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无良知县说首辅
西宁伯祁廷谏是个很和善的人,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只想保住老祁家在西祁的地位,虽是土族然而九世明臣,对大明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当李闯的大将左金王贺锦进入西宁后,他组织人马奋起反抗,部分是为大明尽忠,最主要的还是想保住祁氏在西祁的荣华富贵,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若是让贼寇入了西宁城,还能有老祁家的好?
为了家族利益,这位宁可归顺卫国,也不愿意投降李闯。谁知卫国的乾元皇帝年纪不大,手腕却老练狠辣,一入西宁便任命官吏、编户齐民,取消了祁氏世任的西宁卫指挥使一职,同时又安抚老祁家,封爵授官,封其为西宁伯,儿子祁兴周为总兵,几个子侄辈都有了官身,可不是土官,而是有俸禄的正经爵位和官职。恩威并用下,他心甘情愿地做起卫臣。
原以为皇帝掌控西宁后,自己不会再得重用,只能挂个闲职了此残生。不料乾元陛下胸怀广阔、无边无际,竟任自己为新成立的明国彰武朝廷首辅,由二等伯晋为一等伯。陛下还有暗示,若能成功替朝廷掌控彰武朝大权,封侯指日可待。
大饼很诱人,想吃到嘴里却难!那彰武国王朱识锛也是个英明睿智的豪杰,文有李世英、米国珍、许不惑,武有赵光瑞、李明义个个忠心耿耿,想架空此人,真的很难!九世明臣的祁廷谏在面对老朱家的子孙时,心里总发虚,不但未能完成乾元帝交给的钳制彰武的重任,反而处处被彰武国王牵着鼻子走。那位殿下对他极不放心,就连出征也要带着他随征,说是请教兵事,实则监视。双方几次掰手腕,祁廷谏均落了下风。为此,皇帝陛下极其不满意,多次下密旨训斥。这样下去,别说封侯,能保住头上的乌纱便算不错!
固原大捷后,彰武国王在军中的威望日隆,想完成任务,愈发难矣!完不成圣命,皇帝陛下又如何饶得了自己?祁廷谏心中烦闷,郁郁寡欢,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是在为明军久攻六盘山不克而烦恼。
“首辅,米脂伯有信使到”,正烦恼着,亲卫入帐禀报。
“米脂伯?”祁廷谏一愕,浑然想不起从哪冒出个米脂伯。
“就是陕北大贼王永强的弟弟王永镇,当年归顺咱们大卫时被皇帝陛下亲封为米脂伯”,亲卫提醒。
“哦,是他哟”,祁廷谏恍然大悟,心中却诧异,陕北榆林军的当家人不是王永强吗?怎么王永强不差人来,而是王永镇派人来?莫非是有什么变故?当官的城府都深,虽然心中疑惑,却不外露,淡淡地吩咐,“带其进帐,多派些人在帐外把守,莫让人偷听”。
“是”。
来人入帐,是个白白净净的胖子,举止文雅,显是读过书,未曾开言先露笑脸,那笑容很和蔼,怎么看怎么舒服。“下官洛川知县左射斗拜见元辅”,声音温暖,彬彬有礼。
“洛川知县左射斗?吾此前怎么从未听说过榆林军中有汝这号人物啊?”一听是个小知县,祁廷谏的态度傲慢起来。
“下官本是大明的知县,鞑子打来时,为保全县百姓性命,不得已才降清。王师重回洛川时,下官毅然响应王师,蒙米脂伯不弃,负责营中的文案”。
什么不得已才降清、毅然响应王师,不过就是根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祁廷谏心中不屑,懒洋洋地问:“米脂伯差汝来见吾,究竟为了何事呀?”
“我军在美原战败,榆林侯、延长伯战殁,伪平西王吴三桂趁胜北上夺了榆林,米脂伯屡败屡战后撤至宁夏后卫,派下官来见您,是想向大卫朝廷求援”。
“什么!榆林军战败,王永墙、高友才阵亡?”祁廷谏大吃一惊,“须防清军趁胜袭取宁夏,走,快随吾面见彰武殿下”。
左射斗却不肯去,“元辅差矣,吾等是向大卫朝廷求援,可不是向彰武求援。榆林侯临终曾言‘彰武量小,难成大器’,是以米脂伯只愿投大卫,不愿投彰武”。
祁廷谏眼睛明亮起来,自己一直想掌控彰武朝政,却苦于无兵无权。如今天降一支兵马,岂不是天助自己成功?“汝等战败后还剩多少兵马?”他尽力保持镇定,声音却不自觉地颤抖。王永镇撤到宁夏后卫后,纠集延安、榆林各地的残部,仅余七千人,可有的时候不能说真话,左射斗眼珠转动,慨然说道:“榆林军虽败,仍有两万之众。将士们都在等着元辅主持大局”。
“两万人!”
祁廷谏心中狂喜,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态度越发热情,“汝等可有什么困难吗?”
“禀元辅,我军兵败后粮饷军械匮乏,请求朝廷接济”。
“这~”祁廷谏老脸一红,“不瞒左先生,吾虽是彰武朝首辅,却并无实权,无法调拨宁夏的物资给汝等,只能向朝廷请旨,一来二去的需要时间”。
左射斗眼珠再转,跪倒于地,“等朝廷下旨,远水难救近火,请元辅修书向甘肃、青海等省的督抚商借些物资,解榆林军燃眉之急”。
“左先生请起”,祁廷谏叹了口气,“吾与甘青总督脱里有些交情,便找他商借些物资”。
左射斗点头,再次请求,“请元辅立即赶往宁夏后卫主持大局”。
“哦,这是为何?”祁廷谏不解。
“您在这里,处处受彰武限制,难有作为,唯有离去方能有所成就”,左射斗侃侃而谈,见对方犹豫,又再次开口:“不瞒元辅,自榆林侯战殁后,刘登楼、谢汝德诸将并不太服米脂伯调遣,榆林军群龙无首。此天将榆林军献于朝廷,您万不可犹豫”。
“先生的意思是说~”祁廷谏心头狂跳,忙走下座位扶起左射斗,“先生不负朝廷,朝廷也必定不负先生”。
次日,祁廷谏便乔装改扮,带着左射斗和少数亲信潜出朱识锛的大营,驰往宁夏后卫。
等赶到榆林军驻扎的马池一带时,他才发现榆林军只剩七千残兵败将,压根就没有什么“两万之众”。可木已成舟,也只好笑呵呵地一边安抚王永镇、刘登楼、谢汝德诸将,一边向乾元皇帝上疏禀告宁夏的局势。疏中隐去了王永镇主动派人投诚一节,只说自己趁王永强阵亡、榆林军群龙无首之机,替朝廷收编了榆林军余部,又盛赞榆林军残部的实力,“带甲三万皆虎贲之士”。
不过,向甘青总督脱里商借物资却不大顺利。身为大卫国元老的脱里并没把他这位彰武朝首辅太当回事,所谓“有些交情”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脱里借口府库空虚,既不借银也不借粮,只拨了些缴获清军的刀枪弓箭之类。
(本章完)