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和勋贵的要求,毫无疑问被文官驳斥。
因为文官并不想朝堂上资政大臣太多,影响廷推廷议。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的焦点,由勋贵是否能转任资政大臣,转变为资政大臣名额。
很多官员认识到,如果任由皇帝将勋贵、武官等官员转为资政大臣。现有的廷推廷议制度,将发生很大改变。
再想到资政大臣属于资政院,资政院又是未来国会的组成机构。一些官员开始提议,要对资政大臣的名额进行限制,不能无限增加资政大臣。
朱由检想过把官员的廷推权力交给国会,但是这可能影响他对朝堂的控制力。所以他还是决定一步步来,先让资政大臣拥有廷推权力。
面对群臣限制资政大臣名额的要求,朱由检道:
“资政大臣一职,是朝廷对致仕官员的优待。”
“但是致仕官员的数量可能太多,确实不应该随意增加。”
“众卿以为,资政大臣的名额当以多少为宜?”
“没获得资政大臣一职的致仕官员,又该如何安置?”
群臣这下又开始陷入争论了,因为资政大臣一职,本就是当今皇帝对致仕老臣的优待。
他们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资政大臣,怎么能过于限制呢?
所以群臣讨论来讨论去,得出的结论就是:
资政大臣的数量,当以不超过现有朝堂大臣为宜。
现在朝堂上有多少大臣呢?
政务院可以说最多,北京六部尚书、侍郎,都能称得上朝堂大臣,一共二十四人。
枢密院其次,一共有九位大臣。
都察院佥都御史以上,一共有七位大臣。
大理院、理藩院、通政司现在都只有一位,一共四十三位大臣。
不过因为兵部和枢密院官员现在有重叠,实际在任的是四十位。
内阁大学士都有四辅大臣加衔,能够称得上朝堂大臣。但因为他们不参与廷议廷推,所以这次不计算在内。
群臣的要求就是,把资政大臣的名额限制在四十人。这样愿意在致仕后留京的文官,大多都能得到资政大臣职位。
不过他们打的算盘虽好,但是勋贵和武官,却不愿意。
因为文官计算的资政大臣名额,明显没有把勋贵和武官计算在内。
这些人联合在一起,要求拥有一半资政大臣名额。其中勋贵十位,其他武官十位。
文官对此表示你们在想屁,最多给他们十个名额,勋贵和武官加一起。
他们觉得让勋贵和武官有机会参加廷推廷议就够优待了,哪能放任这些人拥有和文官同等的地位。
而且在衍圣公和张真人占据两个资政大臣名额的情况下,再给勋贵和武官二十个名额,文官的名额就反而不如他们了,文官对此当然不满意。
一群人吵吵嚷嚷,朱由检听得很是有趣。
他把勋贵和武官抬进资政院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和文官打擂台。免得官员们铁板一块,自己被他们牢牢限制。
不过勋贵的势力可以传承,也不能让他们在人事上发言权太大。
所以朱由检思索之后,向群臣道:
“勋贵和武官十六个名额,文官二十个名额,剩余四个名额授与其他人员。”
“众卿觉得如何,是否同意这个比例?”
