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顶吹氧气转炉技术验证成功!
李暮没有在意称呼,笑道:“没什么,你等会儿看张教授醒过来,告诉他零部件很快就会送过来。”
“对了,你提醒他一下,要想实现氧气的高纯度,需要使用专门的提纯技术。”
“我这里的建议是采用氮气和氩气。”
“哦,哦,好,我记住了。”研究生学长愣了一下,飞快掏出笔,将李暮说的东西记了下来。
等李暮走后,早就在实验室里观望许久的其他研究生顿时走出来,好奇地问道:
“他刚刚说了什么?”
“我看教授挺看重他的,连项目的领头人都让他做,应该不是架子吧?”
“不好说,他学的和我们都不是一个专业,而且才大二,再厉害又能有多厉害?”
……
张教授团队里的那几个人对自己颇有微词,李暮其实是看得出来的。
但他也不能直接说相信我,我有挂吧!
只能慢慢改变他们的看法。
跨领域研究就是这点不好,除非你是那几位非常牛的大佬,不然有的是人质疑。
……
时间一晃过去五六天。
半导体研究所那边照常去,但李暮的研究重心,依旧放在顶吹氧气转炉这边。
轧钢厂的零部件送过来后,很快开始性能测试和组装实验。
周五的晚上,月朗星稀。
钢铁冶金实验室内,随着几个研究生的不断忙活,一座等比例微缩版顶吹氧气转炉,耸立在实验室外的空地上。
李暮拿着一个实验板,作为领头人,负责总指挥:“炉前准备,清理炉腔,加入生铁、废钢、适量废气。”
随着他的命令,操作的研究生们迅速地行动起来。
……
“预热,提高炉温,注意控制温度升高速度。”
……
“用氧枪将氧气从炉顶喷入炉腔内,通过氧气与熔融金属反应除去杂质,调整成分。”
……
“加入合金,调整钢水成分,脱氧、脱硫、脱碳……”
……
看着李暮熟练地指挥,边上的钱树言、张教授和杨厂长满意地点点头。
但随着工序地不断推进,他们的心也不由悬了起来。
能成功吗?
两人的心中都不由冒出这个念头。
从提出方案,到第一次试验,他们几乎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
唯一耗费时间的,还是转炉那边的制作,因为精度达不到要求,特地找了好几位八级工,一点点加工做出了符合李暮要求的零部件。
这样的速度,简直匪夷所思。
在三个人忐忑的目光中,李暮说出最后一道工序:“出钢,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和调节成分。”
炙热的钢水从港口注入钢水包。
接下来,就是等待钢水冷却。
……
12个小时后。
天光大亮,钢水冷却成钢材。
李暮当即让人检验钢材的质量。
在又一系列的繁复检测后,得到结果:“硬度测试达标、弹性测试达标、机械性测试达标……”
听到这个消息,熬了一夜的李暮和钱树言等人,脸上都不由露出笑容。
几个研究生看着手里的报告,还有些不可置信。
他们就这么成功了?
钱树言第一个鼓着掌上前恭喜道:“祝贺伱们,成功了!”
张教授和杨厂长一时激动地走上前道喜。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没有院长、张教授、杨厂长,以及各位学长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这么快成功。”李暮笑道。
这次实验,还真是没了他不行,想谦虚也谦虚不了。
“哈哈,都有功,都有功。”杨厂长笑得嘴快咧到牙子,又突然反应过来道:
“不行,我得马上去京都一机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领导!”
“实验验证成功,就下来就是建造真正的工业级转炉!”
“等到工业级顶吹氧气转炉成功投产,咱们国家的钢铁产量,恐怕要再翻几番!”
“对我们国家的工业化的裨益将无比巨大!”
看着他兴奋的样子,在场的几人都不由露出笑容。
不过李暮却连忙叫住杨厂长,道:“顶吹氧气转炉现在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这次的成功只能说明技术上没有问题。”
“要成功建立工业级的顶部吹氧转炉,肯定还会有不小的困难,绝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功的!”
