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0章 《秋菊打官司》(第三更)
    第420章 《秋菊打官司》(第三更)
    送走刘常委几人,作协的几位主席就在办公室商量此事。
    开作协理事会是必要的,当然还要发文,让秦省作协会员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撰写法治方面的文学作品。
    不过,大家都明白,现在不是二十年前,写“命题作文”那个时候是作家的义务,现在创作自由宽松,你只能鼓励倡导,不能强迫。
    再说,强迫作家写出来的东西能叫文学作品?
    ”大家都是作协领导、也是作家,谁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胡才首先问几位副主席。
    杜朋成、王汶石年事已高,这几年很少动笔,实际上就是陈中时、陆遥,贾平娃和方明华四人。
    “胡主席,我没时间。”陈中时最先表态。
    其实秦省作协核心圈子里的人都知道,陈中时这俩年正在蛰伏在白鹿原的老家写一个大长篇,几乎不闻窗外事。
    白天上班,空闲时构思剧情,到了晚上回家以后,方明华在电脑前码字,宋棠棠则在自己房间工作主要是财务账目,两人各干各的。
    红色,喜庆。
    “明华,你呢?”胡才看着方明华。
    长城电脑公司已经听说已经推出了国内一款386电脑,装有 ucdos,还装有联想出品的汉卡,性能要比自己这个好多了。
    《平凡的世界》一本书的版权上百万元收入,让他迈入“富豪”的阶层。
    秋菊一家对村长非常感激,也不再提官司的事了但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市法院发来判决,村长因伤害罪被拘留。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这部电影获奖无数,也是张亿谋的代表作之一。
    破电脑,用了好几年现在越来越卡。
    让方明华感触颇深的是,电影中秋菊要告的村长,并不是个纯粹意义上的坏人。
    是根据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改编,不过电影很好解决了原著中原故事核心比较脆弱,不太经得起推敲。
    方明华几个没在作协上班的,都准备各自回去,到了作协前院,就看到停着一辆崭新的红色桑塔纳。
    “领导安排的,当然要写。”
    电影最后,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和村民连夜冒着风雪送秋菊上医院,使她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就写它了。
    所以陈中时的表态,胡才也没感到意外,他的目光看着其余三人。
    “我走回去,几步路。”方明华婉拒。
    贾平娃确实是个忙人,除了是秦省作协副主席,还兼任西京作协主席、《长安》杂志社主编职位。
    等小车徐徐离开作协大院,方明华也向杂志社走去。
    故事戛然而止。
    电影讲述的是农村妇女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不屈不挠逐级上告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人情文化与法制文化的冲突。
    就贾平娃这精力,方明华也不得不佩服。
    是陆遥过年前买的。
    就是它了!
    “陆遥,你的身体怎么样?”
    用他的话说,如果不写出一本能当枕头的书,死不瞑目。
    大家都笑起来。
    “胡主席,我试试。”陆遥说话了。
    陈中时也不客气,钻进小汽车。
    “上车,上车,我把你送到玉祥门去坐车。”
    《雪中悍刀行》在过年前结尾,全书一共180万字,比原计划少20万,有点烂尾嫌疑。
    等抽时间去看看,买一台。
    “走,上车,我送你们回去。”陆遥热情招呼。
    赵红军正月十五过后又带着几个人赶回海南筹办公司,西京这边的事情全部交给宋棠棠。
    方明华回答的很干脆,这让胡才很满意。
    陆遥愿意动笔,胡才当然高兴,不过他有些不放心。
    “我身体彻底好了,你我看这气色,像不像个病人?我觉得我现在壮得像头牛!”说完还锤了锤自己的胸脯。
    不过确实,陆遥现在的气色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身体得到正规治疗和长时间修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陆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唯一的遗憾就是,这辈子要和酒绝缘了。
    但胡才还是叮嘱两句:“写归写,但也要注意休息,还有,不准喝酒!”
    先确定故事梗概,然后写大纲,未必要和原来一模一样,抓住故事的精髓即可。
    张亿谋不是拍了两部关于法治的小说吗?
    《第二十条》和《秋菊打官司》。
    这么多年的写作,方明华相信自己的文笔。
    不过他也不想再写了,所现在晚上基本空闲,除了回父母和老丈人家看望孩子,就可以用来写作。
    “胡主席,我早就戒酒了,不信你问明华他们。”
    看到胡才瞅自己,贾平娃连忙说道:
    “胡主席,我也没时间,除了工作上的事,我现在正在准备另一个长篇。”
    现在省上领导又要布置写法治类小说
    有了。
    夫妻俩只有晚上见面,一块去看望孩子,回来以后方明华就在书房电脑前码字。
    这个年代,最适合就是《秋菊打官司》,而且还是一部新写实小说。
    尽管如此,这两年贾平娃依旧以一年一本长篇小说速度写作。
    “中时,你怎么来的?”陆遥又问陈中时。
    “我坐的公交来的,准备回老家。”
    “好!”贾平娃毫不客气钻进汽车。
    宋棠棠依旧很忙。
    回到办公室,方明华自己泡了杯茶,就开始琢磨这件事。
    “那行,今天就到这,过两天再开个理事会大家说说这事,再发红头文件。”胡才一锤定音。
    86年写了《浮躁》、87年写《商州》,今年听说又在准备另一個大长篇,写一群社会最基层的卑微的人,所经历的一些琐事,展示了浓重的时代大背景下那种心物同一、恬静的生活理想。
    剩下的就是陆遥和方明华了。
    其实他原来打算写一篇新写实风格的小说的,既然《延河》杂志社准备迎接下个一习作类型热点,自己要推动。
    将电影重新还原成小说,也是方明华的强项。
    也只有睡觉躺在床上才能聊聊天。
    时间到了三月初,西京的春天来了,方明华这篇名为《秋菊打官司》中篇小说初稿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