李暮会拒绝的问题。
第一块芯片的成功,不仅是半导体所每一个人的心血,更是李暮的心血,任何一个科学家,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研究的东西。
李暮知道逃不过,只能点点头,答应下来。
……
下午,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李暮第一次来,好奇地左右张望。
说是国家单位,其实也没多特别,就是几栋小楼,加上一块小操场,从外面看去和学校有点像。
走进里面,顿时有人不停地跟王绶觉和黄新华打招呼:“所长好,黄教授好。”
刚开始李暮还没发觉不对,直到十步路被八个人问好,他才察觉,这些人好像是来看他的。
王绶觉看李暮的表情似乎有些不自在,笑着解释道:
“你可能不知道,你接连拿出方案,帮助京工院把我们半导体研究所的进度超过后,有多少人对你好奇!”
科学研究这事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倒不会说有人会嫉妒什么的。
反而,所有没见过李暮的,都对他这个才大二就能名震国内半导体圈子的天才好奇不已。
李暮连忙摆手道:“是黄教授的努力,我在其中的功劳不值一提。”
“你就是谦虚惯了。”王绶觉忍不住摇了摇头,然后道:“不过在研究里,你可不能像这样谦虚。”
“现在我们虽然搞出了中等规模集成电路,但离大规模集成,还有不小的距离。”
“尤其是大规模集成后的工业化,难关太多了啊!”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李暮带进研究所的会议室。
……
会议室内,坐着不少熟面孔。
之前在京工院的研究团队,基本都被搬到了半导体研究所。
两方各自坐在一边,李暮一进来,就听到里面激烈的讨论声:
“就连m帝都还在用手工雕刻掩膜版,我看搞机械自动化还是为时过早。”
“咱们现在只实现了中规模的集成,为什么不等大规模集成实现之后,再研究工业化的问题呢?”
“你知道大规模集成什么时候实现?万一要用个一两年,或者三四年,难道要坐着干等?”
“中等规模集成用了多久你不知道?根本用不了这么久。”
“对,先把真正的光刻机搞出来,一步一步往前推进,迟早能实现大规模集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