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4章 我们一定给您把这个命名权要回来!
    第434章 我们一定给您把这个命名权要回来!
    朱加什维利不敢说话了。
    只不过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对方小题大做了,不就是稍稍落后了夏国一些嘛。
    良久,他才小心地开口道:
    “将军,您放心吧,现在的状况只是暂时的,以我们的工业技术和科技积累,很快便能够赶上并超越夏国!”
    他本来是想安慰一下将军。
    可没想到伊利亚斯拉夫听完神色更黑了,道:
    “还赶上?你知道夏国这次在阿三战场上拿出了什么东西吗?”
    “目测最大速度能接近300公里每小时,升限5000米,航程近600公里的通用直升机!”
    “我就问你,我们现在造得出来吗,又要多久才能完成?”
    他说完后,用逼视的目光看着朱加什维利。
    后者嘴角抽了抽,一时无言以对。
    他们现在最强的米-8直升机,也才堪堪达到250公里每小时而已。
    升限和航程,更是一个落后500米,一个落后100公里。
    仅从数据表现上看,绝对处于劣势。
    “将军,这不可能,以夏国的工业水平,绝对造不出这么厉害的通用直升机!”朱加什维利斩钉截铁道。
    他这个判断并非毫无依据。
    毕竟众所周知,夏国之前的军工,可全都依靠他们的援助才得以发展起来。
    要说夏国赶上自己,还有点可信度。
    可一下子窜到他们的前头去,根本不现实嘛。
    伊利亚斯拉夫道:
    “不可能?那是以前!”
    “而且在亲眼看到100w次每秒计算机之前,你不也是觉得不可能吗?”
    “时代变了,夏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夏国。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预知,他们还能掏出多少令人震惊的东西来。”
    他说到最后,不免长叹了一口气。
    生气归生气,但他十分明白,这种情况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是他们的科学家不努力吗?
    不,不是,伊利亚斯拉夫去实验室看过。
    自从研究的命令下达后,那里的灯长明不灭,无数的科学家呕心沥血地进行着研究。
    论效率,绝对比以前快了1倍不止。
    可哪怕再快上10倍,20倍,他都觉得,很难再赶上夏国了。
    “将军,我觉得咱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夏国的这款直升机虽然性能比我们表现得好了一些,但也不代表我们的直升机就不行了。”朱加什维利安慰道。
    只不过这句安慰,让伊利亚斯拉夫更加难受了一些。
    他阴沉着脸,道:
    “那你大概不清楚,我们援助阿三的直升机在夏国的直升机面前的表现。”
    “虽然官方给出的数字是1:3战损。
    “但我可以告诉你,实际上,我们一台都没有打下来,一台都没有!”
    ……
    大洋的另一头。
    阿三战败的消息,也很快被m帝的高层得知。
    不过他们恼怒归恼怒,其实也没有太过在意。
    毕竟比起股巴d弹危机的解决,阿三被夏国锤了一遍的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
    要说真有啥值得令人上心的,也就是夏国所的时间。
    但一想到阿三的战斗力,这点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阿三那边将m帝援助的贝尔-47g3轻型直升机的残骸照片,送了回来。
    与之同时传来的,还有夏国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使用了新式直升机的消息。
    m帝的军方在看到照片后,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而m帝国家科学院的院长,也受邀出席,负责分析消息的真实性。
    面对众人的的询问,他不禁有些汗流浃背。
    不过好在贝尔-47g3的发明时间比较早,再加上阿三的战斗力十分孱弱,也不是不能解释。
    “不是敌人太强,而是阿三太蠢!”他分析到最后,还补充了一句道。
    只不过在场的军事长官们脸色并没有缓和下来,反而有人继续拿出了一份文件,道:
    “这是情报部门收集的消息。”
    “据称,红色联盟的米-4直升机,在夏国的直升机面前,也毫无抵抗之力。”
    “甚至没有造成夏国直升机任何的伤亡,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说完后。
    m帝国家科学院的院长神色一愣,连忙拿过文件继续查看。
    只是不管他怎么看,什么的文字也没有丝毫的变化。
    夏国真的有了一款强大的直升机,并以此横扫了整个阿三战场。
    “各位长官,我认为其实我们不必太过担心。”院长缓缓开口,一句话便吸引了参与会议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继续道:
    “夏国直升机虽然强大,但对手毕竟是我们和红色联盟淘汰的直升机,战损比说明不了什么。”
    “而且研制这样一款直升机,应该已经是倾尽了夏国之力。”
    “各位想一想,如果夏国真的有这个科研实力,为什么拿不出一款强大的战斗机呢,那不比直升机作用更大?更有战斗力?”
