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锦州之围
一锤定音,朱慎锥直接宣布了结果,接着朝会就此结束。
回到文华殿,朱慎锥心情颇为不错,今日京察制度的恢复是他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在谋划的结果,当初把徐宪成调回京师也正是这个目的。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结果也如朱慎锥所想一般。接下来借京察的名义整顿吏治并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的主要目的是敲打各级官员,争夺朝堂的话语权,眼下只是第一步,未来京察会成为常例,再从在京官员慢慢朝着地方各级官员覆盖。
对于徐宪成和张锡钧的能力朱慎锥毫不质疑,京察这件事交给他们来办再合适不过。至于监察司的设置,这也不是朱慎锥临时起意,是早就有所打算,别看所谓的监察司仅仅只是一个临时设置的部门,但谁能知道它真正的目的呢?
在朱慎锥看来,朱元璋当年确定的政治结构可以说是参考了历代王朝利弊后精心设计出来的,无论从合理性还是各部门的相互牵制、平衡方面来看,这个制度已达到了封建王朝政治结构的高峰。
就算原本历史上的满清在入主中原后,其政治制度也是参考了这一套,最多因为满清作为异族的缘故在其中进行部分增添罢了,由此可见朱元璋建立的政治结构的先进和合理性。可话又说回来了,当初的合理不代表一直的合理,集大成者的制度同样也有部分缺陷,这点是无法避免的。
就从官员监督制度来讲,大明朝廷有着都察院,有着吏部,也有六部给事中等言官,这些部门和官员的设置就是为了监督和管理吏治。此外锦衣卫也有监察之职,再加上之后的东厂、西厂乃至内行厂等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吏治展开。
但这还不够,朱元璋又设置了京察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官员考核制度,从各方面来看已无可挑剔了。但最终制度设置得再好,如果没有人去执行一样也是摆设,就像后来京察制度的渐渐废弛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官者谁都不想有一个强力的制度在自己头上管着,谁又希望天天提心吊胆来查自己呢?
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时期的京察制度从最初的三年后来变成了四年,又从四年改成了六年。在文官集团看来,既然废除不了这个制度,那就把这个制度时间延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后来皇帝的退让,京察制度不仅从最初的三年变成了四年,最后延长到六年,更在文官集团的有意推动下最终流于形式,等到万历二十一年后,万历皇帝连朝都不上了,京察制度更是名存实亡。
现在重启京察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这个原本就有的制度再一次利用起来。而且监察司的设置更是一个信号,不仅代表着未来京察制度再一次成为常设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未来监察司会成为监督、考核甚至决定官员升迁的最重要部门。
如此朱慎锥就能直接从都察院、吏部等各部门中夺得部分权利,再利用监察司的职能压制文官集团,这种做法实际上和他的内务府、御前侍卫机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且还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监国,宁山伯和首辅、次辅还有兵部杨大人和陈大人都到了。”
“让他们进来。”朱慎锥开口道。
片刻,王晋武、温体仁、张至发、杨嗣昌、陈新甲五人走了进来,见到朱慎锥同时行礼。
“赐座!”朱慎锥摆手,让他们坐下说话,五人中温体仁是首辅,地位最高,自然第一个坐下,第二个就是王晋武。
王晋武如今是宁山伯,而且他不仅是京营总戎,还执掌新军,现在还是左都督加少保,妥妥的一品武勋。
原本是打算给王晋武一个长平伯的,因为潞州卫离着长平不远,而且长平作为山西要地,从古至今名气更是不小。不过在大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长平伯,这个人就是正德时期的宦官谷大用的哥哥谷大宽,因为谷大宽当时镇压叛乱有功,正德皇帝大喜之下直接封了他一个长平伯,虽说这个爵位并不世袭,自谷大宽去世后朝廷就收回了,可把这个爵位再给王晋武却有些不妥。
毕竟谷大宽是谷大用的哥哥,而谷大用又是正德年间的大太监,拿一个大太监兄长的爵位给王晋武,听起来不怎么好听。所以考虑后朱慎锥调整了一下,改封王晋武为宁山伯。
