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蕲州见闻(五)
    第123章 蕲州见闻(五)
    “走!咱们也跟过去看看!”朱厚照起身就要走。
    江彬心里很不情愿,他也正听的入迷呢,连忙追上朱厚照,“公子,咱们听完第二回再走吧?”
    “听什么第二回,怎么还没刚刚那俩百姓看的明白。”朱厚照不满的看着江彬,“记住这家店,明天早上找这个说书先生给咱们单独讲。”
    江彬清醒了一点,不敢再说什么,连忙跟上了朱厚照的脚步。
    那周二娃口中的夜校离的并不远,是五六排房子,房子外面基本没什么装饰,每排房子都有着三间教室,每间教室里都灯火通明,里面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大多都还是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
    大部分教室里都有老师在授课,而周二娃前往的教室是一间自习室,里面有老师值守,但是大多人都保持安静,默默的的自己看书和练习,时不时向值守的老师请教问题,在教室的后面还有个小书架,里面放满了书。
    朱厚照好奇的在几排教室外面逛了逛,只听得大部分教室在教授认字,小部分教室在教授数学和一种叫做物理的东西。
    认字他不感兴趣,数学和物理他听得不甚明白。
    但最让他震惊的是教室里还坐着挺多的中年人,头发发白的人也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看他们的样子明显不是读书人,而是体力劳动者。
    贩夫走卒也来读书?
    朱厚照对蕲州的第五个印象:蕲州人很好学.
    “这蕲州可真是富庶啊,这么多教室竟然点了那么多的灯。”江彬忽然出声道。
    朱厚照一看,可不是吗,每一间屋子都点了几十盏油灯,虽然有些昏黄,但是已经不影响看清字了。不过让他感兴趣的是教室里的灯的形制,统一用通明的玻璃罩子罩着,上面还有开口。
    “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我看皇宫里都是点蜡烛。”朱厚照对里面的事情不太了解。
    “蜡烛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蜡烛比较贵,只有豪富之家才能用的起,次一点的就是油灯,一般是以菜籽油和籽油为灯油,这样也不便宜,平常人家根本用不起,能用得起的人家也一般把灯芯弄的短短的,让灯焰有个黄豆大小照个亮就够了,但这里可是不一样.”江彬细细的解释道,他以前的日子过得也一般,属于那种用不起蜡烛,灯油用多了也心疼的人。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是听明白了,这里的灯芯弄得挺长,火焰很大,而且一下子点那么多盏,而且教室里的人都不在乎灯油的消耗,这么一看蕲州确实富庶啊。
    “走,咱们进去看看!”朱厚照悄悄的走进了自习室,自习室里的人对他们的进入都恍然未觉。
    朱厚照一进自习室就闻到一股有些刺鼻的味道,连忙用袖子捂住口鼻。
    “灯油的味道”江彬低声提醒道。
    朱厚照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都到初冬了,气温也不高,而这教室里还敞开着窗户,原来是为了换气啊。
    好在灯油的味道并不重,朱厚照很快就适应了。
    他走到教室后的书架旁,书架被整理的非常整齐,上面分成了识字区和数理区,旁边还放着一个牌子,上面醒目的写着:随意取阅,爱惜书籍,室内阅读,不准带走。
    这让他很惊奇,因为在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的成本是很高的,而这些书却放在这随意取阅。
    这间教室里的氛围让他想找一本书看一下。他看向数理区,他刚刚在教数学的教室外听不懂所教授的数学,他感觉应该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他从中找出了一本《基本数学》,拿着这本书找了个空位坐下,江彬也随手拿了本书坐到了旁边。
    朱厚照一看手里的书就知道经常被人翻阅,封皮都有毛边了,但被保护的很好。
    朱厚照绝对很聪明,史载其“佛经梵语无不通晓”,之后更是学会了葡萄牙语,还研究音乐和戏剧,亲自谱写过《杀阵乐》,所以他只是把技能树给点歪而已。
    这本书里都是大白话,朱厚照也不用老师教,对着书里的数字符号和说明就自学了起来,而且越学越精神,很快就把几十页的书给学完了。
    “很简单嘛!不过这些数字倒是有些意思。”朱厚照意犹未尽的说道。
    然后他又去拿了一本《初级几何》,翻看了几页就喜欢上了,对着各种图形抓耳挠腮,解出答案后又兴奋莫名
    “此乃利国之良法也,不少算法都比现行算法更加方便,工部的官员们都应该学一学.”
    “陛公子圣明!”江彬看不进去书,只能随时拍马屁了。
    朱厚照不知不觉在教室里呆了一个时辰了,天都黑透了,但教室里仍然有很多人。
    他把《初级几何》放了回去,决定再看上一本书。
    这次他决定看一下识字区的书,他随手抽出一本书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古文观止·宋篇》。
    他随手翻开,只见翻到了《赤壁赋》,这个名字勾起了他的一些兴趣,因为他很喜欢三国演义,也很熟悉赤壁之战。
    至于作者苏轼,好像有点印象。
    朱厚照就这样阅读了起来,一读下来就入了迷,读完只觉着情韵深致、理意透辟。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好的文章!
    朱厚照忍不住又往下翻了一篇文章,《岳阳楼记》,范仲淹。
    朱厚照越看越心惊,这篇文章太好了,他竟然没有读过,原来大臣们挂在嘴边上的那句话竟然出自这里。
    他忍不住继续继续读了几篇文章,或雄浑潇洒,或俊逸清新,题材虽然广泛,但都内容充实,情真意切,读完之后就感觉跨越几百年的时空和那些先贤们对话了一番一样。
    比他在经筵上听到的那些微言大义要有意思多了。
    有人可能要奇怪了,朱厚照是皇帝,拥有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资源,为什么连唐宋八大家的那么有名的文章都没有读过啊?
    这就要从大明文坛的风气说起了。
    其实归根结底就一个原因——因为科举不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