    听着自家国家科学院院长的解释。
    会议上的军事长官们的神色渐渐缓和下来。
    这话确实挺有道理的。
    仔细想想,夏国要是真有这本事,为啥不直接掏出一款战斗机。
    那样估计不用15天,一周就能把阿三拿下。
    ……
    次日,晨。
    风和日丽,又是美好的一天。
    李暮洗漱锻炼完。
    在书房内看了一会儿的书后,便准备前往车研所继续工作。
    正下楼的功夫,忽然看见远处有一个人正在和门卫攀谈。
    瞧着身形倒是有几分眼熟。
    只是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就在他疑惑时,那人扭过头,叫出了他的名字:“李顾问!”
    看到正脸。
    李暮认出了对方,笑着走上前,道:
    “于教授,好久没见啊。”
    “您是来找老师的吗,那您可能要失望了。”
    “老师他最近一段时间才回来过一次,后面又回去了九全,短时间内恐怕是不会再回来了。”
    他说完后,不免叹了口气。
    说实话,要是有钱五师帮忙,无论是歼-10还是99式,研制进度都能加快许多。
    当然他也知道这不现实。
    毕竟以钱五师的能力,将精力放在单一的研究项目上,是一件十分浪费的事。
    “不,不是,李顾问,我是来找您的。”于洪如笑道。
    闻言,李暮不禁愣了愣,好奇道:“找我做什么?”
    “您先跟我过来。”于洪如张了张口,却没有着急说,而是拉着李暮先进到特楼。
    两人坐上了车子后。
    他先是看了看关建民和赵参军。
    见状,李暮便知道他应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于是先让关建民两人下车待一会儿。
    待车里只剩下他和于洪如后。
    后者才道:“李顾问,我们把jf-8激波风洞的设计出来了!”
    “真的造出来了?”李暮又惊又喜。
    这个消息属实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要知道jf-8激波风洞,历史上可是到了69年才被造出来。
    如今才62年底,足足提前了7年!
    于洪如先是愣了愣,然后连忙解释道:
    “不,不是造出来了,是设计出来了。”
    “在郭淮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力学研究所激波管研究组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
    “最终得出了一份完整的jf-8设计方案,并且得到了专家教授组的一致认可,确认可以建造。”
    激波风洞的建造,并不是一个小工程。
    即便是有着设计图纸,加班加点地造,至少也得一年的功夫,肯定不可能半年都没有就拿出来。
    “那也很值得高兴了,恭喜您于教授,也请代我想郭淮教授表达祝贺。”李暮笑着道。
    这才合理嘛。
    要是真的只用了这么一点时间就把jf-8激波风洞搞出来,未免太过离谱。
    于洪如道:
    “李顾问,这也有您的一份功劳。”
    “没有当初从您这里受到的启发,我们也没有办法将jf-8激波风洞这么快设计出来。”
    “所有这次我过来,也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请您去看一看我们的设计方案。“
    他说完后,目光满是期待地看着李暮。
    虽说设计图纸已经得到相当多的专家和教授点头认可。
    但哪怕是郭淮、钱五师、钱山墙等学界的泰山北斗都觉得没问题了,他也始终认为李暮点头更让人放心。
    “帮帮忙没问题,不过恐怕要稍等一段时间,我现在手头还有一些研究要忙。”李暮想了想,没有拒绝。
    实话实说。
    提前了7年,哪怕只是设计图纸,他心里也是有点不太放心的。
    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一定全都是好事,也存在发生坏事的可能性。
    jf-8激波风洞的建成,是夏国能否跻身空气动力学研究世界一流的标志,更是事关夏国d弹、火箭、人造卫星等重点信号的飞行器的研制。
    于洪如见李暮答应,脸上露出喜色。
    既是要等一等,他也没有丝毫地不满。
    只是他不免有些好奇,道:“李顾问,我能问一问您忙的研究是和什么有关的吗?”