再之后就是杨嗣昌,虽然杨嗣昌比起次辅张至发来说朝中地位稍低些,可问题杨嗣昌的资格老啊!当年杨嗣昌在内阁的时候地位比温体仁还高呢,如果不是和温体仁在政治斗争中大意,最后被赶出了内阁,说不定温体仁还坐不上首辅的位置。
就算是现在,杨嗣昌也一样是六部尚书之一,执掌着兵部。而张至发虽是次辅,但他向来都是对温体仁惟命是从,所谓的次辅只是一个摆设,在内阁的存在感并不高,如在别人面前或许能摆摆架子,可对杨嗣昌却没这个底气。
最后落座的自然是官职和身份最低的陈新甲了,陈新甲虽是兵部侍郎,可他却是举人出身,以举人身份能做到这个级别的官员,明朝中后期也就他和海瑞两人了。
五人中分为三派,作为领兵大将的王晋武自然是朱慎锥的铁杆,温体仁和张至发代表着内阁,杨嗣昌和陈新甲代表着兵部。各自落坐后,朱慎锥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直接开口询问关于如今辽东之事怎么应对。
“臣以为辽东必救,锦州必救!”温体仁想也不想先开口说道:“眼下建奴围困锦州,虽有祖大寿领兵坚守,但锦州孤城恐不能久守,一旦锦州落入敌手,祖大寿同其部下被建奴所灭,我大明必在辽东遭受巨大损失,先不说辽东防线是否能挡住建奴后续进攻,如此损失也不是我大明能承受得起的。”
“首辅说的极是。”张至发附和道:“一旦锦州丢失,守军被歼,必然天下震动。我大明局势刚有好转,先有宁山伯领军在长城击退皇太极,后又有孙传庭、洪承畴围歼高迎祥部的大胜。两战之捷令我大明士气大振,朝政日渐稳定,可如这时候锦州大败,损兵折将,恐怕有损监国威名……。”
张至发肯定是要跟着温体仁说话的,但他这番话虽有附和之意,同时也点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辽东战局的影响。
正如张至发所言,锦州一旦战败,甚至遭受巨大损失的话后果非常严重,朱慎锥通过两次内外战争已确定了自己地位,现在大明正在朝着好的方面变化,一旦锦州没了,甚至祖大寿全军覆没,那么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预料的,这点必须注意。
微微点头,朱慎锥表示认可。如果当初祖大寿早点听自己的建议,在皇太极还没来得及彻底包围锦州的时候就领军南撤,主动放弃锦州,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困局。
现在再说撤退已经晚了,皇太极的包围圈已成型,以明军对八旗的战斗力而言,小股部队穿插南逃或有可能,但祖大寿想带着锦州的军民数万人撤回宁远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祖大寿坐守孤城,锦州的局势很是危险,如果不救锦州,那么锦州必然会陷落,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等到锦州一丢,祖大寿全军覆没,如此大败必然震惊朝野,这会对朱慎锥的地位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动摇他监国之位。
“杨先生,锦州之事你身为本兵如何看?”朱慎锥转而询问杨嗣昌。
杨嗣昌虽和温体仁政见不合,两人私下也有矛盾,可今天却不一样,现在是朱慎锥找他们来讨论辽东战事,自然不会把个人因素放到公事之上。
杨嗣昌当即道:“臣赞同首辅和次辅的看法,锦州不可丢失,祖大寿部绝不能毁于皇太极之手,哪怕朝廷放弃锦州,后撤防线,但也不是现在,眼下救援锦州是必须的!”
杨嗣昌作为兵部尚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他的战略眼光也不差,甚至早就看清了朱慎锥对辽东战场的打算。
杨嗣昌的想法和朱慎锥其实差不多,攘外必先安内,现在大明内部问题还没解决,不急着先解决外部问题,只要稳住外部,不让局势恶化下去就行。等内部问题彻底解决,再腾出手里处理外部问题也就是辽东战场,这才是上策。
不久前朱慎锥刚刚取消了辽饷增派,还对西北各省进行了减免税赋,其目的就是要稳定内部,解决掉流寇问题,恢复生产,掌控地方。
这点杨嗣昌非常认可,也暗暗佩服朱慎锥做事的魄力,朱慎锥和崇祯皇帝不同,如果是崇祯皇帝的话根本不会这样干,非得要两手全抓才肯罢休,也不考虑是否都能抓得住呢。
有多大的胃口吃多大的饭,朱慎锥果断舍弃了一部分,全力应对内患,只要大明没了内患,区区建奴又算得了什么呢?
建奴自万历年间崛起,虽凶悍异常,更让辽东的明军吃尽了苦头,大明在辽东损兵折将数十万,耗资更是无数,却依旧无法解决建奴问题。
可就算这样在杨嗣昌看来建奴并非真正的威胁,建奴再厉害也不过在辽东一隅,只要建奴打不进山海关,大明就稳如泰山。之前的己巳之变只是意外,如果不是崇祯皇帝起用袁崇焕这个眼高手低的玩意,皇太极如何能打到京师?
反而,地方的流寇才是心腹大患,流寇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稳,而且流寇的破坏力可比建奴大多了,杨嗣昌熟读史书,对于历朝历代亡国的例子了然于胸,当然明白孰轻孰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