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7章 理圣朱熹
    中国教育史上如果说孔子是老大的话,只有朱熹谁敢称老二。
    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儒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是惟一一个不是孔圣人亲传的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
    他融合儒释道三教,并加以时代的改造和创新。
    集宋代新儒学之大成,对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实在太大了,三朝都把他的儒学思想奉为官方哲学。
    比如说朱熹提出的四书,每次科考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面找考点。
    以至于天下读书人的思想都被这四本书禁锢了,直到清代溥仪退位才废除。
    “朱熹生于公元1130年,字元晦。”
    “父亲朱松学识渊博,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封粤国公。”
    “有着家学渊源的朱熹五岁时,便能诵读《孝经》。”
    “六岁和小朋友一起游玩时,在沙洲上划出八卦图形,向父亲问寻天地之事。”
    “可见有大作为之人,其童年时就异于常人。”
    “然而,朱熹的幸福拐点在十四岁时到来了。”
    “这一年,因父亲极力反对权相秦桧主张的宋金议和,遭贬后转任江西饶州知州。”
    “也许是憋气窝火,再或者是其他阴暗势力的原因,还未到任就病逝了。”
    “幸运的是,朱松临终前把朱熹托付给几位极有才华的好友教育和抚养。”
    “公元1147年,时年十八岁的朱熹在乡试中考取了贡生。”
    “第二年,朱熹进京参加科举,赐同进士出身。”
    “名次虽然不是很理想,但从历史的结果来看。”
    “人生真正有大成就的往往都不是书本成绩名次最靠前的,从朱熹的人生结果来说似乎也是如此。”
    “公元1151年,时年二十二岁的朱熹被授予泉州同安县主簿一职。”
    “年轻气盛,刚毅忠贞的他一到任,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针对当地的腐败风气,提出了治理方法。”
    “持正守拙的朱熹对浑浊的官场自是很难接受,毅然辞官而去。”
    “而后拜承袭了二程洛学正统的李侗为师,由此奠定了朱熹后来学说的基础。”
    “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以需多休养为由。”
    “因赵构无生育能力,传位给养子赵昚,史称宋孝宗。”
    “宋孝宗在继帝位的前一年,金帝完颜亮就撕毁和议举兵南侵。”
    “在朝中多数大臣主张逃跑的情况下,时年三十五岁的宋孝宗就曾主动上书,请求领兵与金军决战。”
    “因此,宋孝宗从骨子里是一个主战派。”
    “因而在继位后第二个月,就颁布手谕。”
    “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的大计。”
    “公元1163年五月,宋孝宗任命张浚为北伐主帅,展开隆兴北伐。”
    王阳明:作为孔子之后第一儒,素有朱子之称的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却享祀孔庙的儒者。
    朱熹继承并发扬了以往的儒家思想,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儒学体系。
    理与气的关系,格物致知,三纲五常都是其核心思想。
    身为一代大儒,朱熹有着治天下的伟大抱负。
    所提出的重要理论思想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更是具备着敏锐的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
    理和气作为贯穿朱熹哲学的核心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复杂的关系。
    朱熹继承了前人思想中的理气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赋予理气不同的性质和地位。
    在朱熹看来,世间万物的形成与发展都以同一的理为规律。
    理是万物存在的内在规定,而气则运动流行以发育万物。
    理为本体,理气不离,理先气后。
    朱熹认为理是形而上的,具有纯粹的至上性,但朱熹同时还赋予了理太虚的作用。
    这既加强了理气和万物的联系,更巩固了理的本体地位。
    朱熹所阐述的理是形而上的,远早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其认为理是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基本准则。
    总结来说,朱子的理学体系,博采众家之长。
    以理为本体,气为从属,理气共同构成现实的真实世界。
    格物致知也是朱熹理学思想的主要范畴之一,但由于当时社会的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具有两面性,对宋朝及元明两代有着深远影响。
    格物致知最早出现于儒家经典《大学》中,一直以来深受理学家们的重视。
    朱熹对格物致知进行了全面的阐释,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万事万物。
    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知识,首先要接触事物并深入研究它的原理。