    “你听说最近咱们和阿三打了一仗的事了吧,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军事武器还不够强,所以想给升级换代一下。”李暮道。
    他并没有说得太明白。
    毕竟保密条例在那里,无论是谁都要遵守。
    于洪如微微颔首,道:
    “可是阿三不是被我们的战士们打得很惨吗?”
    “听说我们只用了15天,就打到了他们的首都。”
    “这还是在得到了m帝和老大哥装备援助的情况下,如此看来,我军的实力还是可以跟m帝和老大哥较量较量的。”
    他没有把话说得太绝对。
    夏国的陆军确实厉害,堪称地表最强,哪怕是曾经北边战场上以m帝为主的多国联军也没打过。但这些都有一个前提——不动用大蘑菇。
    小日子用两座城市为代价,向世界展示了大蘑菇无与伦比的威力。
    在那样的武器面前,人类实在是过于渺小,不会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想到这里,于洪如忽然惊觉道:“难道您,您是去研究……”
    最后的那三个字,他没有说出来。
    即便车子的周围只有关建民和赵参军,他也不敢冒一丝一毫地风险。
    “您想到哪里去了,要是去研究那个,我现在还能在京都嘛。”李暮哭笑不得道。
    大蘑菇确实很重要,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将m帝和老大哥拉到谈判桌上而已。
    在不面临国家灭绝的危机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方会轻易地启动那个按钮。
    于洪如自知失言,连忙道:
    “李顾问,就在这里打住,剩下得我就不多问了。”
    “只希望您成功的那一天,能够和我说一声,让我也高兴高兴。”
    “咱们国家还是不够强大,以至于区区阿三都敢无端地挑衅我们,倘若有强大武器,必定能狠狠地震慑住这些宵小!”
    他说完之后,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国弱民辱。
    倘若他们有一发大蘑菇,阿三恐怕都不会敢跳得这么欢。
    “不用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你加加油,争取早点把jf-8风洞搞出来,说不定还能帮我不少忙呢。”李暮笑着道。
    歼-10研制到后面,肯定需要吹风洞的。
    虽说他有着详细的研究指导,但这一步是怎么着都绕不过去的。
    吹一吹,他放心,上面也放心。
    于洪如听到这话,目光猛地亮起,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暮,嘴唇动了动。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将话问出来。
    只是道:“李顾问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将风洞造出来!”
    ……
    李暮和于洪如在车上聊了10分钟左右。
    后者便下了车。
    他目送着车子离开,满脸通红,神色中的兴奋怎么也按捺不住。
    李暮话中的意思,分明是准备要研制一款战斗机。
    而且他相信,倘若成功,绝对能给世界各国一个巨大的震撼。
    “以前我还想追上李顾问,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于洪如瞧着车子在道路的尽头消失,这才收回目光。
    只是他的眼中,却没有丝毫的沮丧。
    看得见差距,才能追赶。
    但他和李暮的差距,早就已经如同一道深不见底天堑,没有办法逾越。
    ……
    车研所。
    实验楼的会议室内,杨英正带着新式坦克……不,现在应该叫做玄武-1主战重坦的研制团队了。
    在接到命名的时候。
    其实他们都有点懵,甚至还有点不服气。
    一直叫做新式坦克,不是因为他们懒得取名字,而是将这个命名权留给了李暮。
    除了李暮之外,所有人都认为没谁更有资格替新式坦克取名。
    于是很快就有人去和所长麻志浩询问,究竟是谁抢了这个名字的命名权。
    但后者也很懵。
    上面只交代了将新式坦克命名为玄武1,至于是谁定的,他也不清楚。
    只能先安抚住众人,然后打电话去打听。
    李暮过来的时候,就正好撞上了匆匆打完电话回来的麻志浩。
    看到他,麻志浩连忙道:
    “李顾问,您回来了啊!”