听完他的话,杨厂长脸上的兴奋少了许多,不过已然坚持道:“不管怎样,这都是一次大突破。”
“钢铁生产事关我国的基础工业发展,提前让京都一机部那边知道消息做好准备,不会有坏处。”
一机部。
杨厂长去京都一机部报告完后,消息层层上传,很快到了丘领导面前。
听到有人做出了顶吹氧气转炉,他还有些莫名其妙。
李暮不是研究半导体的嘛,什么时候跑去搞化工冶金了?
“你说的是一个人,不是恰好同名同姓?”丘领导不禁问道。
闻言,杨厂长乐道:“领导,就是李暮,京工院的李暮!”
得到确认,丘领导忍不住从座位上站起,脸上写满震惊。
“这,这怎么可能,他在半导体方面已经做出了几次轰动全国的成就了,你告诉我他还懂得钢铁冶炼?他才几岁啊?”
“等到李暮30岁,40岁,到了真正开始出成果时……”
丘领导近乎失态的在办公室走来走去。
“能有李暮这样的天才,真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好半晌后,丘领导总算从震撼中脱离,却仍抑制不住兴奋,连连感慨:
“那可是顶吹氧气转炉,我们国家研究了这么久,迟迟都没有突破的关键技术!”
“一旦能够建厂投产,对钢铁成产将会有革命性的影响啊!”
他兴奋地走来走去,既有对李暮成就的吃惊,又有对做出顶吹氧气转炉的惊喜。
做到这个位置,一般的事情根本不能让他这么兴奋。但顶吹氧气转炉,甚至能间接影响到夏国的国运,实在是太重要了!
兴奋过后,丘领导恨不得立刻就看到机器,立刻道:“走,叫上一机部的专家,咱们赶紧去京工院,好好给咱们这位功臣祝贺祝贺!”
……
到了京工院,一机部的十几个专家对着顶吹氧气转炉研究了半天,又看了看做出的钢材,给出结果:
“在质量上现在虽然还是比不上老大哥和m帝的,但已经远超我们旧有的平炉炼钢技术。”
“保守估计,在同样的规模条件下,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要比平炉下降3分之1。”
“而且这项新技术将炼一炉钢的时间从平炉7小时缩短到1小时,效率提升7倍,无疑是我国冶金史的一次重大革命!”
“一旦成功投产,建立起生产线,我国每年的钢铁产量,保守估计能达到近2000万吨!”
听到这个答案,丘领导满脸激动,忍不住激动地挥了挥手,道:“好,太好了!”
国家每年的钢铁生产任务有多重,他太清楚了。
以前即便勉强完成,1000万吨的钢铁里,就有300多万吨土钢和400多万吨土铁根本没法用。
但现在,有了顶吹氧气转炉,不仅效率能保证,质量也能保证,怎么不叫他欣喜!
想到这里,丘领导连忙对边上陪同的李暮、钱树言和张教授道:
“顶吹氧气转炉非常重要,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建立生产线,在全国范围内投产使用。”
“晚一秒,都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啊!”
闻言,钱树言和张教授俱是将目光看向李暮。
能不能实现工业化,怎么实现工业化,恐怕只有他清楚。
其他的专家们见状,也纷纷向他投去目光,满是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在一机部极具盛名的天才。
面对众人的目光,李暮想了想道:“丘领导,现在顶吹氧气转炉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什么时候能够做到最高效的工业化,我不敢跟你保证。”
“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研究,争取让那一天早日到来!”
丘领导听完不仅没有不高兴,反而十分欣慰,道: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科学研究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能搞假大空,”
“一机部这边,我会让他们全力配合你的研究,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出来。!”
……
丘领导走后,没过多久,京工院研制出顶吹氧气转炉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国科院下属的化工冶金研究所。
当得知他们无数次实验都没有完成的东西被别人做出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不相信。
时任所长的叶朱培立刻带着人,直扑京工院。
……
钱树言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时候,叶朱培已经到了实验楼下。
两人互相介绍过后,后者立刻提出要看一看顶吹氧气转炉。
当在实验室外看到立在空地的巨大机器的时,叶朱培深吸几口气,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让人上前验证。
很快,就有人上前汇报:“所长,完全没有问题,顶吹氧气转炉真的被做出来了!”