勋贵和武官觉得满意,英国公张维贤带头道:
“陛下圣明独断,臣等无有异议。”
袁可立等文官虽然觉得皇帝明显偏向勋贵和武官,但是在皇帝表明态度的情况下,他们再争下去也没有意义——
毕竟如今在戒严期间,理论上皇帝可以独断。
所以他们在勋贵和武官认同后,也不情不愿地表示了认同。
资政大臣的比例,至此基本确定。
致仕后捞不到资政大臣职衔的,则授予资政上卿,地位和资政卿一样,只是更好听点。
张维贤、徐希皋作为主动致仕的勋贵,被朱由检任命为资政大臣。
勋贵对于这个结果,都是非常满意。觉得皇帝还是偏向他们的,在一点点给他们争回权力。
唯有最先提出请求的阳武侯,感到很是受伤。因为他不但没能得到资政大臣职位,还因为受到弹劾,被皇帝把领地和士兵分出去一半。
最终他现在得到的,只是资政上卿的虚职——
这个职位,不能说一点权力没有。有这个身份就可以向皇帝上疏,监督文武官员的不法行为。
但是对阳武侯来说,他没有这个身份也能向皇帝上疏,资政卿的职位完全是鸡肋。
这让他的心里很受伤,感觉是遭了皇帝算计。
不过这个时候,是没有人在意他的感受的。
之前支持他的勋贵,这时也不见了影子。
在皇帝给勋贵增加权力、又明确惩罚阳武侯的情况下,谁会闲着没事,在这时跟皇帝过不去。
阳武侯不说被勋贵集团抛弃,也暂时被无视。
这让阳武侯心中愤恨,决定以后要给这些人好看。
朱由检倒没完全忘记阳武侯,他在朝会结束后,召见阳武侯安慰了一阵。又取出地图让他在南洋选封地,想把这个人尽快从京城赶出去。
阳武侯不知南洋哪些地方更好,最终本着依附朝廷的想法,选择了满剌加北边的地方——
这里朝廷要建立南洋诸卫,如果在开藩时遇到危险,可以请求南洋总督府支援。
朱由检让他去南洋后和南洋总督府商议,确定双方分界。
又因为这块地方和暹罗接壤,他嘱咐阳武侯处理好和暹罗的关系。
阳武侯对此自然是遵行不悖,他这些日子已经了解到暹罗在南洋是个大国,自然不是自己还未开藩的阳武侯国可比。
了解到暹罗上下崇信佛教后,他从京城聚集的和尚中召了一批人,询问有谁愿意跟着他下南洋。
将来阳武侯国会立佛教为国教,给他们建立寺庙。
这件事情,在京城佛教引起了很大震动,得到很多和尚响应。
因为佛教现在的处境,实在称不上好。大明这时对叛乱的民间宗教,基本上统一称为白莲教。
什么闻香教、无为教、弘阳教等等,在官方文书中都被称为白莲教。他们的教义也确实趋同,很多官吏分辨不出来。
白莲教源自佛教,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佛教这段时间很是遭到针对,被朝廷重点搜查。
尤其是道教接受朝廷收编,对道观的搜查基本结束后。佛教现在情况,那就更显眼了。
以至于阳武侯薛濂的招揽,被他们视作救命稻草。各大寺院都派出人员,打算分些人去南洋。
只是,阳武侯薛濂在听到这些和尚的诉求后,一时又犹豫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皇帝面前,实在称不上有什么脸面。
帮这个和尚向皇帝求情,他不一定能办成。
所以他就问这些和尚道:
“陛下虽然崇道,但是对佛教也不排斥,还让武清侯李家传播九莲菩萨信仰。”
“周皇后更是笃信九莲观音菩萨,你们为何不向皇后求情呢?”
禅宗临济宗传人,德清大师的弟子通岸和尚道:
“贫僧也曾托人求见,但是宫里以皇后临盆在即,不便接见外人。”
“陛下又严令各大寺院检举叛乱人员、以后缴纳赋税。实在太过苛刻,众多同道不满。”
阳武侯薛濂闻言,看了这些和尚一眼。
猜测皇帝之所以不接见这些和尚,估计是赋税的事情没谈拢。
为了勋贵纳税这件事,皇帝先是给勋贵优待、又帮勋贵争夺权力,甚至还拿他杀鸡骇猴,才勉强得以推行。
这些和尚没有见到厉害,还在想着抵制。
他是不想搀和这件事情的,因为就连他都知道佛教寺庙很富有。当年德清大师还曾因为耗费巨资私创寺院,被万历皇帝发去广东充军。
皇帝为了给明年大战筹集军费,连勋贵都被逼着纳税。这些富有的寺庙,当然也不可能逃过去。
若非去南洋开藩这些和尚还有用,他都不想搭理这些人。
想着自己是不是能从这些和尚身上捞一笔,或者用他们的钱帮自己在南洋开藩,阳武侯薛濂说道:
“此事本侯会向陛下求情。”
“但是你们佛门,也要拿出态度来。”
“我等勋贵还有道教都已经愿意纳税了,为何你们还在抵制?”
