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倭奴小鬼子被抓去辽东挖铁矿!倭奴殖民区大举发动进攻!!
朱棣将所有的下人都给打发走。
然后给朱高炽亲自倒上了一碗酒。
父子两个人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面对面地坐着聊天。
气氛一时间相当尴尬。
可是朱棣还是假装镇定,坐在了对面,给自己也倒上了一碗酒。
两个人都很尴尬,没有开口说话。
静谧的后园,虫鸣蛙叫一直在不断。
一直隔了有一炷香的时间,朱棣这才说道:“为父之前,一直嫌弃你的身形,说你胖,说你不如两个弟弟能征善战,
还说你不像是父王的儿子这些话,应该对你产生了不少伤害。
为父以这杯酒自罚一杯。”
说着他拿起了酒碗,仰头一口就喝了下去,估计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他喝得非常的快,一口下去还呛着他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咳完之后还自嘲地说道,“南方的酒,爹喝不惯,还是这北方的烧刀子喝得令人畅快啊。”
对面的朱高炽依旧有点尴尬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朱棣说完了这话之后看向朱高炽更加的尴尬。
因为朱高炽看向朱棣的眼神颇有一些畏缩。
他不是说对于父亲就这么容易原谅。
可是他又不能说出来。
他读了那么多四书五经,他读了那么多圣贤道理,告知他一定要孝顺父亲。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亲,所以他只能掩盖得了这些情绪。
虽然刚才父亲在院子里边冲他笑了一下,让他颇为感动。
但冷静下来坐在了这院子里。
朱高炽还是显得有点局促,听到朱棣承认之前的确,因为自己的身形而嘲讽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两个弟弟,所以疏远自己。
他就更加心里边有怨气。
既然你都知道这些为何现在还要说出来。
你如果不说出来的话,我不会觉得怎么样。
可现在你说出来,那就说明之前伱的确嫌弃我。
可现在为什么不嫌弃?
就是因为我做出了一点成就。
你觉得现在的我,已经可以成为你的儿子了。
这些不是因为我本身是你儿子你才道歉,而是因为我现在做出了成就,你才来道歉,那就没有意义了。
父子俩之间的这番对话估计很难弥合。
朱高炽曾经受到的那些伤害,而朱棣也自己似乎说错了话。
刚才儿子脸上还有点期待,可现在没有了。
他赶紧解释起来:“孩子啊,你别误会,为父就是個沙场上的人,没那么文绉绉。
以前为父的确看不起你,不像个男子汉,胖得还要有护卫来搀扶,像什么样子?
一开始为父以为可能是从小有病体弱,可后来发现不是,你就是喜欢读那些儒家的书,就喜欢看那些大道理。
一直闷在屋子里,才养成了这懒惰的兴致,才胖起来的。
你要是像你两个弟弟一样,能够舞刀弄枪,能够跟军营的战士们都滚打滚打,何至于胖成这样?
现在为父给你道歉,是因为为父的确发现,你不是那一无是处的人。
你除了读那些圣贤道理,还能在大明工程学院搞出这么多好的发明了,
连陈先生都说你是个可造之才,为父才知道是错的,就跟你道歉。
你见过哪个当父亲的,给儿子道歉的。”
朱高炽被朱棣这话说的目瞪口的。
嗫嚅了一阵之后他才说道:“父王,错的好像是你。”
朱棣啪的把酒碗摔在了桌子上,“父王知道,所以才向你道歉。”
他是道歉,可是呢,气势强的就好像要把朱高炽给吃掉一样。
难怪朱高炽一辈子都怕朱棣。
即便当了太子,甚至监国了,已经代替朱棣处理国家大事,可朱高炽依旧在朱棣面前抬不起头了,那都是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了。
可不知道为什么,听到父亲如此坦率地说出来。
即便父亲说曾经就是因为你太胖,就因为你不像个男子汉,所以我才看不起你。
难道不该吗?