    朱熹认为致知和格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彼此统一,它们是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论述方式。
    格物致知的最终目标是探究事物的真理,直到尽头。
    也正因如此,朱熹的格物致知将世间万物整合成同一个真理。
    这种提倡学无止境,修身养性的儒家理论对明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观念的代名词。
    三纲五常为朱熹所认可,但提及次数较少,因而其地位并不高。
    三纲思想萌芽于先秦时期,由董仲舒明确提出并进行初步认证。
    朱熹对三纲五常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朱熹认为五常是本,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三纲五常,三纲与五常不可分割。
    众所周知,承认世间万物参差不齐是儒家的一大特点。
    但朱熹的三纲五常显然有着个人特色,所承认的尊卑是限于特定角色。
    如果脱离这一界限,并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
    “朱熹应诏入宫,因对当时崇佛赏仙的风气甚是痛恨,由此上书斥责这一现象。”
    “北伐的宋军虽然在开始的一个月里,取得了恢复多地的成绩。”
    “但而后在金兵优势兵力的反攻下,再加上宋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以至北伐受阻。”
    “在撤兵时又遭到金兵的追截,损失惨重。”
    “结果是再次提出了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
    “这样的结果在主战派看来自是无法接受的,朱熹更是上书反对和议。”
    “同时建议宋孝宗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
    “但宰相汤思退主张和议,没有采纳朱熹的抗金主张。”
    “也许是宋孝宗为了平和朝臣之间的关系,升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
    “朱熹却来了个辞职不就,请祠归崇安。”
    “挂靴而去的朱熹开始醉心对程颢、程颐著作的重读,从全新角度进行思考。”
    “后人评价其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十分深远,标志着朱熹哲学思想的成熟。”
    “而后虽然在仕途上也时有任用,但大都不如意。”
    “晚年时,甚至被卷入了史称庆元党禁的事件。”
    “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去世后,和父皇有矛盾的宋光宗装病不主持葬礼。”
    “以时任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为首策划发动了宫廷政变,拥立光宗之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
    “于是,宋光宗被迫成为了太上皇。”
    “而同时参与此事的宫廷内臣韩侂胄因有功,要求这次事件的第一功臣赵汝愚封他为节度使。”
    “结果遭到了赵汝愚的反对,由此二人之间结下了怨恨。”
    “对于朱熹来说该他时来运转的是,赵汝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尊崇道学之人。”
    “因此把朱熹从外地调至京城临安任侍讲,也就是做宋宁宗的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朱熹还真是腾达了。”
    “但好景不长,敌方的韩侂胄暗中发力。”
    “让谏官上书宋宁宗,赵汝愚是以宗室居相位不利于社稷。”
    “如此几次后,赵汝愚最后竟遭贬官外放,不久后暴病去世。”
    朱棣:朱熹一生辞官27次,其实都怪南宋朝廷太软弱。无论是朱熹的生父还是义父,他们的言传身教都让朱熹从小就培育了爱国情怀。
    所以,朱熹在儒家功底日渐深厚的同时,也越来越坚定了抗金思想。
    因为朱熹的亲生父亲,就是因为反对议和而被贬官,随后抑郁而终。
    朱熹的义父刘子羽,也曾经是南宋一名抗金名将。
    因为多次反对秦桧投降而遭到打击,最后辞官。
    朱熹19岁那年考中了进士,从此进入了南宋的官场。
    当时只是一个九品小官,但是在外名声响亮,引起了宋高宗的注意。
    于是宋高宗召见朱熹进京面圣,但朱熹称病辞了。
    后来,朱熹拜在理学家李侗的门下,过了一段时间的自由生活。
    宋高宗禅位,掌权后的宋孝宗的治国方针与前人不同。
    宋孝宗希望一改过去对金兵的软弱态度广开言路,于是朱熹就上书请求入京见圣。
    朱熹对皇帝强调抗击金军是唯一出路,但是新皇帝却依然向金兵俯首称臣,割地赔款。
    失望之余,朱熹又一次辞官而退。
    后来,朱熹被各方举荐,宋孝宗想让他入京为官。
    但朱熹以母亲逝世,守孝三年未终而辞退。
    三年之后,朱熹的丁忧期满。
    朝廷又一次派人召见,但朱熹以俸禄太低为理由辞官。
    此后朱熹又拒绝了几次朝廷的邀约,但实在怕别人心生闲话,于是就勉强接受了宋孝宗提拔他为秘书郎的命令。
    但朱熹没过多久又请辞退,回乡教书育人去了。
    朱熹一生当中辞官27次,其中一次不退,再辞一次。
    甚至假借生病为理由,也要辞官。
    就这样,朱熹在南宋的官场中沉浮进退了50年。
    因为多次辞官,朱熹从政的时间断断续续。
    但也有二十年之久,在官场上也做了许多为国为民的大事。