“若是让陛下失了耐心,那可……”
摇了摇头,阳武侯薛濂对佛教的抵抗不看好。
认为他们越是抵抗,就越会遭到针对。
尤其是在勋贵和道教都愿意纳税的情况下,佛教的情况就更显眼。
说不定皇帝还有更厉害的手段,施加于佛教寺庙。
这些和尚如何不知道这点,他们根本没有反抗朝廷的能力。
但是正所谓“善财难舍”,他们又实在不愿按照朝廷规定交赋税,所以前些日子就四处找人,想要让皇帝网开一面。
只是没想到皇帝决心甚坚,朝堂上的文官也对此喜闻乐见,对他们的诉求大多不予理会。就连曾听德清大师说法的钱谦益,都对通岸和尚这个同门避而不见。
等他们认识到事情严重性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和朝廷对话的机会。
现在朝廷的要求,就是清理各个寺院的土地,严格按照“每寺观量存六十亩”的要求,把超出的土地征收为官田。
并且要派官吏进入寺院监察庙产,对于年收入在一万两以上的寺庙,征收所谓的宗教税。
同时对各大寺庙下达禁令,严禁他们从事典当、借贷等金融业——
这一点是内府监银行的诉求,在开办银行一年多后,一些银行的人员已经认识到竞争对手是谁。
利用朝廷整顿宗教的机会,把从事这一行的寺庙踢出金融业。
所以现在的佛教和尚,已经不是在抵制宗教税。而是担心这样下去,朝廷的禁令会越来越多,佛教寺庙以后经营起来更难。
再加上道教参与《神话演义》编撰,有风声传出说要把老子化胡编进去,打压佛教诸神。
这些和尚就更急了,以至于求到阳武侯头上,想求皇帝见面。
阳武侯薛濂最初不松口,直到这些和尚许诺派出人员、号召信徒前往南洋开荒,才勉强答应下来,把他们的诉求转达给皇帝。
朱由检在知道佛教求到阳武侯头上时,也知道应该收网了。不能把这些和尚逼得太狠,暗地里更支持白莲教。
所以接见了佛教的代表,并且让张九功、王常月等道教人员陪同,和他们一起谈条件。
这些道教人员,编撰《神话演义》正欢,根本不想让佛教参与进来,争夺神话故事的解释权。
尤其是张九功被任命为资政大臣、王常月等人也被任命为资政卿,道教以后在朝堂上更有发言权。这更让他们感到满意,觉得皇帝对道教很是优待。
所以他们提出了各种条件阻挠,并且暗地里加快《神话演义》编撰进度,想要在佛教人员加入前,先把初稿定下来。
朱由检任由道教给佛教找麻烦,对此事同样不急着定下来。
他首先清理的是和皇室渊源深的寺庙,例如万寿寺、潭柘寺、崇国寺、九莲菩萨的庙宇等。
这些庙宇,因为和皇室有渊源,得以在寺田之外,另赐了一些庄田。同时有内府监人员进驻,负责监督太府寺征收宗教税。
在通过这些寺庙总结出一套办法后,再向其它寺庙扩展。
佛教对此是越来越着急,认识到皇帝征税的决心是坚定的。如果他们再为了钱财抵制下去,道教会彻底压制佛教的地位。
所以他们最终对朝廷的要求全盘接受,只是要求给一些大寺庙多保留些田地。
朱由检答应了这个诉求,让太常寺和佛道二教商议寺观级别和数量,给一些大的寺观优待,让它们去压制中小寺观。
同时还提出不允许没有度牒的宗教人员传教、不允许在宗教场所之外传教等要求,让佛道二教严格监视传教人员,压制民间宗教发展。
佛道二教对此是乐见的,因为他们也不想民间宗教冒出来,影响他们的地位。
甚至有一些人想到了皇帝比较重视的景教会,打算用这个政策,压制景教会的发展。
两教在斗争的同时,又达成了合作,喊着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口号,把控大明宗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