“而且采用的氧枪是多孔氧枪,比我们现在研制的单孔氧枪,在搅拌能力、化渣速度都有巨大的提升。”
听到这个结果,叶朱培眼睛的瞳孔微缩,一直处变不惊的脸上写满震撼。
他一把夺过研究员手上的数据,逐字逐句地仔细辨认。
直到每一项都确认无误后,他依旧难以相信这是真的!
“我们努力了好几年啊,没想到,没想到竟然被你们先做了出来!”叶朱培的嘴角满是苦涩,但眼中又很快露出几分欣然。
无论是谁完成的,只要是完成了,对国家而言都是大大的好事。
争名夺利非他所愿,如果可以,他更希望能够加入其中,一起尽快实现顶吹氧气转炉建设投产!
想到这里,他来不及再失落,看向边上的钱树言,立刻道:“我想见一见顶吹氧气转炉的研究团队和负责人,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空?”
“哈哈,当然可以了,他们就在边上开会。”钱树言闻言做了个请的手势,旋即笑着把叶朱培几人领到实验楼楼层尽头的会议室。
刚走到门口,叶朱培等人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台上侃侃而谈,。
这副场景倒是没什么奇怪的,怪的是底下坐着的一堆四五十岁的专家和老教授,都在认真听讲。
听讲?
叶朱培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好笑,一个年轻人,教一堆专家教授,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
台上,李暮正在讲述顶吹氧气转炉工业化设计的问题,看到钱树言忽然折返,而且身边还多出一些陌生人,也有些奇怪。
他先打了个手势暂停下来,然后走出会议室,问道:“院长,他们是什么人?”
“这是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所长,叶朱培,听说我们学校做出了顶吹氧气转炉,就过来看看。”钱树言笑呵呵地介绍道。
听到是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所长,底下一机部的专家和京工院的教授们纷纷露出了然之色。
“叶所长您好。”李暮打了个招呼。
“你好你好”叶朱培对李暮礼貌的点点头,便将目光投向里面的人,大声询问道:“请问哪位是李暮李教授?”
听到他的问题,坐在会议室内的众人顿时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
“教授没有,学生倒是有一个。”张教授一句打趣,引得所有人都不由俱是莞尔。
“叶所长,我就是李暮,不过不是什么教授。”李暮连忙解释道。
虽然名义上他是“专家”,但仅仅只在半导体那个圈子,在化工冶金上,他
还是个学生。
“你是李暮,是你做出的顶吹氧气转炉转炉?”叶朱培等大着眼睛,不敢置信道。
就是说有敌特把资料送过来,他都觉得比一个年轻人做出了顶吹氧气转炉合理得多。
看着他惊讶的表情,李暮微微颔首道:
“是我,不过不能说是我一个人做的,它是我们京工院钢铁冶金实验室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共同努力也不合理啊!
叶朱培忍不住在心中苦笑,京工院钢铁冶金实验的张教授他认识,水平是有的,但绝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便实现技术突破。
那么恐怕顶吹氧气转炉能够成功的关键,就在眼前的年轻人身上。
叶朱培不禁感叹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样大的本事!”
“我们化工冶金研究所无论是人才还是技术设备,都胜你们许多许多,却没有做出顶吹氧气转炉。”
“唉,我这个所长,不称职啊!”
说到后面,他的眼中满是惭愧之色。
闻言,李暮连忙道:
“叶所长,话不能这么说。”
“没有你们的之前打下的基础,我们也不可能那么快成功。”
“您曾经提出的动量、热能、物质传递和化学反应的‘三传一反’认知框架,以及高压炉顶、高风温、高湿度鼓风的‘三高’理论。”
“正是受到他们的启发,我们才能这么快地把顶吹氧气转炉研制出来。”
他其实更惭愧,做出顶吹氧气转炉,等于变相剥夺了叶朱培等人的成就。
“哈哈哈,不用说这些虚话,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叶朱培笑了两声,然后一招手,
“来来,都坐下,咱们都来学习学习。”
说着,他便带头在会议室里坐下。
末了又想起来还没问过李暮,补上一句:“我们旁听一下,应该不介意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