    “我跟您说件事,您听了先别急。”
    “是这样,今天一早就有上面的电话打了进来……”
    他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说,然后又讲了一下从郭默哪里得来的话:“让李暮解释就行。”
    “麻所长您别着急,不是什么大事儿,而且我也不看重这个。”李暮笑着摆了摆手道。
    一个名字而已,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
    就拿歼-10举例,叫威龙-1也好,叫神龙-1也罢,总之能骑在m帝和老大哥的头上“拉屎”就成。
    麻志浩放心下来,继续道:
    “那就好,那我们快过去和大家说一说这事儿吧,省得影响了大家的工作状态。”
    “我倒觉得不会。”李暮摇摇头。
    这么一件小事,和研究比起来,孰轻孰重,大家心里肯定是有判断的。
    麻志浩看了看李暮,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暗道:“这可不好说。”
    要是他们自己遇到这事儿,可能也和李暮一样不在意。
    可是李暮遇到,那就不同了。
    一个为国家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的科学家,上面却“问都不问一声”就把名字定下来,无疑会让很多人打抱不平。
    两人说罢,动身前往会议室。
    ……
    虽说对上面的突然命名有着些许不忿,但杨英也没有因此而影响研究。
    在让几个人去和麻志浩反应后。
    他便继续带着研究团队,按照李暮给出的研究方案开始研究。
    作为wz-111主战重坦的总设计师,他的研究能力且先不提,至少管理能力无可挑剔,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李暮和麻志浩走到门口的时候,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小声讨论。
    见状,他摆了摆手,示意在门口听一会儿。
    只听里面道:
    “目前坦克的热护套,主要有两种类型:绝热性和匀热型。西方国家采用绝热热护套,由绝热材料和靳舒复合材料制成,我们可以继续效仿。”
    “这个想法我同意,目前我们59式坦克上的热护套,还仅仅只是抽气装置,向绝热型学习未尝不可。”
    “听说材料研究所最近一年突破了许多种材料,这对于我们研究绝热型热护套是有益处的……”
    众人说得都十分认真。
    有人觉得绝热型的热护套更好,也有人觉得均热型的热护套更好。
    前者能够有效地隔绝外部热量,保护坦克内部设备不受外界温度影响,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十分出色。
    而后者注重热量的均匀分布,确保坦克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适当的加热,能够提高坦克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性能。
    只不过两者都有各自的缺点,绝热型热护套可能会导致局部过热或冷却不足,均热型热护套则在极端环境下不够稳定。
    当然,也有人提议两者一起研究,得到了不少专家和教授的同意。
    ……
    大概过了15分钟左右。
    李暮听里面讨论得差不多了,便缓缓走到门口的位置。
    他刚刚一出现。
    坐在门边上的王泽荣和张克茂,第一时间发现,欣喜地站起身,道:“李顾问!”
    听到这三个字。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李暮,先是露出一抹激动,但转而又很快夹杂上几分愁色。
    “李顾问,您,您来了。”杨英连忙迎上去,道。
    他想将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可又觉得有些难以启齿。
    换做是谁,面对这种事情,恐怕都会生气。
    为今之计只有先把事情瞒下来,等他们把事情解决,让上面把命名权还回来,然后权当没有发生过最好。
    见众人都一脸的沉重,李暮笑道:
    “大家怎么都一副不太高兴的表情。”
    “那我就说件喜事,让你们高兴高兴。”
    “咱们的新式坦克有名字了,叫做玄武-1……”
    他话还没说完。
    杨英便道:
    “李顾问,您,您原来已经知道了!”
    “您放心,我们一定给您把这个命名权要回来!”
    “什么玄武-1,听着都……”
    在他开口的时候,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决定一起向上面反映。
    这不是一个命名权的问题。
    ——而是上面是否尊重一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打住打住。”李暮见状连忙做了个停的手势,哭笑不得道:
    “您先听完说完,这个名字是上级领导昨天取的。”
    杨英嘴里本来准备的话全都咽了回去,甚至有点想抽自己一嘴巴。
    他愣愣道:“都……挺霸气的……”
    不是,谁懂啊!
    差点把上级领导给骂了!
    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也有些傻眼。
    谁取的名?
    上级领导?
    那没事了,先坐下。
    众人的心情就像是坐了个过山车一般,一下子从不忿变为了惊喜。
    杨英反应过来后,连忙问道:
    “李顾问,我没有听错吧,您说这个玄武-1,是上级领导取的名字?”
    李暮点了点头,道:
    “没错,就在昨天,我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接见,提到了这件事情,顺带就给取了。”
    他没有说是去参加庆功宴。
    毕竟上级领导私下接见这件事,已经足够令人震惊。
    要是再告诉他们秦风等开国功勋们也都在场,太过夸张不说,还容易暴露一些信息。
    毕竟才和阿三打完仗。
    以玄鸟-1通用直升机和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军用货车在战场上的表现,肯定会引起m帝和老大哥的注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