    朱熹辞官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德不配位,或者没有治国能力和理想。
    与之相反,朱熹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抗击金军,国家富强。
    但那时的统治者是南宋软弱的皇帝,与朱熹的观点并不一样。
    南宋的朝廷面对金朝大军,屈辱忍让。
    甚至在金军一举入侵的时候,换个都城,继续安逸的生活。
    对于软弱的朝廷,朱熹有深厚的失望。
    于是朱熹再也不想与这朝廷有任何的牵扯,他看不惯政治场上的一片腐朽。
    于是朱熹另辟蹊径,用一生的经历来著书育人,并且潜心改造儒学。
    从朱熹的一生中,他看到了一个为国为民的爱国者。
    朱熹的一生可以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可以拥有荣华富贵。
    但却不愿沉沦在黑暗中,于是多次辞官归隐。
    但又因为自己的才华,多次被旁边人举荐。
    虽然南宋的命运最后让人惋惜,但朱熹的这种爱国精神却始终影响着世人。
    “由于朱熹是赵汝愚引荐入朝的,因此上位后的韩侂胄首先打击的对象便是朱熹。”
    “凡与他意见不合者都被称为道学之人,而后竟发展到只要是给赵朱二人说情辩护的一律以道学的罪名打成逆党。”
    “斥道学为伪学,科举考试中,稍涉义理之学者,一律不予录取。”
    “为了避开权臣韩侂胄的逆党之祸,朱熹和一干好友来到了黎川县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所作的一首诗文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这一事实,比喻一个人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然而,这样一个道学家在晚年却被人说成是伪君子。”
    “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弹劾朱熹罪状时。”
    “除了给朱熹带上不敬朝廷的帽子之外,更有杀伤力的是说朱熹在为人的作风上有相当大的问题。”
    “一是,朱熹取尼姑为宠妾。”
    “二是儿子已经死了,在没有外来原因下儿媳竟然还怀孕了。”
    “从这两个事件的本身来分析,朱熹是绝对不会做的。”
    “但当时朝廷对此案件发布的信息是,朱熹已经承认自己上述的数条罪状,而且还说要悔过自新。”
    “如此一来,朱熹是一个伪君子。”
    “所宣扬的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的理学,那压根就是伪学。”
    “公元1200年,时年七十一岁的朱熹在经历了多年的庆元党禁运动中病逝。”
    “虽然有反道学的当权者压制,但参加葬礼的仍有千余人之众。”
    “不久后,韩侂胄在和李皇后一党争权时逐渐失利,对朱熹等人也有了平反。”
    “公元1207年,韩侂胄一党彻底失败后被杀。”
    “朱熹进一步得到了平反,赠太师,追封徽国公。”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后来的元、明、清三朝影响极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之人,也被誉为中华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崇祯:朱熹面对弹劾为什么不抗争,这是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监察御史弹劾帝师朱熹,列出十大罪状,其中的内容令人瞠目结舌。
    有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等罪名,甚至还有纳尼姑为妾等绯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唾沫星子几乎要把朱熹淹死。
    吐槽的人,说朱熹假道学。
    拆台的人,骂朱熹伪君子。
    落井下石的人,痛斥朱熹伤风败俗。
    最令人不能容忍的一条,是朱熹为老不尊。
    儿子去世,寡居的儿媳妇却意外怀孕了,有翁媳扒灰的嫌疑。
    还有说朱熹在外做官期间,贪色好淫。
    引诱两个尼姑纳为小妾,经常带在身边招摇过市。
    由此监察御史建议宋宁宗,为严肃国法政纪,将朱熹斩首示众。
    当时,外戚韩侂胄把持朝政。
    这次所谓的弹劾朱熹案,仅仅是韩侂胄导演庆元党案大戏的一个缩影。
    两个派别为了权力之争,进行个人攻击。
    通过反对伪学,除掉政治对手权臣赵汝愚。
    韩侂胄最终赢得胜利,宋宁宗准奏,诏令赵汝愚贬到永州。
    朱熹罢官回乡,同时严禁传播道学。
    将传播者视为伪学逆党,受牵连者有数十人。
    事件发生之后,朱熹给皇帝的奏章中,承认了一系列罪状,而且还说要改过自新。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朱熹的所谓罪状。
    其实是韩侂胄一伙人捕风捉影,故意栽赃陷害。
    朱熹晚年为躲避政敌陷害,离开家乡,隐居在一处寺庙。
    为后世所不解的是,朱熹为何没有申辩,为何要承认罪状。
    如果此事属于无中生有,为韩侂胄捕风捉影,捏造的绯闻。
    那么,朱熹为何要上表主动承认呢。
    如果说是迫于皇权,为保命之举,才出此下策。
    但这似乎又与朱熹的行事风格,以及秉持的儒家思想大相径庭。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朱熹抑郁而终后,朝廷严禁士大夫前往祭奠。
    可是本是朱熹政敌韩侂胄的学生,爱国诗人辛弃疾却不远千里前往祭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