这些个话说出来很伤人。
可听到父亲如此坦率地说出来,他还真就有一丝感慨。
朱高炽拿起了酒碗,轻轻碰了碰朱棣的酒碗,然后学着朱棣一口闷了下去。
然而酒还没有下肚,他就赶紧把脸撇向一边。
然后噗的一下,全部喷了出来。
朱棣见状大骂,“你个糟贱粮食的混小子,你爹多难才把几坛子烧刀子,从北平运到京师。
你这一口喷出去多少?不能喝就别喝。”
朱高炽不服抹了一把嘴之后,又端起酒碗仰头喝了下去。
这一次他感觉整个人都烧了起来。
然后脸腾的一下就红得跟猴屁股一样,浑身都滚烫了起来。
看到儿子如此模样朱棣哈哈大笑,“这才像话,这才像话嘛,大男人的不能喝酒,不能拎刀,不能杀敌,像什么样子。
你总归是有点样子了,不错不错。”
朱高炽喝了一口后又亲自,倒了一碗给父亲也倒了一碗。
然后端起酒碗来敬了父亲一杯:“爹,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对于您有很大的怨气。
您看不到儿子的优势,也看不到儿子的努力,一味地觉得莽夫的两个弟弟很好。
可他们只能在马上驰骋打仗,不能坐镇后方。
你看看儿子,将来要是真能接管北平的后勤,您到漠北打多少场仗,儿子都能给您安排得妥妥帖帖,
这才是儿子运筹帷幄的本事,至于两个弟弟,也就只能给您当个副手。
只能在您的光环之下抬不起头来。
而是我以后一定能做一番大事业。”
朱棣大笑:“好好,你小子不藏着掖着,可以,这才像我朱棣的儿子,来,今晚咱们父子俩冰释前嫌,以后咱父子俩从头相处,你好好在大明工程学院学,
学好之后回咱北平府,也开设这些工厂,也让咱北平府,像京师这样繁荣可好?”
朱高炽也哈哈大笑,父子两个人就这般喝到大半夜。
三四坛烧刀子全部下了肚,即便喝的都吐了。
可朱高炽依旧陪着自己的父亲,大口大口地喝着这烧喉咙的烧刀子。
又是几个月过去,从倭奴那边运送来。
又有两万的俘虏到达了辽东的矿石场。
一开始这些俘虏还觉得只是挖矿,还不错。
然而他们却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他们挖矿不仅要挖七八个时辰。
更要直接进入到非常危险之地。
在那个地方挖矿,很容易就被埋在矿石底下。
最重要的是,明朝人似乎并不会去同情他们会不会死。
而是不管他们如何反应,是直接让就赶着他们,到那最危险的矿洞里面去挖掘。
每一次挖完之后,他们只能得到少量的粮食。
这么一来,一下就激发了这些倭奴俘虏的反抗之心。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人家这里可是拥有着相当完善的防御体系。
同时更有让他们畏惧的火枪。
只要他们敢反抗,一枪就把他们撂倒。
当辽东的那些明朝士兵知道,这帮倭寇就是时常侵犯辽东海域和山东海域的那些倭寇之后,
根本就没有任何同情,只要敢反抗,立刻一枪撂倒。
在这几个月里边,就光是埋在矿坑里边的倭奴俘虏就不下上千人。
可是效率也是相当之高的。
铁矿石一车接一车地被拉了出来。
然后一船接着一船地由辽东海域直接运送到了山东。
然后由山东走陆运,运送到京师。
虽然铁岭的铁矿石并,不能达到远在澳洲的澳大利亚岛上的铁矿品位那么高。
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讲,还是相当的可以的。
陈寒发动马力将铁矿石冶炼出来。
一吨一吨的钢铁出产之后,陈寒这时才放下心来。
衡量一个工业国家的发展程度,钢铁产量绝对要排在前面的几列。
之前从宋朝开始,中国就一直占据着钢铁产量居首位的位置。
可是到了清朝末期之时,欧洲以及日本都开始反超。
这一趋势陈寒是绝对不允许发生。
于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间,大明的钢铁产量就由之前的全年不过才十几吨,到了如今一个月的产量就达到了十吨左右。
陈寒炼制出了钢铁之后,马上投入到铁轨建设当中。
虽然现在北平到京师的京北路,已经在建设的过程中。
但陈寒还是想,让山东威海卫到达京师的这条京威线成为第一条开通的路线。
之所以要选择这条路线开通,是为了方便从辽东将铁矿石运送到京师。
