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章 教导
    第78章 教导
    正月十六,元宵节。
    永安军刚刚扩军,新兵太多,不宜放假,在元宵节这天安排了一堂教育、一堂识字课、一台戏剧。
    创业之初,丹初身体力行,亲自为标营、中军授课,题目是“论满清之必败”。除了标营、中军官兵外,各营营官、“教导”,亦悉数到场,坐于前排。
    “教导”为永安军中新设的官职,配置在营以上部队,平时负责教化官兵、开展扫盲教育、受理士兵的控诉,战时负责督战,核实战功,惩戒不法和怯战行为。
    这并非丹初的独创。明军队一级编制中,队头、队副便负有类似的职能。辽东关宁铁骑中设有“督导”,平时训导士兵,战时督战,职能与“教导”颇为类似。
    丹初试图走得更远,除了在标营设置教导队,还为每营配置一名“教导”,自任“总教”。
    按照他的设想,队为明军的基本编制,理应在队一级设立“教导”。但眼下人才紧缺,只能退求其次,先满足营一级的需求。
    标营教导为俞厚基。他亦老老实实地坐在台下,全神贯注地听丹初讲课,试图从中领悟到更为深刻的东西。
    只见丹初拿了一个喇叭形状的铜扩音器,大声说道:
    “诸位兄弟,这堂课,我先下结论,清虏必败,明军必胜。有兄弟会说,清虏战力特别强,打仗胜多败少,罕逢对手。
    “大明边军精锐、李自成的顺军、张献忠的西军都强盛一时,却都被清虏一一击破。大帅说清虏必败,明军必胜,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嘿!还真不是睁眼说瞎话!本帅有很多理由,足以证明清虏必败,明军必胜。先给大家列举一二吧。”
    新兵投军,大多是为了有口饭吃,至于说由谁坐天下,他们还真不关心。这也无可厚非,别说这些贫民出身的新兵了,就连很多读书人也对此漠不关心。
    在世人眼中,满清入关只是正常的改朝换代。皇帝轮流坐,只要禄位、财产得到保全,管他朝廷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呢。
    丹初亲自授课,没人敢开小差。他断言清军必败,引起了士兵的极大兴趣。
    “首先,清虏暴虐,罪恶多端,数也数不过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清虏却逼我剃发,人人拖一条辫子,形如猪狗。华夏自有冠服,清虏地逼我变更服饰,人人胡衣猴冠,形如禽兽。
    “清虏人口少,取我华夏女子为奴为妾,千万粉黛,皆为羯狗所污,使我华夏男子无妻无妾;取我华夏男子为包衣,为阿哈,为鞑虏作牛作马,欲亡我华夏之种。
    “清虏刚一入关,就跑马圈田,占我良田,动不动就有数百万倾,这就是‘圈田’。田主、佃农都掳为奴隶,这就是‘投充’。奴隶逃亡,清廷大肆追捕,残酷迫害,这就是‘逃人’。
    “得人心者得天下。清虏如此暴虐,已经引起天下不安,豪杰纷纷反抗。就算他入了关,占了汉地许多省份,却只是占了几座城池。城池之外,义军蜂起,占领了广大的乡村、山地。
    “诸位兄弟,你们试想一下,若清虏到了永安,就要把咱们的土地都没收掉,男人统统掳为奴隶,女子供其奸淫。你是要奋起抵抗,还是甘心当奴隶,把妻子女儿送给清虏奸淫?”
    明明知道丹初在危言耸听,俞厚基还是暗自会心一笑,和左右的教导对视一眼:教育新兵,夸张、煽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亲兵队的士卒最先喊了起来:“奋起抵抗!”继而,教导队、骑兵队、火枪队、炮队、辎重队、医护队都齐声应了起来。身处集体之中,每个人都被裹挟进去,自觉或不自觉地呼喊起来。“奋起抵抗”,四个简简单单的字,经过不停的重复,却让人生起一种莫名的亢奋和自信。
    呼声持续了好一阵。直到丹初做出手势,士兵们才停止了呼喊。
    他继续说道:“诸位兄弟,满鞑子一共才多少人口?满打满算,还不足二十万!可我汉人有多少人口?不下于五千万,何况还有许多瑶人兄弟、侗人兄弟、苗人兄弟、回人兄弟呢!
    “五千万对二十万,就是两百五十比一。就算满鞑子有三头六臂,咱们两百五十个人打一个满鞑子,还打不过他吗?
    “有人会问了,既然满鞑子人这么少,既然汉人这么多,怎么老打败仗?主要是朝廷党争,汉人不团结,心不齐,汉奸太多。
    “孙承宗、熊廷弼主持辽东防务时,鞑子畏惧他们,不敢内犯一步。谁知道,朝廷奸臣当道,皇帝昏聩,对阉人魏忠贤言听计从。孙承宗致仕归乡,组织族人抗拒鞑虏,慷慨殉国。熊廷弼逮捕下狱,竟被斩首,首级传示九边……
    “崇祯爷对袁崇焕信任有加,派他督师辽东。哪知道,袁崇焕也是个银样镴枪头,先是矫诏擅杀毛文龙,引起东江镇哗变,又跟黄台吉勾勾搭搭,引满鞑子迫近京师……
    “还有那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等大汉奸,皆为辽东、东江大将。朝廷高官厚禄优礼此辈,此辈却认贼作父,为虎作伥……”
    丹初怒目圆睁,扫视全场,问道:“你们说,那些朝廷奸臣该不该杀?”
    “该杀!”士兵齐声应道,对朝廷也有了一丝轻视。
    “那些汉奸该不该杀?”
    “该杀!”
    丹初声色俱厉,继续说道:“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今后,我们永安军必须汲取教训,始终团结一致。士卒要听伍长的,伍长要听哨长的,哨长要听队长的,队长要听营长的,营长要听本帅的。
    “军令一下,各部不可有丝毫怀疑,不可有丝毫抗拒,必须不讲条件,立即执行下去。平时,同袍之间互帮互助,战时,同袍之间并肩作战。
    “若是不讲同袍情义,休怪军法无情。上了战场,军官皆要身先士卒,若队长陷于敌而部属不救,斩三哨长;哨长陷于阵而部属不救,斩三伍长;伍长陷于阵而部属不救,斩九士卒。
    “一营陷于阵而二营、三营不救,斩二营、三营营长;一队陷于阵而二队、三队不救,斩二队、三队队长;一哨陷于阵而二哨、三哨不救,斩二哨、三哨哨长……
    “若是有人背叛了永安军,投降鞑子做了汉奸,后果不用本帅说了吧?军士以忠诚为第一品德,本帅最恨叛徒,若有人胆敢背叛永安军,哪怕他逃到天涯海角,本帅也决不姑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