同时也方便接收从倭奴那边运送过来的黄金白银。
之前的路线一直都是从倭奴汤里港口出发,到达对马岛。
在对马岛休整后,贴着朝鲜海岸,到达朝鲜釜山合浦港口,然后一路西行到达山东威海卫,再由威海卫走陆路回到京师。
而如今只要将铁路铺设完成,那么便能够直接由威海卫,乘坐铁路直接到达京师。
这条路线打通之后,将可以方便白银黄金流入大明。
简直是一举多得。
因为铺设铁轨需要大量的俘虏,陈寒他们那边这下令倭奴的殖民委员会,开始加大对倭奴那边的侵略。
……
倭奴殖民委员会。
沐英接到了陈寒他们的命令之后,十分的兴奋。
“同志们,刚刚接到朝廷过来的命令,命令我们要加紧对倭奴这边的殖民扩张。
之前我们一直小心谨慎,是因为没有得到命令,
更因为足利兼满那家伙也的确是狡猾,咱们没必要跟他硬磕,而是发展咱们的殖民区。
但现在不一样了,从朝廷给的命运来看,咱们把俘虏运送回咱们大明,就可以解决咱们这里最大的问题——得到了俘虏之后,不知该如何安排,又害怕他们会造反。
同志们,现在有了明确指示,咱们打下的每一寸山河,只要是那些刺头直接就运送回咱们大明,让他们去给咱们挖矿去给咱们修铁路,活活累死他们。
而咱们在卧龙殖民区委员会,这里只需要留下少量听话的俘虏。
安排他们到矿场去挖矿黄金、白银环境便够。
还是那句话,咱们大展拳脚的机会来了。
从咱们现在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倭奴的西边这方领地多是贫民,尤其是九州那些地方又穷,百姓又彪悍,不服教化。
这那边的人可以完全运送到大明去。
而东边则是他们富裕的曾经居于为首都之地,这可是咱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下边各部委员和部长们听到沐英的话之后更是兴奋。
他们一拍桌子:“好啊,终于轮到了咱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沐英的副将赵审言更是兴奋到极点。
“两年了,大帅两年了呀,咱们现在终于又有了机会可以大展拳脚,您下命令吧。
要我们怎么干?遂发枪已经到咱们弟兄们手上,也有一年左右,大家早已练得十分的精准,早就想找那些倭奴小鬼子来试试枪了。
您早该下令让我们推进去,省得和他足利兼满划地而治。
什么划地而治,咱们要的就是将整个倭奴纳入掌心。”
沐英一拍桌子好命令是这样的,沐英布置了关于这一次大举进攻。
倭奴东边,足利兼满所掌控的领地,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倭奴已经接近了整个崩溃。
足利兼满虽然在名义上继承了足利义满大将军的位置。
可是足利兼满不是足利义满那种枭雄,没办法掌控下面的大名。
况且那些大名一直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现在的大明王朝,早就已经渗透进入他们的领土。
甚至已经占据了一大半的领土,你足利兼满,只不过是跟人妥协的傀儡而已。
你凭什么领导我们?
所以他们内部之间打的是火热。
而在这一天也就是洪武二十八年的十一月。
沐英正式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就在足利兼满他们还在睡梦当中之时。
大明的大军已经由之前划定的界限,大举入侵从北至南一共分成四路大军。
沐英亲自统领总计达三万人的大军,开始向着助力肩膀所统治的东面发起了总攻。
而这一次沐英不仅带来了大明最新研究出来的后填装遂发枪,更是将大明用新型钢铁打造的轻薄的盔甲,给一半的将士们穿了上去。
这些人作为冲锋陷阵的步军,穿着轻薄的钢铁打造的盔甲,手持着遂发枪,
以最新的兵种出现在了倭奴人的面前。
而倭奴此时东边,也有多达十余万的军队。
当然他们这十余万估计也要打很多水分,
这里边大部分是所谓的足轻部队,就是农民军啊。
这样的部队怎么能够挡得了沐英他们的进攻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